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 (295):靈【四十一周年紀念號】
內容簡介
☆動物靈魂 × 犯罪推理的嶄新視角
本期以「靈」為題,將動物與非人存在納入推理敘事,探索牠們如何成為沉默的證人、命運的觸媒,開啟跨越日常與超自然的閱讀體驗。
☆跨媒介的多元閱讀體驗
內容涵蓋原創小說、真實案件紀實、評論專文,以及遊戲與戲劇評析,從不同角度展現「靈」在推理文學與文化中的多重面貌。
☆封面藝術 × 靈影共鳴
藝術家劉承濬作品〈昆蟲漫舞-花舞姿態II〉,以色彩與紋理營造「不在卻在」的靈影氛圍。圖像與主題呼應,讓本期雜誌不僅是閱讀,更是一場視覺與靈魂的雙重體驗。
《推理》雜誌於1984年11月由「台灣推理第一人」林佛兒先生創刊,至2008年,共發行282期。停刊16年後,由台灣犯罪作家聯會取得獨家授權,於2024年6月復刊,2024年11月推出創刊四十周年紀念專號,並於2025年正式恢復月刊形式發行。295期主題:「靈」,則把視野推向更深的層次——在肉身退場後,靈魂如何以不同形式繼續在場。從動物的凝視、無聲的陪伴,到寓言、真實案件與跨媒介評論,本期展現「非人存在」在犯罪推理中的多重角色。讀者將在懸疑故事與評論專文中,看見動物作為證人、隱喻與命運之聲,開啟一場穿梭日常與靈異、現實與幻想的閱讀冒險。
《推理》雜誌長期作為本土作家發表創作的重要園地,在漫長的空白後,如何通過新世代的視角與對類型文學更寬廣的定義、詮釋,接續起犯罪推理在台灣的本土化發展?2025年重返每月一期發行!令人引頸期待!
本期收錄內容如下:
◎封面故事◎
昆蟲漫舞-花舞姿態II◎劉承濬
藝術家劉承濬自美術系出身,創作核心在於記憶與自我探索。童年動畫的華麗圖像、新藝術大師慕夏與克林姆的裝飾語彙,以及版畫與普普藝術的實驗經驗,皆在其作品中留下痕跡。近年的創作進一步延伸至「動物靈影」的關注:動物不只是陪伴,而是象徵靈魂在場的媒介。透過花卉與動物意象,他將生命片刻轉化為凝視與回聲,使作品在感性與理性之間展現多重層次。
◎本期動態◎
主編紀事◎洪敍銘
本期以「靈」為題,延續上一期「蝕」的思索,從消逝的形體轉向靈魂的在場。動物的凝視、低鳴與身影,不再只是陪襯,而是承載人類孤獨與欲望的替身。這是一場關於死亡與存在的追問,揭示生命不止於人類,更在無聲的注視裡留下另一種答案。
理解幸福哲學理論——《幸福森林》◎Yuki
一個童話氛圍的世界,與一個殘酷現實的調查線索,交錯出純真與沉重的對比。故事讓讀者看見天真無知背後的脆弱,也映照人類對幸福、親情與情感自覺的追問。這是一場理性與感性交織的推理之旅,帶來的不只是案件的懸疑,更是對「幸福」真義的深層思索。
新物種˙真實世界觀——《緝毒犬與檢疫貓》◎田羽心
在奇幻與真實交錯的世界裡,犬與貓不再只是日常寵物,而是攜手辦案的最佳拍檔。嚴謹的本格推理與獨特的獸人設定結合,讓日常場景也能成為充滿邏輯演繹樂趣的舞台。機關設計貼近現實,卻又帶有奇幻想像的魅力,使讀者在輕鬆氛圍中,感受到懸疑、推理與世界觀的多重驚喜。
犯罪推理大家觀◎喬齊安
本期專欄以「動植物」為題,帶來跨越民俗、社會與當代教育的深度思索。從百年來的虎姑婆傳說,到少年犯罪的真實映照,再到女性處境與社會制度的批判,透過評論、書評與文化觀察,揭示犯罪推理不僅是謎團破解,更是對人性與制度的直面凝視。每篇文字都如鏡子般折射出台灣與世界的現實,拓展讀者對推理文學的視野與理解。
◎主題特輯◎
我的貓不講道理——那些日常裡的小確幸與小麻煩◎顏瑜、艾德嘉、戴維森
當推理作家與評論者放下嚴肅的案件與理論,他們的日常其實也被一群「小室友」佔據。從凌晨三點的聲控喚醒,到一個冷淡卻默許的梳毛時刻,這些小麻煩與小確幸交織出最真實的生活樣貌。牠們不僅帶來陪伴,更成為靈感的來源,也讓我們看見文字背後最柔軟的一面。
