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雪踏踏:孩子們的日常詩想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內容簡介
坊間有許多與「詩」相關的論述、教學與詩集,更不乏各式各樣的親子教養書,卻少見以「詩」作為互動媒介,實際將詩融入孩子們日常生活中的作品。作為一名詩人,也是一名母親,作者將透過獨特的角度,從懷孕到育兒,一路觀察孩子們的語言成長,捕捉孩子眼中的詩性光芒,陪伴孩子們體驗與創造生活中隨處可得的詩。
生下孩子後,詩人成為了母親,
與孩子們共同體驗日常中的「詩」,
細數每個即興玩耍、創造詩與歌的片刻,
並回望自己一路以來的寫作之路。
「我總是偷偷記下孩子們口中的童言童語──
那些與詩相關的點點滴滴,
閃閃發光的語言互動瞬間,
不但激發我的創作,撫慰我的心靈,
更是我們深深影響彼此生命的證明。」
生下孩子後,詩人成為了母親,
與孩子們共同體驗日常中的「詩」,
細數每個即興玩耍、創造詩與歌的片刻,
並回望自己一路以來的寫作之路。
「我總是偷偷記下孩子們口中的童言童語──
那些與詩相關的點點滴滴,
閃閃發光的語言互動瞬間,
不但激發我的創作,撫慰我的心靈,
更是我們深深影響彼此生命的證明。」
目錄
自序
神秘如詩的baby talk
蠟油與果汁
語詞積木
解釋練習
聲音的容器
我們的音樂
早餐詩
詩集寶可夢
死亡與時間
邊走路,邊寫詩
我的女兒在母親節扮一棵樹
親愛的新白
畫錯了
寫作文
唸詩給孩子聽
朗讀恐懼症
又簡單,又難
剪詩
神秘如詩的baby talk
蠟油與果汁
語詞積木
解釋練習
聲音的容器
我們的音樂
早餐詩
詩集寶可夢
死亡與時間
邊走路,邊寫詩
我的女兒在母親節扮一棵樹
親愛的新白
畫錯了
寫作文
唸詩給孩子聽
朗讀恐懼症
又簡單,又難
剪詩
序/導讀
【導讀】
孩子們牙牙學語的聲音,每一道童真的目光,都是那麼純淨無瑕,令人看見生命的美,幸而有這些美麗的片刻,讓我在育兒的辛勞與煩躁之間,陸續催生許許多多的詩。
在詩集分享會上介紹自己的作品時,深深體會到,除了詩本身,每一首詩的背後,尚有太多相關的生活細節未被好好言說,那是詩的體裁所無法承載,也無法適切描述的生活點滴,於是我開始進行一系列書寫,將寫詩過程中的所思所想,與孩子共同生活的經驗與感悟一一紀錄,成為散文體裁的《青雪踏踏──孩子們的日常詩想》,文中穿插詩作,並搭配相關生活照片與手繪插畫,完整呈現母與子的詩意日常。
【自序】
孩子終於都上了小學,幼小的心靈逐漸成熟,哭鬧狀況總算少多了。有天,我疲憊的癱在沙發上,高喊著「退休啦!」一旁剛從公司退休不久的婆婆,卻對我白眼說:「開玩笑,哪有可能退休!」
原本好不容易鬆懈的心,又瞬間一緊──
是啊,任何工作都有退休的一天,但是「媽媽」這工作卻沒有,對孩子的擔憂,與孩子緊緊相繫的心,會一直持續到生命終結的那一天。
我不禁想起我的寫作,短短六年內,我竟寫了三本與孩子有關的作品,接下來呢?會有第四本、第五本嗎?畢竟一旦成為了媽媽,就永遠都是媽媽呀!不過,在那之前,還是先讓我喘口氣吧。
《青雪踏踏》的書名,來自我兩個小孩的名字諧音:「踏青」和「踏雪」。這是一本連我自己都完全無法想像的書,畢竟,過去我一直寫詩,出版詩集是相對可以想像的事,但像這樣如實描繪生活細節,袒露真心的文字,害羞如我,怎麼可能寫出來公諸於世呢?
或許是因為經過前兩本書的磨練,臉皮愈來愈厚了吧?
