盛世未竟的隋朝──天威不再的崩世史詩:帝王無道、將帥失策、民心離散、盜賊橫行……解構大隋王朝由內而外崩壞的關鍵轉折點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群雄並起的崩世,一場虛榮與執迷
從雄圖萬里的大隋征戰,到民不聊生的百姓困境,
揭曉帝國敗亡的真相
▎隋煬帝征高麗:盛世浮華下的決戰
本書開篇即展現隋煬帝楊廣勞民傷財三次大舉東征高麗的壯闊場面。楊廣以極其龐大的軍力和人力物資,展現出雄圖霸業的野心。他命令全國徵兵,強制士兵運輸糧草、築橋造船、夜以繼日備戰,但最終卻因地理不熟、橋梁設計失誤、高麗軍守勢頑強及自身指揮失誤,導致遼水之戰慘敗。儘管有勇將如麥鐵杖浴血奮戰,最終仍無法改變敗局。楊廣深信可以「以眾壓寡」,卻忽視了戰略與人心,造成第一次遠征全軍覆沒的悲劇。
▎戰敗餘波:動盪與民變四起
隋煬帝敗走遼東後,國力大傷,百姓苦不堪言,民變如雨後春筍般爆發。饑民起義軍如王薄、劉霸道、竇建德等各自於山東、河北等地揭竿而起,他們或以歌謠鼓舞人心,或訴求平民正義,逐漸發展成數萬甚至數十萬人的強大勢力。書中詳述這些起義者的出身、理念與軍事行動,展現人民如何從絕望中尋求希望。他們雖為「匪」,卻成為推動歷史轉向的力量。而朝廷軍事疲弱、官員腐敗,使得鎮壓成效甚微,反助起義軍成長壯大。
▎西突厥風雲:外交謀略的成功與警訊
與東征高麗同時,楊廣亦未忘西突厥的潛在威脅。他聽從裴矩之策,以「封可汗、賜公主」為餌,成功挑撥處羅可汗與射匱間的關係,分裂西突厥,製造內亂,最終讓處羅可汗臣服。此段描寫政治謀略的精彩運用,是本書文筆高超之處。然而,正當楊廣在西北邊境自詡為大國之主時,卻忽視了國內民生困苦、外征失利的深層危機,最終讓外交成就也難以挽救日漸衰落的大隋國運。
▎楊玄感舉兵:宮廷忠臣化為反賊
書末重點聚焦在楊素之子楊玄感的反叛事變。他原為朝中重臣,負責征高麗軍糧補給之重任,但因不滿朝政與懼怕楊廣猜忌,決意起兵反隋。李密為其謀主,提出三策,欲圖斷遼東歸路,或直取長安以擒皇帝。此段不僅描繪楊玄感從忠臣變反叛者的心境轉折,也凸顯楊廣自毀根基之過失。楊玄感之亂雖最終失敗,但為後來的群雄並起及隋末動盪揭開序幕,顯示大隋王朝已步入不可逆的崩潰之路。
【本書特色】:
本書是《盛世未竟的隋朝》卷三,以通俗生動的筆法重現大隋王朝晚期波瀾壯闊的歷史,融合政治鬥爭、戰爭與人物心理描寫。善用現代語言講述古代事件,使嚴肅歷史具備強烈的戲劇性與可讀性。書中既有宏觀的戰略分析,也有細膩的群像刻畫,展現帝王野心、百姓苦難與群雄並起的亂世風貌,是兼具史實與敘事張力的歷史通俗傑作。
從雄圖萬里的大隋征戰,到民不聊生的百姓困境,
揭曉帝國敗亡的真相
▎隋煬帝征高麗:盛世浮華下的決戰
本書開篇即展現隋煬帝楊廣勞民傷財三次大舉東征高麗的壯闊場面。楊廣以極其龐大的軍力和人力物資,展現出雄圖霸業的野心。他命令全國徵兵,強制士兵運輸糧草、築橋造船、夜以繼日備戰,但最終卻因地理不熟、橋梁設計失誤、高麗軍守勢頑強及自身指揮失誤,導致遼水之戰慘敗。儘管有勇將如麥鐵杖浴血奮戰,最終仍無法改變敗局。楊廣深信可以「以眾壓寡」,卻忽視了戰略與人心,造成第一次遠征全軍覆沒的悲劇。