【非人的靈影——與我們共享的命運之聲】
吃肉的房子◎張兆廷
童話中的野狼與三隻小豬,被重新放入殘酷現實。權力、平等與獵食的寓言,轉化為對社會秩序的冷冽諷刺。熟悉的故事被顛覆,留下對文明與暴力的深刻追問。
鷸蚌獵人◎白帽子
取材自《戰國策》,鷸蚌相爭的寓言被轉化為生態寓言與人性的試煉。珍珠的誘惑與生態的脆弱相互交纏,揭示人類貪婪與自然反撲之間的張力。
夢狼◎周志誠
夢境與現實交錯,一場與執法者的衝突,逐步演變為與野獸凝視的對峙。血與傷痕之中,潛藏著人心的野性與恐懼,讓讀者分不清醒與夢的邊界
荒謬◎桑丘
在實驗室的血色舞台上,超人與實驗體之間,掙扎於自由、宿命與復仇。科幻與寓言的交織,直擊人性選擇的兩難:是反抗體制,還是成為另一顆齒輪。
◎牧童專輯◎
從法庭到愛情的文學全能攻略——牧童訪談錄◎牧童/喬齊安整理
牧童擅以法庭為舞台,讓辯論與審判化作最扣人心弦的推理現場,也讓律師與助理的形象更貼近真實社會。本訪談帶出創作歷程與筆下人物的生命力,從專業到娛樂、從正義到情感,勾勒出台灣犯罪推理小說的另一條獨特路線。這不僅是一位創作者的心路歷程,更是一場關於故事與現實對話的深度探索
牧童小說選 妖貓◎牧童
在正義與仇恨的夾縫中,一場審判揭開人性最黑暗的深處。當法庭的冷峻語言與街頭的憤怒聲浪交織,讀者不只看見一樁命案,更直面關於「誰能定義正義」的尖銳提問。故事裡,那雙幽綠的瞳孔宛如妖異的注視,讓人不安,卻又無法移開目光。這是一段逼人直視法律、真相與靈魂裂縫的推理寓言。
妖貓之眼——在審判之外,凝視人心的裂縫◎晤婧
冷冽的綠色瞳孔,逼迫我們直視司法的荒謬與人心的裂縫。評論從小說出發,延伸至正義與報應的矛盾,揭開法庭程序背後的無力與哀痛。當復仇化作唯一的救贖,我們不得不思索:失去人性的審判,還能稱之為正義嗎?這篇評論如同鏡子,映照出讀者心底最難以承受的不祥真相。
◎創作推理小說◎
紅眼白文鳥◎Yuki
在日常生活的縫隙中,一隻眼神異樣的白文鳥悄然登場。牠的出現,看似微不足道,卻逐步牽動人際關係的暗流。那雙紅眼像是一面鏡子,折射出被忽視的心結與隱藏的祕密。故事以細膩筆觸營造出微光般的詭譎氛圍,提醒我們最細微的存在,也可能是命運轉折的關鍵。
演化◎郭耘
城市角落裡接連出現的貓屍,讓日常蒙上不安的陰影。追索的過程揭露了人與動物之間的衝突,也折射出環境變遷下倫理與科學的拉扯。這不只是一起事件,而是一場關於生命價值的嚴峻拷問。作品以冷靜而銳利的筆法,將推理的緊張感與現實的殘酷性緊密交織。
借狗殺人◎衍波
一次看似偶然的公車事故,將家庭、保險與死亡的問題推到檯面。真相或許隱藏在法律的縫隙,也可能藏在人心的算計。故事從日常瑣事出發,逐步展現環環相扣的布局。讀者在閱讀時,既能感受懸疑的張力,也能體會情感與現實之間的兩難與冷酷。
街燈與狗◎蘇那
荒山夜路,兩名工人在維修路燈時,意外遭遇異常的狗群。光影閃爍之間,真實與靈異交疊,帶出難以言喻的驚懼。故事將都市基礎建設的冷硬背景,與原始獸性的威脅並置,形成鮮明對比。讀者不僅置身於驚險現場,也會思索:恐懼究竟來自外在的黑暗,還是內心的陰影。
毛生◎洪碩鴻
細雨過後的春日山林,本該是清新與甦醒的氣息,卻隨著一段尋筍之行漸漸轉調。潮濕泥土與古老傳說交織出詭譎氣息,讓旅程充滿未知的危險。作品在青春談笑間注入陰森的暗示,使讀者在看似日常的情境裡,感受到傳說與現實邊界的模糊與不安。
棺人◎蕗舟
大正時代的東京,災後重建的繁華掩不住背後的陰影。一名來自殖民地的青年懷抱文學夢想,卻在異色出版與畸形展品的誘惑下逐步墮落。理想與現實、創作與欲望之間的張力,使他一步步走向無法回頭的深淵。作品既是歷史氛圍的再現,也是對人性黑暗面的探問。
國王餅的測驗・解決篇◎白帽子
冬至聚會上的國王餅遊戲,本應只是溫馨的節慶小插曲,卻意外變成推理與智謀的舞台。從切餅的方式到分配的順序,藏著嚴密的邏輯演繹。故事以輕快幽默的筆調,展現家庭互動的溫暖與機鋒,也讓讀者體驗在尋常餐桌上,推理精神如何發揮到極致。
