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來無恙
無論如何都不想失去的人,最好保留在朋友關係以內。跨越界線成為戀人,要不永遠,要不就是永別。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簡單卻顛覆的思辯,帶你穿越人生迷霧...自我成長書展75折起,滿額送保溫袋 👉逛逛去
太多人活得太費力,我想為大家、包括我自己,找到比較省力、又能活得更舒服的方法。─蔡康永
內容簡介
除了那些專業名詞,告訴我,愛 到底是甚麼?
療癒系愛情心理作家--鄧惠文
以撼動人心的溫暖筆觸V.S.超越語言的心之影像
展現個人全新文字、攝影創作
你有多久沒親筆寫信給你的 愛人 / 親人/ 好友?
捎一封信寄給久未見面的人
信中有想念的 字 與 氣味
郵戳 郵票
一片拾起的枯葉
還有 信紙背後一行行凸起的筆痕......
真正的堅強不是拒絕情感,而是承受情感的沉重
鄧惠文醫師再次用細密溫暖的文字書寫成的一封封「情」書,更拍出許多觸動思維與感受的影像,文字之外透過影像傳達更多情感與直覺的訊息。信中跨越時間與空間,詮釋著人和人之間關於愛與關係的思緒,進而衍生出看似對立的概念:自由與依戀、個體與連結、探尋與回歸等。引領我們在回望曾經告別的念戀情懷時,能更清晰的思考許多有關「愛」的矛盾存在。
別來無恙,獻給對於愛的暈眩仍然難以割捨的人們。
不論是誰管理著世界
祈求祢
給我的親愛 美好一天
--鄧惠文
【推薦閱讀】
○手寫的卡片
每週一封信,你都用多少時間寫成?
你的字跡一筆一畫刻進信紙裡,在紙背形成反面的凸起。
拆信之後,我會先閉著眼睛觸摸信紙背面,
猜測你寫了些甚麼,然後把信折好,放回信封,
夜半無人時再正式地、慢慢地讀。
○代你參加她的婚禮
有人可以在起死回生時,
相信愛人只是無能為力,並不是不愛自己。
有人卻會斷然離開,
再也不想把唯一的生命交待給無法依靠的愛人。
○重讀你的信
直到情緒逐漸被時間滌淨,重讀你的書信,竟彷如初次。
你真的可以生氣。原來,我曾經那樣徹底地失去理解你的能力。
我最親愛的妳,這樣的時候的見面總是複雜惆悵。
每一秒鐘都見證著愛情的存在,
我們卻遍體鱗傷的努力地將彼此從對方撕開。
○攝政公園的水鳥
那些年你總共打了多少長途電話?說的都是這種事。
早上說早安,晚上說晚安。問你今天做了甚麼?
如果是週一到週五,你一定沒做甚麼,老樣子。
到研究室。見了香達教授,你們對坐一小時,加起來說不到兩句話。
如果是週末,晴天在麗綺盟河或石楠荒原,陰雨天就在泰晤士河的南岸。
從不給人驚喜。從不甜言蜜語。從不輕易改變。但一直在那裡的你。
發現以前沒看過的一種怪鴨,就想立刻讓你知道。
你在這裡時,甚麼都想告訴我的心情,就是如此嗎?
本書特色
1. 鄧惠文醫師嘗試以書信體作為療癒文學的全新個人創作。
2. 作者多次居遊歐洲,除了進修專業課程外,許多感動人心的文字也在異鄉不同的空間與氛圍之下孕育而生,傳遞出更真實的內心感觸。
3. 書中挑選超過70張的攝影創作,為作者居遊歐洲期間所拍攝的照片,不僅超越語言的意涵,在有限的文字之外,更傳達許多情感與直覺的訊息。
療癒系愛情心理作家--鄧惠文
以撼動人心的溫暖筆觸V.S.超越語言的心之影像
展現個人全新文字、攝影創作
你有多久沒親筆寫信給你的 愛人 / 親人/ 好友?
捎一封信寄給久未見面的人
信中有想念的 字 與 氣味
郵戳 郵票
一片拾起的枯葉
還有 信紙背後一行行凸起的筆痕......
真正的堅強不是拒絕情感,而是承受情感的沉重
鄧惠文醫師再次用細密溫暖的文字書寫成的一封封「情」書,更拍出許多觸動思維與感受的影像,文字之外透過影像傳達更多情感與直覺的訊息。信中跨越時間與空間,詮釋著人和人之間關於愛與關係的思緒,進而衍生出看似對立的概念:自由與依戀、個體與連結、探尋與回歸等。引領我們在回望曾經告別的念戀情懷時,能更清晰的思考許多有關「愛」的矛盾存在。
別來無恙,獻給對於愛的暈眩仍然難以割捨的人們。
不論是誰管理著世界
祈求祢
給我的親愛 美好一天
--鄧惠文
【推薦閱讀】
○手寫的卡片
每週一封信,你都用多少時間寫成?
你的字跡一筆一畫刻進信紙裡,在紙背形成反面的凸起。
拆信之後,我會先閉著眼睛觸摸信紙背面,
猜測你寫了些甚麼,然後把信折好,放回信封,
夜半無人時再正式地、慢慢地讀。
○代你參加她的婚禮
有人可以在起死回生時,
相信愛人只是無能為力,並不是不愛自己。
有人卻會斷然離開,
再也不想把唯一的生命交待給無法依靠的愛人。
○重讀你的信
直到情緒逐漸被時間滌淨,重讀你的書信,竟彷如初次。
你真的可以生氣。原來,我曾經那樣徹底地失去理解你的能力。
我最親愛的妳,這樣的時候的見面總是複雜惆悵。
每一秒鐘都見證著愛情的存在,
我們卻遍體鱗傷的努力地將彼此從對方撕開。
○攝政公園的水鳥
那些年你總共打了多少長途電話?說的都是這種事。
早上說早安,晚上說晚安。問你今天做了甚麼?
如果是週一到週五,你一定沒做甚麼,老樣子。
到研究室。見了香達教授,你們對坐一小時,加起來說不到兩句話。
如果是週末,晴天在麗綺盟河或石楠荒原,陰雨天就在泰晤士河的南岸。
從不給人驚喜。從不甜言蜜語。從不輕易改變。但一直在那裡的你。
發現以前沒看過的一種怪鴨,就想立刻讓你知道。
你在這裡時,甚麼都想告訴我的心情,就是如此嗎?
本書特色
1. 鄧惠文醫師嘗試以書信體作為療癒文學的全新個人創作。
2. 作者多次居遊歐洲,除了進修專業課程外,許多感動人心的文字也在異鄉不同的空間與氛圍之下孕育而生,傳遞出更真實的內心感觸。
3. 書中挑選超過70張的攝影創作,為作者居遊歐洲期間所拍攝的照片,不僅超越語言的意涵,在有限的文字之外,更傳達許多情感與直覺的訊息。
名人推薦
醫生作家 侯文詠
知名作家 張曼娟
知名小說家 廖輝英
知名作家 張曼娟
知名小說家 廖輝英
目錄
起點Origin
手寫的卡片
獻祭.愛
紅鞋子
你那情聖的寂寞
代你參加她的婚禮
小靈的腳趾甲
賦格Fugue
常常出走的女朋友
賦格旅記
吃襪子怪獸──關於安全感
蜜莉公寓──關於獨處與陪伴
亞特的秩序與混沌──關於男孩與男人
那是個甚麼樣的地方──關於可能性
回家 Return
重讀你的信
心的鏡頭
攝政公園的水鳥
星期天的爹地
與你同行
艾比路錄音室的塗鴉牆
後記──旋轉的世界
手寫的卡片
獻祭.愛
紅鞋子
你那情聖的寂寞
代你參加她的婚禮
小靈的腳趾甲
賦格Fugue
常常出走的女朋友
賦格旅記
吃襪子怪獸──關於安全感
蜜莉公寓──關於獨處與陪伴
亞特的秩序與混沌──關於男孩與男人
那是個甚麼樣的地方──關於可能性
回家 Return
重讀你的信
心的鏡頭
攝政公園的水鳥
星期天的爹地
與你同行
艾比路錄音室的塗鴉牆
後記──旋轉的世界
序/導讀
【後記】
旋轉的世界──後記
整理完稿的這段時間,我正在英國進修榮格發展學派的心理分析。沉浸於各種心靈對立概念的閱讀、講課與討論,是一個強烈的經驗過程。不斷地分析、解體又重組,觸及許多複雜難解的思辨,使我回想許多在治療室、攝影棚或個人經歷中曾經留下的、不容易回答的問題。於是我重新開始琢磨,嘗試與它們對話。
這本書的主題是:自由與依戀、個體與連結、探尋與回歸,可以說還是關於愛與關係的思緒,但更著重於各種同時存在的矛盾,也就是對立的概念。
有些像是答案,但很多並不是答案。有些問題需要的並不是直接的答案(或者沒有那種答案),而是需要先演繹出更多的問題,釐清我們到底想問甚麼。如果能用很精準的方式問問題,通常答案都會清楚地自動浮現。
(其實,這也算是回答了一個常見的問題:「為什麼心理醫師都不直接回答問題,老是反問我更多的問題?」)
另一部分,我相信影像能夠傳達超越語言的意涵。許多想法最初都是以視覺的影像形成,經過思考的後處理,才變成語言文字的。因此我嘗試將眼中所見、觸動思維與感受的影像拍攝下來,直接呈現在書中,希望在有限的文字之外,傳達更多情感與直覺的訊息。
寫完最後一篇書信,一種時間不夠用的感覺終於舒緩下來,我決定不再啃麵包,出門去吃中國菜(非常想念米飯!)飽餐一頓之後,店家送我一個幸運籤餅乾。
我小心攤開捲成一小筒、吸滿餅乾油分而變得透明的籤紙,上面寫著:
「Love doesn’t really make the world go round.
