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從上海到香港,最後的金融大帝:令中共忌憚,支配近代中國經濟200年的猶太勢力【沙遜&嘉道理金融王朝】

The Last Kings of Shanghai
兩個猶太家族,終於讓近代中國與世界產生交流
強推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3個人喜歡
  • 79 379
    48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金石堂強力推薦書 !

 

兩個猶太家族,

為近代中國打開世界的大門,

也為世界打開了中國的大門。

 

普立茲獎得主最新力作.稱霸Amazon排行榜

中國史No.1

香港史No.1

 

英美媒體一致好評

《富比世》《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經濟學人》

《波士頓環球報》《出版者週刊》《書單雜誌》《科克斯書評》

 

【沙遜&嘉道理金融王朝】

上海和平飯店、香港半島酒店、匯豐銀行、深圳核電廠,都曾是他們的財產。

他們是世界最富有的猶太家族,也是點燃現代中國經濟大爆發的最後帝王。

 

.熱鬧繁華的上海外灘,竟是猶太人一手打造出來的?

.1870年代,流入中國的鴉片有70%都控制在沙遜手中!

.匯豐銀行的前身「香港上海銀行」,也是沙遜的資產!

.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竟是嘉道理居中協調!

 

從巴格達到上海,從上海到香港……

一段中國共產黨掩蓋數十年的歷史,讓我們得以窺見中、港、台三方角力的近代起源。

普立茲獲獎作家喬納森.考夫曼深入這段動盪時期,以猶太觀點重新詮釋我們原已熟悉的歷史。

本書不只是一部講述了鴉片走私、家族鬥爭、政治陰謀,以及谷底求生的史詩篇章,更是理解今日中國如何與世界互動的關鍵著作!

 

猶太視角下的中國近代史

作者考夫曼聚焦在兩個猶太富商,沙遜和嘉道理(Sassoons and Kadoories)的家族史──兩家族共同打造出一座讓他們成為億萬富翁的上海城,也激勵了一整個世代的中國商人,在這裡培養出成功的資本家、企業家,為將來的繁榮打下基礎。

 

十九世紀中期,兩家族遠從巴格達來到上海,在鴉片貿易中獲取暴利,成了身擁億萬財產的資本家。他們壟斷上海灘的金融與房產,讓上海成為世界級城市,並在二十世紀的世界反猶主義高峰期,接濟一萬八千名猶太難民來到這座城。國共內戰期間,兩家族與蔣介石互相利用,直到戰後被共產黨奪去一切,最後來到香港,再起江山。

 

孫逸仙和蔣介石視他們為政治經濟盟友,毛澤東說他們是十惡不赦的資本家

上海,這座由各國列強管理的法外之地,不只提供一步登天的經濟機會,它的包容與開放,更孕育了改革運動與政治領袖的誕生。在上海,沙遜家族提供資金,援助孫逸仙的新共和政府;在上海,蔣介石與宋美齡在嘉道理家族的飯店舉辦婚宴;在上海,毛澤東遇見了陳獨秀,播下日後共產黨革命的種子。

 

國共內戰後,沙遜和嘉道理在上海的所有資產一夕之間全數崩潰。沙遜家不曾再回到上海,嘉道理家族則來到香港,把這裡當作他們的新家。就像當初在上海一樣,他們規劃電力系統與基礎建設,讓這座海港變成了世界金融之城。至今,嘉道理家族在香港的政治經濟權力網中,仍占有一席之地。

 

昨日上海,今日中國

早在馬克.祖克伯、史蒂夫.賈伯斯、微軟和谷歌努力應對中美雙方政治壓力的很久以前,沙遜和嘉道理家族就已經在上海、香港、孟買和倫敦的辦事處,掌握了全球經濟,並且在與中國合作的道德和政治困境中掙扎過了。

 

中國今天面對的政治與經濟問題,都是當時塑造上海會面對的問題,也是沙遜和嘉道理家族每天都要面對的問題。

 

本書是一部交錯著美酒華廈、刀光劍影的歷史,也是一場貨真價實的上海夢。

 

本書特色

 

★全球唯一中譯本

★從猶太觀點重讀近代中國,進一步理解今日中國與西方互動的歷史淵源

★翻新讀者思維,掌握上海與香港兩座金融大城的前世今生

影音介紹


名人推薦

好評推薦

 