◎動物主題特輯◎
復仇◎居伊.德.莫泊桑/陳典家譯
荒涼的海岸小鎮,一位年邁母親眼見兒子被殺,獨自與忠犬相伴,許下血海深仇的誓言。這篇短篇展現莫泊桑筆下的冷冽凝視:復仇不只是人性的驅力,也是一種孤絕到極致的命運必然。
美女,還是老虎◎法蘭克・斯托克頓/池水秀譯
在半文明國王的奇異制度下,罪犯的命運交由「兩扇門」決定——一邊是美麗婚姻,一邊是血腥死亡。寓言般的故事將「正義」轉化為一場殘酷遊戲,也拋出關於自由與命運的尖銳提問。
塞浦路斯蜜蜂◎安東尼・韋恩/輝彌譯
皮卡迪利廣場上的離奇死亡,竟與一盒外來蜜蜂有關。當醫學與毒理交織,案件揭開了「過敏」與「謀殺」之間的模糊界線。這部作品結合科學推理與冷峻懸念,展現經典本格的巧思。
殺了我,殺了我的狗◎羅依・維克斯/何去譯
一樁看似單純的謀殺案,因一隻稀有犬種的介入而掀起輿論風暴。人們開始質疑:真相究竟來自人類的推理,還是來自動物的直覺?案件因「狗的證詞」而倍添詭異,成為法庭與社會的話題中心。
◎精選翻譯小說◎
犯罪小說.銳如利刃的女子◎座光東平/既晴譯
船行大海,熱浪與海風交織,一名神秘女子的現身改變了甲板上的氛圍。她的身影宛如利刃般割開眾人的視線,也預示著危險與欲望的交錯。閱讀間,彷彿能嗅到海鹽與危機並存的氣息。
◎推理集錦◎
【神探Impossible Mission】2026最高檢察署臺灣司法美學創作系列紀實(二)◎許文琪
結合世界推理名作與司法專業,本系列以「能面檢察官」到「龍紋身的女孩」、「P=NP?」再到「猶大之窗」、「阿里阿德涅之線」為題,將冷峻辦案、數位證據、邏輯法則、法庭辯證與邏輯迷宮等核心觀念,化為貼近讀者的故事。它不只談小說,也讓司法概念具象化,提醒我們:細節、證據、邏輯與程序,才是追尋真相與守護正義的基礎。
【犯罪實案現場】洪若潭命案◎艾德嘉
豪宅、企業家族、焚化爐──這起震驚台灣社會的滅門案件,至今仍充滿未解之謎。遺書留下真相的幻影,子女的下落卻成為永遠的黑洞。文本透過日記、調查與社會流言,重構事件發展,也揭露了完美主義、家族矛盾與世俗壓力交織出的悲劇。它不只是案件重述,更是對人性執著與家庭命運的深度凝視。
【波光衍影】臨難狗免◎衍波
動物從來不是推理小說裡的配角。從愛倫坡的猩猩,到克莉絲蒂筆下的小狗,再到羊、海龜與鸚鵡,牠們可能是兇手、受害者,或最關鍵的證人。本文回顧經典與當代的多部作品,帶出動物如何改寫偵探小說的格局,並討論文學改編與影視演繹的差異。這是一場跨越物種的推理巡禮,也提醒讀者:真相,往往藏在最意想不到的凝視裡。
【另眼看劇】
《全領域異常解決室》◎祁牙鳥
日本劇集《全領域異常解決室》將神話、妖怪與都市傳說融合,並對照現代網路與 AI 的力量。評論凸顯了「新時代的神話」如何在科技與社群語境中重生,並提出人類是否正在神化自身、抑或淪為動物化反射的尖銳追問。這是一場跨越傳統與當下的思辨之旅。
《警視廳生物係》◎喬齊安
以日劇《警視廳生物係》為切入,本文探討「寵物 × 推理」的另類組合。看似輕快的劇集,其實隱含對飼主責任與生命倫理的深思。動物既是案件線索的拼圖,也是映照人性的鏡子。透過劇評,讀者得以重新理解推理故事裡「非人角色」的重要性。
【遊戲開始 Games start】《Duck Detective: The Secret Salami》◎賴特
當偵探換成一隻愛吃麵包的鴨子,嚴肅的推理瞬間變得詼諧有趣。這款德國獨立遊戲以卡通手繪風格和「填空推理」玩法,讓玩家在輕快的辦公室喜劇氛圍中,一邊觀察細節、一邊破解矛盾。篇幅不長卻節奏緊湊,每一場對話都暗藏笑點與線索。它不是硬派推理,卻能在解謎過程中帶來輕鬆又充滿驚喜的閱讀與遊戲體驗。
【詩意尋蹤】
妖物◎夜鳴
白色玫瑰◎安蔚
苦楝◎劉哲廷
【靈光乍現】
