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宰相世族,河東裴氏:兩千年文官武將不斷,真的不靠血統,只靠家風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為官子弟三千人,一門清白不染塵】
一門五十九相,滿門忠義清風
家不正則國不興!名門不靠財富
──千年裴氏以德行與清譽贏得世人敬仰
【千年裴氏】家風造就名門望族
裴氏自秦漢以來,歷六朝、盛於隋唐,兩千年間宰相五十九人、名將無數,是極為罕見的世族典範。本書以「家風、家教、家訓」為主軸,從裴氏發源講起,系統梳理其發展歷程與精神價值,展現了「家正」與「國興」之間的深度關聯。
▎從人物故事讀懂家族精神
本書並非單純羅列史實或人物傳記,而是透過生動的歷史故事與家族逸聞,娓娓道出裴氏先賢如何以德立身、以廉養家。從裴潛、裴俠到裴度等賢相名將,再到裴寬、裴休、裴坦等廉吏忠臣,他們的為官之道、處世智慧與人格修養,在一則則真實感人的敘述中具象呈現,兼具知識性、思想性與可讀性。讀者可在典故與事例之中,感受到家風如春雨潤物,無聲卻深遠。
▎以家訓鑄根基
書中特別收錄並解析了〈河東裴氏家訓〉、〈家戒〉全文,涵蓋敬祖孝親、謙恭勤儉、忠誠廉潔、擇友慎言等十二項家訓與十條家戒,展現裴氏對家庭教育與品德修養的高度重視。這些訓誡不僅是家族精神的濃縮,更是一部古代優良家風的經典文本,對當代家庭與社會仍具啟發與警示意義。
▎以文風潤人心
本書語言溫潤平實,筆法兼具敘述與評論,不但讓人讀史知人,更可借古鑒今,反思當代價值。本書既可作為家庭教育的輔助教材,也適合有志於研究中國家族文化、倫理思想與歷史人物的讀者細讀品味,是一部難得的歷史人文讀本。
【從裴氏家風看當代家教】
本書不僅講述裴氏,更在講述一種歷久不衰的文化價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實踐。它讓讀者了解:家風不是抽象的口號,而是由一代代人具體行動所累積的品格與信念;而一個家族的榮耀,不在財富與權勢,而在精神的深厚與道德的延續。
本書特色:本書透過家訓家戒、名相名將、謙恭家風等豐富史料與生動故事,展現裴氏家族兩千年綿延不絕的優良家風。全書融通歷史敘述與道德教化,筆觸沉穩,事例詳實,呈現忠孝廉節、勤儉謙讓、剛正不阿的家族精神,是了解傳統家風、門第精神與道德教育的珍貴讀本。
一門五十九相,滿門忠義清風
家不正則國不興!名門不靠財富
──千年裴氏以德行與清譽贏得世人敬仰
【千年裴氏】家風造就名門望族
裴氏自秦漢以來,歷六朝、盛於隋唐,兩千年間宰相五十九人、名將無數,是極為罕見的世族典範。本書以「家風、家教、家訓」為主軸,從裴氏發源講起,系統梳理其發展歷程與精神價值,展現了「家正」與「國興」之間的深度關聯。
▎從人物故事讀懂家族精神
本書並非單純羅列史實或人物傳記,而是透過生動的歷史故事與家族逸聞,娓娓道出裴氏先賢如何以德立身、以廉養家。從裴潛、裴俠到裴度等賢相名將,再到裴寬、裴休、裴坦等廉吏忠臣,他們的為官之道、處世智慧與人格修養,在一則則真實感人的敘述中具象呈現,兼具知識性、思想性與可讀性。讀者可在典故與事例之中,感受到家風如春雨潤物,無聲卻深遠。
▎以家訓鑄根基
書中特別收錄並解析了〈河東裴氏家訓〉、〈家戒〉全文,涵蓋敬祖孝親、謙恭勤儉、忠誠廉潔、擇友慎言等十二項家訓與十條家戒,展現裴氏對家庭教育與品德修養的高度重視。這些訓誡不僅是家族精神的濃縮,更是一部古代優良家風的經典文本,對當代家庭與社會仍具啟發與警示意義。
▎以文風潤人心
本書語言溫潤平實,筆法兼具敘述與評論,不但讓人讀史知人,更可借古鑒今,反思當代價值。本書既可作為家庭教育的輔助教材,也適合有志於研究中國家族文化、倫理思想與歷史人物的讀者細讀品味,是一部難得的歷史人文讀本。
【從裴氏家風看當代家教】