★胡采蘋(財經網美)

★莊德仁(建中歷史科教師/師大歷史所博士)

★蔡依橙(陪你看國際新聞 創辦人)

★劉瑞華(清華大學經濟系教授)

★顏擇雅(作家、出版人)

★Cheap(歷史知識型YouTuber)

編輯推薦

今天的中國有如昨天的上海
(文/野人編輯王智群)


說到東方明珠、東方巴黎,我們的腦海很容易就會浮現不夜城上海。若提到上海灘、夜上海、和平飯店,那麼我們大概會把心中這幅景象再加上懷舊濾鏡,變成一部華麗的古裝大戲,卡司都是一線影星。不過在這份卡司中,多數人應該不會想到猶太人。

猶太人?

綜觀中國和上海過去兩百年的歷史,多數人絕對想不到會跟猶太人有關。《從上海到香港,最後的金融大帝》述說的,就是這段被遺忘的歷史。本書以上海和香港為主要場景,以兩大猶太富商家族──沙遜及嘉道理──為主角,描繪自十九世紀鴉片貿易至二十世紀民初的近代中國發展史。

用猶太富商的觀點來講述現代中國的誕生,似乎很沒道理,然而這卻與當代的中、港、台關係,乃至於中國與世界的關係息息相關。普立茲獎得主喬納森.考夫曼在這點上做得太成功了。猶太/中國兩條敘事線彼此交疊,讀者既可以獲得一個原本不那麼了解的歷史敘事,同時又能從局外人觀點來重新理解這一段我們本來已經熟悉的歷史。

沙遜與嘉道理家族在十九世紀中期來到上海,透過鴉片成為億萬富豪。這時的上海,是由各國列強管理的法外之地,在這個條件下,兩家族壟斷了金融和房產,聯手打造出上海外灘,讓上海成為當時世界第四大城市。然而,到了二十世紀國共內戰時期,他們不但與孫逸仙和蔣介石交好,也深信毛澤東不可能獲勝。因此,共產黨掌權後,兩家族在上海的財產一夕間全遭徵收。

他們是殖民者、資本家,但這段歷史並不能化約為白人殖民主義,因為他們也是飽受西方歧視的猶太人。在那個年代,全世界都歧視猶太人,只有早已被列強割據、國勢衰弱的中國人,才會將猶太人僅僅視為「外國人」,跟歐洲人、美國人沒什麼兩樣。這座不受政府掌控的老上海,反倒成了餵養新一代資本家與政治家的舞台。這是時代的諷刺,也是歷史的機緣。

中共成立後,沙遜一家從此散落世界各地,繼續經營他們的商業王朝;嘉道理則轉戰香港,成為香港發展史上不可能忽視的存在:電力系統、電車與纜車系統、半島酒店,甚至七○年代以降,嘉道理與中共政府漸漸走近,不但出資建造深圳的大亞灣核電廠,最終還扮演了促談「九七主權移交」的關鍵角色。這一步,可說是把兩百年來的中國史與香港史,完整地連接了起來。

今天的中國有如昨天的上海,都是在一蹶不振後再度壯大。在政治與經濟上,中國與國際的互動竟有驚人的歷史重複性,就像作者考夫曼所說:「中國今天面對的問題,都是當時塑造上海會面對的問題,也是嘉道理和沙遜家族每天都要面對的問題。」

作者

喬納森.考夫曼 Jonathan Kaufman

 

記者、編輯、作家,普立茲獎得主。考夫曼曾在彭博新聞社、《華爾街日報》、《波士頓環球報》等重量級新聞機構擔任要職,現為美國東北大學新聞學系教授及總監。

 

考夫曼的記者生涯始於80年代《波士頓環球報》,他的團隊曾以種族主義與就業歧視等系列報導,二度獲普立茲獎(1984、1985)。同時,他也長期撰寫中國相關的報導,包括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

 

之後,考夫曼就任《華爾街日報》頭版副總編,並於2002至2005年擔任駐北京中國分社社長。在彭博擔任執行總編期間,考夫曼帶領團隊獲獎無數,包括2015年普立茲新聞獎。

 

