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9~0930_開學語言展

如果珠寶會說話:從蘇美女王耳環到紅毯巨星胸針,七種首飾的歷史趣聞與時尚故事

If Jewels Could Talk
  • 79 387
    49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內容簡介

一枚戒指守住愛情,一顆珠子連結遠方,
連小小胸針,都能左右一場運動的風向。

珠寶從來不僅是美麗的裝飾,
它是愛與記憶的容器,是身分與權力的符號,
更是人類文明最細緻的註解。

英國珠寶研究權威卡蘿.伍頓,以七種首飾為題,
蒐羅古今趣聞,開啟一場橫跨歷史、藝術與時尚的美麗之旅,
從出土文物到伸展臺光芒,娓娓道來人類與珠寶的千年連結。

◆我們佩戴珠寶,為的是確認自我、記錄愛、追尋永恆。
從蘇美女王的黃金耳環,到傳奇巨星的鑽石手環;從維京人的銀項圈,到印度傳統的頭巾帽珠寶;從各民族祈求庇護的護身符,到名流政要宣示信念的胸針……在這本燦爛的文明故事集中,每一件首飾都是文明留下的閃亮註腳。你將看見珠寶如何映照價值觀的與時俱進,同時也傾訴著人類最深刻的情感與信念:愛與連結、認同與承諾。
珠寶總提醒我們:生命中的脆弱與璀璨,都值得珍視。

◆從珠寶中,讀懂時光的密語:流行,常是經典的甦醒。
• 鎂光燈下當代流行天后的圈型耳環,和出土的蘇美女王黃金耳環竟然造型相仿?
• 古埃及的蛇形與聖甲蟲符號,從維多利亞女王的定情戒到當代時尚精品,為何一再復興,重啟潮流?
• 從瑪麗蓮夢露的鑽石手環,到神力女超人的手環,再到丹麥設計師的寬版銀手環,獨立女性的形象如何演變?


【好評推薦】
「卡蘿.伍頓是珠寶領域的百科全書,但她從不讓自己的知識變得艱澀。這本書充滿了迷人的故事,關於我們日常佩戴的飾品,以及人類自古以來的裝飾文化史。」──亞歷山德拉.舒曼(Alexandra Shulman),英國版《Vogue》前總編輯
「充滿迷人的知識點與文化觀察,伍頓以引人入勝的筆法帶領讀者穿越歷史,令人真心期盼珠寶真的能開口說話。」──《新政治家》(New Statesman)
「研究嚴謹,充滿古怪又有趣的洞見,任何愛珠寶的人都會愛不釋手。」──《太陽報》(The Sun)

名人推薦

【好評推薦】
「卡蘿.伍頓是珠寶領域的百科全書,但她從不讓自己的知識變得艱澀。這本書充滿了迷人的故事,關於我們日常佩戴的飾品,以及人類自古以來的裝飾文化史。」──亞歷山德拉.舒曼(Alexandra Shulman),英國版《Vogue》前總編輯
「充滿迷人的知識點與文化觀察,伍頓以引人入勝的筆法帶領讀者穿越歷史,令人真心期盼珠寶真的能開口說話。」──《新政治家》(New Statesman)
「研究嚴謹,充滿古怪又有趣的洞見,任何愛珠寶的人都會愛不釋手。」──《太陽報》(The Sun)

作者

卡蘿.伍頓 Carol Woolton
英國珠寶和寶石領域的權威,珠寶歷史學家、編輯、策展人、造型師、作家。擔任英國版《Vogue》珠寶編輯超過25年,也是《Tatler》雜誌的首位珠寶編輯,也為《金融時報》、《浮華世界》(Vanity Fair)、《Vogue》和《每日電訊報》(The Daily Telegraph)等媒體撰稿。出版多本專書,涵蓋古董、歷史珠寶以及現代作品風格等。
2016年,與志同道合的英國設計師和珠寶專業人士共同創立慈善組織The Leopards,旨在傳承珠寶業的專業知識、創新精神和卓越設計,並發掘和培養年輕人才。2021年,推出本書同名Podcast《如果珠寶會說話》(If Jewels Could Talk)。
其他珠寶主題著作:《新石器時代》(The New Stone Age: Ideas and Inspiration for Living with Crystals,2020年)、《Vogue:珠寶》(Vogue The Jewellery,2020年)、《花卉珠寶》(Floral Jewels: From the World's Leading Designers,2014年)、《繪製時尚珠寶》(Drawing Jewels for Fashion,2011年)、《時尚珠寶》(Fashion for Jewels: 100 Years of Styles and Icons,2010年)。