透過攝影之眼,看見台灣地景與文學間的千絲萬縷。
本期以「靈」為題,將動物與非人存在納入推理敘事,探索牠們如何成為沉默的證人、命運的觸媒,開啟跨越日常與超自然的閱讀體驗。
☆跨媒介的多元閱讀體驗
內容涵蓋原創小說、真實案件紀實、評論專文,以及遊戲與戲劇評析,從不同角度展現「靈」在推理文學與文化中的多重面貌。
☆封面藝術 × 靈影共鳴
藝術家劉承濬作品〈昆蟲漫舞-花舞姿態II〉,以色彩與紋理營造「不在卻在」的靈影氛圍。圖像與主題呼應,讓本期雜誌不僅是閱讀,更是一場視覺與靈魂的雙重體驗。
《推理》雜誌於1984年11月由「台灣推理第一人」林佛兒先生創刊,至2008年,共發行282期。停刊16年後,由台灣犯罪作家聯會取得獨家授權,於2024年6月復刊,2024年11月推出創刊四十周年紀念專號,並於2025年正式恢復月刊形式發行。295期主題:「靈」,則把視野推向更深的層次——在肉身退場後,靈魂如何以不同形式繼續在場。從動物的凝視、無聲的陪伴,到寓言、真實案件與跨媒介評論,本期展現「非人存在」在犯罪推理中的多重角色。讀者將在懸疑故事與評論專文中,看見動物作為證人、隱喻與命運之聲,開啟一場穿梭日常與靈異、現實與幻想的閱讀冒險。
《推理》雜誌長期作為本土作家發表創作的重要園地,在漫長的空白後,如何通過新世代的視角與對類型文學更寬廣的定義、詮釋,接續起犯罪推理在台灣的本土化發展?2025年重返每月一期發行!令人引頸期待!
本期收錄內容如下:
◎封面故事◎
昆蟲漫舞-花舞姿態II◎劉承濬
藝術家劉承濬自美術系出身,創作核心在於記憶與自我探索。童年動畫的華麗圖像、新藝術大師慕夏與克林姆的裝飾語彙,以及版畫與普普藝術的實驗經驗,皆在其作品中留下痕跡。近年的創作進一步延伸至「動物靈影」的關注:動物不只是陪伴,而是象徵靈魂在場的媒介。透過花卉與動物意象,他將生命片刻轉化為凝視與回聲,使作品在感性與理性之間展現多重層次。
◎本期動態◎
主編紀事◎洪敍銘
本期以「靈」為題,延續上一期「蝕」的思索,從消逝的形體轉向靈魂的在場。動物的凝視、低鳴與身影,不再只是陪襯,而是承載人類孤獨與欲望的替身。這是一場關於死亡與存在的追問,揭示生命不止於人類,更在無聲的注視裡留下另一種答案。
理解幸福哲學理論——《幸福森林》◎Yuki
一個童話氛圍的世界,與一個殘酷現實的調查線索,交錯出純真與沉重的對比。故事讓讀者看見天真無知背後的脆弱,也映照人類對幸福、親情與情感自覺的追問。這是一場理性與感性交織的推理之旅,帶來的不只是案件的懸疑,更是對「幸福」真義的深層思索。
新物種˙真實世界觀——《緝毒犬與檢疫貓》◎田羽心
在奇幻與真實交錯的世界裡,犬與貓不再只是日常寵物,而是攜手辦案的最佳拍檔。嚴謹的本格推理與獨特的獸人設定結合,讓日常場景也能成為充滿邏輯演繹樂趣的舞台。機關設計貼近現實,卻又帶有奇幻想像的魅力,使讀者在輕鬆氛圍中,感受到懸疑、推理與世界觀的多重驚喜。
犯罪推理大家觀◎喬齊安
本期專欄以「動植物」為題,帶來跨越民俗、社會與當代教育的深度思索。從百年來的虎姑婆傳說,到少年犯罪的真實映照,再到女性處境與社會制度的批判,透過評論、書評與文化觀察,揭示犯罪推理不僅是謎團破解,更是對人性與制度的直面凝視。每篇文字都如鏡子般折射出台灣與世界的現實,拓展讀者對推理文學的視野與理解。
◎主題特輯◎
我的貓不講道理——那些日常裡的小確幸與小麻煩◎顏瑜、艾德嘉、戴維森
當推理作家與評論者放下嚴肅的案件與理論,他們的日常其實也被一群「小室友」佔據。從凌晨三點的聲控喚醒,到一個冷淡卻默許的梳毛時刻,這些小麻煩與小確幸交織出最真實的生活樣貌。牠們不僅帶來陪伴,更成為靈感的來源,也讓我們看見文字背後最柔軟的一面。
【非人的靈影——與我們共享的命運之聲】
吃肉的房子◎張兆廷
童話中的野狼與三隻小豬,被重新放入殘酷現實。權力、平等與獵食的寓言,轉化為對社會秩序的冷冽諷刺。熟悉的故事被顛覆,留下對文明與暴力的深刻追問。
