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9~0930_開學語言展

夜行紀錄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79 300
    380
  • 分類:
    中文書文學現代華文創作現代小說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羅貴祥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2046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3/03/29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內容簡介

當第一道水柱高速射過來時,他糊塗了。

水,不知是不是又再一次引導他,前行。

——〈前行〉

 

歷史最快忘記的就是失敗者。

只有文藝,才是失敗者的天空與大地。

——〈小麻繩〉

 

王德威專文導讀:驕陽烈日之下,這類的書寫未必可以發光發熱。但正因此,反而點出危機時刻的文學唯有以其「幽光」,傳遞出綿延不輟的能量。

 

史書美:深具歷史意識和寓言性。

董啟章:既為集體的時代、也為個體的生命作見證。

楊佳嫻:沉默時代中啟示新生的可能。

梁莉姿:以香港近年社會運動為概,不激狂,自有其姿態。

葉梓誦:人物所誌下的故事,恰巧描畫了多向的網。

 

《夜行紀錄》有羅貴祥一向的作品特色,

包括德勒茲式的塊莖多元結構傾向,傾向探索幽微游移的欲望,

營造虛擬世界與抽象思維,對古代文本進行重寫及文本互涉等,

屬於需要解讀的多層次作品。

另外,本書亦包納了一系列的社會背景小說,

嘗試將二○一四年與二○一九年連繫思考,描寫了不同人群對運動的反應,

並對於香港本土的身份認同、文化根源進行了藝術上的探索,嘗試走出困局,

敘述看似冷靜,實則洋溢深情的盼望,同時具有思考上的先鋒性。

 

「不,不完全是關於外在世界的。最重要是我們因此改變了。」

 

一致推薦

 

王德威 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講座教授

史書美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比較文學系、亞洲語言文化系、亞美研究系合聘教授

林雪平 文化評論人

柳廣成 漫畫家

梁莉姿 作家

陳健民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系客座教授

陳慧 作家

童偉格 作家

黃崇凱 作家

楊佳嫻 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詩人

葉梓誦 編輯

董啟章 作家

(按筆畫順序)

 

史書美:羅貴祥的《夜行紀錄》是一個香港雨傘運動前後的人物誌,深具歷史意識和寓言性。但是這個歷史意識,倒不是激昂的,而是平靜的,最終歸宿於親情、愛情、與藝術。值得不斷細讀。

 

董啟章:《夜行紀錄》中的短篇,令我想起《詩經》中的「國風」。這不單由於大部分篇章的題目都是兩個字——〈豫讓〉、〈走房〉、〈滅渡〉、〈同舟〉、〈牧魂〉、〈前行〉、〈魔道〉、〈遁土〉、〈秋刑〉——而且語感上也散發著某種古風,但小說在內容、意識和行文上,卻絕對是現代的。風者,是樂風,是民風,是情感的詠嘆,但也是諷喻、諷刺。連同〈小麻繩〉、〈夜行紀錄〉和〈啡色星期五〉,羅貴祥的小說是一輯當代的眾數和少數的民情紀錄,當中有直寫生命困惑和人際糾結的「賦」,也有大量意味深長但卻不動聲息的「比」和「興」——鈍劍、沉船、魚、鳥、畫、土地、廢村、房間、甬道、後樓梯、繩子、釘板、尾指……所有人事和意象都聞風而動,動而成風,既為集體的時代、也為個體的生命作見證。

 

楊佳嫻:生活是每日重複往返的渡船,還是一趟可能捲入漩渦的旅程?當日常噴出淚煙,身體和思想相互尋找,文學是舵還是纜繩,或是令我們能海底行走呼吸的魔術?羅貴祥以靜抑筆觸寫香港人與城,沉默時代中啟示新生的可能。

 

梁莉姿:《夜行紀錄》該是潮濕、疏冷、游離的,羅貴祥的文字如船,航向未知,時是島嶼,時是崖岸,更多是擺渡本身。在搖拽浮蕩中,它是橫向的,以宏觀的歷史為軸,用小說探尋本土身世;卻又溫熱而共情,其筆下人物況態則是縱向的,以香港近年社會運動為概,不激狂,自有其姿態,悄然漸落至深淵。如書中所寫,「沒有飄,但也可以有靜」,即如此細細編寫,一則則香港式寓言。

 

葉梓誦:羅貴祥的《夜行紀錄》有種生活的實感,事情可以沒來由地發生,橫插進生命之中,把長久的穩固節奏打亂。遭逢變故的角色,則在喃喃的轉念之間,袒露內心幽微、溫柔,又時而齷齪的念頭,以一生積累的歷練,面對人際關係與社會環境的變異。小說角色擁有的經驗,往往來自與山野及水體間的互動。於此,自然不再是背景,不再是人類賴以取用的資源與工具,而是某種難以歸納、統攝、馴服之物,人必須以五官手足親身體驗,在一次次的相碰中求取開悟,它難窺全貌,卻如同地下蔓生的暗流水道一樣,開往諸個他方。人、自然和社會交匯相錯,共生催生變向,人物所誌下的故事,恰巧描畫了這張多向的網。

 

作者

羅貴祥

 