譯者

廖亭雲
畢業於臺灣大學翻譯碩士學位學程,現為專職自由譯者。
聯絡信箱:tingcloudyy@gmail.com

目錄

序言
1 圈環
2 戒指
3 珠子
4 護身符吊飾
5 胸針
6 手環
7 頭飾
結語
謝辭

試閱

序言

每當我走在街上,總會驚訝地發現每一個擦身而過的路人都佩戴著某種形式的珠寶。無論是嚴重磨損的結婚戒指、編織腕帶,還是掛在耳朵上的小小銀製圈形耳環;我們所見之處,珠寶無所不在。我在英國版《Vogue》擔任珠寶編輯數十年,也針對這項主題廣泛著述,因此經常思索這個現象背後的原因;而在綜觀珠寶的歷史之後,我只能做出以下的結論:佩戴珠寶是為了滿足我們打扮自己的原始欲望。
事實上,早在古人類用赭石顏料在洞穴岩壁上塗鴉之前,就已經開始裝扮自己,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非常悠久的文化傳統。我們的祖先會利用能夠取得的任何物品,包括牙齒、爪子、羽毛、貝殼和小卵石等,串成原始的項鍊、頸鍊、手鍊和頭飾,而這些飾品雖然簡陋,卻具備極為細膩的交流功能,不僅是保障安全和幸福的護身符,也是部落身分的象徵。當時的珠寶就和現在一樣,能讓佩戴者顯得與眾不同,同時還作為個人與所屬部落的重要連結。
衣物的穿著是出於實用、保暖和避免裸露,而身體的裝飾行為則透露出更主觀且個人的訊息:關乎佩戴者在所屬社群中的身分地位。從牙齒或爪子等墜飾可以看出一個人擁有傑出的狩獵技術,而其他飾品也許代表摯愛的家人,或是崇拜的神祇。例如,考古學家挖掘出維京人的墳墓時,發現有許多墜飾是錘子的形狀,可以證明維京人崇拜北歐神話中的雷暴之神索爾(Thor)──在傳說中,祂會揮舞雷神之錘(Mjolnir)向敵人使出致命攻擊。同理,我們可以從前人佩戴和留下的聖物判斷誰是基督徒。在英國出土的羅馬時代浮雕戒指中,最常見的設計是蛇髮女妖梅杜莎(Medusa),被視為驅邪的護身符,很類似於現代人相信「惡魔之眼」(evil eye)有守護的力量。另外,中國人為了祈求長壽,會佩戴神龜樣式的飾品。
無論形式如何,珠寶總是反映出一個人的生命核心和精神內涵,而它無需言語就能顯現個人本質的本領,至今未曾改變。現代的珠寶和古時候一樣,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族裔、親族、星座、住所和家庭的外在標誌。在這些細小的構造之中,總是隱藏著愛意、悲傷和人類存在的意義。如果你陷入無話可聊的窘境,不妨問問對方身上佩戴的珠寶,因為背後一定有故事。我曾在一場派對上和《權力遊戲》(Game of Thrones)的演員勞拉.普拉德爾斯卡(Laura Pradelska)隨口聊起她手上的戒指,結果她激動地細述自己猶太家族在大屠殺期間的經歷。她有許多家人因此喪生,但戒指上的寶石在歷劫後繼續承載著這段充滿苦難、勇氣和愛的故事。在各種衣飾中,沒有一種能像珠寶這般既定義自我,同時又將所有人連結至某種集體意識,超越任何國界、宗教、性別或語言。不同世代或許會分別使用特定的符碼,但珠寶的本質卻始終如一。珠寶既是一種在我們生活中熠熠生輝的藝術形式,也是我們認識自己與他人、相互溝通的媒介。我們對於珠寶的選擇,可以讓世界注意到我們,使我們被看見與聽見。可以說,珠寶以獨一無二的方式將全球連結起來,既連結了當今世界各地的人類,也連向消失在時間洪流的先人。
所有文明的祕密都可以從流傳後世的飾品窺知一二,而從文明誕生之初以來,寶石和金屬就一直用來打造個人風格的儀式,以及可攜帶的貨幣形式。我們有時會把身上的珠寶當作具有象徵意義且閃閃發亮的身分證明,像是婚戒、冠冕和吊飾手鍊,都可以約略展現自己當下的身分和生活型態,有時則單純為整體穿搭增添一抹色彩和一些亮點。在擔任珠寶編輯的三十年間,我為《Vogue》和《Tatler》撰寫過無數篇關於流行趨勢的專題文章,也為超級名模搭配過炫目華貴的寶石;的確,珠寶能彰顯奢華富貴,不過,即使我為攝影準備的可能是最新的鑲鑽系列,依然能感受到:人類在身體的相同部位反覆佩戴珠寶以傳遞訊息,是一種深刻的原始本能──自古以來皆然。
我深深著迷於珠寶的週期循環特性,以及始終如一的本質。我們周遭的世界也許會變得面目全非,但珠寶的主題樣式和象徵意義還是堅定不移。如果明天我走出倫敦V&A博物館時,戴著那件在香農格羅夫(Shannongrove)出土、且看起來仍嶄新如初的頸飾,我想一定會有人問我是在哪裡買的,或是出自哪位新銳設計師之手。無論古代的流行服飾、科技產品或當代的日常用品,都不會有這種跨時代的魅力。