It just makes people so dizzy it looks like it.
19 22 33 35 46 49 」
意思是:「愛並沒有真的使世界旋轉。
它只是讓人暈眩到以為世界在旋轉。」
至於那一排號碼,應該是要用來簽樂透吧?
我不那麼在意樂透。我比較在意愛能不能讓世界旋轉。
都不能嗎?總有某種很棒的愛可以吧?如果不管甚麼愛都不能轉動世界,那麼,該讓自己繼續暈眩,才能享受愛很偉大的錯覺?還是該把自己變成不會暈眩的強健體質?
世界不轉,自己也不暈……嗯,以修道而言應該是極上的境界。但會不會很無聊啊?是不是偶爾能旋轉一下比較有趣……
別來無恙,獻給對於愛的暈眩仍然難以割捨的人們。
特別致謝Dr. David Hewison提供本書首篇的畫作。
旋轉的世界──後記
整理完稿的這段時間,我正在英國進修榮格發展學派的心理分析。沉浸於各種心靈對立概念的閱讀、講課與討論,是一個強烈的經驗過程。不斷地分析、解體又重組,觸及許多複雜難解的思辨,使我回想許多在治療室、攝影棚或個人經歷中曾經留下的、不容易回答的問題。於是我重新開始琢磨,嘗試與它們對話。
這本書的主題是:自由與依戀、個體與連結、探尋與回歸,可以說還是關於愛與關係的思緒,但更著重於各種同時存在的矛盾,也就是對立的概念。
有些像是答案,但很多並不是答案。有些問題需要的並不是直接的答案(或者沒有那種答案),而是需要先演繹出更多的問題,釐清我們到底想問甚麼。如果能用很精準的方式問問題,通常答案都會清楚地自動浮現。
(其實,這也算是回答了一個常見的問題:「為什麼心理醫師都不直接回答問題,老是反問我更多的問題?」)
另一部分,我相信影像能夠傳達超越語言的意涵。許多想法最初都是以視覺的影像形成,經過思考的後處理,才變成語言文字的。因此我嘗試將眼中所見、觸動思維與感受的影像拍攝下來,直接呈現在書中,希望在有限的文字之外,傳達更多情感與直覺的訊息。
寫完最後一篇書信,一種時間不夠用的感覺終於舒緩下來,我決定不再啃麵包,出門去吃中國菜(非常想念米飯!)飽餐一頓之後,店家送我一個幸運籤餅乾。
我小心攤開捲成一小筒、吸滿餅乾油分而變得透明的籤紙,上面寫著:
「Love doesn’t really make the world go round.
It just makes people so dizzy it looks like it.
19 22 33 35 46 49 」
意思是:「愛並沒有真的使世界旋轉。
它只是讓人暈眩到以為世界在旋轉。」
至於那一排號碼,應該是要用來簽樂透吧?
我不那麼在意樂透。我比較在意愛能不能讓世界旋轉。
都不能嗎?總有某種很棒的愛可以吧?如果不管甚麼愛都不能轉動世界,那麼,該讓自己繼續暈眩,才能享受愛很偉大的錯覺?還是該把自己變成不會暈眩的強健體質?
世界不轉,自己也不暈……嗯,以修道而言應該是極上的境界。但會不會很無聊啊?是不是偶爾能旋轉一下比較有趣……
別來無恙,獻給對於愛的暈眩仍然難以割捨的人們。
特別致謝Dr. David Hewison提供本書首篇的畫作。
試閱
手寫的卡片
無論如何都不想失去的人,最好保留在朋友的關係以內。如果跨越界線成為戀人,結局可能是永遠,但也可能是永別。
Y:
在下雪的地方度耶誕,很美,卻也真冷。
整個月氣溫都很低,行道上的雪結成薄冰,穿普通的鞋寸步難行,開車也十分危險,沒事的人都盡量待在家裡,獨居在樓上八十幾歲的老先生卻裹著毛氈般的大圍巾、吐著白色霧氣出門了。
Vincent。我偶爾會跟他聊天,雖然聽不太懂他的口音。
大概是食物用完了,不得不上超市吧?我在窗口喊他,自告奮勇地想幫他去買。結果他說要去郵局寄卡片。
「最近手抖得厲害,寫得很慢,希望還來得及!」他朝我揮舞一疊紅色的卡片信封,在白色的雪景裡好漂亮。
他緩緩前行,去寄人生第七十幾回的耶誕卡,表情慎重,一如他等待郵差送來信件的時候。
你多久沒有收過手寫的卡片了?
最後一次互寄賀卡那年,我們幾歲?
好像是二十五吧。我有沒有告訴你──那張是在公司的福利社買的。那年忙到都沒上街,不只是沒見你,連阿嬤家也沒去幾次。
在畫著天使的卡片上,我看見燭光搖曳,你也看見了吧?
小時候每年都會寫很多卡片,給同學、給老師、給喜歡的男生。如果是給喜歡的男生,一定會買最有氣質的卡片。不一定要有亮粉、音樂或立體聖誕樹,但一定要有氣質。即使不吃飯、把便當錢省下來買也沒關係。
有時候同一張卡片要買好幾份,如果覺得字不好看或寫歪了,再心疼也會咬著牙丟掉,重新再寫一張。通常是參加當年的夏令營之後,開始迷戀某個明星高中的學 長,從暑假就一直等著耶誕節──總算有個可以聯絡的理由。常常要寫壞好幾張昂貴的卡片,最後才寄出一張勉強滿意的。所謂滿意,其實是認清自己不可能寫得更 好的事實,不得不就此寄出去。
將卡片投進郵筒的那一刻,青澀愚傻的心好像也跟著投進去了。
然後,從十二月中等到耶誕節,過了耶誕節又等到新年,大多是沒有回音的。偶爾收過的回信,也只是寫些「彼此勉勵,好好用功」,那種就算攤給父母師長看也不 會尷尬的東西。接著在失望中度過農曆新年,被新學期的課業和考試淹沒,慢慢忘記萍水相逢的面容,期待下一次暑假和營隊,尋找下一個值得寫卡片的男生。
我還是不知道,你為什麼會開始寫信給我?
除了那個老答案──你總是邊笑邊說的答案──你真的同時寫給很多女生,但只有我回信嗎?
「大概是沒人追吧!」你說。
那時候真的沒人追,天啊,一個也沒有。但我沒說過決定回信的另一個原因──因為你用的信紙摸起來很舒服,很厚實。
每週一封信,你都用多少時間寫成?你的字跡一筆一畫刻進信紙裡,在紙背形成反面的凸起。拆信之後,我會先閉著眼睛觸摸信紙背面,猜測你寫了些甚麼,然後把信折好,放回信封,夜半無人時再正式地、慢慢地讀。
那些信真應該珍藏回味。你解說函數比我們老師高明多了,ABBA的歌詞也很棒。不過,我想不起來我都談些甚麼了?大抵是無病呻吟吧。為了看新公園滿開的紫 色小花,上學遲到。跟教官爭辯指甲白色的部分有沒有超過指頭尖端,頭髮有沒有過耳垂大於兩公分,還有校慶為什麼不可以邀男校生進來開舞會……其他應該就是 世界文學名著的讀書心得吧?
