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風高飛
An American Life with an Immigrant Story!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從香港荃灣鄉下走到美國德州,李錦星在半個多世紀裏步履不停,一路的經歷則是精彩紛呈,異乎常人。
他畢業自柏克萊加州大學的商學院,卻不敢告訴老板和同事自己會讀寫英語—— 他在兩家中餐館廚房打雜、抓碼,學習掌勺。不到一年,他開了自己的餐館,不久又轉做地產經紀,再轉行做五金工具的銷售和批發;他闖進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把廉價的中國工具賣到美國全境,進而往南美開分店,在短時間內成為阿根廷最大的工具進口商。電商萌芽的年代他嘗試過商務網站,新冠疫情之年,他甚至也趕上了一波口罩生意。
事業高潮時,他住3.5英畝地面上700多平米的豪宅。房子太大,把孩子們叫到一起吃飯都不是件容易的事。隨即人生跌宕,他和5個家人搬進100平米的公寓,公司業務不順,銀行以破產清算相逼。但逆風只是激起他再度振翅的決心,東山再起,再創新高。如今他的生活儼然一個普通的美國中產,住24年前18萬美元買的房子,現價也不到40萬,開1999年的SUV。然而原有的生意之外,他投資數百萬的德州工廠正在漸漸成形,他仍樂此不疲地捕捉製造業中變幻莫測、稍縱即逝的勢頭與機會。
作者寫這本書,希望用來告訴子女他們的來歷,始自中國的家族如何有了今天的環境,希望他們能看到勤儉、節制、守信,和努力不懈的益處。而對普通的讀者,這段「個人史」又從少見的甚至是獨有的視角,時時折射著直至今日的數十年裏,中國與世界之關係的改變,及中國自身經歷的諸般變化。這種改變如同作者的步伐,仍在當下繼續。他亦已開始了新的寫作,記錄多年營商、為人的心得、思想與方法。
他畢業自柏克萊加州大學的商學院,卻不敢告訴老板和同事自己會讀寫英語—— 他在兩家中餐館廚房打雜、抓碼,學習掌勺。不到一年,他開了自己的餐館,不久又轉做地產經紀,再轉行做五金工具的銷售和批發;他闖進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把廉價的中國工具賣到美國全境,進而往南美開分店,在短時間內成為阿根廷最大的工具進口商。電商萌芽的年代他嘗試過商務網站,新冠疫情之年,他甚至也趕上了一波口罩生意。
事業高潮時,他住3.5英畝地面上700多平米的豪宅。房子太大,把孩子們叫到一起吃飯都不是件容易的事。隨即人生跌宕,他和5個家人搬進100平米的公寓,公司業務不順,銀行以破產清算相逼。但逆風只是激起他再度振翅的決心,東山再起,再創新高。如今他的生活儼然一個普通的美國中產,住24年前18萬美元買的房子,現價也不到40萬,開1999年的SUV。然而原有的生意之外,他投資數百萬的德州工廠正在漸漸成形,他仍樂此不疲地捕捉製造業中變幻莫測、稍縱即逝的勢頭與機會。
作者寫這本書,希望用來告訴子女他們的來歷,始自中國的家族如何有了今天的環境,希望他們能看到勤儉、節制、守信,和努力不懈的益處。而對普通的讀者,這段「個人史」又從少見的甚至是獨有的視角,時時折射著直至今日的數十年裏,中國與世界之關係的改變,及中國自身經歷的諸般變化。這種改變如同作者的步伐,仍在當下繼續。他亦已開始了新的寫作,記錄多年營商、為人的心得、思想與方法。
目錄
前言
●童年時代1954-1964●
童年時代之一:好奇好動的小孩
童年時代之二:雙親的典故
童年時代之三:搬進荃灣山上
童年時代之四:農村生活
童年時代之五:童年教育
童年時代之六:冰棒的滋味
童年時代之七:沒有屋頂的家
童年時代之八:徙置區奇觀
童年時代之九:過節的回憶
童年時代之十:阿爺家做客(上)
童年時代之十一:阿爺家做客(下)
●少年時代1964-1973●
少年時代之一:搬入市區
少年時代之二:公寓的生活
少年時代之三:學校生活
少年時代之四:批准移美
少年時代之五:上司家做客,離港赴美
少年時代之六:父親安頓 同窗遠足
少年時代之七:留港同窗的故事
少年時代之八:打暑期工,申請赴美
少年時代之九:學燒臘,離港赴美
●學習時期1973-1978●