鷸蚌獵人◎白帽子
取材自《戰國策》,鷸蚌相爭的寓言被轉化為生態寓言與人性的試煉。珍珠的誘惑與生態的脆弱相互交纏,揭示人類貪婪與自然反撲之間的張力。
夢狼◎周志誠
夢境與現實交錯,一場與執法者的衝突,逐步演變為與野獸凝視的對峙。血與傷痕之中,潛藏著人心的野性與恐懼,讓讀者分不清醒與夢的邊界
荒謬◎桑丘
在實驗室的血色舞台上,超人與實驗體之間,掙扎於自由、宿命與復仇。科幻與寓言的交織,直擊人性選擇的兩難:是反抗體制,還是成為另一顆齒輪。
◎牧童專輯◎
從法庭到愛情的文學全能攻略——牧童訪談錄◎牧童/喬齊安整理
牧童擅以法庭為舞台,讓辯論與審判化作最扣人心弦的推理現場,也讓律師與助理的形象更貼近真實社會。本訪談帶出創作歷程與筆下人物的生命力,從專業到娛樂、從正義到情感,勾勒出台灣犯罪推理小說的另一條獨特路線。這不僅是一位創作者的心路歷程,更是一場關於故事與現實對話的深度探索
牧童小說選 妖貓◎牧童
在正義與仇恨的夾縫中,一場審判揭開人性最黑暗的深處。當法庭的冷峻語言與街頭的憤怒聲浪交織,讀者不只看見一樁命案,更直面關於「誰能定義正義」的尖銳提問。故事裡,那雙幽綠的瞳孔宛如妖異的注視,讓人不安,卻又無法移開目光。這是一段逼人直視法律、真相與靈魂裂縫的推理寓言。
妖貓之眼——在審判之外,凝視人心的裂縫◎晤婧
冷冽的綠色瞳孔,逼迫我們直視司法的荒謬與人心的裂縫。評論從小說出發,延伸至正義與報應的矛盾,揭開法庭程序背後的無力與哀痛。當復仇化作唯一的救贖,我們不得不思索:失去人性的審判,還能稱之為正義嗎?這篇評論如同鏡子,映照出讀者心底最難以承受的不祥真相。
◎創作推理小說◎
紅眼白文鳥◎Yuki
在日常生活的縫隙中,一隻眼神異樣的白文鳥悄然登場。牠的出現,看似微不足道,卻逐步牽動人際關係的暗流。那雙紅眼像是一面鏡子,折射出被忽視的心結與隱藏的祕密。故事以細膩筆觸營造出微光般的詭譎氛圍,提醒我們最細微的存在,也可能是命運轉折的關鍵。
演化◎郭耘
城市角落裡接連出現的貓屍,讓日常蒙上不安的陰影。追索的過程揭露了人與動物之間的衝突,也折射出環境變遷下倫理與科學的拉扯。這不只是一起事件,而是一場關於生命價值的嚴峻拷問。作品以冷靜而銳利的筆法,將推理的緊張感與現實的殘酷性緊密交織。
借狗殺人◎衍波
一次看似偶然的公車事故,將家庭、保險與死亡的問題推到檯面。真相或許隱藏在法律的縫隙,也可能藏在人心的算計。故事從日常瑣事出發,逐步展現環環相扣的布局。讀者在閱讀時,既能感受懸疑的張力,也能體會情感與現實之間的兩難與冷酷。
街燈與狗◎蘇那
荒山夜路,兩名工人在維修路燈時,意外遭遇異常的狗群。光影閃爍之間,真實與靈異交疊,帶出難以言喻的驚懼。故事將都市基礎建設的冷硬背景,與原始獸性的威脅並置,形成鮮明對比。讀者不僅置身於驚險現場,也會思索:恐懼究竟來自外在的黑暗,還是內心的陰影。
毛生◎洪碩鴻
細雨過後的春日山林,本該是清新與甦醒的氣息,卻隨著一段尋筍之行漸漸轉調。潮濕泥土與古老傳說交織出詭譎氣息,讓旅程充滿未知的危險。作品在青春談笑間注入陰森的暗示,使讀者在看似日常的情境裡,感受到傳說與現實邊界的模糊與不安。
棺人◎蕗舟
大正時代的東京,災後重建的繁華掩不住背後的陰影。一名來自殖民地的青年懷抱文學夢想,卻在異色出版與畸形展品的誘惑下逐步墮落。理想與現實、創作與欲望之間的張力,使他一步步走向無法回頭的深淵。作品既是歷史氛圍的再現,也是對人性黑暗面的探問。
國王餅的測驗・解決篇◎白帽子
冬至聚會上的國王餅遊戲,本應只是溫馨的節慶小插曲,卻意外變成推理與智謀的舞台。從切餅的方式到分配的順序,藏著嚴密的邏輯演繹。故事以輕快幽默的筆調,展現家庭互動的溫暖與機鋒,也讓讀者體驗在尋常餐桌上,推理精神如何發揮到極致。
◎動物主題特輯◎
復仇◎居伊.德.莫泊桑/陳典家譯