透過分享會介紹自己的詩集時,朗讀過後,我總一併介紹每一首詩背後的故事,說著說著,每次都有個很深的體會:除了詩本身,還有太多相關的生活細節未被好好言說,那是詩的體裁所無法承載,也無法適切描述的生活點滴,然而那些彌足珍貴、生動有趣的片刻,我是那麼想與人好好分享。
於是,我著手進行一系列書寫,將親子生活中種種與詩相關的經驗與感悟,以及我個人一路以來的創作感想,一一記錄下來,日漸豐厚的篇章,逐漸成書,就這樣成為散文體裁的《青雪踏踏—孩子們的日常詩想》。
另外想說明的是,這本書絕非親子教養書,畢竟在教養上,我常覺得自己很失敗……和許多媽媽們一樣,我在陪伴孩子的路上經歷無數挫折,不斷接收著他人的「建議」與「鼓勵」,即便知道自己的小孩是特殊兒,仍不斷的要求自己,給自己很大的壓力,經常自問:「一定是我還不夠努力吧?」
有次帶孩子去兒童心智科,一位初見面的醫師,與多數專注傾聽的醫生不同,劈頭便問我各種「為什麼」,在我敘述擔憂時,不停的打斷我,不時的冷笑,和不以為然的語氣,都令我無法招架,使我幾乎就要拉起孩子起身離開……
壓抑著不舒服的感受,經過半小時餘,這位醫師總算釐清了我與孩子之間的互動關係,以及我曾做過的各種努力,便對我說:
「我不知道妳在擔心什麼──在我看來,妳並沒有少做什麼啊?」
剎那間,我竟放聲大哭,彷彿挨了幾個重重的巴掌之後,忽然獲得了安慰,那長久以來,為了孩子不斷受傷的心,竟瞬間被療癒……
畢竟,過去不論是他人善意的建議,或者惡意的指責,都暗示著我肯定「少做了什麼」,而從未聽聞「我並沒有少做什麼」這種言論,那是第一次,我真正認知到,原來自己真的什麼都做了,孩子一年一年長大,剩下的路,就交給孩子自己去摸索,去開拓吧。
最近,我還發現到,有個我長久以來一直在follow的媽媽youtuber,在發布的一則影片中表明,原來,她的孩子和我的孩子有一樣的狀況,「不要加油,不要太努力。」她微笑著,對著鏡頭如此說。
現在的我,也能笑過著聊起孩子的狀況了──或許,我們早已努力過頭而不自知,更或許,孩子也並不希望媽媽太過努力,那樣源自於焦慮的努力,使得原本就容易焦慮的孩子更加焦慮,即便我也明白,當下要不焦慮是很困難的,得要經過一段長時間的調適,才能做到。
我的教養之路跌跌撞撞,因此我並沒有立場來告訴媽媽們:要怎麼教養小孩,畢竟,要應付許多特殊狀況和安頓自己的身心,已令我過於疲憊。我想好好分享的,只是那些我與孩子互動的生活中,各種與「詩」相關的點點滴滴,那些足夠撫慰我脆弱心靈的,閃閃發光的語言互動瞬間。
衷心希望,此刻正在閱讀本書的你,無論原本讀不讀詩、寫不寫詩,都能和我一樣,在這浩瀚的世界中,找到自我療癒的力量。
孩子們牙牙學語的聲音,每一道童真的目光,都是那麼純淨無瑕,令人看見生命的美,幸而有這些美麗的片刻,讓我在育兒的辛勞與煩躁之間,陸續催生許許多多的詩。
在詩集分享會上介紹自己的作品時,深深體會到,除了詩本身,每一首詩的背後,尚有太多相關的生活細節未被好好言說,那是詩的體裁所無法承載,也無法適切描述的生活點滴,於是我開始進行一系列書寫,將寫詩過程中的所思所想,與孩子共同生活的經驗與感悟一一紀錄,成為散文體裁的《青雪踏踏──孩子們的日常詩想》,文中穿插詩作,並搭配相關生活照片與手繪插畫,完整呈現母與子的詩意日常。
【自序】
孩子終於都上了小學,幼小的心靈逐漸成熟,哭鬧狀況總算少多了。有天,我疲憊的癱在沙發上,高喊著「退休啦!」一旁剛從公司退休不久的婆婆,卻對我白眼說:「開玩笑,哪有可能退休!」
原本好不容易鬆懈的心,又瞬間一緊──
是啊,任何工作都有退休的一天,但是「媽媽」這工作卻沒有,對孩子的擔憂,與孩子緊緊相繫的心,會一直持續到生命終結的那一天。
我不禁想起我的寫作,短短六年內,我竟寫了三本與孩子有關的作品,接下來呢?會有第四本、第五本嗎?畢竟一旦成為了媽媽,就永遠都是媽媽呀!不過,在那之前,還是先讓我喘口氣吧。
《青雪踏踏》的書名,來自我兩個小孩的名字諧音:「踏青」和「踏雪」。這是一本連我自己都完全無法想像的書,畢竟,過去我一直寫詩,出版詩集是相對可以想像的事,但像這樣如實描繪生活細節,袒露真心的文字,害羞如我,怎麼可能寫出來公諸於世呢?