▎戰敗餘波:動盪與民變四起
隋煬帝敗走遼東後,國力大傷,百姓苦不堪言,民變如雨後春筍般爆發。饑民起義軍如王薄、劉霸道、竇建德等各自於山東、河北等地揭竿而起,他們或以歌謠鼓舞人心,或訴求平民正義,逐漸發展成數萬甚至數十萬人的強大勢力。書中詳述這些起義者的出身、理念與軍事行動,展現人民如何從絕望中尋求希望。他們雖為「匪」,卻成為推動歷史轉向的力量。而朝廷軍事疲弱、官員腐敗,使得鎮壓成效甚微,反助起義軍成長壯大。
▎西突厥風雲:外交謀略的成功與警訊
與東征高麗同時,楊廣亦未忘西突厥的潛在威脅。他聽從裴矩之策,以「封可汗、賜公主」為餌,成功挑撥處羅可汗與射匱間的關係,分裂西突厥,製造內亂,最終讓處羅可汗臣服。此段描寫政治謀略的精彩運用,是本書文筆高超之處。然而,正當楊廣在西北邊境自詡為大國之主時,卻忽視了國內民生困苦、外征失利的深層危機,最終讓外交成就也難以挽救日漸衰落的大隋國運。
▎楊玄感舉兵:宮廷忠臣化為反賊
書末重點聚焦在楊素之子楊玄感的反叛事變。他原為朝中重臣,負責征高麗軍糧補給之重任,但因不滿朝政與懼怕楊廣猜忌,決意起兵反隋。李密為其謀主,提出三策,欲圖斷遼東歸路,或直取長安以擒皇帝。此段不僅描繪楊玄感從忠臣變反叛者的心境轉折,也凸顯楊廣自毀根基之過失。楊玄感之亂雖最終失敗,但為後來的群雄並起及隋末動盪揭開序幕,顯示大隋王朝已步入不可逆的崩潰之路。
【本書特色】:
本書是《盛世未竟的隋朝》卷三,以通俗生動的筆法重現大隋王朝晚期波瀾壯闊的歷史,融合政治鬥爭、戰爭與人物心理描寫。善用現代語言講述古代事件,使嚴肅歷史具備強烈的戲劇性與可讀性。書中既有宏觀的戰略分析,也有細膩的群像刻畫,展現帝王野心、百姓苦難與群雄並起的亂世風貌,是兼具史實與敘事張力的歷史通俗傑作。
目錄
第一章 傾國之力,隋煬帝兵發遼東;指揮失當,九路軍大敗而歸
第二章 再征高麗,山東民逼上梁山;錯失良機,楊玄感走投無路
第三章 李密囧途,死裡逃生;戰將立功,反而受死
第四章 反賊遍地,楊廣依然拒警報;加盟瓦崗,李密計斬張須陀
第五章 襲取洛倉,瓦崗軍如日中天;促父起兵,李世民謀定而動
第六章 力排眾議,李二公子哭諫成功;勢如破竹,關中豪傑齊迎唐師
第七章 數番大戰,李魏公力破王世充;無計可施,屈突通被迫作降將
第八章 眾叛親離,司馬德戡密謀政變;楊廣授首,宇文化及終結隋祚
第二章 再征高麗,山東民逼上梁山;錯失良機,楊玄感走投無路
第三章 李密囧途,死裡逃生;戰將立功,反而受死
第四章 反賊遍地,楊廣依然拒警報;加盟瓦崗,李密計斬張須陀
第五章 襲取洛倉,瓦崗軍如日中天;促父起兵,李世民謀定而動
第六章 力排眾議,李二公子哭諫成功;勢如破竹,關中豪傑齊迎唐師
第七章 數番大戰,李魏公力破王世充;無計可施,屈突通被迫作降將
第八章 眾叛親離,司馬德戡密謀政變;楊廣授首,宇文化及終結隋祚
試閱
第一章 傾國之力,隋煬帝兵發遼東;指揮失當,九路軍大敗而歸
1
楊廣這次把目光投向了高麗。
高麗在什麼地方,大家都懂,向來不是一個強國。由於南北朝時期,中原的幾個超級大國都把精力投放在中原大地上,很少有哪個老大把高麗當一回事,只有鮮卑的一些老大在被打得全面失敗無法在關外立足之後,才灰頭土臉地跑到東北那裡,暫借白山黑水作棲身之地。於是,高麗就獲得了一段很長的發展機遇。此時高麗控制的地區,遠比現在半島為大,遼東一帶的地區,都是他們的地盤。他們的東北邊是幅員遼闊的靺鞨,正北邊是室韋,西邊與契丹和大隋接壤。