荒涼的海岸小鎮,一位年邁母親眼見兒子被殺,獨自與忠犬相伴,許下血海深仇的誓言。這篇短篇展現莫泊桑筆下的冷冽凝視:復仇不只是人性的驅力,也是一種孤絕到極致的命運必然。
美女,還是老虎◎法蘭克・斯托克頓/池水秀譯
在半文明國王的奇異制度下,罪犯的命運交由「兩扇門」決定——一邊是美麗婚姻,一邊是血腥死亡。寓言般的故事將「正義」轉化為一場殘酷遊戲,也拋出關於自由與命運的尖銳提問。
塞浦路斯蜜蜂◎安東尼・韋恩/輝彌譯
皮卡迪利廣場上的離奇死亡,竟與一盒外來蜜蜂有關。當醫學與毒理交織,案件揭開了「過敏」與「謀殺」之間的模糊界線。這部作品結合科學推理與冷峻懸念,展現經典本格的巧思。
殺了我,殺了我的狗◎羅依・維克斯/何去譯
一樁看似單純的謀殺案,因一隻稀有犬種的介入而掀起輿論風暴。人們開始質疑:真相究竟來自人類的推理,還是來自動物的直覺?案件因「狗的證詞」而倍添詭異,成為法庭與社會的話題中心。
◎精選翻譯小說◎
犯罪小說.銳如利刃的女子◎座光東平/既晴譯
船行大海,熱浪與海風交織,一名神秘女子的現身改變了甲板上的氛圍。她的身影宛如利刃般割開眾人的視線,也預示著危險與欲望的交錯。閱讀間,彷彿能嗅到海鹽與危機並存的氣息。
◎推理集錦◎
【神探Impossible Mission】2026最高檢察署臺灣司法美學創作系列紀實(二)◎許文琪
結合世界推理名作與司法專業,本系列以「能面檢察官」到「龍紋身的女孩」、「P=NP?」再到「猶大之窗」、「阿里阿德涅之線」為題,將冷峻辦案、數位證據、邏輯法則、法庭辯證與邏輯迷宮等核心觀念,化為貼近讀者的故事。它不只談小說,也讓司法概念具象化,提醒我們:細節、證據、邏輯與程序,才是追尋真相與守護正義的基礎。
【犯罪實案現場】洪若潭命案◎艾德嘉
豪宅、企業家族、焚化爐──這起震驚台灣社會的滅門案件,至今仍充滿未解之謎。遺書留下真相的幻影,子女的下落卻成為永遠的黑洞。文本透過日記、調查與社會流言,重構事件發展,也揭露了完美主義、家族矛盾與世俗壓力交織出的悲劇。它不只是案件重述,更是對人性執著與家庭命運的深度凝視。
【波光衍影】臨難狗免◎衍波
動物從來不是推理小說裡的配角。從愛倫坡的猩猩,到克莉絲蒂筆下的小狗,再到羊、海龜與鸚鵡,牠們可能是兇手、受害者,或最關鍵的證人。本文回顧經典與當代的多部作品,帶出動物如何改寫偵探小說的格局,並討論文學改編與影視演繹的差異。這是一場跨越物種的推理巡禮,也提醒讀者:真相,往往藏在最意想不到的凝視裡。
【另眼看劇】
《全領域異常解決室》◎祁牙鳥
日本劇集《全領域異常解決室》將神話、妖怪與都市傳說融合,並對照現代網路與 AI 的力量。評論凸顯了「新時代的神話」如何在科技與社群語境中重生,並提出人類是否正在神化自身、抑或淪為動物化反射的尖銳追問。這是一場跨越傳統與當下的思辨之旅。
《警視廳生物係》◎喬齊安
以日劇《警視廳生物係》為切入,本文探討「寵物 × 推理」的另類組合。看似輕快的劇集,其實隱含對飼主責任與生命倫理的深思。動物既是案件線索的拼圖,也是映照人性的鏡子。透過劇評,讀者得以重新理解推理故事裡「非人角色」的重要性。
【遊戲開始 Games start】《Duck Detective: The Secret Salami》◎賴特
當偵探換成一隻愛吃麵包的鴨子,嚴肅的推理瞬間變得詼諧有趣。這款德國獨立遊戲以卡通手繪風格和「填空推理」玩法,讓玩家在輕快的辦公室喜劇氛圍中,一邊觀察細節、一邊破解矛盾。篇幅不長卻節奏緊湊,每一場對話都暗藏笑點與線索。它不是硬派推理,卻能在解謎過程中帶來輕鬆又充滿驚喜的閱讀與遊戲體驗。
【詩意尋蹤】
妖物◎夜鳴
白色玫瑰◎安蔚
苦楝◎劉哲廷
【靈光乍現】
透過攝影之眼,看見台灣地景與文學間的千絲萬縷。
目錄
◎封面故事◎
昆蟲漫舞-花舞姿態II◎劉承濬
◎本期動態◎
004讀者園地
006主編紀事◎洪敍銘