你真是一個有耐心的好人。
跟阿K一起喝酒那次,你說:「妳覺得我曾經追求過妳嗎?」我斬釘截鐵地說「絕對沒有」。你微笑著點頭,只問我有沒有想過那些信紙為什麼印有我的英文名字。
其實阿K在幫你搬印表機的隔天就跑來跟我抱怨了。那時候印表機很大、很重,我不會不知道。
我們錯過了甚麼嗎?
如果你說了,或者我問了,某些時刻。而後是各自探險迷失的歲月經年,如今我們還能這樣對話嗎?
無論如何都不想失去的人,最好保留在朋友的關係以內。如果跨越界線成為戀人,結局可能是永遠,但也可能是永別。
Vincent回來了。
我說,打開信箱能看見寫著自己名字的信件,不是廣告、不是帳單,而是親友的筆跡,多麼幸福。
他說,人們逐漸不再手寫卡片,改用e-card或只是一般的e-mail。像他這樣的老人,很覺悵然。
我大概也是老人了,缺乏擬真的想像力。無論如何,電子卡片怎麼能取代實體卡片呢?一張飄洋過海的卡紙,上面有寄件人撫觸的痕跡,從一滴渲染的墨水猜想你書 寫的桌面,或是讓指紋重疊著指紋,猜想彼此近來的生活。我喜歡朋友隨興夾寄的花瓣、一片楓葉、一縷香氛,還有交換彼此的第一根白髮。
希望在Vincent卡片名單上的人們有足夠的時間和心情,看見信封上雪花濡濕的點點斑駁,知道他在甚麼樣的日子裡惦念著、祝福著他們。
這台印表機印照片還蠻快的(我會考慮印一些有你名字的信紙)。你看見Vincent的身影吧?郵局就在這條路盡頭右轉再走大約十五分鐘。我換上雪鞋就去。
希望這邊的郵差不要發動第二波罷工,卡片能及時飛到你的手上!(待續)重讀你的信
我們之間的連結,已經消失了嗎?
那從好幾個光年以前就存在的連結──你是這樣說的,一邊哼起Joan Baez 的Diamond and Rust。
記憶為我們留下了鑽石與鐵鏽。回望的時候,我仍看見閃爍的光彩,雖然失望曾經釘傷彼此,幸好我們都沒有死於鐵鏽引起的破傷風。除了各自墜落療傷的一段時間,某種連結都還是存在。
有時這個連結提供支持,有時卻喚醒傷痛。
過了很久很久,我才明白你的話──「無論如何,我都不會對妳生氣」。以前我並不瞭解這句話代表的寬容,只想著,你本來就不應該生氣啊!猶疑不決的是你,無法繼續的,不也是你嗎?如果你沒有生氣的位置,如何能說不生氣是對我的寬容呢?
直到情緒逐漸被時間滌淨,重讀你的書信,竟彷如初次。
你真的可以生氣。原來,我曾經那樣徹底地失去理解你的能力。
(我最親愛的妳,這樣的時候的見面總是複雜惆悵。每一秒鐘都見證著愛情的存在,我們卻遍體鱗傷的努力地將彼此從對方撕開。
妳的東西留在了我這邊,決定不還給妳了,可以提醒自己曾經多麼的令妳傷心。
我們都知道,讓形體消失在彼此面前或許是唯一的方法。期盼可以經過極為慘烈的殲滅與戰爭之後,重新存活下去。)
你說過這些話,但我記得的多是你的沉默。是分離的痛苦與慌亂,使我無法讀見你的傷痛與情感?又或者,我讀見了,但選擇忘記,為了完成彼此都知道必須完成的消失,然後重新存活?
在各自的世界中存活,信守永不相見的承諾。
你說我的信總是很短,寥寥幾字。你不知道,它們本來都很長。因為有些早已瞭解的話語,無須多說,有些無處存放的情感,只會加重你的負擔,不如埋藏。刪刪減減之後,就只剩下問候與保重。況且我們從未被賦予足夠的時間與空間,寫給彼此的訊息總被拆散,零落於時間的裂縫。我們在一個與一個工作之間書寫,火車上、飛行中、在異鄉旅途的一站與一站之間,在只有彼此能進入的心靈黑洞中。
有形的分離,終究不能藉由無形的心念彌補。分離之後殘留的不安,有時會偽裝成依戀。一封最依戀的信,或許遮蓋著最頑固的、對於失去彼此的抗拒。心中仍有罣礙,就無法自由前行。無法自由前行,永難清除罣礙。如此循環不已。
如果執意將你留置心中,我將成為看守你的獄卒。為了釋放自己,只好也釋放心中的你。我解開鍊鎖,丟棄鑰匙,踏上沒有你的旅程,體驗執著與失落之間的因果。又一次回歸古老的教誨:必須放手,才能看見自己擁有甚麼。
(妳桌側的花逐漸凋萎,這裡即將不再有妳的身影。
妳獨自前行,我靜靜地看著這一切。)
站在某個距離之外,如今我才看見你所看見的。不再焦慮地穿梭尋覓,不再追趕想像中的你。我在前方發現迷失的起點,那就是:回到真實之中。
站在真實之中,剛開始感覺沉重,好像離開了你帶我飛翔的翅膀,回到獨自步行的地面。但不久沉重的感覺漸漸消失,甚至比之前更輕盈。不能再依靠你的力量,但也不需負荷你的重量。一種新的動態。
你說分離是慘烈的殲滅與戰爭,我希望是護佑彼此的轉化。無論我們經歷的是些甚麼,謝謝你,讓我重新看見與你共有的美好,相信它的真實,也相信它已經過去。不再回首,但我會永遠珍藏這份美好。(待續)獻祭˙愛
H:早安!
M:午安!
H:睡得好嗎?今天有甚麼計畫?
M:睡得還好。凌晨夢到圍繞著死老鼠跳舞。你不在裡面,還好!
H:就算在,我也會立刻逃跑的!
M:一個大教室裡,台上的學者滔滔不絕地講課,剛開始時我嘗試當翻譯,但壓力很大,他的語彙艱澀,最後所有與會的同事合力翻譯才搞定的。演講結束後,講師為了答謝我們,從旅行箱中抓出一隻死掉的白老鼠,丟在教室中央,示意我們可以跳舞了。於是大家就圍著老鼠,跳起了探戈。
H:像部落裡的祭典?
M:啊!的確有那種感覺!
但又有些不同,獻祭的東西通常要是活的吧?或者說,要從活的開始?
應該先展示生命,然後在祭典中犧牲,這樣才能表達誠意。
H:先拜活豬?活羊?再宰殺?
M:還有活的少女。
H:那是我所聽過最悲哀的儀式了......記得《春之祭》嗎?據說,史特拉汶斯基創作此曲的靈感,也是來自一個夢。
M:他夢到一個少女在長老面前,一直跳舞直到死去......
H:還有甚麼比跳舞的少女更能展現生命力呢?
M:獻祭少女的生命──好大的祭禮!不知那些村人想祈求甚麼?想換取甚麼?