《從上海到香港,最後的金融大帝》是他第三本著作,此前著有《Broken Alliance: The Turbulent Times Between Blacks and Jews in America》及《A Hole in the Heart of the World: Being Jewish in Eastern Europe》,均獲各大媒體好評。

 

譯者簡介

 

王聖棻、魏婉琪

 

夫妻檔,從電玩中文化、技術操作手冊一路翻到文學作品、藝術理論和歷史,生冷不忌,把翻譯當成讓頭腦持續運轉避免痴呆的最佳方式。譯有《冰狗任務》、《星星婆婆的雪鞋》、《卡娣的幸福》、《教出好兒子》(以上野人出版)、《黃昏時出發》(麥田出版)、《大亨小傳》、《月亮與六便士》、《人性枷鎖》、《歐亨利短篇小說選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以上好讀出版)等。

 

目錄

登場人物
前言
 
第一部上海在呼喚我
第1章一家之長
第2章兒子們的江山,鴉片的帝國
第3章蘿拉與埃利
 
第二部上海大帝
第4章上海崛起
第5章娛樂大亨
第6章瞧!我就這麼走起了鋼索
第7章戰爭
第8章我放棄了印度,中國放棄了我
 
第三部流亡與回歸
第9章報應
第10章最後的大班
第11章重返外灘
 
謝辭
注釋
索引

 

序/導讀

前言(節錄)

 

幾十年來,中國共產黨的統治者一直掩蓋著沙遜和嘉道理兩家族的故事。這兩個彼此競爭的外國家族在十九世紀來到中國,並且建立了各自的王朝。從一八四二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到一九四九年共產黨掌權這段期間,政府用大量的政治宣傳,粉刷了由兩家族所塑造的這個世紀。他們抹去歷史,然後動用國家神話和故事爭取人民的支持,就像全世界的政客一樣。中國各地的小學教室裡都有一張海報,上面寫著「勿忘國恥」──永遠不要忘記國家的恥辱。共產黨領導層希望學童記住,像嘉道理和沙遜家族這樣的外國人,生活是如何奢華,如何剝削中國工人階級,又是如何把中國公民囚禁在骯髒、無知和鴉片煙霧之中;直到毛澤東和他忠誠的共產黨游擊隊推翻這些貪婪的資本家,中國才得以重新站起來。隨著中國實力增長,與美國的競爭加劇,理解中國自己說出來的故事是很重要的。這些故事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中國運作的動力是什麼;挖掘它們背後的真相,也可以提供我們和中國打交道,以及中國和世界打交道的不同方式。

 

中國共產黨版本的歷史中,有很多是事實,但還有其他事實存在。上海是中國的大熔爐,所有形塑中國的力量──資本主義、共產主義、帝國主義、外國人和民族主義──都匯聚在這裡。一八九五年,上海已經有了可以和倫敦匹敵的現代有軌電車系統及煤氣廠。到一九三○年代,在大班維克多.沙遜的領導之下,這座城市的摩天大樓和天際線已經和芝加哥不相上下了。那時的上海,是世界第四大城市。當世界其他地區陷入大蕭條時,蔣介石政府與沙遜家族合作,穩定貨幣,並創造出口榮景。上海成了中國的紐約,是金融、商業和工業中心;它也成了中國的洛杉磯,是流行文化之都。上海的出版社出版了一萬多份報紙、雜誌,上海的電影製片廠製作了數百部電影,當中許多都是以這座西化城市為背景。大學蓬勃發展,政治亦然。上海的國際租界在管理上,就像個商業共和國。一個由商人組成的七人委員會,包括沙遜家族的代表,共同管理這座獨立於中國法律之外的城市。矛盾的是,這形成了一種相對自由的政治氛圍,得以保護中國的運動人士;改革者和激進分子免於受到國民政府對言論自由、共產主義和抗議活動的限制。後來毛澤東成為共產黨領導人,黨內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就是在上海召開,地點離沙遜與嘉道理家族的商業總部和宅邸只有幾公里。

 