本書不僅講述裴氏,更在講述一種歷久不衰的文化價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實踐。它讓讀者了解:家風不是抽象的口號,而是由一代代人具體行動所累積的品格與信念;而一個家族的榮耀,不在財富與權勢,而在精神的深厚與道德的延續。
本書特色:本書透過家訓家戒、名相名將、謙恭家風等豐富史料與生動故事,展現裴氏家族兩千年綿延不絕的優良家風。全書融通歷史敘述與道德教化,筆觸沉穩,事例詳實,呈現忠孝廉節、勤儉謙讓、剛正不阿的家族精神,是了解傳統家風、門第精神與道德教育的珍貴讀本。
目錄
第一話 家訓與家風戒律
第二話 賢相廉德傳家道
第三話 謙恭世家育英才
第四話 滿門才俊傳天下
第五話 捨生取義出名將
第六話 傳奇故事永世傳
第二話 賢相廉德傳家道
第三話 謙恭世家育英才
第四話 滿門才俊傳天下
第五話 捨生取義出名將
第六話 傳奇故事永世傳
試閱
第一話 家訓與家風戒律
裴氏家族源遠流長。據金大定十一年編寫的《裴氏世譜》記載,聞喜裴氏最早出自有熊氏,是伯益之後,與秦氏同祖。裴氏先人曾經輔殷伐桀,輔周伐紂,累世有功,秦封「城」。周僖王時,非子六世孫陵,更「邑」從「衣」,因以為氏,開始有裴姓。其裔孫裴曄,東漢永建初年,仰觀星辰,俯察地理,合族遷居河東聞喜裴柏村,以此為發祥地。
到兩晉時期,裴氏人丁繁衍旺盛,遍布各地,並逐漸分為三大支:世居山西河東聞喜故地者為中眷裴;居於長安與涼州一帶者叫西眷裴;居於幽燕、襄陽一帶者叫東眷裴。後來又有洗馬川裴與南來吳裴,總稱「三支五房」。宋代以後,裴氏子孫幾乎遍布天下,如陝西、河南、甘肅、河北、湖南、湖北、江西、江蘇、安徽、四川、廣東等地,均有裴氏後裔蹤跡。僅山西省南部的河東大地,裴氏就分為「八裴十二族」。儘管裴氏支派繁多,但不論何方何地裴氏後裔,細考其譜系源流,追其本末出處,大都出自三眷之後,發端於聞喜裴柏村,故有「天下無二裴」之說。
裴氏家族自古為三晉望族,也是中國歷史上聲勢顯赫的名門巨族。「自秦漢以來,歷六朝而盛,至隋唐而盛極,五代以後,餘芳猶存。在上下二千餘年間,豪傑俊邁,名卿賢相,摩肩接踵,輝耀前史,茂郁如林,代有偉人,彪炳史冊。」裴氏家族人物之盛,德業文章之隆,在中外歷史上堪稱絕無僅有。
裴氏家族公侯一門,冠裳不絕,正史立傳與載列者六百餘人,名垂後世者不下千餘人,總計大小官員三千餘人。據《裴譜.官爵》記載,在這上下兩千餘年間,裴氏家族先後出過宰相五十九人,大將軍五十九人,中書侍郎十四人,尚書五十五人,侍郎四十四人,常侍十一人,御史十一人,使節二十五人,刺史、太守二百八十七人,太守以下不計其數。另外,得到王室爵封的有八十九人,進士六十八人,狀元二人,賢良七人,辟舉六十五人。因裴氏多次與皇室聯姻,出過皇后、太子妃、王妃、駙馬等三十餘人。真是人才輩出,代有英賢,燦若群星,影響深遠。
第一節 「家訓」潤無聲
《河東裴氏家訓》
裴氏的家規家訓很多,但就《河東裴氏家訓》而言,主要包括四大方向,即「重教務學、崇文尚武、德業並舉、廉潔自律」,共十二條,是要求裴氏子弟「必須這麼做」,絕不能打任何折扣。
第一條 敬奉祖先:慎終追遠,木本水源。生事死葬,祭祀禮存。立志向善,做賢子孫。貽謀燕翼,勿忘祖恩。
第二條 孝順父母:父母恩德,同比昊天。人生百行,孝順為先。跪乳反哺,物類猶然。況人最靈,孺慕勿遷。
第三條 友愛兄弟:世間難得,莫如兄弟。連氣分形,友恭以禮。同心同德,團結一體。姜被田荊,怡怡後啟。
第四條 協和宗族:曰宗曰族,一脈相傳。勿事紛爭,和諧齊賢。尊卑長幼,倫理秩然。遠近親疏,裕後光前。
第五條 敦睦鄰里:同村共井,居有德鄰。相維相恤,友助和春。勿生嫌隙,有禮彬彬。基層良風,家國親仁。
第六條 立身謹厚:謹身節用,明刊孝經。武侯謹慎,昭若日星。厚德載福,寬讓能寧。謙虛自牧,喜怒不形。
第七條 居家勤儉:勤能補拙,儉以養廉。豐家裕國,莫此為先。頹惰奢靡,禍害無邊。惜時愛物,居安樂天。
第八條 嚴教子孫:家庭教育,立人丕基。誨爾諄諄,性乃不移。謹信泛愛,重道尊師。傳子一經,金玉薄之。
第九條 讀書明德:人不讀書,馬牛襟裾。學而時習,其樂有餘。一技專長,生計無虞。立達希賢,典型規模。
