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日本:當代台灣作家日本紀遊散文選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不能出國旅行的日子,會特別想念日本吧!
———————————————
朝向名為日本的國度,
台灣作家的視角,時而複雜、略帶憂鬱,
又是如此溫暖。
————東山彰良推薦————
18位台灣各世代代表作家眼中的日本
近年台灣文學譯介至日本的暢銷之作!
甘耀明/孫梓評/柯裕棻/黃麗群/王盛弘/江鵝
陳栢青/胡慕情/盛浩偉/朱和之/吳明益/盧慧心
伊格言/言叔夏/劉叔慧/李屏瑤/王聰威/舒國治
「日本」,是很多台灣作家創作靈感的來源,更與許多台灣人的食衣住行緊密連結。對這個似熟悉又陌生的國度,台灣作家如何看待,又如何描寫?本書便是由這樣的問題意識出發。
雖然自1950至1980世代的台灣作家,以「日本」為題材的創作已成綿延不絕的文學現象,但卻從未有任何以此為主題的散文集出版。這本散文集收錄的便是台灣各世代代表作家的日本紀行文。他們捕捉各種不同的日本樣態,展現了個人對日本獨特的「洞察之眼」:往返京都、東京賞花、金澤遊歷、高野山佛寺、來自日本語的發想,亦有旅行中親歷東日本大地震者⋯⋯每篇皆有獨到的視角與滿載的幽默感。
本書在日本於2018年12月底出版,2019年2月旋即再版,同年夏天進入三版,是近年台灣文學譯介至日本的暢銷書之一;日本知名媒體如《讀賣新聞》、《日本經濟新聞》、《東京人》雜誌、《每日新聞》等也相繼刊載書評,引發日本讀者的廣泛關注與迴響。
遊歷日本一圈,如今《我的日本》回到台灣。透過18位不同世代台灣作家們的視角,相信每一位對日本懷抱特別情感的讀者,都能在閱讀中重現並感知那些關於日本的、存於記憶中的、至為個人化的經驗與思索。
本書特色
東山彰良推薦!18位台灣各世代代表作家眼中的日本,近年台灣文學譯介至日本的暢銷之作!台灣第一本以「日本」為創作題材的散文選。
目錄
序/導讀
編序
一段不可思議的文本旅行
——從『我的日本』到《我的日本》
吳佩珍
「日本」,是很多台灣作家創作靈感的來源,與許多台灣人的食、衣、住、行也緊密連結。對這個似熟悉又陌生的國度,台灣作家到底如何看待,又如何描寫?本書的編輯動機便從這樣的問題意識出發。觸發本書的原始動力,則要從我任教的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於2014年與2017年兩次舉辦的台、日、韓三國作家會議談起。2017年參加會議的旅德日本女作家,也是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的多和田葉子(Tawada Yoko)參加2017年的作家會議後,便在《日本經濟新聞》其個人專欄發表隨筆〈台灣的月台〉。她以獨特的語感以及豐饒的感性描繪台灣旅情,台灣的多語文化與南國風情在紙上躍然生輝,是一篇秀逸的紀行文。讀著德國捎來的這篇散文,腦海浮現幾位台灣作家的日本旅記,成為『我的日本』的雛型構想。
腦中的「夢想」付諸行動後,發現1950到1980世代的台灣作家以「日本」為題材的創作是一個綿延不絕的文學現象,但卻從未有任何以此為主題的散文集出版。因此,以傳達「我(台灣作家)的日本」給日本讀者為目標,這本散文集收錄的是各個世代代表作家們的日本紀行文。她(他)們以其獨特的日本文化觀察捕捉各種不同的日本樣態,展現個人對日本獨特的「洞察之眼」。
散文集在2018年12月底出版,2019年2月便旋即再版,同年夏天進入三版,是近年來台灣文學譯介至日本的暢銷書之一。此外,日本知名的報紙與媒體也相繼刊載書評。2019年1月21日《讀賣新聞》的〈十八位新銳作家所見的日本〉是首篇書評,引起其注意的,除了東山彰良為此散文集所作的推薦,還有之前便有作品譯介至日本的台灣作家,如吳明益與甘耀明。2019年1月26日《日本經濟新聞》書評〈台灣人作家們的旅行洞察〉則點出台灣作家與西歐作家的日本紀行文著眼點的不同處,以及台灣作家的日本觀察特徵:「知日派」者眾。緊接著,『我的日本』被選為同年三月號《東京人》雜誌的「本月東京書」之一。
文藝評論家川本三郎於2019年3月3日發表於《每日新聞》的書評〈透過台灣作家知道的日本情懷〉,引發了日本讀者更廣泛的關注,將這本散文集推向另一波迴響的高峰。
此次《我的日本》在台灣推出,宛若衣錦還鄉。能夠開啟這段不可思議的文本旅程,首先要感謝二位陪我逐(築)夢的友人:柯裕棻與黃麗群——在這個散文集的構想啟動時予我協助、鼓勵與勇氣。此外還有白水紀子與山口守二位優秀的譯者老師與編者,以及台灣文學館的林佩蓉小姐。沒有她(他)們,我不知道這段奇幻之旅是否能夠走得這麼遠。最後要感謝有方文化的余宜芳社長與編輯陳盈華小姐,謝謝她們讓《我的日本》的返鄉之旅能夠成真。
——2021年3月13日
於景美溪畔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