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千餘年來,後宮的紅牆究竟遮掩了多少陰謀算計與情愛糾葛?
最是無情帝王家,她們是如何嘗盡天下最清冷透骨的寂寞?
定陶美女戚夫人深得劉邦寵愛,因此招呂后嫉恨,
在劉邦死後被囚於永巷舂米,
最終落得個剜雙目、剁手足並棄於廁所的悲慘結局。
當紅顏殘褪的陳阿嬌從椒房殿退居長門宮,
就算花千金請大文士司馬相如作《長門賦》,
終不能喚武帝回頭一顧。
韋后,這個在歷史上連名字都沒有留下的女人,
在丈夫的縱容下變得淫蕩、貪婪、狠毒,
試閱
從金屋藏嬌到幽禁冷宮──長門怨女陳阿嬌
漢武帝年幼時曾言:「若得阿嬌,當以金屋貯之。」正是這句童稚之語,成就了一段金屋藏嬌的傳奇婚姻。身世顯赫的阿嬌成了武帝的第一位皇后,卻不是唯一的一位。在變幻莫測的後宮鬥爭中,嬌驕率真的阿嬌終因無生育、色衰愛弛,逐漸遭到了武帝的冷落。加上多年之後的一起真相莫測的巫蠱案,阿嬌皇后之位被廢,最終幽禁於冷清的長門宮內,直至老死。正是「君不見咫尺長門鎖阿嬌,不如意兮奈若何」!
阿嬌成就的漢武大帝
漢武帝能當上皇帝,全靠阿嬌母親館陶公主的策劃,因而阿嬌是一位比較任性和霸道的皇后。武帝年幼時單名彘,是景帝劉啟的第九個兒子,生母王娡在入宮前已經嫁人並生有一女,憑藉嬌豔容顏和滿腹心計在入宮後得寵,但也僅為美人而已,在後宮地位低下,在朝廷無權無勢。劉彘出生時上面有八位哥哥,按道理皇帝的位置無論如何都輪不到他來坐,可是這劉彘卻偏偏風風光光地當了54年的漢武大帝,在位期間文治武功政績無數。雖然後人對其褒貶不一,但是他在位期間國富民強是不爭的史實,透過劉彘坐上皇帝寶座這份偶然,我們能看穿宮廷內權力鬥爭的必然。
冊立太子就是確定未來的皇帝,這可是一件大事,搞不好皇帝家會鬧出大亂子,所以必須遵照立嫡立長的禮法。所謂立嫡立長,就是先立正宮皇后生的兒子,如果皇后沒生兒子,就只能立最大的皇子。這規矩原是不錯,但是真的執行起來,卻常常不是這樣。景帝的正宮娘娘薄皇后沒有孩子,當時最受景帝寵愛的栗妃卻生了三個兒子,老大劉榮敦厚仁義,前元四年(前153)依法被立為太子。當時小劉彘才4歲,因為聰慧得到景帝喜愛,被封為膠東王。如果歷史果真順其自然發展下去,歷史上就不會有漢武大帝這個滿身故事的皇帝。自從太子確立以後,後宮內就暗藏著一場風暴,這風暴源自一個女人的驕縱與虛榮,這個女人在宮中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因為她是竇太后的掌上明珠─館陶長公主。
竇太后是何許人也?她是景帝的生身母親。竇太后共生子女三人,女兒館陶長公主劉嫖,長子景帝劉啟,次子梁王劉武。竇太后也是一位命相奇好的女人,為了吃飽飯入宮當宮女,不想被呂后賞賜給當時的代王,即後來的漢文帝劉恒,生了子女當上了皇后。劉恒死後,竇太后的長子劉啟繼位。老太后雖然有享不盡的富貴,但是後宮生活難免單調,能夠說說知心話的只有女兒館陶長公主,因而長公主的地位非常特殊。
長公主自由往來於宮中,看透了宮廷裡的潛規則,為保障自己在皇族中的地位,只好打女兒阿嬌的主意,女兒當上皇后,自己何愁在母親百年之後的富貴,於是派媒婆向太子劉榮求婚。劉榮的母親栗妃是個小心眼的女人,她對長公主經常用美女討好景帝的行為早就忍無可忍了,想都不想就一口回絕了這門親事。
長公主恨意頓萌,擔心劉榮當上皇帝後自家的好日子就結束了,暗起廢掉劉榮之心。在廢掉劉榮之前,必須找一個能夠接替皇位並且同意女兒阿嬌當皇后的人。經過觀察,長公主將目光鎖定了王美人。此人在入宮後守禮本分,其子劉彘雖然幼小,卻因聰慧深得景帝喜愛。決心已定,長公主開始行動。
王美人也嚮往成為權傾後宮的太后。長公主和王美人就這樣各懷心事,走到了一條路上。一日,長公主帶著阿嬌,王美人帶著劉彘,與景帝坐在猗蘭殿上閒話家常。大家拿孩子們開心,長公主問劉彘:「兒欲得婦不?」 劉彘答:「欲得婦。」長公主逐一指著環繞四周的侍女,劉彘都說不要,最後指到阿嬌,劉彘大大方方地說:「好,若得阿嬌做婦,當作金屋儲之也。」就此傳下金屋藏嬌的佳話,劉彘也因此語邁出登上皇帝寶座的第一步。景帝聞得稚子之語,天真可愛,認為是天意,殊不知這是一場早就預謀好了的大戲前奏。
此後,長公主和王美人結成聯盟,用盡手段,終於如願以償。景帝前元七年(前150)正月,太子劉榮被廢,栗妃被打入冷宮。四月,王美人成為皇后,7歲的劉彘成為太子,賜名徹。景帝後元三年(前141),劉徹年滿16歲,舉行隆重的加冠禮。冠禮後不久,景帝卒於未央宮。劉徹在父親靈柩前即位,稱漢武帝,阿嬌入主中宮,貴為一國皇后。
漢武帝年幼時曾言:「若得阿嬌,當以金屋貯之。」正是這句童稚之語,成就了一段金屋藏嬌的傳奇婚姻。身世顯赫的阿嬌成了武帝的第一位皇后,卻不是唯一的一位。在變幻莫測的後宮鬥爭中,嬌驕率真的阿嬌終因無生育、色衰愛弛,逐漸遭到了武帝的冷落。加上多年之後的一起真相莫測的巫蠱案,阿嬌皇后之位被廢,最終幽禁於冷清的長門宮內,直至老死。正是「君不見咫尺長門鎖阿嬌,不如意兮奈若何」!