第十條 惇厚戚朋:朋友五倫,以德輔仁。益友損友,擇遊宜珍。戚黨姻親,和洽如春。歲時伏臘,晉接禮賓。
第十一條 慎重言語:一言興邦,一言喪邦。圭玷可磨,言玷永傷。駟不及舌,語出須防。少說寡禍,發言有章。
第十二條 講求公德:置身社會,公德第一。愛惜公物,遵守序秩。時時警惕,留心錯失。祛除自私,免貽人疾。
裴氏家族源遠流長。據金大定十一年編寫的《裴氏世譜》記載,聞喜裴氏最早出自有熊氏,是伯益之後,與秦氏同祖。裴氏先人曾經輔殷伐桀,輔周伐紂,累世有功,秦封「城」。周僖王時,非子六世孫陵,更「邑」從「衣」,因以為氏,開始有裴姓。其裔孫裴曄,東漢永建初年,仰觀星辰,俯察地理,合族遷居河東聞喜裴柏村,以此為發祥地。
到兩晉時期,裴氏人丁繁衍旺盛,遍布各地,並逐漸分為三大支:世居山西河東聞喜故地者為中眷裴;居於長安與涼州一帶者叫西眷裴;居於幽燕、襄陽一帶者叫東眷裴。後來又有洗馬川裴與南來吳裴,總稱「三支五房」。宋代以後,裴氏子孫幾乎遍布天下,如陝西、河南、甘肅、河北、湖南、湖北、江西、江蘇、安徽、四川、廣東等地,均有裴氏後裔蹤跡。僅山西省南部的河東大地,裴氏就分為「八裴十二族」。儘管裴氏支派繁多,但不論何方何地裴氏後裔,細考其譜系源流,追其本末出處,大都出自三眷之後,發端於聞喜裴柏村,故有「天下無二裴」之說。
裴氏家族自古為三晉望族,也是中國歷史上聲勢顯赫的名門巨族。「自秦漢以來,歷六朝而盛,至隋唐而盛極,五代以後,餘芳猶存。在上下二千餘年間,豪傑俊邁,名卿賢相,摩肩接踵,輝耀前史,茂郁如林,代有偉人,彪炳史冊。」裴氏家族人物之盛,德業文章之隆,在中外歷史上堪稱絕無僅有。
裴氏家族公侯一門,冠裳不絕,正史立傳與載列者六百餘人,名垂後世者不下千餘人,總計大小官員三千餘人。據《裴譜.官爵》記載,在這上下兩千餘年間,裴氏家族先後出過宰相五十九人,大將軍五十九人,中書侍郎十四人,尚書五十五人,侍郎四十四人,常侍十一人,御史十一人,使節二十五人,刺史、太守二百八十七人,太守以下不計其數。另外,得到王室爵封的有八十九人,進士六十八人,狀元二人,賢良七人,辟舉六十五人。因裴氏多次與皇室聯姻,出過皇后、太子妃、王妃、駙馬等三十餘人。真是人才輩出,代有英賢,燦若群星,影響深遠。
第一節 「家訓」潤無聲
《河東裴氏家訓》
裴氏的家規家訓很多,但就《河東裴氏家訓》而言,主要包括四大方向,即「重教務學、崇文尚武、德業並舉、廉潔自律」,共十二條,是要求裴氏子弟「必須這麼做」,絕不能打任何折扣。
第一條 敬奉祖先:慎終追遠,木本水源。生事死葬,祭祀禮存。立志向善,做賢子孫。貽謀燕翼,勿忘祖恩。
第二條 孝順父母:父母恩德,同比昊天。人生百行,孝順為先。跪乳反哺,物類猶然。況人最靈,孺慕勿遷。
第三條 友愛兄弟:世間難得,莫如兄弟。連氣分形,友恭以禮。同心同德,團結一體。姜被田荊,怡怡後啟。
第四條 協和宗族:曰宗曰族,一脈相傳。勿事紛爭,和諧齊賢。尊卑長幼,倫理秩然。遠近親疏,裕後光前。
第五條 敦睦鄰里:同村共井,居有德鄰。相維相恤,友助和春。勿生嫌隙,有禮彬彬。基層良風,家國親仁。
第六條 立身謹厚:謹身節用,明刊孝經。武侯謹慎,昭若日星。厚德載福,寬讓能寧。謙虛自牧,喜怒不形。
第七條 居家勤儉:勤能補拙,儉以養廉。豐家裕國,莫此為先。頹惰奢靡,禍害無邊。惜時愛物,居安樂天。
第八條 嚴教子孫:家庭教育,立人丕基。誨爾諄諄,性乃不移。謹信泛愛,重道尊師。傳子一經,金玉薄之。
第九條 讀書明德:人不讀書,馬牛襟裾。學而時習,其樂有餘。一技專長,生計無虞。立達希賢,典型規模。
第十條 惇厚戚朋:朋友五倫,以德輔仁。益友損友,擇遊宜珍。戚黨姻親,和洽如春。歲時伏臘,晉接禮賓。
第十一條 慎重言語:一言興邦,一言喪邦。圭玷可磨,言玷永傷。駟不及舌,語出須防。少說寡禍,發言有章。
第十二條 講求公德:置身社會,公德第一。愛惜公物,遵守序秩。時時警惕,留心錯失。祛除自私,免貽人疾。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