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解讀童話:從榮格觀點探索童話世界

The Interpretation of Fairy Tales- Revised Edition
從童話遇見最簡單、最純粹的自我心靈本質,活出最深層渴望的自己!
  • 9 342
    38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簡單卻顛覆的思辯,帶你穿越人生迷霧...自我成長書展75折起,滿額送保溫袋 👉逛逛去 

太多人活得太費力,我想為大家、包括我自己,找到比較省力、又能活得更舒服的方法。─蔡康永

內容簡介

我們要如何著手處理童話的意義?
或者應該問,要如何悄悄地接近童話,
如同躡手躡腳的靠近隨時會受驚嚇而逃開的公鹿。


瑪麗-路薏絲.馮.法蘭茲


在各種文本中,童話是最精簡且純粹的表現。除去文化、歷史等背景脈絡,以扁平的人物、簡單的情節,為人類心靈提供最清晰的說明。因此透過研究世界童話,能對人類的心靈真相有豐富的洞察。

作者瑪麗-路薏絲.馮.法蘭茲博士師承榮格,是童話心理解讀最具權威性的代表人物。她從童話研究的歷史及各派理論談起,主張以榮格學派「原型」概念理解童話的特點在於能突破常見侷限,令童話解讀出現更寬廣而富療癒性的意涵。

本書可謂榮格分析心理學的童話解讀入門。書中不僅提供解讀童話的方法與步驟,更以格林童話中〈三根羽毛〉的故事作精彩示範。從結構、象徵、版本比較至擴大詮釋法的運用,甚至陰影面、阿尼瑪及阿尼姆斯等相關母題都有論及。經由本書,不僅能體驗解讀童話的樂趣,更能一新我們對人類心靈的理解。

當我們重新閱讀起童話,看重的正是這如孩子一樣簡單又幽暗的心靈之路,借此便道,我們開啟一扇無意識的原型世界之門,在其中學習他們的語言,一個用意象說話的象徵世界,從中重拾創造象徵的能力,與自己內在的無意識,那個「很久很久以前⋯⋯」的世界相遇。──呂旭亞(蘇黎世國際分析心理學院畢業、IAAP榮格分析師)

童話需要被解讀,是因為它指向的不是我們慣行的意識層次的理解,而是指向更為廣袤深邃的心靈,對意識層次來說,那恰恰是最陌生的地方。因此,需要特別的詮釋的技藝。這種技藝有規則可循,並可透過練習而習得。──蔡怡佳(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副教授)

名人推薦

名人推薦

呂旭亞/蘇黎世國際分析心理學院畢業、IAAP榮格分析師
許皓宜/諮商心理師
蔡怡佳/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副教授
謝文宜/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副教授
龔卓軍/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副教授

作者

瑪麗-路薏絲.馮.法蘭茲Marie-Louise von Franz1915-1998

馮.法蘭茲博士是公認最傑出的榮格承繼者,更是童話心理解讀最具權威性的代表人物。她擅長於文學、語言學、拉丁文、希臘文以及古代歷史,並於1933年18歲時遇見榮格後,即追隨他直到他1961年逝世。期間她不僅將跟隨榮格所學習到的概念與方法運用於童話分析中,並也為人作心理分析,累計分析了65,000個夢。

除此之外,她一生致力於發展榮格的分析心理學,成立「蘇黎士榮格學院」,並四處講學不輟,常受邀到各地授課,內容結集成書,涉及童話、夢、神話學、煉金術、積極想像、共時性等主題,有多達20餘本作品,著作常以大量實際經驗與案例,佐以平易近人的語言講述,現已出中文版的作品有《榮格心理治療》(心靈工坊出版)。

譯者

徐碧貞

臺灣諮商心理師暨美國加州註冊心理治療師,曾任高中輔導教師。獲取加州舊金山巿California Institute of Integral Studies臨床心理博士(PsyD)、紐約巿Fordham University諮商心理碩士及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士。目前為加州聖荷西巿Asian Americans for Community Involvement心理治療師,同時接受沙遊治療及榮格分析訓練。