香港作家,六〇年代生,跨界寫作者。

在學術和文藝創作間洋灑遊走,

兼具學者、詩人、劇作家、小說家、散文家等身分。

 

美國史丹福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曾於美國加州大學聖塔克魯茲分校、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及科技大學人文學部任教,現為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教授及系主任。

 

受法國哲學家德勒茲影響猶深,專門研究香港文學、跨文化、少數民族、離散社群等議題。業餘寫作產量甚豐,經常「以詩論詩」,小說則「本土元素」濃厚,不諱指涉當下時代痛點。筆耕多年來作品屢獲獎項。

 

著有小說集《有時沒口哨》、《欲望肚臍眼》等,詩集《記憶暫時收藏》等,評論集《他地在地——訪尋文學的評論》、《香港.多一點顏色》、《大眾文化與香港之電器復仇記》、《德勒茲》等,劇本創作《三級女子殺人事件》及翻譯劇《我們互不相認的一小時》。學術著作有《Excess and Masculinity in Asian Cultural Productions》、《Chinese Face/Off: The Transnational Popular Culture of Hong Kong》、《再見亞洲:全球化時代的解構與重建》等。其他詩作、散文、評論散見於各大文學雜誌及期刊。

 

目錄

推薦序王德威:〈夜行者羅貴祥〉
編者序鄧小樺:〈一個解構主義者,在香港面對現實同時尋找希望〉
【第一部】
豫讓
啡色星期五
走房
滅渡
同舟
牧魂
 
【第二部】
前行
魔道
遁土
秋刑
小麻繩
夜行紀錄
跋林雪平:〈我的老師是一名海盜——羅貴祥書寫中的少數意識〉

 

序/導讀

推薦序

 

夜行者羅貴祥

王德威

 

「我獨自遠行,不但沒有你,並且再沒有別的影在黑暗裏。只有我被黑暗沈沒,那世界全屬於我自己。」  ——魯迅

 

香港過去十年的故事該從何說起?九十年代末的七彩煙火一夕散去,「惘惘的威脅」快速掩至。新世纪東方之珠滿佈陰霾,躁動,怨懟與不安成為新常態。與此同時,「大灣區」的太陽依舊冉冉升起,高鐵、跨海大橋暢通無阻。特區和祖國從來沒有這麼近,也從來沒有這麼遠。

 

面對這些年的風雨,任何一位香港作家恐怕都有一言難盡的感慨吧!要如何下筆,才能寄託現實的種種感慨,投射未來憧憬的有無?對羅貴祥而言,那是〈同舟〉〈滅度〉,〈魔道〉〈遁土〉,那是《夜行紀錄》。

 

這是一本幽闇之書。當喧囂已成往事,大局似乎已經底定,而掩藏其下的悸動卻不曾稍息。於是有了書寫。比起當時的激情、現場的衝刺,事後的記錄何嘗能還原真相於萬一?但文學以其隱喻,以其深思,反而捕捉了歷史以外的歷史,留下見證——構成一種心史。

 

羅貴祥為香港知名學者,也是極優秀的作家。他的詩歌和敘事創作受現代、後現代主義啟發,對文字形式的實驗每有神來之筆。但《夜行記錄》顯現此前作品中少見的內斂和自覺。小說不僅意在記錄作家曾關心、參與的社會經驗,也反省書寫是否或如何能承載一代香港人的心聲。

 

面對眼前無路的現實,必須另闢蹊徑。一如書名所示,《夜行紀錄》是遊走暗影中的隱微寫作,於無聲處聽有聲的信號測試。小說甚至在異鄉出版,更說明了「夜行」的幽閉性。驕陽烈日之下,這類的書寫未必可以發光發熱。但正因此,反而點出危機時刻的文學唯有以其「幽光」,傳遞出綿延不輟的能量。

 

小說分為兩輯,第二輯各篇較容易引導讀者進入作者的語境。二○一四年秋天的中環事件,可說是當代香港公民運動的轉捩點,各種報導論述不勝枚舉,但羅貴祥的角度何其不同。他寫一個曾經闢地開荒的老漢,居然聲援街道上的抗爭(〈前行〉);一個畫家為在混亂中邂逅的神秘男子作畫,從而思考藝術與政治的關聯(〈魔道〉);一個擅長裝置藝術的少女用塑料水瓶扎起了抗議堡壘,同時卻又應付父親的病與死(〈秋刑〉);一位電影製片夜入山林,一親土地氣息,也思考山下形形色色的艱難考驗(〈夜行記事〉);一群廁身運動內外的男女在運動平息後回歸平常,仍然難尋安身之道(〈小麻繩〉)……。

 

我們不難發現,羅貴祥沒有直面那些現場事件,他毋寧更關心是這場運動如何引起裡裡外外的「聯動」,滲透尋常百姓的生活。街道現場示威者的汗水與尿水(!),瀰漫空氣中的催淚瓦斯,「水與空氣都充滿了微膠粒」,改變整個社會的新陳代謝。在此之上,羅貴祥幽幽的觀察參與者與未參與者的穿衣吃飯,情感遊戲;不同世代的心事和困境;還有生老病死循環的不依不饒。

 

羅貴祥小說中的人物來自各種階層與年紀,眾人因一次事件而有了交集。失婚的父親,捍衛居所的農作者,百無聊賴的畫家,自以為是的記者,外來的民運者,巡遊各處的「美少女補習團」,逐漸失去記憶的老人。必然或偶然,直接或間接,個人的喜怒、社會的升沉相互交織錯過。運動來了又去了,夜幕籠罩,一切沉入闃寂。是什麼在黑夜裡暗暗滋長?

