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亨小傳
The Great Gatsby
逝去的愛活存於真空之中,聖潔亮麗,滋養如常。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廿一世紀最佳譯本.最村上春樹體質(無誤!)
逝去的愛活存於真空之中,聖潔亮麗,滋養如常──
他孤身一人,在這不平靜的黑暗中,以一種奇特的姿勢朝前方黑黝黝的海水顫抖伸出了雙臂。
美國中西部出身的蓋茲比,於戰後經商一夕致富,他來到東岸夜夜於自己的豪宅宴客,成了慷慨又荒唐的富豪大亨,可他卻總往對岸紐約長島上一座閃著綠光的燈塔看去,尋覓著他夢寐以求、此生無緣的女人黛西。他的鄰居、也是本書的敘事者尼克,看著蓋茲比的賓客們接受他的招待卻冷漠無情,看著蓋茨比奮力追求腐敗的虛華、最純情的昔日美夢。蓋茲比對財富的想法,對人生詩意浪漫的情感,展現了美國文化最初的勇敢追夢形象……
※美國媒體女強人歐普拉「經典文學讀書俱樂部」選書
※歐普拉Book Finder──「不可能的愛」主題選書
※20世紀全球百部英語小說第2名
※英國公視BBC百大閱讀書單
※美國藍燈書屋世紀百大經典小說第2名
※《時代》雜誌百大經典小說
※爵士時代的夢幻經典
※村上春樹最愛的書
逝去的愛活存於真空之中,聖潔亮麗,滋養如常──
他孤身一人,在這不平靜的黑暗中,以一種奇特的姿勢朝前方黑黝黝的海水顫抖伸出了雙臂。
美國中西部出身的蓋茲比,於戰後經商一夕致富,他來到東岸夜夜於自己的豪宅宴客,成了慷慨又荒唐的富豪大亨,可他卻總往對岸紐約長島上一座閃著綠光的燈塔看去,尋覓著他夢寐以求、此生無緣的女人黛西。他的鄰居、也是本書的敘事者尼克,看著蓋茲比的賓客們接受他的招待卻冷漠無情,看著蓋茨比奮力追求腐敗的虛華、最純情的昔日美夢。蓋茲比對財富的想法,對人生詩意浪漫的情感,展現了美國文化最初的勇敢追夢形象……
※美國媒體女強人歐普拉「經典文學讀書俱樂部」選書
※歐普拉Book Finder──「不可能的愛」主題選書
※20世紀全球百部英語小說第2名
※英國公視BBC百大閱讀書單
※美國藍燈書屋世紀百大經典小說第2名
※《時代》雜誌百大經典小說
※爵士時代的夢幻經典
※村上春樹最愛的書
名人推薦
專家推薦
中華民國英美文學學會理事長∕交通大學外文系特聘教授 馮品佳 專文推薦
國立政治大學英文系教授∕學術界及業界均推崇的英語教授 陳超明 專文推薦
中華民國英美文學學會理事長∕交通大學外文系特聘教授 馮品佳 專文推薦
國立政治大學英文系教授∕學術界及業界均推崇的英語教授 陳超明 專文推薦
編輯推薦
各位親愛的讀者,你是否也像小編一樣,從很小就對《大亨小傳》這本美國文學作品耳熟能詳;等到年紀大一點,偶然機會之下讀了喬志高先生的黃白書皮譯本,總算知道了這是一本講愛情、而且是苦戀的故事,但除此之外並未讀出研究英美文學專家口中的更多厲害寓意,如所謂的「美國夢」「爵士年代」「禁酒令」等等。直到後來才知道,由於作者費茲傑羅本人即置身於當時美國的時空背景,透過他對所處時代氣氛的細膩觀察,以及帶有他個人自況味道的人生經歷,這才促使了《大亨小傳》的誕生。是的,費茲傑羅曾於一九二二年如此宣告著:「決定要寫一些新的東西,一些不尋常、美麗而單純的東西,而且還要有糾結難解的情節。」
因此在製作這本幾乎被奉為經典地位的小書時,小編便採取於每章末尾詳加「注釋」的方式,藉著某些字裡行間所隱含的弦外之音,捕捉作者有意無意透露的時代光景,盼可讓讀者較無窒礙地躍入小說的情境,得以跟隨書中主人翁尼克既介入又抽離的敘事腳步,親身參與自己遠房表妹黛西,和他那富豪鄰居蓋茲比之間的「不了情」。