目錄

│序言│
│致謝辭│
│推薦序│ 童話,一條通往集體無意識的華麗之路◎呂旭亞
│推薦序│ 解讀童話——與心靈原型對話的方法◎蔡怡佳

第一章童話學
歷史與流派
文獻探討

第二章童話、神話及其他原型故事
鄉土傳奇、神話與童話
宗教儀式與神話
原型故事的動物象徵

第三章心理詮釋法則
故事架構
詮釋法則

第四章〈三根羽毛〉童話解讀:首章
平行文本
人物與角色
問題與困境

第五章〈三根羽毛〉童話解讀:續章
轉折

第六章〈三根羽毛〉童話解讀:終章
結局:實踐阿尼瑪
平行版本的新觀點

第七章童話中的陰影、阿尼瑪及阿尼姆斯
英雄陰影面
阿尼瑪的挑戰
女性陰影面
阿尼姆斯的力量
關係母題
結語

│附錄一│ 延伸閱讀
│附錄二│ 中英名詞對照表
│附錄三│ 參考文獻

序/導讀

推薦序一

童話,一條通往集體無意識的華麗之路

榮格死後,他的門生在世界各地持續的發展分析心理學,這些由榮格直接分析訓練的人,被稱為第一代的榮格分析師,其中最重要的人物就是瑪麗-路薏絲.馮.法蘭茲。蘇黎世這個榮格心理訓練的大本營就由她主持。馮.法蘭茲持續著榮格的訓練風格,在心理分析師的養成過程中,強調對集體無意識的認識和學習。要求分析師要對文學、藝術、神話、宗教這些人類歷史所累積的資產,深刻浸潤,並藉由親近這些人類文明的遺產,才能對個人潛意識的心靈有所認識。這樣的分析取向與後來臨床治療的走向頗為不同,而被稱為「榮格心理學的古典學派」。瑪麗-路薏絲.馮.法蘭茲是古典學派最重要的精神導師,她認為只有真正認識人類意識底層的巨大冰山,接觸推動與主導個人與集體生命方向的原型,才是榮格學習者的重要之途。這樣深入無意識的巨大挑戰,馮.法蘭茲認為當從閱讀、解析童話入手。

馮.法蘭茲十八歲、高中三年級時,跟著一群同學郊遊似的到蘇黎世城外的波林根,在榮格隱居的塔樓見到了當時已相當著名的心理學家榮格,她說這次的見面改變了她的一生。她在大學裡主修古典哲學與古希臘文和拉丁文,沒錢又想被分析的她,以自己的拉丁文能力為榮格整理、翻譯古老的煉金術書籍,用以換取榮格的心理分析,大二開始她跟著一群資深的學者、治療師們一起上榮格在ETH 開的分析心理學專題,從此沒有離開過這個探索心靈深度的學問。她後來成為心理分析師,是榮格最重要的助手、研究夥伴、傳承者。如要說她嫁給了榮格心理學也不為過,她後來在榮格退隱的波林根的山坡上也有了一塊地,蓋了一個塔樓,同榮格一樣,她的石屋裡沒水沒電,要自己砍柴燒火。甚至她死後所葬之處也只離榮格的墳地幾百公尺遠。

這樣的跟隨大師的足跡,馮.法蘭茲極其難得的沒有被榮格全然淹沒,她開創了童話的心理分析。榮格說過,馮.法蘭茲在童話分析上的發展獨到而深刻。她的著作超過二十本,可是最為重要的就是這本《解讀童話》,它是所有學習榮格取向的童話、神話分析的必讀之作,也是對集體無意識研究的一個演示。這本書開頁的第一段話已經成為童話分析的經典定義:「童話是集體無意識心靈歷程中,最純粹且精簡的表現方式,因此在無意識的科學驗證工作中,童話的價值遠超過其他的素材;童話以最簡要、最坦誠開放且最簡練的形式代表原型。在此一純粹的形式中,原型意象提供我們最佳的線索,以了解集體心靈所經歷的歷程。」