有時候,不是只有珠寶的材質或裝飾會透露出其所屬時代的故事。近期在西伯利亞的一處洞穴,發掘出保存狀態極佳的舊石器時代晚期的鹿齒墜飾,歷史學家從上面殘留的人類皮膚細胞和汗液分子提取出DNA,判斷佩戴者是一萬九千年到兩萬五千年前的北歐亞女性。這副墜飾很有可能是她所屬群體裡的獵人贈予的珍貴禮物,象徵獵人有覓食的膽識和能力,考古學家因此得以模擬出當時社會運作的概況,以及她周遭的社會連結關係。研究人員認為,在克羅埃西亞的尼安德塔人(Neanderthal)遺跡中發現的鷹爪上有缺口,意味著這些爪子是在十三萬年前就被鑲嵌在手鍊或項鍊上,早於智人(Homo sapiens)遷徙到歐洲之前。由此可見,所有人類物種都懂得欣賞珠寶,而我們可以從這些文物一點一滴地深入了解他們的生活。
除了具有個人意義的物品以外,人類向來都對某些珠寶樣式和設計情有獨鍾,而這些樣式和設計象徵了人類在歷史長河中如何生存和演變。最早將兩塊布料連接在一起的金屬造型物,以及溫莎公爵夫人(Duchess of Windsor)佩戴的一百五十二.三五克拉、華麗貴重的藍寶石美洲豹別針,兩者其實都屬於胸針,都一樣明確顯示出佩戴者的身分和他們當時的生活型態。不論是使用天然素材、金屬或寶石,不分所屬的時代、文化或文明,每一種族群的人仰賴的都是同樣的珠寶;我總是興致勃勃地發掘這些珠寶的起源、佩戴者的身分以及它們具備的文化意義,並透過不同時期的生活風格、時尚和藝術運動等視角,解析它們的演變歷程。
這就是我自二〇二〇年開始錄製Podcast的原因,這個節目也同樣取名為《如果珠寶會說話》(If Jewels Could Talk),我在節目中訪問來賓和專家關於各種珠寶的故事,從安妮.博林(Anne Boleyn)的字母「B」項鍊,到彼得.卡爾.法貝熱(Peter Carl Fabergé)因為俄羅斯陷入戰火和革命而未能完成的淒美珠寶花飾。這些對話讓我對那些最普遍的珠寶設計燃起更濃厚的興趣,想要了解它們的演變和歷史背景,於是我決定再深入研究,並撰寫本書。
我深深相信,小巧的物件可以訴說偉大的故事,因此為了以更深入的方式探討珠寶的意義,我選出七種我認為足以講述全球人類歷史的珠寶。在每一種珠寶的歷史脈絡中,都蘊含了有關個人生命以及集體經驗的豐富資訊。從圈環、戒指、珠子、護身符吊飾、胸針、手環到精緻的頭飾,其中孕育出的人類故事透露出這些珠寶為何受到珍視而流傳至今,我們也因此得以看到是什麼樣的普世象徵連結了全人類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不是所有人都認同珠寶在我們的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確實,乍看之下,人類對飾品的需求實在令人費解,不過我深信,追根究柢來說,我們之所以佩戴珠寶,是因為我們是人類。
數千年來,物換星移、社會變遷,人口不斷演變,並在世界各地流動,然而不變的是人類對棲所、食物、社群、幸福和自我實現的渴望。由於過去幾年,世界面臨疫情、氣候變遷和政治動亂,愈來愈多人似乎開始轉往追求具有深層意義的事物。珠寶向來都扮演著這樣的角色。自問世以來,珠寶就帶給人們慰藉、安心和受到庇護的感受,同時是我們與所愛之人之間的深刻聯繫。如今,我們往往不在自己的出生地定居,而珠寶就像是一種有形的連結,讓我們可以保有關於家鄉和家人的回憶。在這個愈來愈忙亂的社會,我們能從佩戴珠寶的儀式中獲得夢寐以求的安寧。
無論世界上發生什麼事,珠寶總是能在物質、情感和精神層面上影響我們。這是我們天生就懂的道理,也許有一部分是透過故事和習得的行為繼承而來,一部分則存在於人類DNA中那像鏈子般互相纏繞連接的雙股螺旋。在我們追求安全感和完整感的漫長過程中,珠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毫無疑問的是,我們對珠寶恆久不變的特性深深著迷,即使我們離開人世,珠寶仍會流傳下去。如此一來,至少我們可以在世上留下一些痕跡、留下一部分的自己。這些物品可以把我們的故事傳遞到未來去。
本書想要解答什麼是珠寶、為什麼我們佩戴珠寶,以及人類長久以來為裝扮自己這件事上賦予了何種深刻意義。還有,究竟為什麼我們對珠寶的需求一如圈環或戒指的永恆迴圈,永遠沒有停止的一天。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6263148758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88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