學習時期之一:到了夢中的三藩市
學習時期之二:社區大學
學習時期之三:周遊美加(上)
學習時期之四:周遊美加(下)
學習時期之五:決心自立門戶
學習時期之六:學煮中餐
●初出茅廬1979-1983●
初出茅廬之一:開中餐館
初出茅廬之二:日以繼夜經營
初出茅廬之三:餐館出讓
初出茅廬之四:房地產經紀
初出茅廬之五:成家台灣之行,成功集資
初出茅廬之六:擺攤賣五金
●創業時期1983-1990●
創業時期之一:進口電風扇
創業時期之二:踏足中國
創業時期之三:進口工具
創業時期之四:走遍美國
創業時期之五:剛開放的中國
創業時期之六:中美洲開店
創業時期之七:遇險,新嘗試
創業時期之八:開錘子工廠
●進軍南美1991-1998●
進軍南美之一:問路新市場
進軍南美之二:阿根廷開店
進軍南美之三:阿根廷最大工具進口商
進軍南美之四:阿根廷見聞
進軍南美之五:扎根,開花
進軍南美之六:烏拉圭分公司
進軍南美之七:巴西分公司
進軍南美之八:巴西的困擾
進軍南美之九:中國走私的黃金時代
●由盛轉衰1998-2003●
由盛轉衰之一:家庭巨變
由盛轉衰之二:解脫、開店、網絡
由盛轉衰之三:全線掛紅
由盛轉衰之四:專利嘗試與失敗
由盛轉衰之五:合作求存
由盛轉衰之六:Handy和廣交會
●重返坦途2004-2014●
重返坦途之一:救命產品
重返坦途之二:鄉土產品
重返坦途之三:開發成功
重返坦途之四:見利忘義
重返坦途之五:街上都是錢
重返坦途之六:應對變局
重返坦途之七:家庭團敘
●萬變時代2014-●
萬變時代之一:母親的故事
萬變時代之二:邊境和遇險
萬變時代之三:告別慈母
萬變時代之四:中國崛起和貿易戰
萬變時代之五:越南往事
萬變時代之六:目睹產業遷徙
萬變時代之七:中歐之旅
萬變時代之八:肺炎和口罩
萬變時代之九:美國建廠
萬變時代之十:昨日,今朝
●回顧與致謝●
附錄:寫在母親七十大壽
●童年時代1954-1964●
童年時代之一:好奇好動的小孩
童年時代之二:雙親的典故
童年時代之三:搬進荃灣山上
童年時代之四:農村生活
童年時代之五:童年教育
童年時代之六:冰棒的滋味
童年時代之七:沒有屋頂的家
童年時代之八:徙置區奇觀
童年時代之九:過節的回憶
童年時代之十:阿爺家做客(上)
童年時代之十一:阿爺家做客(下)
●少年時代1964-1973●
少年時代之一:搬入市區
少年時代之二:公寓的生活
少年時代之三:學校生活
少年時代之四:批准移美
少年時代之五:上司家做客,離港赴美
少年時代之六:父親安頓 同窗遠足
少年時代之七:留港同窗的故事
少年時代之八:打暑期工,申請赴美
少年時代之九:學燒臘,離港赴美
●學習時期1973-1978●
學習時期之一:到了夢中的三藩市
學習時期之二:社區大學
學習時期之三:周遊美加(上)
學習時期之四:周遊美加(下)
學習時期之五:決心自立門戶
學習時期之六:學煮中餐
●初出茅廬1979-1983●
初出茅廬之一:開中餐館
初出茅廬之二:日以繼夜經營
初出茅廬之三:餐館出讓
初出茅廬之四:房地產經紀
初出茅廬之五:成家台灣之行,成功集資
初出茅廬之六:擺攤賣五金
●創業時期1983-1990●
創業時期之一:進口電風扇
創業時期之二:踏足中國
創業時期之三:進口工具
創業時期之四:走遍美國
創業時期之五:剛開放的中國
創業時期之六:中美洲開店
創業時期之七:遇險,新嘗試
創業時期之八:開錘子工廠
●進軍南美1991-1998●
進軍南美之一:問路新市場
進軍南美之二:阿根廷開店
進軍南美之三:阿根廷最大工具進口商
進軍南美之四:阿根廷見聞
進軍南美之五:扎根,開花
進軍南美之六:烏拉圭分公司
進軍南美之七:巴西分公司
進軍南美之八:巴西的困擾
進軍南美之九:中國走私的黃金時代
●由盛轉衰1998-2003●
由盛轉衰之一:家庭巨變
由盛轉衰之二:解脫、開店、網絡
由盛轉衰之三:全線掛紅
由盛轉衰之四:專利嘗試與失敗
由盛轉衰之五:合作求存
由盛轉衰之六:Handy和廣交會
●重返坦途2004-2014●
重返坦途之一:救命產品
重返坦途之二:鄉土產品
重返坦途之三:開發成功
重返坦途之四:見利忘義
重返坦途之五:街上都是錢
重返坦途之六:應對變局
重返坦途之七:家庭團敘
●萬變時代2014-●
萬變時代之一:母親的故事
萬變時代之二:邊境和遇險
萬變時代之三:告別慈母
