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嘉瑩說漢魏六朝詩套書(共3冊)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漢魏六朝詩講錄
本書是對漢魏六朝時期代表性詩人及其作品的鑑賞評點,
葉嘉瑩先生從具體的個體詩人入手,以深入淺出的講解評析,
闡述了歷史背景、社會現狀和詩人的身份地位、品性才情對其作品的深刻影響,
並展示了整個漢魏六朝時期文學的整體風貌,
以及這個時期的詩歌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和承先啟後的過渡作用。
阮籍詠懷詩講錄
阮籍是中國文學史上繼建安文學之後正始文學時代的詩人。
當時正處於魏晉之交,社會上的文士外表看來放蕩不羈、不守禮法,
而內心深處卻懷有許多悲愴和痛苦。
阮籍的詩寄託幽微,蘊藉深厚,在痛苦無人可訴的時候,
把零亂的悲苦的內心感情用詩表現出來,這是一個亂世詩人的悲苦心聲。
葉嘉瑩先生幼年學習古典詩詞,對於中國古典詩詞及中西文藝理論涉獵頗深。這位中國古典文學專家,以其生動優美的語彙和獨特細膩的興發感受,跨越時空阻隔,去體味挖掘詩人複雜而敏感的內心世界,帶領現代讀者與古代詩人做了一次次的心靈發現之旅。
陶淵明飲酒及擬古詩講錄
陶淵明生逢歷史上充滿了戰亂與災荒的黑暗時代,親見東晉的滅亡。
身處這樣的亂世,如何能夠持守住內心之中的一份平安,這也是詩人終其一生努力的目標。
書中葉嘉瑩先生講解陶淵明的飲酒詩和擬古詩,解讀並深入詩人之內心,
從詩的風格剖析陶淵明感情中的、孤獨、悲愴,
讓讀者循著低迴宛轉的情思意念的流動,走入詩人的內心世界。
葉嘉瑩教授,這位中西公認的當代講授詩詞最富盛名,成就最高、影響力最廣的國寶級學者。她將詩詞之美融會通達,信手拈來,深藏詩詞文采背後的人情與哲理剎時浮現。她一一細訴名家的背景、傳承,巧妙揉合個別際遇、情性、技巧,讓讀者學會發掘、體會其作品的意境寄託。聽她娓娓道來詩詞深意,首首興味盎然,彷彿與歷代名家交遊,不僅瞭解文采之美,更可體會詩人們如何將才情與秉賦融入詞句,織出中國文人的獨特生命情調。譬如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高潔、李白如天仙降世的狂放、杜甫懷憂生靈的剴切、蘇東坡超脫官場的豪情……,無不真實又貼近。通過葉嘉瑩教授的提點,還原了古人的天寬地闊與心靈的深度,幫助現代讀者照見自己的生命起伏,從中汲取安身立命的活水養分,這是受用一生的智慧。
本書是對漢魏六朝時期代表性詩人及其作品的鑑賞評點,
葉嘉瑩先生從具體的個體詩人入手,以深入淺出的講解評析,
闡述了歷史背景、社會現狀和詩人的身份地位、品性才情對其作品的深刻影響,
並展示了整個漢魏六朝時期文學的整體風貌,
以及這個時期的詩歌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和承先啟後的過渡作用。
阮籍詠懷詩講錄
阮籍是中國文學史上繼建安文學之後正始文學時代的詩人。
當時正處於魏晉之交,社會上的文士外表看來放蕩不羈、不守禮法,
而內心深處卻懷有許多悲愴和痛苦。
阮籍的詩寄託幽微,蘊藉深厚,在痛苦無人可訴的時候,
把零亂的悲苦的內心感情用詩表現出來,這是一個亂世詩人的悲苦心聲。