「S姐:
我還在跟他連絡......前面那段是摘錄今天早上和他的對話。看起來很愉快吧?基本上都是這樣,睡得好不好、做了甚麼夢......兩個人輕鬆地交換想法,不然就是他看了甚麼電影,我讀了甚麼書。
但是我說不出來,那裡面的一種難過。似乎我所有的力氣都被吸進網路的世界,跟他聊完之後甚麼事也沒辦法做。奇怪的感覺。感覺自己是一隻野獸,經歷一陣拼命的追逐,覺得非常疲累,只想休息。我癱下來,直到再度線上相遇。」
「MM:
或許妳真的是一隻野獸......妳在追捕甚麼?獵物是甚麼?一陣拼命的追逐之後,癱下來的妳到底有沒有東西可吃?還是,妳只是消耗力氣?被掏空了?」
「掏空。我覺得被掏空了。並沒有抓到可以吃的東西。」
「妳餓嗎?」「我餓嗎?應該是吧......」
「妳認為,他有甚麼可以餵飽妳的東西?妳希望他愛妳。」
「但我知道不可能。」
「妳追逐不可能吞下肚的獵物?」
「他偶爾也會說些甜言蜜語,某些時候,我感覺被餵食,一點一點的。但並不能大口吞食,當然更不可能全部吞下肚。與其說把他吞掉──我指的是『佔有他』──不如說,我願意被他吞掉。」
「快要被吞掉了?妳的力氣、生活、論文和學位也會一起被吞掉喔。妳的比喻有混淆的危險──其實妳不想被『吞掉』,妳說的是被『佔有』。他會吞掉妳,但卻無意『佔有』妳,無意和妳建立一種更親密、更專屬的關係。在故作輕鬆的交談中,妳必須掩飾自己對他的情感,避免侵犯他的界線。妳很用力地掩飾、壓抑對他的情感吧?用力到把能量都用光了,然後就是妳說的癱掉。」
「這是我唯一能存在的方式。我不能談到敏感的話題。如果說我想見他,或是想念他,他會說『我不該讓妳投注這麼多感情,我會傷害妳』,他會後退。幾次嘗試之後,我學會了避重就輕,繞著圈圈跟他相處。」
「所以,你們繞著圈圈跳舞,中間有隻死老鼠──正是妳的夢所呈現的景象!」(待續)「咦?對耶!那個跳舞的意象,我懂妳的意思。但是,死老鼠是甚麼?」
「妳的生命力,妳的愛情,一部分的妳自己?」
「所以,一部分的我像動物般被殺死、獻祭了?」
「引用妳的話吧──少女的生命,好大的祭禮。不知那些村人想祈求甚麼?想換取甚麼?」
「祈求雨水、豐收的穀物......結果還是與飢餓有關?我是不是因為太餓,連不能吃的獵物也拼命追逐?因為追逐,消耗了能量,結果更餓。最後只好把自己獻祭,祈求豐收。」
「既然妳被獻祭了,那只不過是別人的豐收吧!」
「呵呵。說的也是。」
「不要假裝呵呵了,妳又要哭了吧?」
「呵呵......好吧,我跟妳說,但妳不要告訴他......」
「拜託,看妳這麼痛苦,我已經不想『告訴他』,我是想『告他』!」
「:)」
「說吧!」
「我有一種無法解釋的直覺,預感吧?有一天他會跟我在一起,好像是命中注定的。所以我算是在等待。」
「嗯。」
「嗯?妳不認同?」
「命中注定這種事,我並不是不相信。如果是以前的我,應該說是深深地相信。不過後來我發現,就算預感是對的,所謂『有一天他會跟我在一起』的『有一天』,到底是哪一天?說不定是下輩子。」
「我的預感是這輩子。」
「最好妳可以預知得這麼準!要不要開店幫人算命?......跟妳分享一件事好嗎?」
「當然好!我不會告訴別人......」
「我小時候也很相信自己的直覺,怎麼說呢,預測一些小事,好像常常猜中......那時候以為自己很特別,也有可能是外星人吧。不過現在我知道原因──孤單的小孩總是沉迷於內心世界的探索,因為無法倚賴別人,只好倚賴自己的直覺。當時我非常喜歡關於超能力和魔法的書,不過我們沒有哈利波特。我在一個數學老師家補習。其實我不在意補習,只在意班上唯一的男生會不會來......」
「所以每次要補習時,妳就會占卜,預測他會不會去?」
「對!結果,我常常失準!感覺他會來的日子,結果他並沒有來。我逐漸明白,預感的能力會被強烈的願望混淆。」
「如果是很希望發生的事,就會產生一種真的會發生的預感?」
「更正:如果是很希望發生的事,就會產生一種真的會發生的錯覺!定義上,那已經不能稱為預感了,是錯覺。」
「喔,妳繞了好大一圈,就為了說他不會跟我在一起?」
「我沒這樣說。只是,妳真的要考慮是否會等他等到下輩子去......而且,我是認真的想過少女超能力的問題。」
「好啦。我知了!」
「去吃東西吧!」
「好啊!要不要我預測妳現在想吃甚麼?」
親愛的MM:
妳的青春,那豐厚的熱情,是香氣四溢的盛宴。妳樂於給予,但請不要忘了餵養自己。在蛻變的掙扎中,妳會需要養分的,可能需要很多、很多、很多......。
前方還有迷惑的時候、傷心的時候、哭泣的時候、等待的時候,這些時刻都需要好多的養分和力氣。所以,不要把自己掏空。
可是,這些嘮叨,妳現在聽得進去嗎?
少女的執著、無畏、溫柔、對愛的憧憬,能把一切醜惡轉化為詩歌,透過妳的雙眸,處處都是美景。
難怪少女會成為獻祭的聖品。
以前是,現在又何嘗不是?一個漫長又迷亂的世紀,人們不輕易信仰,神靈也好,愛情也好,神聖的篝火不再燃燒。消失了祭典,我們向何處祈求?熱情的親吻不再能綻放玫瑰,肉體的纏綿不再能鐫刻誓言,甚麼是真愛,甚麼是遊戲,已經無法區辨。如此的一片荒誕中,無數少女仍延續著祕密的心之祭典,默默地獻出自
己,為人類召喚永恆的愛情。
或許,我只能陪著妳,看一切起落生滅?在妳傾倒時不著痕跡地扶持?
然後妳終會成熟,當我已經老去。
然後妳會遇見並且心疼一個為愛困擾的超能少女,當妳老去......(待續)媽媽的信
「寶貝:
很抱歉媽媽又看了妳的po文......不過,道歉並不代表我認為我錯了,這個我們可以再爭論──既然妳把這部分的隱私級別設為「朋友的朋友」,就不算是「高度隱私」,如果媽媽不能看,意思不就是媽媽跟妳的關係還不如妳朋友的朋友?無論如何願意對妳讓步,這一點媽媽是沒辦法心悅誠服接受的。抱歉啦!
「對於一個我很愛但卻不愛我的男人,應該保持朋友一般的關係,還是把他徹底逐出自己的世界,避免脆弱的心情再受刺激?」
妳問了這樣的問題!
雖然有很多人給妳回應,但在我看來,都是一些以偏概全的觀念。由於妳已經嚴格禁止我在那裡發表言論,我只好在這裡喃喃自語,期待有機會讓妳看見。
我很想告訴妳一個故事──
我以前認識一個女生,我們是很好的朋友。她上大學時之後,喜歡的男人都很有才氣,屬於比較世故,女人緣很好的類型。她總是說,男友心思非常敏銳,能輕而易舉地猜中她的心思,她感覺戀愛讓她從女孩蛻變為女人。
可惜這些男人都是她抓不住的。她在不對等的關係中掙扎,變得非常情緒化,簡直像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人,她會激動的爭吵、砸東西、留遺書......讓家人擔憂不已。在某段歷程最長、也最痛的戀愛中,她不只一次說要分手,男友只說:「我沒有資格留妳」。然而,沒過幾天,她哭累了,雙眼紅腫,只希望男友能看見她心碎的樣子......於是不管朋友如何呵護勸告,她又跑回他的身邊。分分合合、反反覆覆,最後還是由男人對她下了逐客令。他說不忍心再看她痛苦。他知道他不值得她浪擲青春。他說那只是在折磨彼此。他說他有人生該負的責任,可惜他的責任不包括這個女孩。
分手之後,女孩一直都沒有康復。她是一個認真工作也很孝順的人,但每逢失業、家人生病、戀情不順或受到傷害時,總會特別想要聯絡那個男人。她說不清為什麼,我猜是心裡一直有份依戀,或是一點微弱的希望?「身處困境時,他或許不會那麼殘忍地拒我於千里之外?我好累,可以不要管那麼多,向他要一點關心嗎?」
有些男人分手後就不聞不問了,但有些男人願意在女人冷靜之後重新當朋友。但這種朋友關係非常弔詭──女人的信往往仍充滿感性,將前男友視為最瞭解自己的人,甚至沿用過去的親暱稱呼,但男人回信就會像回公函一樣,選擇性忽略涉及情感的部份。對於女人述說的挫折和困難,男人很擅長提供無關痛癢的建議:「妳一定會撐過去」「人生就是如此,慢慢會看破」,或是「好好照顧自己」,但對於情感,例如女方如果提到:「告訴我,我是否不值得被愛?為什麼你們都選擇另一個女人而不要我?」或「快要撐不下去了,可以給我一點溫暖嗎?」除非有心要跟這個女人在一起,男人是不會回應這些部分的。
有一回我這位朋友被公司開除,還很倒楣地被捲入公司與客戶的法律訴訟中,她被失去一切的恐慌侵蝕,又想聯絡那個男人,好像在巨浪中尋找最後一塊浮木。他回了信,仍是四平八穩的公式,無涉私人情感,信末說:「希望妳心情能好些!」
為了維繫聊勝於無的關係,以前她不管多失望,都會假裝開心地回答他:「還好有你的關心」、「你的建議很有用,謝謝!」但這次她身心俱疲,累到沒辦法了。當時她難過地對我說:「明知他的回應是客套多於感情,但我還是像個乞丐,有甚麼都好。在真正需要幫助的時候,這種不堪突然變得好清晰。」
後來,她鼓起勇氣說出想說的話:「其實,你的安慰幫不上忙,因為你畢竟無法陪在我的身邊。」
結果,一直藉由自欺維繫的關係被戳破了。他再也沒有回信。她有點懊悔,懷疑自己太任性,也很遺憾自己永遠地失去他了。當時鼓勵她面對事實,鼓勵她放下依戀的親友,都成為她的出氣筒,還蠻久的。
其實,妳不覺得她早就失去他了嗎?從知道自己愛得比較多的那一刻開始?停止連絡只是讓她開始收回自己,不再無盡地流失力氣。
想要被愛,但為甚麼一定要那個不夠愛的人給?
