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壇之焰,亞瑟.本森日記集:用「真情」跨越生活無止盡的絕望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簡單卻顛覆的思辯,帶你穿越人生迷霧...自我成長書展75折起,滿額送保溫袋 👉逛逛去
太多人活得太費力,我想為大家、包括我自己,找到比較省力、又能活得更舒服的方法。─蔡康永
內容簡介
那段歲月,本森的人生就像受到詛咒一樣,
不過三年光景,接連痛失愛妻、兒女、摯友,
原本堅持天天寫日記,暢談自身對生活的觀察,
重重打擊竟令他無法再提筆創作,一切只剩無助和沉默。
應該跟隨死者的腳步嗎?上帝又為什麼安排自己獨自活著?
沉寂與黑暗,從來就不是喧囂世界的騷擾者,
人生不該屈服命運,而要能自主決定未來的模樣。
▎即便是心頭所愛,也避不開陰影籠罩
在思及哲學相關的問題時,本森不免產生一種疑惑,
想要探索的事情還有很多,內心卻感到一陣陣空虛,
彷彿不管探究的主題多新穎,最終都難以避免「思想倦怠」
——對任何事都提不起興趣,甚至不知道生命的意義何在。
「人們渴望投入上帝的懷抱,卻又常被無情地趕回陳腐局促的生活,為責任、勞作、飲食、睡眠所困擾,尤其還要與我們一樣無知的其他人,與那些驕傲自大之人建立良好的關係,耐性聆聽他們自以為是的對世界萬物的闡釋。」
▎世間存在許多被曲解的藝術,只求華麗而毫無靈魂
本森前往一戶權貴人家,遇見一個年輕人在哼唱舒伯特的歌,
對方的發音含混、語氣呆板、節奏單調,令作者感到相當不適。
但是對他們而言,觀察當下的情緒選擇相應曲目是不必要的,
重點在於這些曲子是出自舒伯特之手——「一切皆為虛榮」。
「一切循規蹈矩的作品——技法陳舊或是表現生硬沒有靈感的藝術,無論完成得多麼高超,多麼完美無瑕,終究一文不值,充其量只是另一種枯燥乏味的勞動。」
▎循環反覆的精神摧殘,無法掩飾的焦躁不安
據後世研究,本森的家族有遺傳性躁鬱症,
但當時的醫學技術尚未能給予明確診斷及對症下藥,
這使本森變得既多疑又脆弱,好像所有的關心都只是施捨,
他不可控地傷害最親密的家人,從而陷入痛苦而無法自拔。
「心情愉悅時,一切都輕鬆愜意,招之即來;而心情煩躁不安,百無聊賴,甚至心懷不滿時,雖不斷爭取,卻仍不能如意,到頭來只會感到心神俱疲。更糟糕的是,我不喜歡博取別人的同情,寧願自己孤獨、寂寞的承受。我從不自我憐憫,而且別人的憐憫會讓我感到羞愧、心虛。」
▎獨自面對生活的苦痛,備嘗孑然一身的落寞
本森一家人原本感情甚篤,生活也過得平淡幸福,
不料兒子埃里克、妻子莫德卻在三年間先後辭世,
最後連最貼心的女兒麥琪也沒能留住,離他而去,
剎那間天崩地裂,整個世界只剩下自己苟延殘喘……
「看見後面的風景漸漸淡出視野,我的心情既沉重,又輕鬆。這像在荊棘叢生的人生中恣意翻滾,像故意拾起一簇簇的長矛刺向心臟,我儼然傷成了一隻渾身赤裸的動物,全身的皮膚都已脫落,每一次刺痛都讓我一陣蜷縮,血水如注般流淌。」
本書特色
本書為亞瑟.本森日記集,時間跨度從1888至1891年。短短三年內,經歷了人生的劇變:精神疾病突發,妻子、兒女相繼離世,甚至一位與自己相談甚歡的老友也不敵病魔的摧殘……原本悠然自在的日子不再。本森於文中記下自己心境轉變、無法繼續創作的原因,從一開始的樂觀堅持到最後將一切交付上帝,讀來令人感慨萬千。
目錄
序言
導言
1888年9月8日
瑞士
奇怪的心情
空虛的心靈
1888年9月15日
家
1888年9月18日
令人心痛的回信
我的書
聲譽
1888年9月25日
來訪的客人
封建思想
1888年10月4日
隱私
採訪
1888年10月9日
詩人
為生活而工作
1888年10月12日
藝術家的稟賦
藝術家和道德家
1888年10月21日
書的誕生過程
美的創造
1888年11月6日
藝術的偉大
1888年11月20日
藝術的偉大
1888年11月24日
乞丐的孩子
1888年11月25日
唐的來訪
文學的價值
1888年11月29日
自殺
1888年12月2日
冬日夕陽
隱沒的日子
1888年12月4日
結構與色彩
1888年12月10日
一個童話故事
與生活同步
1888年12月14日
四季的美麗
藝術家的渴望
藝術的評判標準
1888年12月22日
羅斯金與卡萊爾
災難的意義
1889年1月3日
不幸的凡人
墜入地獄
1889年1月8日
冬日世界
漂泊
我的渴望
1889年1月15日
何時停步
天才的奧祕
1889年1月18日
歇斯底里症
1889年2月1日
灰暗的影子
狂躁的神經
1889年2月3日
娛樂
1889年2月7日
絕望
衝突
禁門之內
1889年2月20日
礦井
預測
1889年2月24日
訪友
令人欣慰的友誼
1889年2月28日