其他幾股勢力都被大隋帝國打得認輸了,但高麗卻沒有認輸──雖然當年楊堅征高麗失敗之後,他們也怕楊堅再惱羞成怒又舉大兵前來,便妥協了,向大隋低頭。但所有的人都知道,這個低頭只是表面而已。更讓楊廣生氣的是,他們有時還把這個不服暴露出來。
當年楊廣到啟民可汗的大帳時,高麗的使者也正好在那裡開展外交活動。啟民可汗不敢隱瞞,就向楊廣匯報,並帶這個使者來見楊廣。
楊廣沒有想到高麗使者居然也在這裡,他正拍著腦袋想著,如何處理這件事。
剛好裴矩也在現場。裴矩是一個很能迎合楊廣想法的人,更是一個在外交上十足的鷹派人士,向來主張誰不服就打誰。他看到楊廣正在沉吟之際,便進言:「陛下,高麗本來是箕子所封之地,向來是我們華夏神聖不可的領土,在漢晉時期,他們都是以郡縣的身分存在。現在居然不對我們稱臣,而別為異域,跟我們分庭抗禮。先帝老早就想把他們拿下,只是楊諒太不爭氣,還沒有打到敵人的地盤上,就先自己崩盤了。現在大隋國強民富,兵強馬壯,豈能放過高麗而不取、竟使原來的文明之邦淪為蠻荒之地。陛下可藉今天這個機會,讓高麗的使者親眼看到啟民舉國歸化大隋的場面,展現一下我們的強大,讓他們感到恐懼,再脅迫高麗派使者到首都入朝。」
楊廣一聽,馬上說好。他立即叫牛弘去向高麗使者宣旨:「朕以啟民誠心奉國,故親至其帳。明年當往涿郡,爾還日語高麗王:勿自疑懼,存育之禮,當如啟民。荀彧不朝,將帥啟民往巡彼土。」
今天我到啟民可汗這裡,明年我就要到高麗那裡跟高元見面。
這時的高麗國王仍然是高元。高元在這段話畫上重點之後,再聯想到楊廣近來的行事風格,知道他這話可不是普通的嘴炮──你想想,連吐谷渾那樣的集團,他都親率大軍去打,西部那邊的環境要比這邊惡劣多了。高元怕了之後,心裡就很恨楊廣,對大隋的進貢就基本敷衍了事。
楊廣看到這個人越來越不敬重自己,終於咬著牙準備討伐高麗了。
他也知道,當年他老爸討伐高麗失敗,並不都是楊諒不成器──因為當時楊諒只是掛名統帥,而楊諒軍中還有高熲這樣的強者。而且之後,楊堅再也沒有發動過對高麗的戰爭,說明討伐高麗還是存在非常大的風險的,如果不做好準備,真的難以取得勝利。
楊廣下令天下的富人都出錢買軍馬,每匹價至十萬錢。國家這幾年給你們這麼好的政策,讓你們先變得富裕,你們也該報效一下國家。
然後下令大量製造兵器。這個人雖然一直在做表現文章,下令門市都統一裝修,用布纏住街樹,但對武器的驗收卻十分嚴格,一旦發現品質稍差的武器,就會追究到底,與之相關的品檢官員會被立即斬首。
在這個準備階段裡,楊廣仍然抓緊時間到處遊玩。
此時,他已經把大運河全部貫通。他馬上宣布,進行一次暢遊大運河。
大業七年二月,楊廣登上釣臺,來到楊子渡。
雖然是二月春風似剪刀,但楊廣卻熱情如火,在楊子渡那裡又擺設宴席,請文武百官過來大吃大喝。楊廣自成功上位以來,官員們雖然得到的賞賜不多,但經常有好吃好喝的,動不動就又收到國宴的請帖,吃得油光滿臉。
二月十九日,楊廣宣布從江都向涿郡開路。他登上龍舟,渡過黃河進入永濟渠。這時北方仍然十分寒冷,船伕們在冰冷的岸上拉著船,行進得十分艱難。列賓那幅作品便是縴夫們的真實寫照。