或許是因為經過前兩本書的磨練,臉皮愈來愈厚了吧?
透過分享會介紹自己的詩集時,朗讀過後,我總一併介紹每一首詩背後的故事,說著說著,每次都有個很深的體會:除了詩本身,還有太多相關的生活細節未被好好言說,那是詩的體裁所無法承載,也無法適切描述的生活點滴,然而那些彌足珍貴、生動有趣的片刻,我是那麼想與人好好分享。
於是,我著手進行一系列書寫,將親子生活中種種與詩相關的經驗與感悟,以及我個人一路以來的創作感想,一一記錄下來,日漸豐厚的篇章,逐漸成書,就這樣成為散文體裁的《青雪踏踏—孩子們的日常詩想》。
另外想說明的是,這本書絕非親子教養書,畢竟在教養上,我常覺得自己很失敗……和許多媽媽們一樣,我在陪伴孩子的路上經歷無數挫折,不斷接收著他人的「建議」與「鼓勵」,即便知道自己的小孩是特殊兒,仍不斷的要求自己,給自己很大的壓力,經常自問:「一定是我還不夠努力吧?」
有次帶孩子去兒童心智科,一位初見面的醫師,與多數專注傾聽的醫生不同,劈頭便問我各種「為什麼」,在我敘述擔憂時,不停的打斷我,不時的冷笑,和不以為然的語氣,都令我無法招架,使我幾乎就要拉起孩子起身離開……
壓抑著不舒服的感受,經過半小時餘,這位醫師總算釐清了我與孩子之間的互動關係,以及我曾做過的各種努力,便對我說:
「我不知道妳在擔心什麼──在我看來,妳並沒有少做什麼啊?」
剎那間,我竟放聲大哭,彷彿挨了幾個重重的巴掌之後,忽然獲得了安慰,那長久以來,為了孩子不斷受傷的心,竟瞬間被療癒……
畢竟,過去不論是他人善意的建議,或者惡意的指責,都暗示著我肯定「少做了什麼」,而從未聽聞「我並沒有少做什麼」這種言論,那是第一次,我真正認知到,原來自己真的什麼都做了,孩子一年一年長大,剩下的路,就交給孩子自己去摸索,去開拓吧。
最近,我還發現到,有個我長久以來一直在follow的媽媽youtuber,在發布的一則影片中表明,原來,她的孩子和我的孩子有一樣的狀況,「不要加油,不要太努力。」她微笑著,對著鏡頭如此說。
現在的我,也能笑過著聊起孩子的狀況了──或許,我們早已努力過頭而不自知,更或許,孩子也並不希望媽媽太過努力,那樣源自於焦慮的努力,使得原本就容易焦慮的孩子更加焦慮,即便我也明白,當下要不焦慮是很困難的,得要經過一段長時間的調適,才能做到。
我的教養之路跌跌撞撞,因此我並沒有立場來告訴媽媽們:要怎麼教養小孩,畢竟,要應付許多特殊狀況和安頓自己的身心,已令我過於疲憊。我想好好分享的,只是那些我與孩子互動的生活中,各種與「詩」相關的點點滴滴,那些足夠撫慰我脆弱心靈的,閃閃發光的語言互動瞬間。
衷心希望,此刻正在閱讀本書的你,無論原本讀不讀詩、寫不寫詩,都能和我一樣,在這浩瀚的世界中,找到自我療癒的力量。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