這個女人後來找到互相珍惜的人,過得非常幸福。妳覺得,如果可以重來一次,她會選擇把年輕的歲月投注於更多有用的事,還是為他日夜掛心與哭泣?
故事說完了。一如往常,猶豫著要不要把信 send 給妳。
妳會生氣嗎?會跟朋友說:「我媽又在發神經了?」還是不相信我說的故事真有其人,說我又在亂編,為了說服妳接受我的觀點?
啊。好難。
不願看妳受傷,但也不願跟妳吵架。
我看還是存檔好了。等妳大一點。妳會長大的。
我只要守著永遠支持妳的家,應該就可以了吧。
媽媽」
MM:
昨天妳媽媽來了。她很擔心,一向如此。我說過除非妳問我,我不會對妳和媽媽之間的爭吵妄下評斷,因為兩邊都是我很關心的人。我想像著,一向溫和的妳,會因為媽媽看了臉書而大聲咆哮,心情應該很糟吧?
妳一定會問我媽媽說了甚麼,而媽媽也希望藉由我來轉達她想對妳說的話。但這是一個艱鉅的任務!再三嘗試之後,我覺得直接跟妳談這件事並不太好。於是,我把媽媽的意思寫成一封給妳的信。妳可以說這只是我虛擬的一封信,但也不那麼虛擬,因為每件事都是媽媽想說的。
愛管閒事的S(待續)你那情聖的寂寞
X,
台北的天氣終於涼快一點了? 「夏天太熱,心情太浮躁,總是汗流浹背。」你說。
忍不住想揶揄你。艷陽下跑東跑西伺候多位女性朋友,當然是一種辛苦。秋天比較適合你這種多情的男人。
你到底有幾個女朋友?
你說你沒有「世俗定義」的女朋友。維繫著某種往來關係的女人倒是不少。
不少是多少?我猜,至少有二十個吧?
偶爾見見面,吃飯、看電影,女人心情不好時,你願意耐心傾聽,彼此有困難時,一定會伸出援手。不一定都有親密關係,但時機恰當時也不排斥。有的是同事,有的是網友,有的是朋友的朋友,見好也來參一腳……
這些都不算是女朋友嗎? 不管她們已婚未婚、有沒有跟其他男性來往,你是一個可以停靠的地方,躲避情緒風浪的地方。你不會糾正她們的穿著,不會限制她們的想法,不需要帶她們見爸媽,你只是純粹地、好好地對待她們,所以女人都說你是賈寶玉轉世。
女人喜歡這樣的關係吧?因為不是男朋友,似乎甚麼話都能說,不需半點矯飾。玩些曖昧,測試自己的魅力,寄性感自拍照給你,深夜半睡半醒地對你低吟性幻想。有時哭訴被哪個男友背叛,跟你討論如何擄獲新的男人。
有時我會想,那你呢?打算一直這樣下去嗎?
你說過你要結婚,某一天。不過,一旦跟女人形成這種關係,是不是就很難變成男女朋友了?太熟,太放鬆,太像家人,不會激發情場如戰場的征服慾望。既然已經得到你最好的對待,何需改變目前的定位,受你照顧的女人總是把心力用在其他搞不定的男人身上。就算交了真正的男友或結了婚,還是常常找你,因為男友和老公不可能永遠溫柔又貼心。男人嫉妒你的女人緣,提防女友認識你,禁止老婆跟你說話,卻沒辦法像你那樣對待女人。你滿足了女人被呵護的需求,好像充電一樣,也算幫助她們繼續留在粗心的男人身邊。
以為你總是有人陪,直到那次在醫院遇見你──一個人來掛急診!以前只看過你陪女孩子來看病或拿藥,第一次見你躺在推床上,吊著點滴,面色蒼白還冒著冷汗,好奇怪的感覺……我想是愧疚吧?這麼久以來,都忘了你也需要被照顧。
你沒有回答我上封信的問題──在你密密麻麻的通訊錄中,有沒有一個女人是你所等待的?還是,聽多了女人的真心話,看透了女人的真面目,覺得她們可愛、可憐、但也實在可惡,因此愈來愈不容易為一個女人瘋狂著迷?所以你才說:「女人皆如是」?
昨天那個健康食品的推銷員又問了我一次:「他是好男人嗎?」(全世界都知道她喜歡你了!)
你是好男人嗎?能夠真心包容、疼愛、瞭解女人,但永遠不會專情。(你總是一邊搖頭一邊說「為什麼要專情?」)
但是,我必須承認:即使同時關愛那麼多人,你照顧女人的品質仍然比她們的專任男朋友好。所以,該給那女孩甚麼答案?
我只能說:「妳何不自己去發現?」
是非對錯不適用於你這樣的男人,你的存在是所有紅粉知己的幸福,但真正愛你而想跟你廝守終生的女人,可能會痛苦。
我擔心你(不要總說我只是吃醋)。關於你的需要和你的寂寞,誰該心疼呢?或許你是真心喜愛女人全體吧?所以能關心那麼多女人而不覺得麻煩。或許你終於會遇到一個伴侶,願意把你的愛分給許許多多的其他女人,她必須多麼慷慨而自信啊?
想到你終將和如此特別的女人在一起(因為你只能和這樣的女人在一起),好像還真有點吃醋。
我看還是別為你擔心了。有空寫信吧!
無論如何都不想失去的人,最好保留在朋友的關係以內。如果跨越界線成為戀人,結局可能是永遠,但也可能是永別。
Y:
在下雪的地方度耶誕,很美,卻也真冷。
整個月氣溫都很低,行道上的雪結成薄冰,穿普通的鞋寸步難行,開車也十分危險,沒事的人都盡量待在家裡,獨居在樓上八十幾歲的老先生卻裹著毛氈般的大圍巾、吐著白色霧氣出門了。
Vincent。我偶爾會跟他聊天,雖然聽不太懂他的口音。
大概是食物用完了,不得不上超市吧?我在窗口喊他,自告奮勇地想幫他去買。結果他說要去郵局寄卡片。
「最近手抖得厲害,寫得很慢,希望還來得及!」他朝我揮舞一疊紅色的卡片信封,在白色的雪景裡好漂亮。
他緩緩前行,去寄人生第七十幾回的耶誕卡,表情慎重,一如他等待郵差送來信件的時候。
你多久沒有收過手寫的卡片了?
最後一次互寄賀卡那年,我們幾歲?
好像是二十五吧。我有沒有告訴你──那張是在公司的福利社買的。那年忙到都沒上街,不只是沒見你,連阿嬤家也沒去幾次。
在畫著天使的卡片上,我看見燭光搖曳,你也看見了吧?