008理解幸福哲學理論——《幸福森林》◎Yuki
010新物種˙真實世界觀——《緝毒犬與檢疫貓》◎田羽心
014犯罪推理大家觀◎喬齊安
◎主題特輯◎
018我的貓不講道理——那些日常裡的小確幸與小麻煩◎顏瑜、艾德嘉、戴維森
028非人的靈影——與我們共享的命運之聲
——吃肉的房子◎張兆廷
——鷸蚌獵人◎白帽子
——夢狼◎周志誠
——荒謬◎桑丘
◎牧童專輯◎
044從法庭到愛情的文學全能攻略——牧童訪談錄◎牧童/喬齊安整理
052牧童小說選 妖貓
082妖貓之眼——在審判之外,凝視人心的裂縫◎晤婧
◎創作推理小說◎
084紅眼白文鳥◎Yuki
098演化◎郭耘
132借狗殺人◎衍波
144街燈與狗◎蘇那
160毛生◎洪碩鴻
178棺人◎蕗舟
198國王餅的測驗・解決篇◎白帽子
◎動物主題特輯◎
224復仇◎居伊.德.莫泊桑/陳典家譯
230美女,還是老虎◎法蘭克・斯托克頓/池水秀譯
236塞浦路斯蜜蜂◎安東尼・韋恩/輝彌譯
254殺了我,殺了我的狗◎羅依・維克斯/何去譯
◎精選翻譯小說◎
279犯罪小說.銳如利刃的女子◎座光東平/既晴譯
◎推理集錦◎
294神探Impossible Mission
2026最高檢察署臺灣司法美學創作系列紀實(二)◎許文琪
302犯罪實案現場
洪若潭命案◎艾德嘉
310波光衍影
臨難狗免◎衍波
另眼看劇
314《全領域異常解決室》◎祁牙鳥
318《警視廳生物係》◎喬齊安
320遊戲開始 Games start
《Duck Detective: The Secret Salami》◎賴特
詩意尋蹤
322妖物◎夜鳴
324白色玫瑰◎安蔚
326苦楝◎劉哲廷
◎靈光乍現◎
330東協廣場
昆蟲漫舞-花舞姿態II◎劉承濬
◎本期動態◎
004讀者園地
006主編紀事◎洪敍銘
008理解幸福哲學理論——《幸福森林》◎Yuki
010新物種˙真實世界觀——《緝毒犬與檢疫貓》◎田羽心
014犯罪推理大家觀◎喬齊安
◎主題特輯◎
018我的貓不講道理——那些日常裡的小確幸與小麻煩◎顏瑜、艾德嘉、戴維森
028非人的靈影——與我們共享的命運之聲
——吃肉的房子◎張兆廷
——鷸蚌獵人◎白帽子
——夢狼◎周志誠
——荒謬◎桑丘
◎牧童專輯◎
044從法庭到愛情的文學全能攻略——牧童訪談錄◎牧童/喬齊安整理
052牧童小說選 妖貓
082妖貓之眼——在審判之外,凝視人心的裂縫◎晤婧
◎創作推理小說◎
084紅眼白文鳥◎Yuki
098演化◎郭耘
132借狗殺人◎衍波
144街燈與狗◎蘇那
160毛生◎洪碩鴻
178棺人◎蕗舟
198國王餅的測驗・解決篇◎白帽子
◎動物主題特輯◎
224復仇◎居伊.德.莫泊桑/陳典家譯
230美女,還是老虎◎法蘭克・斯托克頓/池水秀譯
236塞浦路斯蜜蜂◎安東尼・韋恩/輝彌譯
254殺了我,殺了我的狗◎羅依・維克斯/何去譯
◎精選翻譯小說◎
279犯罪小說.銳如利刃的女子◎座光東平/既晴譯
◎推理集錦◎
294神探Impossible Mission
2026最高檢察署臺灣司法美學創作系列紀實(二)◎許文琪
302犯罪實案現場
洪若潭命案◎艾德嘉
310波光衍影
臨難狗免◎衍波
另眼看劇
314《全領域異常解決室》◎祁牙鳥
318《警視廳生物係》◎喬齊安
320遊戲開始 Games start
《Duck Detective: The Secret Salami》◎賴特
詩意尋蹤
322妖物◎夜鳴
324白色玫瑰◎安蔚
326苦楝◎劉哲廷
◎靈光乍現◎
330東協廣場
序/導讀
主編紀事/洪敍銘
在上一期的紀事中,已談到294期與295期在概念上存在著某種連動的關係——「蝕」與「靈」,是一組彼此呼應的詞語。「蝕」聚焦於吞嚥、消化與消亡,那是形體逐漸暗淡的過程;而在本期,我們將視線轉向另一端——當形體被掏空之後,靈魂是否仍會以另一種姿態回望人間?