現在人們說起童話,總覺得它是屬於女人與孩子的文類,用於講給孩童或心智未開的人聽的簡單故事,其中人物樣板化,劇情、結果重複無新意。對童話這樣的理解在文學世界可以成立,可是馮.法蘭茲卻看到它在人類心靈裡扮演的獨特位置,它的簡單、重複正顯現出它原型的特質,一個無歷史時間、無文化空間的原始集體性。西方把童話稱為精靈的故事(Fairytale),精靈的意象是有著輕盈翅膀的類人類,他們屬於夜晚,活躍於森林裡,和會說話的動物做朋友,擁有各種創造的魔力。在深度心靈裡,這樣的魔幻世界正是與夢一樣,屬於潛意識的象徵世界,精靈世界與夢比鄰而居,如果夢是通往個人潛意識的皇家大道,那我們也發現了另一個通往集體無意識的華麗之路:童話。當我們重新閱讀起童話,看重的正是這個如孩子一樣簡單又幽暗的心靈之路,借此便道,我們開啟一扇無意識的原型世界之門,在其中學習他們的語言,一個用意象說話的象徵世界,從中重拾創造象徵的能力,與自己內在的無意識,那個「很久很久以前⋯⋯」的世界相遇。
 

呂旭亞(蘇黎世國際分析心理學院畢業、IAAP榮格分析師)


推薦序二

解讀童話——與心靈原型對話的方法

馮.法蘭茲與榮格於1933 年相識於榮格的塔樓。塔樓是榮格在波林根(Bollingen)為自己建造的房屋,是從1923年到1935年,歷時12年才完成的「四位一體」的建築。對榮格來說,它猶如母親的子宮,也是個體化過程的具象。塔樓沒有接電,也沒有自來水,榮格在其中過著最簡單的生活。馮.法蘭茲初識榮格,就在這個地方。她在拜訪塔樓當晚,就跟妹妹說,初訪塔樓是她生命中一個關鍵性的會遇。與榮格與塔樓的會遇成了她一生與集體無意識對話的開端,從隔年開始,她與榮格展開長期而密切的學習與合作,一直到榮格去世。

她為榮格翻譯拉丁文與希臘文的煉金術著作,協助他進行相關研究。從1935年開始,她也因為協助貝特(von Beit)研究童話,開始從象徵的角度對童話進行長達九年的研究。學習分析心理學後,她又更進一步以榮格理論的角度來理解童話。馮.法蘭茲發表過許多與童話解讀相關的著作,可以說是將榮格心理學運用於童話分析最具代表性與創見的學者。本書是1970年初次出版的《解讀童話》(The Interpretation of Fairy Tales)的增訂版,她在書中為讀者揭露童話的原型向度,提出解讀的方法,並示範這些方法如何運用,最後鼓勵讀者以自行解讀的方式,為童話挖掘更深的意義。

馮.法蘭茲認為,童話是表達集體無意識心靈歷程最純粹及精簡的途徑。因此,童話能夠將心靈型態(patterns of the psyche)鏡映得更為明澈。以榮格的概念來解讀童話,意味著將童話如何表達無意識,以及如何映現心靈的方式析解出來。童話的解讀就像是一場追索意義之謎的遊戲,遊戲的過程要從種種可見的人物、具體的事件與物品,走向心靈的秘密。童話的一端繫著故事中情節人物與原型及母題的連結,另一端繫著解讀者與集體無意識的連結。透過童話這面鏡子所映現出來的,不只是原型與母題的千變萬化與深邃,更重要而經常被忽略的是,童話也指向解讀者自身與其心靈。

馮.法蘭茲認為,「我們」才是這些童話象徵母題的土壤,要了解植物,就不能只研究植物而不研究土壤。解讀童話不是將童話當成客觀的素材,企圖把握其背後客觀的意義,而是像分析師聆聽被分析者的夢境與幻想一樣,要將自身投入對方的故事與劇碼之中,如此一來被分析者才有可能治癒;童話的解讀也需要讀者帶著自身的情感經驗去進行。情感經驗意味著個體整體的心理功能,馮.法蘭茲以榮格四大意識的心理功能為例,認為解讀者如果能用比較平衡發展的四個心理功能來解讀童話,解讀的內容就比較豐富多彩,不流於片面或是偏頗。