葉嘉瑩先生幼年學習古典詩詞,對於中國古典詩詞及中西文藝理論涉獵頗深。這位中國古典文學專家,以其生動優美的語彙和獨特細膩的興發感受,跨越時空阻隔,去體味挖掘詩人複雜而敏感的內心世界,帶領現代讀者與古代詩人做了一次次的心靈發現之旅。
陶淵明飲酒及擬古詩講錄
陶淵明生逢歷史上充滿了戰亂與災荒的黑暗時代,親見東晉的滅亡。
身處這樣的亂世,如何能夠持守住內心之中的一份平安,這也是詩人終其一生努力的目標。
書中葉嘉瑩先生講解陶淵明的飲酒詩和擬古詩,解讀並深入詩人之內心,
從詩的風格剖析陶淵明感情中的、孤獨、悲愴,
讓讀者循著低迴宛轉的情思意念的流動,走入詩人的內心世界。
葉嘉瑩教授,這位中西公認的當代講授詩詞最富盛名,成就最高、影響力最廣的國寶級學者。她將詩詞之美融會通達,信手拈來,深藏詩詞文采背後的人情與哲理剎時浮現。她一一細訴名家的背景、傳承,巧妙揉合個別際遇、情性、技巧,讓讀者學會發掘、體會其作品的意境寄託。聽她娓娓道來詩詞深意,首首興味盎然,彷彿與歷代名家交遊,不僅瞭解文采之美,更可體會詩人們如何將才情與秉賦融入詞句,織出中國文人的獨特生命情調。譬如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高潔、李白如天仙降世的狂放、杜甫懷憂生靈的剴切、蘇東坡超脫官場的豪情……,無不真實又貼近。通過葉嘉瑩教授的提點,還原了古人的天寬地闊與心靈的深度,幫助現代讀者照見自己的生命起伏,從中汲取安身立命的活水養分,這是受用一生的智慧。
目錄
漢魏六朝詩講錄
葉嘉瑩作品集序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詩歌的感發之一
第二節 詩歌的感發之二
第三節 詩歌中形象與情意的關係之一
第四節 詩歌中形象與情意的關係之二
第五節 詩體的演變之一
第六節 詩體的演變之二
第七節 詩體的演變之三
第八節 詩體的演變之四
第二章 古詩十九首
第一節 概論
第二節 《行行重行行》
第三節 《青青河畔草》、《今日良宴會》
第四節 《西北有高樓》
第五節 《東城高且長》
第三章 建安詩歌
第一節 概論
第二節 曹操之一
第三節 曹操之二
第四節 樂府敘事詩、悲憤詩、四愁詩
第五節 曹丕之一
第六節 曹丕之二
第七節 曹植之一
第八節 曹植之二
第九節 曹植之三
第十節 王粲
第四章 正始詩歌
第一節 概論
第二節 阮籍之一
第三節 阮籍之二
第四節 阮籍之三
第五節 阮籍之四
第六節 阮籍之五
第七節 阮籍之六
第八節 嵇康之一
第九節 嵇康之二
第十節 嵇康之三
第五章 太康詩歌
第一節 潘岳
第二節 張華
第三節 陸機之一
第四節 陸機之二
第五節 左思之一
第六節 左思之二
第七節 左思之三
第八節 左思之四
第六章 時代風氣以外的兩位詩人
第一節 傅玄之一
第二節 傅玄之二
第三節 陶淵明之一
第四節 陶淵明之二
第五節 陶淵明之三
第六節 陶淵明之四
第七節 陶淵明之五
第八節 陶淵明之六
第七章 永嘉詩歌
第一節 劉琨
第二節 郭璞之一
第三節 郭璞之二
第八章 元嘉詩歌
第一節 謝靈運之一
第二節 謝靈運之二
阮籍詠懷詩講錄
葉嘉瑩作品集序言
原版前言
一 意旨遙深的詩人 阮籍
二 寄興幽遠的詩歌 阮籍的詠懷詩
三 品讀與賞析
夜中不能寐
二妃遊江濱
嘉樹下成蹊
昔日繁華子
天馬出西北
登高臨四野
開秋兆涼氣
平生少年時
昔聞東陵瓜
步出上東門
昔年十四五
徘徊蓬池上
炎暑惟茲夏
灼灼西隤日
獨坐空堂上
北里多奇舞
湛湛長江水
陶淵明飲酒及擬古詩講錄
葉嘉瑩作品集序言
前言