小時候每年都會寫很多卡片,給同學、給老師、給喜歡的男生。如果是給喜歡的男生,一定會買最有氣質的卡片。不一定要有亮粉、音樂或立體聖誕樹,但一定要有氣質。即使不吃飯、把便當錢省下來買也沒關係。
有時候同一張卡片要買好幾份,如果覺得字不好看或寫歪了,再心疼也會咬著牙丟掉,重新再寫一張。通常是參加當年的夏令營之後,開始迷戀某個明星高中的學 長,從暑假就一直等著耶誕節──總算有個可以聯絡的理由。常常要寫壞好幾張昂貴的卡片,最後才寄出一張勉強滿意的。所謂滿意,其實是認清自己不可能寫得更 好的事實,不得不就此寄出去。
將卡片投進郵筒的那一刻,青澀愚傻的心好像也跟著投進去了。
然後,從十二月中等到耶誕節,過了耶誕節又等到新年,大多是沒有回音的。偶爾收過的回信,也只是寫些「彼此勉勵,好好用功」,那種就算攤給父母師長看也不 會尷尬的東西。接著在失望中度過農曆新年,被新學期的課業和考試淹沒,慢慢忘記萍水相逢的面容,期待下一次暑假和營隊,尋找下一個值得寫卡片的男生。
我還是不知道,你為什麼會開始寫信給我?
除了那個老答案──你總是邊笑邊說的答案──你真的同時寫給很多女生,但只有我回信嗎?
「大概是沒人追吧!」你說。
那時候真的沒人追,天啊,一個也沒有。但我沒說過決定回信的另一個原因──因為你用的信紙摸起來很舒服,很厚實。
每週一封信,你都用多少時間寫成?你的字跡一筆一畫刻進信紙裡,在紙背形成反面的凸起。拆信之後,我會先閉著眼睛觸摸信紙背面,猜測你寫了些甚麼,然後把信折好,放回信封,夜半無人時再正式地、慢慢地讀。
那些信真應該珍藏回味。你解說函數比我們老師高明多了,ABBA的歌詞也很棒。不過,我想不起來我都談些甚麼了?大抵是無病呻吟吧。為了看新公園滿開的紫 色小花,上學遲到。跟教官爭辯指甲白色的部分有沒有超過指頭尖端,頭髮有沒有過耳垂大於兩公分,還有校慶為什麼不可以邀男校生進來開舞會……其他應該就是 世界文學名著的讀書心得吧?
你真是一個有耐心的好人。
跟阿K一起喝酒那次,你說:「妳覺得我曾經追求過妳嗎?」我斬釘截鐵地說「絕對沒有」。你微笑著點頭,只問我有沒有想過那些信紙為什麼印有我的英文名字。
其實阿K在幫你搬印表機的隔天就跑來跟我抱怨了。那時候印表機很大、很重,我不會不知道。
我們錯過了甚麼嗎?
如果你說了,或者我問了,某些時刻。而後是各自探險迷失的歲月經年,如今我們還能這樣對話嗎?
無論如何都不想失去的人,最好保留在朋友的關係以內。如果跨越界線成為戀人,結局可能是永遠,但也可能是永別。
Vincent回來了。
我說,打開信箱能看見寫著自己名字的信件,不是廣告、不是帳單,而是親友的筆跡,多麼幸福。
他說,人們逐漸不再手寫卡片,改用e-card或只是一般的e-mail。像他這樣的老人,很覺悵然。
我大概也是老人了,缺乏擬真的想像力。無論如何,電子卡片怎麼能取代實體卡片呢?一張飄洋過海的卡紙,上面有寄件人撫觸的痕跡,從一滴渲染的墨水猜想你書 寫的桌面,或是讓指紋重疊著指紋,猜想彼此近來的生活。我喜歡朋友隨興夾寄的花瓣、一片楓葉、一縷香氛,還有交換彼此的第一根白髮。
希望在Vincent卡片名單上的人們有足夠的時間和心情,看見信封上雪花濡濕的點點斑駁,知道他在甚麼樣的日子裡惦念著、祝福著他們。
這台印表機印照片還蠻快的(我會考慮印一些有你名字的信紙)。你看見Vincent的身影吧?郵局就在這條路盡頭右轉再走大約十五分鐘。我換上雪鞋就去。
希望這邊的郵差不要發動第二波罷工,卡片能及時飛到你的手上!(待續)重讀你的信
我們之間的連結,已經消失了嗎?
那從好幾個光年以前就存在的連結──你是這樣說的,一邊哼起Joan Baez 的Diamond and Rust。
記憶為我們留下了鑽石與鐵鏽。回望的時候,我仍看見閃爍的光彩,雖然失望曾經釘傷彼此,幸好我們都沒有死於鐵鏽引起的破傷風。除了各自墜落療傷的一段時間,某種連結都還是存在。
有時這個連結提供支持,有時卻喚醒傷痛。
過了很久很久,我才明白你的話──「無論如何,我都不會對妳生氣」。以前我並不瞭解這句話代表的寬容,只想著,你本來就不應該生氣啊!猶疑不決的是你,無法繼續的,不也是你嗎?如果你沒有生氣的位置,如何能說不生氣是對我的寬容呢?
直到情緒逐漸被時間滌淨,重讀你的書信,竟彷如初次。
你真的可以生氣。原來,我曾經那樣徹底地失去理解你的能力。
(我最親愛的妳,這樣的時候的見面總是複雜惆悵。每一秒鐘都見證著愛情的存在,我們卻遍體鱗傷的努力地將彼此從對方撕開。
妳的東西留在了我這邊,決定不還給妳了,可以提醒自己曾經多麼的令妳傷心。
我們都知道,讓形體消失在彼此面前或許是唯一的方法。期盼可以經過極為慘烈的殲滅與戰爭之後,重新存活下去。)
你說過這些話,但我記得的多是你的沉默。是分離的痛苦與慌亂,使我無法讀見你的傷痛與情感?又或者,我讀見了,但選擇忘記,為了完成彼此都知道必須完成的消失,然後重新存活?
在各自的世界中存活,信守永不相見的承諾。
你說我的信總是很短,寥寥幾字。你不知道,它們本來都很長。因為有些早已瞭解的話語,無須多說,有些無處存放的情感,只會加重你的負擔,不如埋藏。刪刪減減之後,就只剩下問候與保重。況且我們從未被賦予足夠的時間與空間,寫給彼此的訊息總被拆散,零落於時間的裂縫。我們在一個與一個工作之間書寫,火車上、飛行中、在異鄉旅途的一站與一站之間,在只有彼此能進入的心靈黑洞中。
有形的分離,終究不能藉由無形的心念彌補。分離之後殘留的不安,有時會偽裝成依戀。一封最依戀的信,或許遮蓋著最頑固的、對於失去彼此的抗拒。心中仍有罣礙,就無法自由前行。無法自由前行,永難清除罣礙。如此循環不已。
如果執意將你留置心中,我將成為看守你的獄卒。為了釋放自己,只好也釋放心中的你。我解開鍊鎖,丟棄鑰匙,踏上沒有你的旅程,體驗執著與失落之間的因果。又一次回歸古老的教誨:必須放手,才能看見自己擁有甚麼。
(妳桌側的花逐漸凋萎,這裡即將不再有妳的身影。
妳獨自前行,我靜靜地看著這一切。)
站在某個距離之外,如今我才看見你所看見的。不再焦慮地穿梭尋覓,不再追趕想像中的你。我在前方發現迷失的起點,那就是:回到真實之中。
站在真實之中,剛開始感覺沉重,好像離開了你帶我飛翔的翅膀,回到獨自步行的地面。但不久沉重的感覺漸漸消失,甚至比之前更輕盈。不能再依靠你的力量,但也不需負荷你的重量。一種新的動態。
你說分離是慘烈的殲滅與戰爭,我希望是護佑彼此的轉化。無論我們經歷的是些甚麼,謝謝你,讓我重新看見與你共有的美好,相信它的真實,也相信它已經過去。不再回首,但我會永遠珍藏這份美好。(待續)獻祭˙愛
H:早安!
M:午安!
H:睡得好嗎?今天有甚麼計畫?
M:睡得還好。凌晨夢到圍繞著死老鼠跳舞。你不在裡面,還好!
H:就算在,我也會立刻逃跑的!
M:一個大教室裡,台上的學者滔滔不絕地講課,剛開始時我嘗試當翻譯,但壓力很大,他的語彙艱澀,最後所有與會的同事合力翻譯才搞定的。演講結束後,講師為了答謝我們,從旅行箱中抓出一隻死掉的白老鼠,丟在教室中央,示意我們可以跳舞了。於是大家就圍著老鼠,跳起了探戈。
H:像部落裡的祭典?
M:啊!的確有那種感覺!