除了以較為平衡的意識來解讀童話,馮.法蘭茲在本書中最精彩的方法示範,應該是突破意識侷限之後的「象徵解讀」與「擴大詮釋」。童話需要被解讀,是因為它指向的不是我們慣行的意識層次的理解,而是指向更為廣袤深邃的心靈,對意識層次來說,那恰恰是最陌生的地方。因此,需要特別的詮釋的技藝。這種技藝有規則可循,並可透過練習而習得。

雖然馮.法蘭茲強調帶著解讀者自身情感經驗的閱讀,但不代表這樣的解讀是主觀、任意的。她在書中所提出來的解讀方法很清晰,包括解讀故事架構、時間與空間、人物與角色、問題與困境,以及轉折與結局。就象徵詮釋來說,也提出比較法與擴大法:比較是為了勾勒常態,而得知例外;擴大法則是透過收集大量的平行對應素材,來擴展解讀範圍。

對於童話象徵的理解要如何表達呢?馮.法蘭茲認為要將擴大後的故事再轉換為心理語言。從象徵的詮釋到心理語言的轉換,是一個解讀者藉著童話的媒介與心靈的原型對話的過程。但這並不是解讀的終點,解讀者還要從童話世界中切換出來,將無意識的訊息帶入現實生活,與現實生活連結與整合,無意識的訊息才算是找到了現實的居所。

1958年,馮.法蘭茲在柏林根一座森林旁邊蓋了自己的塔樓。和榮格一樣,在裡面過著最簡單的、沒有水電、自己砍柴、燒柴、煮飯,與自然最接近的生活。她在塔樓中與大自然氣息相通,寫出了許多想寫的著作。塔樓是榮格、馮.法蘭茲與無意識遭逢,並與之進行對話後,讓心靈展現的具體表達。

如果說童話是原型世界透過個人與鄉野傳奇的仲介而湧現的言說,塔樓則是深入無意識心靈後,恢復本來面目的創造。馮.法蘭茲在本書中提出了一條透過解讀童話來與無意識對話的方法,當讀者跟著她,透過這些童話而聆聽了心靈的祕密時,在童話的盡頭,說不定也有屬於讀者自己的塔樓,等待著被創造。


蔡怡佳(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副教授)

試閱

1-1
歷史與流派


在解釋榮格派獨有的解讀方法前,我要先簡略地說明童話學的歷史,以及不同學派的理論及文獻。在柏拉圖的著述中,我們看見年長女性對孩童講述象徵故事,這被稱作神話體系(mythoi),可見當時童話就與兒童的教育相連接了。其後,第二世紀哲學家暨作家阿普留斯(Apuleius)在他著名的小說《金驢記》(The Golden Ass)中納入一篇美女與野獸版的童話,名為〈丘比德與賽姬〉(Amor and Psyche),在當代挪威、瑞典、俄羅斯及許多其他國家都仍然能夠找到與這個童話相似的故事劇碼。因此,我們可以下結論說,這類型的童話(女人救贖獸性的愛人)至少已經存在兩千年以上,事實上是歷經千古而不變。除此之外,我們還能找到比這更古老的童話,出現在埃及的莎草紙(papyrus)及石碑(stelai)記載中,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兩兄弟亞奴比斯(Anup / Anubis)和巴他(Bata)的故事。故事內容近似於兩兄弟型的童話,讀者可在歐洲國家找到類似的故事;讓人不可思議的是,我們擁有三千年的書寫歷史,但這三千年來基本的母題卻沒有多大改變。此外,根據史密德神父(FatherMax Schmidt)的論述《上帝觀的起源》(The Primitive Races of Mankind),大致說來某些童話的母題可追溯至西元前2500年,亙古不變。

一直到十七及十八世紀時期,童話都是說給成人及兒童聽的,這一點在當代遙遠的原始文明中心仍然為真。在歐洲,童話曾經是人們在冬季的主要娛樂,講述童話成為農業社會中必要且富靈性的職業,有時人們還稱童話為法輪哲學(Rockenphilosophie)。