《詩詞講錄》序
飲酒詩講錄
一 陶淵明的時代
二 陶淵明的思想
三 陶淵明的經歷
四 陶淵明的飲酒組詩
衰榮無定在 積善云有報 道喪向千載 栖栖失群鳥 行止千萬端秋菊有佳色 青松在東園 清晨聞叩門 在昔曾遠遊 顏生稱為仁長公曾一仕 有客常同止 故人賞我趣 貧居乏人工 少年罕人事幽蘭生前庭 子雲性嗜酒 疇昔苦長飢 羲農去我久
擬古詩講錄
一 陶淵明的出仕與「任真」
二 陶淵明的歸隱與抉擇
三 陶淵明的矛盾與悲慨
四 陶淵明的《閑情賦》
五 陶淵明的擬古組詩
榮榮窗下蘭 辭家夙嚴駕 仲春遘時雨 迢迢百尺樓
東方有一士 蒼蒼谷中樹 日暮天無雲 少時壯且厲
種桑長江邊
葉嘉瑩作品集序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詩歌的感發之一
第二節 詩歌的感發之二
第三節 詩歌中形象與情意的關係之一
第四節 詩歌中形象與情意的關係之二
第五節 詩體的演變之一
第六節 詩體的演變之二
第七節 詩體的演變之三
第八節 詩體的演變之四
第二章 古詩十九首
第一節 概論
第二節 《行行重行行》
第三節 《青青河畔草》、《今日良宴會》
第四節 《西北有高樓》
第五節 《東城高且長》
第三章 建安詩歌
第一節 概論
第二節 曹操之一
第三節 曹操之二
第四節 樂府敘事詩、悲憤詩、四愁詩
第五節 曹丕之一
第六節 曹丕之二
第七節 曹植之一
第八節 曹植之二
第九節 曹植之三
第十節 王粲
第四章 正始詩歌
第一節 概論
第二節 阮籍之一
第三節 阮籍之二
第四節 阮籍之三
第五節 阮籍之四
第六節 阮籍之五
第七節 阮籍之六
第八節 嵇康之一
第九節 嵇康之二
第十節 嵇康之三
第五章 太康詩歌
第一節 潘岳
第二節 張華
第三節 陸機之一
第四節 陸機之二
第五節 左思之一
第六節 左思之二
第七節 左思之三
第八節 左思之四
第六章 時代風氣以外的兩位詩人
第一節 傅玄之一
第二節 傅玄之二
第三節 陶淵明之一
第四節 陶淵明之二
第五節 陶淵明之三
第六節 陶淵明之四
第七節 陶淵明之五
第八節 陶淵明之六
第七章 永嘉詩歌
第一節 劉琨
第二節 郭璞之一
第三節 郭璞之二
第八章 元嘉詩歌
第一節 謝靈運之一
第二節 謝靈運之二
阮籍詠懷詩講錄
葉嘉瑩作品集序言
原版前言
一 意旨遙深的詩人 阮籍
二 寄興幽遠的詩歌 阮籍的詠懷詩
三 品讀與賞析
夜中不能寐
二妃遊江濱
嘉樹下成蹊
昔日繁華子
天馬出西北
登高臨四野
開秋兆涼氣
平生少年時
昔聞東陵瓜
步出上東門
昔年十四五
徘徊蓬池上
炎暑惟茲夏
灼灼西隤日
獨坐空堂上
北里多奇舞
湛湛長江水
陶淵明飲酒及擬古詩講錄
葉嘉瑩作品集序言
前言
《詩詞講錄》序
飲酒詩講錄
一 陶淵明的時代
二 陶淵明的思想
三 陶淵明的經歷
四 陶淵明的飲酒組詩
衰榮無定在 積善云有報 道喪向千載 栖栖失群鳥 行止千萬端秋菊有佳色 青松在東園 清晨聞叩門 在昔曾遠遊 顏生稱為仁長公曾一仕 有客常同止 故人賞我趣 貧居乏人工 少年罕人事幽蘭生前庭 子雲性嗜酒 疇昔苦長飢 羲農去我久
擬古詩講錄
一 陶淵明的出仕與「任真」
二 陶淵明的歸隱與抉擇
三 陶淵明的矛盾與悲慨
四 陶淵明的《閑情賦》
五 陶淵明的擬古組詩
榮榮窗下蘭 辭家夙嚴駕 仲春遘時雨 迢迢百尺樓
東方有一士 蒼蒼谷中樹 日暮天無雲 少時壯且厲
種桑長江邊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