但又有些不同,獻祭的東西通常要是活的吧?或者說,要從活的開始?
應該先展示生命,然後在祭典中犧牲,這樣才能表達誠意。
H:先拜活豬?活羊?再宰殺?
M:還有活的少女。
H:那是我所聽過最悲哀的儀式了......記得《春之祭》嗎?據說,史特拉汶斯基創作此曲的靈感,也是來自一個夢。
M:他夢到一個少女在長老面前,一直跳舞直到死去......
H:還有甚麼比跳舞的少女更能展現生命力呢?
M:獻祭少女的生命──好大的祭禮!不知那些村人想祈求甚麼?想換取甚麼?
「S姐:
我還在跟他連絡......前面那段是摘錄今天早上和他的對話。看起來很愉快吧?基本上都是這樣,睡得好不好、做了甚麼夢......兩個人輕鬆地交換想法,不然就是他看了甚麼電影,我讀了甚麼書。
但是我說不出來,那裡面的一種難過。似乎我所有的力氣都被吸進網路的世界,跟他聊完之後甚麼事也沒辦法做。奇怪的感覺。感覺自己是一隻野獸,經歷一陣拼命的追逐,覺得非常疲累,只想休息。我癱下來,直到再度線上相遇。」
「MM:
或許妳真的是一隻野獸......妳在追捕甚麼?獵物是甚麼?一陣拼命的追逐之後,癱下來的妳到底有沒有東西可吃?還是,妳只是消耗力氣?被掏空了?」
「掏空。我覺得被掏空了。並沒有抓到可以吃的東西。」
「妳餓嗎?」「我餓嗎?應該是吧......」
「妳認為,他有甚麼可以餵飽妳的東西?妳希望他愛妳。」
「但我知道不可能。」
「妳追逐不可能吞下肚的獵物?」
「他偶爾也會說些甜言蜜語,某些時候,我感覺被餵食,一點一點的。但並不能大口吞食,當然更不可能全部吞下肚。與其說把他吞掉──我指的是『佔有他』──不如說,我願意被他吞掉。」
「快要被吞掉了?妳的力氣、生活、論文和學位也會一起被吞掉喔。妳的比喻有混淆的危險──其實妳不想被『吞掉』,妳說的是被『佔有』。他會吞掉妳,但卻無意『佔有』妳,無意和妳建立一種更親密、更專屬的關係。在故作輕鬆的交談中,妳必須掩飾自己對他的情感,避免侵犯他的界線。妳很用力地掩飾、壓抑對他的情感吧?用力到把能量都用光了,然後就是妳說的癱掉。」
「這是我唯一能存在的方式。我不能談到敏感的話題。如果說我想見他,或是想念他,他會說『我不該讓妳投注這麼多感情,我會傷害妳』,他會後退。幾次嘗試之後,我學會了避重就輕,繞著圈圈跟他相處。」
「所以,你們繞著圈圈跳舞,中間有隻死老鼠──正是妳的夢所呈現的景象!」(待續)「咦?對耶!那個跳舞的意象,我懂妳的意思。但是,死老鼠是甚麼?」
「妳的生命力,妳的愛情,一部分的妳自己?」
「所以,一部分的我像動物般被殺死、獻祭了?」
「引用妳的話吧──少女的生命,好大的祭禮。不知那些村人想祈求甚麼?想換取甚麼?」
「祈求雨水、豐收的穀物......結果還是與飢餓有關?我是不是因為太餓,連不能吃的獵物也拼命追逐?因為追逐,消耗了能量,結果更餓。最後只好把自己獻祭,祈求豐收。」
「既然妳被獻祭了,那只不過是別人的豐收吧!」
「呵呵。說的也是。」
「不要假裝呵呵了,妳又要哭了吧?」
「呵呵......好吧,我跟妳說,但妳不要告訴他......」
「拜託,看妳這麼痛苦,我已經不想『告訴他』,我是想『告他』!」
「:)」
「說吧!」
「我有一種無法解釋的直覺,預感吧?有一天他會跟我在一起,好像是命中注定的。所以我算是在等待。」
「嗯。」
「嗯?妳不認同?」
「命中注定這種事,我並不是不相信。如果是以前的我,應該說是深深地相信。不過後來我發現,就算預感是對的,所謂『有一天他會跟我在一起』的『有一天』,到底是哪一天?說不定是下輩子。」
「我的預感是這輩子。」
「最好妳可以預知得這麼準!要不要開店幫人算命?......跟妳分享一件事好嗎?」
「當然好!我不會告訴別人......」
「我小時候也很相信自己的直覺,怎麼說呢,預測一些小事,好像常常猜中......那時候以為自己很特別,也有可能是外星人吧。不過現在我知道原因──孤單的小孩總是沉迷於內心世界的探索,因為無法倚賴別人,只好倚賴自己的直覺。當時我非常喜歡關於超能力和魔法的書,不過我們沒有哈利波特。我在一個數學老師家補習。其實我不在意補習,只在意班上唯一的男生會不會來......」
「所以每次要補習時,妳就會占卜,預測他會不會去?」
「對!結果,我常常失準!感覺他會來的日子,結果他並沒有來。我逐漸明白,預感的能力會被強烈的願望混淆。」
「如果是很希望發生的事,就會產生一種真的會發生的預感?」
「更正:如果是很希望發生的事,就會產生一種真的會發生的錯覺!定義上,那已經不能稱為預感了,是錯覺。」
「喔,妳繞了好大一圈,就為了說他不會跟我在一起?」
「我沒這樣說。只是,妳真的要考慮是否會等他等到下輩子去......而且,我是認真的想過少女超能力的問題。」
「好啦。我知了!」
「去吃東西吧!」
「好啊!要不要我預測妳現在想吃甚麼?」
親愛的MM:
妳的青春,那豐厚的熱情,是香氣四溢的盛宴。妳樂於給予,但請不要忘了餵養自己。在蛻變的掙扎中,妳會需要養分的,可能需要很多、很多、很多......。
前方還有迷惑的時候、傷心的時候、哭泣的時候、等待的時候,這些時刻都需要好多的養分和力氣。所以,不要把自己掏空。
可是,這些嘮叨,妳現在聽得進去嗎?
少女的執著、無畏、溫柔、對愛的憧憬,能把一切醜惡轉化為詩歌,透過妳的雙眸,處處都是美景。
難怪少女會成為獻祭的聖品。
以前是,現在又何嘗不是?一個漫長又迷亂的世紀,人們不輕易信仰,神靈也好,愛情也好,神聖的篝火不再燃燒。消失了祭典,我們向何處祈求?熱情的親吻不再能綻放玫瑰,肉體的纏綿不再能鐫刻誓言,甚麼是真愛,甚麼是遊戲,已經無法區辨。如此的一片荒誕中,無數少女仍延續著祕密的心之祭典,默默地獻出自
己,為人類召喚永恆的愛情。
或許,我只能陪著妳,看一切起落生滅?在妳傾倒時不著痕跡地扶持?
然後妳終會成熟,當我已經老去。
然後妳會遇見並且心疼一個為愛困擾的超能少女,當妳老去......(待續)媽媽的信
「寶貝:
很抱歉媽媽又看了妳的po文......不過,道歉並不代表我認為我錯了,這個我們可以再爭論──既然妳把這部分的隱私級別設為「朋友的朋友」,就不算是「高度隱私」,如果媽媽不能看,意思不就是媽媽跟妳的關係還不如妳朋友的朋友?無論如何願意對妳讓步,這一點媽媽是沒辦法心悅誠服接受的。抱歉啦!
「對於一個我很愛但卻不愛我的男人,應該保持朋友一般的關係,還是把他徹底逐出自己的世界,避免脆弱的心情再受刺激?」
妳問了這樣的問題!