阿嬌成就的漢武大帝
漢武帝能當上皇帝,全靠阿嬌母親館陶公主的策劃,因而阿嬌是一位比較任性和霸道的皇后。武帝年幼時單名彘,是景帝劉啟的第九個兒子,生母王娡在入宮前已經嫁人並生有一女,憑藉嬌豔容顏和滿腹心計在入宮後得寵,但也僅為美人而已,在後宮地位低下,在朝廷無權無勢。劉彘出生時上面有八位哥哥,按道理皇帝的位置無論如何都輪不到他來坐,可是這劉彘卻偏偏風風光光地當了54年的漢武大帝,在位期間文治武功政績無數。雖然後人對其褒貶不一,但是他在位期間國富民強是不爭的史實,透過劉彘坐上皇帝寶座這份偶然,我們能看穿宮廷內權力鬥爭的必然。
冊立太子就是確定未來的皇帝,這可是一件大事,搞不好皇帝家會鬧出大亂子,所以必須遵照立嫡立長的禮法。所謂立嫡立長,就是先立正宮皇后生的兒子,如果皇后沒生兒子,就只能立最大的皇子。這規矩原是不錯,但是真的執行起來,卻常常不是這樣。景帝的正宮娘娘薄皇后沒有孩子,當時最受景帝寵愛的栗妃卻生了三個兒子,老大劉榮敦厚仁義,前元四年(前153)依法被立為太子。當時小劉彘才4歲,因為聰慧得到景帝喜愛,被封為膠東王。如果歷史果真順其自然發展下去,歷史上就不會有漢武大帝這個滿身故事的皇帝。自從太子確立以後,後宮內就暗藏著一場風暴,這風暴源自一個女人的驕縱與虛榮,這個女人在宮中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因為她是竇太后的掌上明珠─館陶長公主。
竇太后是何許人也?她是景帝的生身母親。竇太后共生子女三人,女兒館陶長公主劉嫖,長子景帝劉啟,次子梁王劉武。竇太后也是一位命相奇好的女人,為了吃飽飯入宮當宮女,不想被呂后賞賜給當時的代王,即後來的漢文帝劉恒,生了子女當上了皇后。劉恒死後,竇太后的長子劉啟繼位。老太后雖然有享不盡的富貴,但是後宮生活難免單調,能夠說說知心話的只有女兒館陶長公主,因而長公主的地位非常特殊。
長公主自由往來於宮中,看透了宮廷裡的潛規則,為保障自己在皇族中的地位,只好打女兒阿嬌的主意,女兒當上皇后,自己何愁在母親百年之後的富貴,於是派媒婆向太子劉榮求婚。劉榮的母親栗妃是個小心眼的女人,她對長公主經常用美女討好景帝的行為早就忍無可忍了,想都不想就一口回絕了這門親事。
長公主恨意頓萌,擔心劉榮當上皇帝後自家的好日子就結束了,暗起廢掉劉榮之心。在廢掉劉榮之前,必須找一個能夠接替皇位並且同意女兒阿嬌當皇后的人。經過觀察,長公主將目光鎖定了王美人。此人在入宮後守禮本分,其子劉彘雖然幼小,卻因聰慧深得景帝喜愛。決心已定,長公主開始行動。
王美人也嚮往成為權傾後宮的太后。長公主和王美人就這樣各懷心事,走到了一條路上。一日,長公主帶著阿嬌,王美人帶著劉彘,與景帝坐在猗蘭殿上閒話家常。大家拿孩子們開心,長公主問劉彘:「兒欲得婦不?」 劉彘答:「欲得婦。」長公主逐一指著環繞四周的侍女,劉彘都說不要,最後指到阿嬌,劉彘大大方方地說:「好,若得阿嬌做婦,當作金屋儲之也。」就此傳下金屋藏嬌的佳話,劉彘也因此語邁出登上皇帝寶座的第一步。景帝聞得稚子之語,天真可愛,認為是天意,殊不知這是一場早就預謀好了的大戲前奏。
此後,長公主和王美人結成聯盟,用盡手段,終於如願以償。景帝前元七年(前150)正月,太子劉榮被廢,栗妃被打入冷宮。四月,王美人成為皇后,7歲的劉彘成為太子,賜名徹。景帝後元三年(前141),劉徹年滿16歲,舉行隆重的加冠禮。冠禮後不久,景帝卒於未央宮。劉徹在父親靈柩前即位,稱漢武帝,阿嬌入主中宮,貴為一國皇后。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