 

是在這樣的層次上,羅貴祥思考藝術與政治現實的關係。其實這一輯每篇小說都觸及媒介——電影到裝置藝術、繪畫、新聞、身體行動——如何呈現/再現現實的問題。這些問題在〈魔道〉中更被推向檯面。故事中的畫家叩問什麼樣的藝術才能表達這個「既沉滯壞透又亢奮狂飆」的時代?他偶遇運動中長相、背景怪異的男子,想要為他造像,自以為抓住要領,「除了捕捉他目光定神看著前方,但又欲離開的感覺,我亦描繪了他背後的情緒,仿若要召回過去遺失與未竟的種種可能。」然而畫家的傑作卻遭到惡魔般的模特兒毀於一夕。沒有什麼審美表象不潛藏敗壞的因子。這篇作品充滿寓言意味,卻又拒絕寓言簡化生命細節的傾向,羅貴祥所要經營的敘事特色呼之欲出。

 

 

就此,我們回到小說集第一輯諸作。乍看之下,各篇作品互不相屬,内容未必和政治有關,也缺乏與第二輯的共鳴。羅貴祥寫《史記.刺客列傳》豫讓故事,添加淡淡耽美色彩(〈豫讓〉);寫自閉症父子的茫茫前途(〈滅渡〉),中產家庭的「走房」瓜葛(〈走房〉),溫泉鄉的意外死亡(〈牧魂〉),跨海大橋下的遊艇沉沒(〈同舟〉);還有一場關於島嶼所屬權的爭奪戰(〈啡色禮拜五〉)。然而當這些作品與第二輯合為一書,自然形成對話關聯。甚至這些作品所透露的憂鬱氣息,也許才更埋藏了作者的塊壘。

 

水與沉沒的意象無處不在。試看〈同舟〉,「人人都要填得滿滿的年代,滿盈盈的,最終都是要沉下去的,在水平線下埋葬」;故事結尾的災難似幻似真,甚至有了天譴意味。或是〈滅度〉藉著自閉症者與外界溝通的艱難,「沉下去的,沉得很深了,沉埋到在看不見得深淵,沒有飄,但也可以有靜」羅貴祥儼然意在言外。更令人心有戚戚焉的是,寫溫泉鄉死亡的〈牧魂〉,「成了魚,沉靜地徜徉於池底,或者已無聲的……緩緩流向大海的方向」。小說另外穿插藏族如意寶屍的鬼話,死亡成為無所不在的話題。

 

這些作品狀寫空間、土地讓渡的患得患失,暴力與耽美之間一線之隔的曖昧,出走還是留守的兩難,父女,父子,家庭親情的疏離與無奈,甚至預知死亡紀事,在在透露只能稱之為「香港」的憂鬱症候群。然而作者又似乎不甘於此。陰影之下,他對愛與包容的可能頻頻致意,這一張力為作品帶來令人感動的時刻,尤以〈牧魂〉為最。

 

羅貴祥各種主題和風格實驗,在〈夜行紀錄〉中得到最繁複的表現。故事圍繞一場暗夜山中行旅展開。運動已經終了,前途需要重整。越是茫然若失,越是得回歸根本。這塊土地存在的法理本就是從無中生出的有,又有什麼好懼怕失去?山路崎嶇,夜色蔓延,行行重行行。在路上,登山者各自找尋前路,又時時生出相濡以沫的暖意。草木眾物若隱若現,似應和,似回視,行進中總似「有雙眼睛看著自己」,夾雜同行者的氣息與汗味,「都成為風景」。

 

羅貴祥小說散發著一種淒迷的情懷,既有對現實挫敗的傷感,更有對生活甚至生命本質的檢討。而行進者既然看不清彼此,「也不再去想以後會發生什麼了,只是默默前行。」然後峰迴路轉,他們經過築起鐵絲網的土地,穿越行車天橋通道,「見到地平線上浮泛的幻影與燈光……一片絢麗浮華的虹光耀彩。」原來離鬧市近了?殊不知,「那是邊界,不是我們要去的地方」。

 

夜行的路途道阻且長,羅貴祥依然摸黑前行。我寫,故我在。香港的故事必須講下去。彷彿間有這樣的迴聲傳來:

 

——對了。那麼,我可以問你到哪裡去麼?

 

——自然可以。

 

——但是,我不知道。從我還能記得的時候起,我就在這麼走,要走到一個地方去,這地方就在前面。我單記得走了許多路,現在來到這裡了。我接著就要走向那邊去……前面!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6269702312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64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 2025夏季暢銷展-共和國書籍任選兩本75折
預計 2025/10/01 出貨 參考庫存量:1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