沙遜家族和嘉道理家族共同協力,打造出一座讓他們成為億萬富翁的城市,也激勵了一整個世代的中國商人,讓他們成為成功的資本家、企業家。在他們的協助之下,上海創造出一種蓬勃發展的企業文化,而這種文化在一九四九年被共產黨消滅了。維克多.沙遜使上海和香港成為「壯遊」(Grand Tour)的一站,向全世界的上流人士打開中國的大門。他在華懋飯店宴會舞廳舉辦的假面舞會吸引了諾維.考沃、查理.卓別林和美國社交名媛華里絲.辛普森,據說幾年之後,她用以引誘英國國王放棄王位的性技巧,就是在上海學到的。

 

在「咆哮的二○年代」(Roaring Twenties)和一九三○年代,中國中產階級與富裕階層集體湧入上海,他們深受這裡的經濟機遇以及中國其他地方沒有的生活所吸引:迷人的百貨公司、飯店、夜總會和賭場。在比英、美、法及其他國家提前經歷了幾十年的停滯和倒退之後,許多中國人相信,上海正在打造一種全新的、充滿活力的中國文化──開放的、國際化、準備迎接二十世紀的文化。沙遜和嘉道理家族幫中國打開了世界的大門,也幫世界打開了中國的大門。

 

當日本入侵中國,並加入德國陣營成為軸心國時,沙遜和嘉道理家族聯合起來,創造了二戰的一項奇蹟。一萬八千名歐洲猶太人為了逃離納粹,從柏林和維也納出發,經歷八千公里的旅程湧入上海,當納粹代表要求日本占領者將猶太難民裝上駁船,並沉到黃浦江心的同時,維克多.沙遜卻和日本人達成了祕密協商。沙遜和嘉道理家族一起達成了歐洲、巴勒斯坦,甚至美國猶太人都做不到的事情:他們保護了每一個來到他們這座城市的猶太難民,其中還有數千名兒童──包括後來成為美國財政部長的麥可.布魯門塔爾(Michael Blumenthal)、藝術家彼得.馬克斯(Peter Max)、好萊塢高階主管麥可.梅道佛(Michael Medavoy),以及哈佛法學院教授勞倫斯.特萊布(Laurence Tribe)。

 

當共產黨占領上海,奪取了嘉道理和沙遜家族的飯店、豪宅和工廠之後,嘉道理家族撤退到中國南端的英國殖民地香港,沙遜家族則逃往倫敦、巴哈馬群島,甚至德州的達拉斯。但他們對上海的思念從未停止。

 

這本書裡的世界,就像我們今天的世界一樣,是由創新、全球化,以及日益嚴重的不平等和政治動盪所定義的。早在馬克.祖克伯(Mark Zuckerberg)、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微軟和谷歌努力應對中美雙方政治壓力的很久以前,沙遜和嘉道理家族在上海、香港、孟買和倫敦的辦事處就已經掌握了全球經濟,並且在與中國合作的道德和政治困境中掙扎過了。沙遜和嘉道理家族都讓我們看見,企業(尤其是開明的企業)能做出多麼偉大的事。他們去了政府不願意去,或不能去的地方。他們的決定改變了億萬人民的生活。一九三○年代,當世界各地陷入大蕭條,沙遜家族協助穩定了中國的經濟。他們在全球資本主義中培養出一整個世代的中國人,為中國今天驚人的成功鋪好了道路。嘉道理家族為上百萬香港人帶來電力,改變了那些生活節奏幾百年來都沒有改變過的地區。一九四九年後,身在香港的嘉道理家族決定與逃離共產主義的上海工廠老闆合作,這個決定打開了全球市場,並刺激香港的發展,也為二十一世紀的出口繁榮奠定基礎,使中國成為世界工廠。

 

然而,儘管沙遜和嘉道理家族在政治和經濟方面都很精明,卻錯過了正在他們辦公室和豪華客廳外醞釀的共產主義革命。令他們錯愕的是,共產黨在一九四九年取得了勝利,沙遜和嘉道理家族失去一切。然而,他們遺留的影響,至今仍在中國、美國及世界其他國家的關係中揮之不去。不管是參觀博物館、遊覽中國、舉行商務會議或外交談判,都必須提及中國受到外國剝削和帝國主義的歷史、所遭受的屈辱,以及絕不讓這些事情重演的決心。從對鴉片貿易的憤怒,到上海外灘引人注目的天際線,再到香港未來的緊張局勢,今天中國所做的每個決定,幾乎都籠罩在這兩家族的歷史和遺緒裡。

 