科學界對童話的興趣開始於十八世紀的思想家如溫克爾曼(Winckelmann)、哈曼(Hamann)、約翰.戈特弗裡德.赫德(J. G. Herder),其他如莫里茲(K. Ph. Moritz)等學者們也給童話充滿詩意的解讀。赫德表示這類型的故事,透過象徵表達遠古且久經遺忘的信念。在這個觀點下,我們得以看見情緒的驅力。新異教主義早在赫德哲學時期就在德國激起漣漪,同時直到不久之前也都以不甚受歡迎的樣貌呈現在世人面前,隨著對於基督宗教教導的不滿,人們開始對一個更充滿生命力、質樸且本能的智慧產生想望;其後,德國的浪漫主義學者也讓這個觀點益加顯著為人知。格林兄弟的貢獻

正因為在宗教上的追尋,人們開始找尋正統基督教義中所缺少的東西,激發知名的格林兄弟(Jakob and Wilhelm Grimm)開始蒐集民間故事。在那之前,童話的遭遇就如同無意識一般被視為理所當然。人們將之視若常態般與之共存,卻又不願承認它的存在。它被利用在,例如魔術及符咒中,甚至如果有人做了個美夢也利用它,卻同時不把它當一回事。對這一類人而言,並不需要太精確的看待童話或夢境,曲解是可接受的;因為既然它不是科學的素材,點到就好,同時人們也有權力揀選自己認為適合的部分,並丟棄其他不合的內容。

長久以來對於童話的態度普遍將之視為反常、不可靠、不科學以及不具真實性,因此我總是會告訴我的學生去找尋原版的故事。現今你仍然可以找到有些格林童話的版本,其中某些場景被略過,某些插入了其他童話的內容。故事的編輯及譯者有時候輕率地扭曲故事還懶得寫下註腳,我相信他們絕對不敢如此輕率對待《基爾嘉美緒》(Gilgamesh)史詩或是類似的文本,但是童話似乎提供了一個自由的場域,在這個場域中人們得以不受拘束的做出輕率失禮的行為。

格林兄弟根據田野調查,逐字記錄童話內容,但即便是他們兩位都不可避免地將一些版本混合在一起,只不過他們技巧比較高明些,而且也夠誠實的以註腳來交代,或是在給阿爾尼姆1 的信件中說明。但在格林兄弟那個時代,還不具有當代民間故事作家及人類學家所秉持的科學態度,他們仍逐字記下故事內容,原汁原味呈現其中的缺漏及矛盾處,讓童話聽起來保有一種如夢一般的矛盾與韻味。頁數 3/3

格林兄弟所出版的童話故事集是個空前的成就,當時的社會勢必充斥著一股對無意識心靈的熱情,才得以讓其他版本如雨後春筍般在各地出現。在法國,知名兒童文學作家佩羅2 先前的著作得到再版,其他國家的人們也開始蒐集各自國家所屬的童話。人們一度對於大量重複出現的主題感到衝擊,相同的母題,在成千的版本及法國、俄羅斯、芬蘭、義大利的選集中一再重複出現。於是如同赫德早年對搜尋「古老智慧」及「信念」的風潮也再度興起,以格林兄弟為例,他們就用了「瑕不掩瑜」來說明童話的古老智慧。類似於格林兄弟的成就,還有所謂的象徵學派的出現,代表人物有海涅(Chr. G. Heyne)、克勞伊澤爾(F. Creuzer)及革勒斯(J. G. Görres)。他們所秉持的基本觀點在於,神話是深度哲學實踐及哲學思維的象徵表現,同時也是關於上帝及世界實相最深刻的神祕教導。雖然這些研究者提出了一些相當有趣的想法,但他們的論點現今看來似乎有過多的個人揣測。

(全文未完)

註解
1 編註:Achim von Arnim,德國浪漫派作家,他與布倫塔諾合編的民歌集《男孩的神奇號角》(Des Knaben
Wunderhorn)啟發了格林兄弟對蒐集民間傳說與童話的興趣。
2 編註:《鵝媽媽童謠》(Mother Goose)的作者夏爾.佩羅(Charles Perrault)。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3570769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56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2 出貨 參考庫存量:1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