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中正與中日開戰(1935-1938):國民政府之外交準備與策略運用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內容簡介
本書處理的是自1935年至1938年,中日戰爭爆發的關鍵期間,南京國民政府及其領導人蔣中正,如何籌維和運用日、蘇、英、美等太平洋列強間的矛盾與連環關係,來因應預期中的中日大戰,以至第二次世界大戰。這些運用,成功地令中日戰爭「國際化」,並使之與整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合流。
全書分為7章,分別探討1935年中日華北危機深化後,國府對日談判的努力與挫折;同一時間,蔣中正也展開「和共聯蘇」的嘗試,試圖收編中共,來達到爭取俄援的目的。為求在日、蘇、英、美間,維持等距外交,1937年又派孔祥熙出訪,倡導《太平洋公約》及中英同盟。「七七」事變後,國府曾陸續申訴國際聯盟和九國公約會議,也曾接受英、德等國的斡旋,然皆無所成果。最終同意了《中蘇互不侵犯條約》與兩次易貨協定,始而走上「聯蘇制日」的道路。
全書分為7章,分別探討1935年中日華北危機深化後,國府對日談判的努力與挫折;同一時間,蔣中正也展開「和共聯蘇」的嘗試,試圖收編中共,來達到爭取俄援的目的。為求在日、蘇、英、美間,維持等距外交,1937年又派孔祥熙出訪,倡導《太平洋公約》及中英同盟。「七七」事變後,國府曾陸續申訴國際聯盟和九國公約會議,也曾接受英、德等國的斡旋,然皆無所成果。最終同意了《中蘇互不侵犯條約》與兩次易貨協定,始而走上「聯蘇制日」的道路。
目錄
序言 公寓和寓公們
1 太平洋霸權消長與中國局勢
第一節 概念架構與研究回顧
第二節 霸權漩渦中的中日危機
第三節 戰前國內之觀察和意見
2 在「親日」與「聯蘇」之間
第一節 九一八後風雲詭譎
第二節 對外緩和多途並進
第三節 華北告急政策轉向
第四節 國共日蘇關係轉換
3 「親英聯美」及孔祥熙出訪
第一節 《太平洋公約》與英日談判
第二節 孔祥熙使團出訪
第三節 中英交涉的進行
4 七七事變後之國際運用
第一節 從華北危機到平津易手
第二節 中日衝突的國際化
第三節 上海激戰與訴諸國聯
5 九國公約布魯塞爾會議
「第二次華盛頓會議」的期待
第二節 國內各派意見紛陳
第三節 布魯塞爾會議之歷程
6 聯蘇制日與俄械東來
第一節 《中蘇互不侵犯條約》的簽訂
第二節 易貨交涉與俄械東來
第三節 中蘇合作的曲折前進
7 結論
徵引書目
1 太平洋霸權消長與中國局勢
第一節 概念架構與研究回顧
第二節 霸權漩渦中的中日危機
第三節 戰前國內之觀察和意見
2 在「親日」與「聯蘇」之間
第一節 九一八後風雲詭譎
第二節 對外緩和多途並進
第三節 華北告急政策轉向
第四節 國共日蘇關係轉換
3 「親英聯美」及孔祥熙出訪
第一節 《太平洋公約》與英日談判
第二節 孔祥熙使團出訪
第三節 中英交涉的進行
4 七七事變後之國際運用
第一節 從華北危機到平津易手
第二節 中日衝突的國際化
第三節 上海激戰與訴諸國聯
5 九國公約布魯塞爾會議
「第二次華盛頓會議」的期待
第二節 國內各派意見紛陳
第三節 布魯塞爾會議之歷程
6 聯蘇制日與俄械東來
第一節 《中蘇互不侵犯條約》的簽訂
第二節 易貨交涉與俄械東來
第三節 中蘇合作的曲折前進
7 結論
徵引書目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