不光縴夫船伕們受苦,就是很多官員也好不到哪裡去。
從江都到涿郡,數千里行程,航行速度又十分緩慢,所以楊廣還得在船上處理一些事務。當時,朝廷不少部門空編還有很多,必須盡快充實。他就要求選部、門下、內史、御史四司之官都在船前接受挑選。準備接受挑選的有三千多人,由於過程繁雜,公章又多,每天只能安排幾個人。沒有接到安排的就只好繼續跟著龍舟前進──當然,這些候補的官員是沒有資格在船上唱歌、看著纖繩盪悠悠地前進的,而是在岸上跟著那些縴夫,踩著泥濘的路、冒著冰冷的風雪向前進──有人一直走了三千多里,還沒有得到錄用的通知。很多人在行走的途中,抗不住冰冷和飢餓,直接倒斃。史書的描述是:「其受選者三千餘人,或徒步隨船三千餘里,不得處分,凍餒疲頓,因而致死者什一二。」為了仕途,這些人真是拚了。
楊廣這次北上巡遊,並不是為了折磨這些候補官員,也不是純粹為了遊玩,而是為了征高麗。二月二十六日,他就釋出了討伐高麗的詔書,命令幽州總管元弘嗣到菜海口造船三百艘,而且一定要做到進度神速、品質優良,並要求各級官員都要到現場辦公督促。皇帝的這個命令一下達,各級官員更是層層加碼:皇帝要求十天完成,到最下一級官員那裡就必須六天完工。於是,工人們都得加班趕工拚命做,夜以繼日地泡在水裡,不能有片刻休息。很多人自腰部以下都生了蛆蟲,「死者什三四」。
1
楊廣這次把目光投向了高麗。
高麗在什麼地方,大家都懂,向來不是一個強國。由於南北朝時期,中原的幾個超級大國都把精力投放在中原大地上,很少有哪個老大把高麗當一回事,只有鮮卑的一些老大在被打得全面失敗無法在關外立足之後,才灰頭土臉地跑到東北那裡,暫借白山黑水作棲身之地。於是,高麗就獲得了一段很長的發展機遇。此時高麗控制的地區,遠比現在半島為大,遼東一帶的地區,都是他們的地盤。他們的東北邊是幅員遼闊的靺鞨,正北邊是室韋,西邊與契丹和大隋接壤。
其他幾股勢力都被大隋帝國打得認輸了,但高麗卻沒有認輸──雖然當年楊堅征高麗失敗之後,他們也怕楊堅再惱羞成怒又舉大兵前來,便妥協了,向大隋低頭。但所有的人都知道,這個低頭只是表面而已。更讓楊廣生氣的是,他們有時還把這個不服暴露出來。
當年楊廣到啟民可汗的大帳時,高麗的使者也正好在那裡開展外交活動。啟民可汗不敢隱瞞,就向楊廣匯報,並帶這個使者來見楊廣。
楊廣沒有想到高麗使者居然也在這裡,他正拍著腦袋想著,如何處理這件事。
剛好裴矩也在現場。裴矩是一個很能迎合楊廣想法的人,更是一個在外交上十足的鷹派人士,向來主張誰不服就打誰。他看到楊廣正在沉吟之際,便進言:「陛下,高麗本來是箕子所封之地,向來是我們華夏神聖不可的領土,在漢晉時期,他們都是以郡縣的身分存在。現在居然不對我們稱臣,而別為異域,跟我們分庭抗禮。先帝老早就想把他們拿下,只是楊諒太不爭氣,還沒有打到敵人的地盤上,就先自己崩盤了。現在大隋國強民富,兵強馬壯,豈能放過高麗而不取、竟使原來的文明之邦淪為蠻荒之地。陛下可藉今天這個機會,讓高麗的使者親眼看到啟民舉國歸化大隋的場面,展現一下我們的強大,讓他們感到恐懼,再脅迫高麗派使者到首都入朝。」
楊廣一聽,馬上說好。他立即叫牛弘去向高麗使者宣旨:「朕以啟民誠心奉國,故親至其帳。明年當往涿郡,爾還日語高麗王:勿自疑懼,存育之禮,當如啟民。荀彧不朝,將帥啟民往巡彼土。」