安慰
1889年3月3日
《詩篇》第119首
1889年3月8日
死亡的陰影
體會
勇氣
1889年3月14日
職責
理想中的和諧
1889年3月20日
卡萊爾夫婦
事實與虛構
1889年3月28日
春晚
朝聖之旅
1889年4月4日
磨坊主
工作
1889年4月9日
盧梭
1889年4月14日
幻覺
歪曲的信仰
神祕中的神祕
1889年4月25日
罪過的含義
艱難的妥協
1889年5月2日
一首歌
生活的藝術
1889年5月8日
設計
1889年5月14日
神聖的雕塑
1889年5月23日
道德的標準
安慰
1889年6月4日
文化
文化與想像
1889年6月8日
正確的資訊
書的用處
1889年6月14日
新習慣
教書
教育方法
多樣的愛好
宗教教育
報春之路
1889年6月20日
教育的目標
1889年6月28日
羅斯金主義者
隱私
書的生命力
書的隱私問題
1889年7月1日
情緒
1889年7月8日
社交
1889年7月15日
成長
1889年7月18日
法蘭西斯.威利特
1889年7月28日
公立學校
人生之課
靈感的閃現
1889年8月8日
恐懼的陰影
1889年8月11日
埃里克病了
1889年8月12日
1889年8月13日
我的兒子,我的兒子
1889年8月19日
喪子之痛
1889年8月28日
魂牽夢縈
1889年8月30日
如釋重負
希望
1889年9月5日
摯愛與悲傷
1889年9月7日
生意倒閉
1889年9月12日
記憶
1889年9月15日
最後一次與埃里克散步
1889年9月20日
無法慰藉
黑暗中的心
1889年9月25日
母愛
1889年10月10日
搬家
1889年12月15日
告別
1890年2月10日
一所老房子
1890年4月8日
我們的新家
1890年5月16日
新的生活
難解的心結
1890年5月25日
常態的生活
單調的談話
1890年6月3日
人生的境界
1890年6月18日
一位新朋友
花園散步
老先生
一次談話
老先生的經歷
問題所在
上帝的旨意
啟迪
1890年7月10日
新的生活
心靈的成長
1890年8月25日
莫德病了
心靈的歸宿
1890年9月6日
生活的陰影
麥琪
1891年2月6日
對麥琪的打擊
孤獨
1891年2月8日
等待
幻象
1891年2月10日
一個寓言故事
孩子與花園
孩子
1891年2月14日
落空的意願
1891年2月18日
羔羊
1891年3月8日
遙遠的希望
1891年4月3日
體驗人生
1891年4月24日
1891年5月10日
上帝般的平和
1891年6月6日
鄉間小徑
1891年6月20日
上帝的智慧
1891年6月24日
帶翅膀的鮮花
1891年7月8日
基督教科學
1891年7月19日
流便的悲傷
1891年8月18日
死亡之榻
1891年10月12日
見證
平和之路
序/導讀
序
本書講述的內容有些神經兮兮的,也許一些人會做出這樣的判斷,或有這樣的感受。的確,本書與疾病相關,它講述了一個備受疾病困擾的靈魂的故事,但並不是所有與疾病相關的故事後面都隱藏著一種病態的心理。如一篇研究癌症的學術論文,它是從病理學的角度去寫的,就不存在所謂的病態問題。近幾年,為公眾利益著想,人們常把疾病當成一種自然現象,不再諱莫如深,也不再妄加非議,認為疾病是魔鬼附體,把患有精神疾病的人獨鎖空閣,與人間隔離。然而,從一個極端走到了另一個極端,有些人竟然認為遭受心智困苦之人,是不切實際、異想天開的幻想家,認為他們只要意志堅定,多融入五彩斑斕的現實社會,就可恢復正常。這種想法愚蠢透頂,讓人對此類病人緘默視之,失去了同情之心,也抽回了援助之手。卡萊爾和蘭姆的朋友普魯克特夫人,一位睿智而堅忍的女人,就叮囑一位外表總是病怏怏的年輕人說:「千萬不要告訴別人你的健康狀況!他們根本就不在乎。」在某種意義上,這個建議充滿善意,也非常明智。人們通常認為,只要意志堅定,藐視痛苦,就可以把痛苦束之牢籠。但是面對痛苦如果從積極意義上講,遭受痛苦的折磨也許別有一番深意。痛苦,絕不是拙劣的錯誤,善意的失誤,而它是多彩世界不可或缺的一幕。
痛苦或許已經過去,或許正在瘋狂肆虐,或許即將襲來,不管怎樣,我們都必須面對,又何必刻意隱瞞呢?大千世界,芸芸眾生,一人的坦誠會讓無數人受益。最暗無天日的苦痛來自於可怕的與人隔離的孤寂。如本書能灑落一縷微茫之光,讓世人感受到一絲光明的福祉,本人將不勝滿足。痛苦中沒有病態,坦誠中沒有病態。對痛苦漠然忍受,認為痛苦無可救藥,難以避免,才是萬病之源。本書的目的也在於說明:痛苦有法可醫,有藥可治,是萬能仁愛的天意之溫情所在。
劍橋大學莫德林學院
亞瑟.克里斯多福.本森
1907年7月14日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