讀者可能會注意到,雖然中國是這個敘事的中心,其扮演的角色卻往往處於邊緣,這反映了這兩家族所居住的那個特殊殖民世界。即使是生活在上海那段時間,由於語言、財富和殖民地的刻板陳規,他們和中國人的關係也很疏遠。證據顯示,他們在中國生活的近兩百年時間裡,從來沒有一名中國人能打進兩家族的核心圈子,也不曾有過一名沙遜和嘉道理家族的人費心學過中文。同時,他們與大多數中國人的距離,使中國,特別是共產黨領導人和歷史學家,很輕易就對兩家族草率對待或加以諷刺,並且極力弱化他們的作用和影響力。這本書的其中一個目標就是納入這種複雜性,幫助我們理解嘉道理和沙遜家族所做的種種選擇。他們有許多行動是與時俱進,或者先於時代腳步的,即使當時的理由是利益驅使或家長式領導(paternalism);但在其他例子當中,他們卻接受了當時的殖民地作風,對後果視而不見。他們本身的猶太背景,使他們在不同世界穿梭這件事,變得更加複雜。接下來的故事,並不是一八四○年後的中國故事,而是還原中國歷史的一塊拼圖。

 

當中國將學生、企業和遊客送往海外,進入許多人認為的「中國世紀」時,中國領導人迴避了歷史的複雜性。他們喜歡把中國描繪成歷史上的受害者,即便中國正在崛起。如果中國依然貧窮、弱小、與世隔絕,那麼上海、沙遜和嘉道理家族的故事可能會成為一件奇事、一段可能發生的另一種歷史。但中國今天面對的問題──和外國人合作;不平等和腐敗;在這世界找到一席之地;在民族主義和開放、民主與政治控制、多樣性與變革之間取得平衡──都是當時塑造上海會面對的問題,也是嘉道理和沙遜家族每天都要面對的問題。和兩家族一樣,上海的成長、發展,以及這座城市的鬥爭與矛盾,也是本書的重點之一。

 

能有「第二次機會」的國家很少。中國在二十和二十一世紀的故事,是一個大國在內部腐敗、在西方殖民主義和日本帝國主義推動下走向衰落,然後奮力重新崛起的故事。如果中國成功了,不僅僅是因為它仿效了北京精神,這個中國政治權力中心擁有一群擁護專制、鎮壓異見的領導階層;也是因為它仿效了上海,一座優雅、勤奮、老練、開放、國際化的城市,還有一群曾經幫助中國進入現代社會,如今已經被人遺忘的王孫巨賈。六十多年來,上海和中國一直把這段歷史藏在壁櫥和碗櫃裡,藏在老辦公室保險箱的發黃文件裡,也藏在拉上了百葉窗、坐在廚房桌邊喝茶時低聲講述的故事裡。

 

二○一四年,一家中國飯店公司聘請了費爾蒙飯店集團(Fairmont)來修復維克多.沙遜那家曾經優雅俯瞰著外灘的華懋飯店。在這之後不久,我回到那裡,被領著走上一段窄窄的樓梯,離開大廳,來到一個擺滿玻璃櫃和展示架的小房間。買下這家飯店不久後,新業主在當地中文報紙刊登了一則小廣告,尋找這家飯店一九三○年代輝煌時期的古董和文物。他們以為大概會找到幾份舊菜單,或是紀念菸灰缸。結果,好幾百位上海人響應。他們帶來的浮雕餐盤、水晶玻璃杯和雅致的印刷菜單淹沒了飯店。在他們送來的照片裡,有穿著及地合身旗袍的中國女人,有穿著西裝的中國男人,他們在飯店宴會廳慶祝婚禮和生日;背景的維克多.沙遜爵士戴著單片眼鏡,拿著手杖,十足的英國貴族派頭。五十年的共產主義歲月,讓中國經歷了革命、飢荒和文革。然而,就像我在小吃攤遇到的那名每晚睡在西式大床的女人一樣,幾百個中國家庭把這些過往碎片保存在遍布全上海的公寓壁櫥裡──像是一段回憶,一個曾經承諾會有個不一樣中國的上海夢。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3844952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20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 2025夏季暢銷展-共和國書籍任選兩本75折
預計 2025/09/20 出貨 參考庫存量:1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