今天我到啟民可汗這裡,明年我就要到高麗那裡跟高元見面。
這時的高麗國王仍然是高元。高元在這段話畫上重點之後,再聯想到楊廣近來的行事風格,知道他這話可不是普通的嘴炮──你想想,連吐谷渾那樣的集團,他都親率大軍去打,西部那邊的環境要比這邊惡劣多了。高元怕了之後,心裡就很恨楊廣,對大隋的進貢就基本敷衍了事。
楊廣看到這個人越來越不敬重自己,終於咬著牙準備討伐高麗了。
他也知道,當年他老爸討伐高麗失敗,並不都是楊諒不成器──因為當時楊諒只是掛名統帥,而楊諒軍中還有高熲這樣的強者。而且之後,楊堅再也沒有發動過對高麗的戰爭,說明討伐高麗還是存在非常大的風險的,如果不做好準備,真的難以取得勝利。
楊廣下令天下的富人都出錢買軍馬,每匹價至十萬錢。國家這幾年給你們這麼好的政策,讓你們先變得富裕,你們也該報效一下國家。
然後下令大量製造兵器。這個人雖然一直在做表現文章,下令門市都統一裝修,用布纏住街樹,但對武器的驗收卻十分嚴格,一旦發現品質稍差的武器,就會追究到底,與之相關的品檢官員會被立即斬首。
在這個準備階段裡,楊廣仍然抓緊時間到處遊玩。
此時,他已經把大運河全部貫通。他馬上宣布,進行一次暢遊大運河。
大業七年二月,楊廣登上釣臺,來到楊子渡。
雖然是二月春風似剪刀,但楊廣卻熱情如火,在楊子渡那裡又擺設宴席,請文武百官過來大吃大喝。楊廣自成功上位以來,官員們雖然得到的賞賜不多,但經常有好吃好喝的,動不動就又收到國宴的請帖,吃得油光滿臉。
二月十九日,楊廣宣布從江都向涿郡開路。他登上龍舟,渡過黃河進入永濟渠。這時北方仍然十分寒冷,船伕們在冰冷的岸上拉著船,行進得十分艱難。列賓那幅作品便是縴夫們的真實寫照。
不光縴夫船伕們受苦,就是很多官員也好不到哪裡去。
從江都到涿郡,數千里行程,航行速度又十分緩慢,所以楊廣還得在船上處理一些事務。當時,朝廷不少部門空編還有很多,必須盡快充實。他就要求選部、門下、內史、御史四司之官都在船前接受挑選。準備接受挑選的有三千多人,由於過程繁雜,公章又多,每天只能安排幾個人。沒有接到安排的就只好繼續跟著龍舟前進──當然,這些候補的官員是沒有資格在船上唱歌、看著纖繩盪悠悠地前進的,而是在岸上跟著那些縴夫,踩著泥濘的路、冒著冰冷的風雪向前進──有人一直走了三千多里,還沒有得到錄用的通知。很多人在行走的途中,抗不住冰冷和飢餓,直接倒斃。史書的描述是:「其受選者三千餘人,或徒步隨船三千餘里,不得處分,凍餒疲頓,因而致死者什一二。」為了仕途,這些人真是拚了。
楊廣這次北上巡遊,並不是為了折磨這些候補官員,也不是純粹為了遊玩,而是為了征高麗。二月二十六日,他就釋出了討伐高麗的詔書,命令幽州總管元弘嗣到菜海口造船三百艘,而且一定要做到進度神速、品質優良,並要求各級官員都要到現場辦公督促。皇帝的這個命令一下達,各級官員更是層層加碼:皇帝要求十天完成,到最下一級官員那裡就必須六天完工。於是,工人們都得加班趕工拚命做,夜以繼日地泡在水裡,不能有片刻休息。很多人自腰部以下都生了蛆蟲,「死者什三四」。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