雖然有很多人給妳回應,但在我看來,都是一些以偏概全的觀念。由於妳已經嚴格禁止我在那裡發表言論,我只好在這裡喃喃自語,期待有機會讓妳看見。
我很想告訴妳一個故事──
我以前認識一個女生,我們是很好的朋友。她上大學時之後,喜歡的男人都很有才氣,屬於比較世故,女人緣很好的類型。她總是說,男友心思非常敏銳,能輕而易舉地猜中她的心思,她感覺戀愛讓她從女孩蛻變為女人。
可惜這些男人都是她抓不住的。她在不對等的關係中掙扎,變得非常情緒化,簡直像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人,她會激動的爭吵、砸東西、留遺書......讓家人擔憂不已。在某段歷程最長、也最痛的戀愛中,她不只一次說要分手,男友只說:「我沒有資格留妳」。然而,沒過幾天,她哭累了,雙眼紅腫,只希望男友能看見她心碎的樣子......於是不管朋友如何呵護勸告,她又跑回他的身邊。分分合合、反反覆覆,最後還是由男人對她下了逐客令。他說不忍心再看她痛苦。他知道他不值得她浪擲青春。他說那只是在折磨彼此。他說他有人生該負的責任,可惜他的責任不包括這個女孩。
分手之後,女孩一直都沒有康復。她是一個認真工作也很孝順的人,但每逢失業、家人生病、戀情不順或受到傷害時,總會特別想要聯絡那個男人。她說不清為什麼,我猜是心裡一直有份依戀,或是一點微弱的希望?「身處困境時,他或許不會那麼殘忍地拒我於千里之外?我好累,可以不要管那麼多,向他要一點關心嗎?」
有些男人分手後就不聞不問了,但有些男人願意在女人冷靜之後重新當朋友。但這種朋友關係非常弔詭──女人的信往往仍充滿感性,將前男友視為最瞭解自己的人,甚至沿用過去的親暱稱呼,但男人回信就會像回公函一樣,選擇性忽略涉及情感的部份。對於女人述說的挫折和困難,男人很擅長提供無關痛癢的建議:「妳一定會撐過去」「人生就是如此,慢慢會看破」,或是「好好照顧自己」,但對於情感,例如女方如果提到:「告訴我,我是否不值得被愛?為什麼你們都選擇另一個女人而不要我?」或「快要撐不下去了,可以給我一點溫暖嗎?」除非有心要跟這個女人在一起,男人是不會回應這些部分的。
有一回我這位朋友被公司開除,還很倒楣地被捲入公司與客戶的法律訴訟中,她被失去一切的恐慌侵蝕,又想聯絡那個男人,好像在巨浪中尋找最後一塊浮木。他回了信,仍是四平八穩的公式,無涉私人情感,信末說:「希望妳心情能好些!」
為了維繫聊勝於無的關係,以前她不管多失望,都會假裝開心地回答他:「還好有你的關心」、「你的建議很有用,謝謝!」但這次她身心俱疲,累到沒辦法了。當時她難過地對我說:「明知他的回應是客套多於感情,但我還是像個乞丐,有甚麼都好。在真正需要幫助的時候,這種不堪突然變得好清晰。」
後來,她鼓起勇氣說出想說的話:「其實,你的安慰幫不上忙,因為你畢竟無法陪在我的身邊。」
結果,一直藉由自欺維繫的關係被戳破了。他再也沒有回信。她有點懊悔,懷疑自己太任性,也很遺憾自己永遠地失去他了。當時鼓勵她面對事實,鼓勵她放下依戀的親友,都成為她的出氣筒,還蠻久的。
其實,妳不覺得她早就失去他了嗎?從知道自己愛得比較多的那一刻開始?停止連絡只是讓她開始收回自己,不再無盡地流失力氣。
想要被愛,但為甚麼一定要那個不夠愛的人給?
這個女人後來找到互相珍惜的人,過得非常幸福。妳覺得,如果可以重來一次,她會選擇把年輕的歲月投注於更多有用的事,還是為他日夜掛心與哭泣?
故事說完了。一如往常,猶豫著要不要把信 send 給妳。
妳會生氣嗎?會跟朋友說:「我媽又在發神經了?」還是不相信我說的故事真有其人,說我又在亂編,為了說服妳接受我的觀點?
啊。好難。
不願看妳受傷,但也不願跟妳吵架。
我看還是存檔好了。等妳大一點。妳會長大的。
我只要守著永遠支持妳的家,應該就可以了吧。
媽媽」
MM:
昨天妳媽媽來了。她很擔心,一向如此。我說過除非妳問我,我不會對妳和媽媽之間的爭吵妄下評斷,因為兩邊都是我很關心的人。我想像著,一向溫和的妳,會因為媽媽看了臉書而大聲咆哮,心情應該很糟吧?
妳一定會問我媽媽說了甚麼,而媽媽也希望藉由我來轉達她想對妳說的話。但這是一個艱鉅的任務!再三嘗試之後,我覺得直接跟妳談這件事並不太好。於是,我把媽媽的意思寫成一封給妳的信。妳可以說這只是我虛擬的一封信,但也不那麼虛擬,因為每件事都是媽媽想說的。
愛管閒事的S(待續)你那情聖的寂寞
X,
台北的天氣終於涼快一點了? 「夏天太熱,心情太浮躁,總是汗流浹背。」你說。
忍不住想揶揄你。艷陽下跑東跑西伺候多位女性朋友,當然是一種辛苦。秋天比較適合你這種多情的男人。
你到底有幾個女朋友?
你說你沒有「世俗定義」的女朋友。維繫著某種往來關係的女人倒是不少。
不少是多少?我猜,至少有二十個吧?
偶爾見見面,吃飯、看電影,女人心情不好時,你願意耐心傾聽,彼此有困難時,一定會伸出援手。不一定都有親密關係,但時機恰當時也不排斥。有的是同事,有的是網友,有的是朋友的朋友,見好也來參一腳……
這些都不算是女朋友嗎? 不管她們已婚未婚、有沒有跟其他男性來往,你是一個可以停靠的地方,躲避情緒風浪的地方。你不會糾正她們的穿著,不會限制她們的想法,不需要帶她們見爸媽,你只是純粹地、好好地對待她們,所以女人都說你是賈寶玉轉世。
女人喜歡這樣的關係吧?因為不是男朋友,似乎甚麼話都能說,不需半點矯飾。玩些曖昧,測試自己的魅力,寄性感自拍照給你,深夜半睡半醒地對你低吟性幻想。有時哭訴被哪個男友背叛,跟你討論如何擄獲新的男人。
有時我會想,那你呢?打算一直這樣下去嗎?
你說過你要結婚,某一天。不過,一旦跟女人形成這種關係,是不是就很難變成男女朋友了?太熟,太放鬆,太像家人,不會激發情場如戰場的征服慾望。既然已經得到你最好的對待,何需改變目前的定位,受你照顧的女人總是把心力用在其他搞不定的男人身上。就算交了真正的男友或結了婚,還是常常找你,因為男友和老公不可能永遠溫柔又貼心。男人嫉妒你的女人緣,提防女友認識你,禁止老婆跟你說話,卻沒辦法像你那樣對待女人。你滿足了女人被呵護的需求,好像充電一樣,也算幫助她們繼續留在粗心的男人身邊。
以為你總是有人陪,直到那次在醫院遇見你──一個人來掛急診!以前只看過你陪女孩子來看病或拿藥,第一次見你躺在推床上,吊著點滴,面色蒼白還冒著冷汗,好奇怪的感覺……我想是愧疚吧?這麼久以來,都忘了你也需要被照顧。
你沒有回答我上封信的問題──在你密密麻麻的通訊錄中,有沒有一個女人是你所等待的?還是,聽多了女人的真心話,看透了女人的真面目,覺得她們可愛、可憐、但也實在可惡,因此愈來愈不容易為一個女人瘋狂著迷?所以你才說:「女人皆如是」?
昨天那個健康食品的推銷員又問了我一次:「他是好男人嗎?」(全世界都知道她喜歡你了!)
你是好男人嗎?能夠真心包容、疼愛、瞭解女人,但永遠不會專情。(你總是一邊搖頭一邊說「為什麼要專情?」)
但是,我必須承認:即使同時關愛那麼多人,你照顧女人的品質仍然比她們的專任男朋友好。所以,該給那女孩甚麼答案?
我只能說:「妳何不自己去發現?」
是非對錯不適用於你這樣的男人,你的存在是所有紅粉知己的幸福,但真正愛你而想跟你廝守終生的女人,可能會痛苦。
我擔心你(不要總說我只是吃醋)。關於你的需要和你的寂寞,誰該心疼呢?或許你是真心喜愛女人全體吧?所以能關心那麼多女人而不覺得麻煩。或許你終於會遇到一個伴侶,願意把你的愛分給許許多多的其他女人,她必須多麼慷慨而自信啊?
想到你終將和如此特別的女人在一起(因為你只能和這樣的女人在一起),好像還真有點吃醋。
我看還是別為你擔心了。有空寫信吧!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