萬變時代之四:中國崛起和貿易戰
萬變時代之五:越南往事
萬變時代之六:目睹產業遷徙
萬變時代之七:中歐之旅
萬變時代之八:肺炎和口罩
萬變時代之九:美國建廠
萬變時代之十:昨日,今朝
●回顧與致謝●
附錄:寫在母親七十大壽
序/導讀
年逾耳順,回憶我這大半生,有如一場交響樂,有大江大海的壯闊,也有曲徑林蔭的幽深,而很大的一部分,我被濃濃的親情所圍繞。我堅強而偉大的母親,我的弟、妹乃至我的兒女。我有一個使命,要將我所經歷的坎坷路寫下來。
我如何經歷了太多的人生無常。我曾經失去一切一無所有,我又如何從生命中一點一滴去賺回來。在世態炎涼中我深深品嘗人生百味,就是為了一份責任,為了家人,也為了真實地面對自己,我一一將它承擔起來。我不是沒有經歷過生命的劇痛,而傷痛過後我學會珍惜——那一直圍繞在我身邊的平凡幸福。
此時,我最年長的兒子已成家生子,我最小的兒子已上小學。我想這本書是我送給他們最好的禮物。讓他們清楚明白,我們李氏家族,他們的祖父母,乃至曾祖父母是如何在戰火滔天、大時代的夾縫中求生存;懷著對未來的夢想,他們漂洋過海,在不同的文化中刻苦學習,從異域中國城最基層的偷渡移民,到舉家合法移民,再到他鄉異地,開疆拓土。今天我李氏家族的子孫們,大都學習有成,事業有成,他們有的在西方扎根,有的又回到東方,但在這近一世紀的中國民族大遷徙中,我李氏家族所經歷的挑戰,和其他移民的有所不同,也是從未出過國門的同胞們所遠遠無法想像的。我們所遭遇的文化衝突,又是那麼赤裸而尖銳,我既無法逃避,只能選擇堅強 地去面對。
本書將從一個50年代在香港出生的我的眼中,看香港殖民地時代的風風雨雨。到加州的學習時期,我如何以初生之犢的勇氣,駕車橫跨美加大地。我的超人的勇氣、毅力,為我日後的事業,不計得失的拼搏精神,埋下伏筆。
1979年至1989年我到休斯敦創業的艱辛,以及我跳出舒適區,去另兩個說不同言語的國家創業——進軍南美,期間又如何遭逢家庭巨變,事業由盛轉衰,最後我如何逆轉命運,重返生命坦途的歷程。點點滴滴都充溢了生命的艱難和打拼、生命的覺悟和寬容。也由我的這段經歷中呈現近四十年來中國的巨變,從落後到進步,到超越其他民族的飛躍的成長。
這本書不僅是我送給家人的禮物,更是我親身經歷「萬變時代」的最真實的紀錄!希望通過本書,給後輩和廣大讀者們一種激勵——無論碰到人生何種逆境,都能永不退縮,勇往直前!
我如何經歷了太多的人生無常。我曾經失去一切一無所有,我又如何從生命中一點一滴去賺回來。在世態炎涼中我深深品嘗人生百味,就是為了一份責任,為了家人,也為了真實地面對自己,我一一將它承擔起來。我不是沒有經歷過生命的劇痛,而傷痛過後我學會珍惜——那一直圍繞在我身邊的平凡幸福。
此時,我最年長的兒子已成家生子,我最小的兒子已上小學。我想這本書是我送給他們最好的禮物。讓他們清楚明白,我們李氏家族,他們的祖父母,乃至曾祖父母是如何在戰火滔天、大時代的夾縫中求生存;懷著對未來的夢想,他們漂洋過海,在不同的文化中刻苦學習,從異域中國城最基層的偷渡移民,到舉家合法移民,再到他鄉異地,開疆拓土。今天我李氏家族的子孫們,大都學習有成,事業有成,他們有的在西方扎根,有的又回到東方,但在這近一世紀的中國民族大遷徙中,我李氏家族所經歷的挑戰,和其他移民的有所不同,也是從未出過國門的同胞們所遠遠無法想像的。我們所遭遇的文化衝突,又是那麼赤裸而尖銳,我既無法逃避,只能選擇堅強 地去面對。
本書將從一個50年代在香港出生的我的眼中,看香港殖民地時代的風風雨雨。到加州的學習時期,我如何以初生之犢的勇氣,駕車橫跨美加大地。我的超人的勇氣、毅力,為我日後的事業,不計得失的拼搏精神,埋下伏筆。
1979年至1989年我到休斯敦創業的艱辛,以及我跳出舒適區,去另兩個說不同言語的國家創業——進軍南美,期間又如何遭逢家庭巨變,事業由盛轉衰,最後我如何逆轉命運,重返生命坦途的歷程。點點滴滴都充溢了生命的艱難和打拼、生命的覺悟和寬容。也由我的這段經歷中呈現近四十年來中國的巨變,從落後到進步,到超越其他民族的飛躍的成長。
這本書不僅是我送給家人的禮物,更是我親身經歷「萬變時代」的最真實的紀錄!希望通過本書,給後輩和廣大讀者們一種激勵——無論碰到人生何種逆境,都能永不退縮,勇往直前!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