於是,我們把「靈」交給動物。
在犯罪推理小說的世界裡,動物不是靜默的陪襯,而可能是目擊者,也可能留下不著邊際的痕跡,或者一聲低鳴、一雙凝視,都足以令案件的輪廓變形。更深層地說,動物的靈魂承載著人類投射出的孤獨、慾望與不安。當言語無法再傳達時,動物就可能成為替身,以沉默的方式發聲。
「靈」不單是宗教或玄學,在小說創作的範疇中,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透過非人的存在,使死亡不僅僅是終點,而成為反射,提醒我們消亡並不等於消失,而是轉化為另一種在場,共同映照出人間秩序的裂縫。
在本期多篇小說中,在在揭示了牠們被忽略的命運,挑戰了人們對「生命」的單一定義。靈魂的存在不再只屬於人,而是與一切生靈並行,提醒我們——在世界上,還有另一條無法忽視的軌跡。
本期的封面藝術家劉承濬,他的〈昆蟲漫舞-花舞姿態II〉以飽和色彩與繁複紋樣勾勒出既像花卉的綻放,也似動物靈影的形體。那些線條若隱若現,彷彿在消散,卻又留下餘韻。牠們不在,卻依然在;是一道靈光,一抹掠影,召喚我們意識到死亡之外,仍有另一種形式的顯現。
答案,也許就藏在那無聲的凝視裡。
同時,本期亦是《推理》雜誌創刊41周年的紀念號,也期望本雜誌的生命力也能夠依舊生生不息。
在上一期的紀事中,已談到294期與295期在概念上存在著某種連動的關係——「蝕」與「靈」,是一組彼此呼應的詞語。「蝕」聚焦於吞嚥、消化與消亡,那是形體逐漸暗淡的過程;而在本期,我們將視線轉向另一端——當形體被掏空之後,靈魂是否仍會以另一種姿態回望人間?
於是,我們把「靈」交給動物。
在犯罪推理小說的世界裡,動物不是靜默的陪襯,而可能是目擊者,也可能留下不著邊際的痕跡,或者一聲低鳴、一雙凝視,都足以令案件的輪廓變形。更深層地說,動物的靈魂承載著人類投射出的孤獨、慾望與不安。當言語無法再傳達時,動物就可能成為替身,以沉默的方式發聲。
「靈」不單是宗教或玄學,在小說創作的範疇中,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透過非人的存在,使死亡不僅僅是終點,而成為反射,提醒我們消亡並不等於消失,而是轉化為另一種在場,共同映照出人間秩序的裂縫。
在本期多篇小說中,在在揭示了牠們被忽略的命運,挑戰了人們對「生命」的單一定義。靈魂的存在不再只屬於人,而是與一切生靈並行,提醒我們——在世界上,還有另一條無法忽視的軌跡。
本期的封面藝術家劉承濬,他的〈昆蟲漫舞-花舞姿態II〉以飽和色彩與繁複紋樣勾勒出既像花卉的綻放,也似動物靈影的形體。那些線條若隱若現,彷彿在消散,卻又留下餘韻。牠們不在,卻依然在;是一道靈光,一抹掠影,召喚我們意識到死亡之外,仍有另一種形式的顯現。
答案,也許就藏在那無聲的凝視裡。
同時,本期亦是《推理》雜誌創刊41周年的紀念號,也期望本雜誌的生命力也能夠依舊生生不息。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