本書最有氣氛之處在於,我們找到了譯筆絕佳、文字精練、情感斂放得宜的譯者王聖棻大哥,來重現作者費茲傑羅如詩般的全書氛圍──「四處可見夏天已過大半的景象,不管是從小酒館的屋頂上,或是立於路邊修車廠前院、靜靜端坐在電燈光暈中的嶄新紅豔加油檯。回到西蛋的家,我把車停在屋簷下,在院子裡一部廢棄的壓草機上坐了一會兒。風雖然已經平靜下來,群星閃耀的夜晚卻熱鬧得很,林間鳥群拍動翅膀的聲音此起彼落,生氣蓬勃的青蛙全力鼓動著大地的風箱,傳出一陣陣持續不斷的風琴聲。一隻貓的側影在月光下搖搖擺擺地走過……」
原文與譯文全然沒有文藻賣弄,有的只是尼克那犀利又細膩的心緒描繪。最後僅以一小段國外評論來為咱家好讀版本的《大亨小傳》作結:「本書情節簡潔,處處留著伏筆,並以清晰易懂的散文方式書寫(作譯),彷彿一首動人的詩,讓讀者為之心滿意足。」(文/好讀出版編輯愛力小編)
因此在製作這本幾乎被奉為經典地位的小書時,小編便採取於每章末尾詳加「注釋」的方式,藉著某些字裡行間所隱含的弦外之音,捕捉作者有意無意透露的時代光景,盼可讓讀者較無窒礙地躍入小說的情境,得以跟隨書中主人翁尼克既介入又抽離的敘事腳步,親身參與自己遠房表妹黛西,和他那富豪鄰居蓋茲比之間的「不了情」。
本書最有氣氛之處在於,我們找到了譯筆絕佳、文字精練、情感斂放得宜的譯者王聖棻大哥,來重現作者費茲傑羅如詩般的全書氛圍──「四處可見夏天已過大半的景象,不管是從小酒館的屋頂上,或是立於路邊修車廠前院、靜靜端坐在電燈光暈中的嶄新紅豔加油檯。回到西蛋的家,我把車停在屋簷下,在院子裡一部廢棄的壓草機上坐了一會兒。風雖然已經平靜下來,群星閃耀的夜晚卻熱鬧得很,林間鳥群拍動翅膀的聲音此起彼落,生氣蓬勃的青蛙全力鼓動著大地的風箱,傳出一陣陣持續不斷的風琴聲。一隻貓的側影在月光下搖搖擺擺地走過……」
原文與譯文全然沒有文藻賣弄,有的只是尼克那犀利又細膩的心緒描繪。最後僅以一小段國外評論來為咱家好讀版本的《大亨小傳》作結:「本書情節簡潔,處處留著伏筆,並以清晰易懂的散文方式書寫(作譯),彷彿一首動人的詩,讓讀者為之心滿意足。」(文/好讀出版編輯愛力小編)
試閱
在我還少不更事的時候,父親曾送給我一句忠告,直到現在,我仍不斷在心中反覆思索──「當你想批評別人的時候,要記住,這個世界上並不是所有人都具備你所擁有的條件。」
他沒再多說什麼,不過我們之間的溝通總是默契絕佳,我很清楚他想表達的東西遠超過字面上的意義。因為這句話,使我在判斷所有人事物時都傾向保留,這個習慣讓我認識了許多奇人異士,但也招惹到不少討人厭的傢伙。他們心理雖然不正常,反應卻很敏銳,碰到正常人身上有這種特質立刻就黏上來,這讓我在大學時期被指為政客一名,因為我很清楚那些怪人的祕密傷心事。大多數祕密都沒什麼意思,因為年輕人吐露的私密或者他們用來表達的詞彙都是抄來抄去,而且顯然隱瞞了部分事實,所以只要感覺某人的心事又呼之欲出,我就趕快裝睡,發呆,或是假裝不在乎以惹對方生氣。將評斷別人的話留在心裡,絕對是一種得無止盡追求的期望。我仍然有點擔心如果忘了那句忠告會錯失些什麼,雖然我父親這麼說顯得有些自以為是,而我也自以為是地重複著他的話,但我們想說的是——基本的道德感是每個人生來就注定了的。
好了,這樣吹噓著自己的寬容大度,我也得承認自己的容忍也是有限度的。人的外在行為可能建立在堅實的岩石上,也可能建立在濕軟的沼澤裡,一旦包容到某種程度之後,我已經不在乎它們建立在哪了。去年秋天從東岸回來時,我衷心希望這個世界能紀律嚴明,永遠向道德大旗立正致敬。那些自動送上門、混亂又片段的人心之旅我再也不要了。但唯有蓋茲比,也就是本書的主人翁不在此限,他代表了我真心輕蔑的一切。如果人的個性是由一連串的成功姿態組成,那麼蓋茲比的確有他神奇之處,他能夠敏銳感應到未來的人生發展,就像一部能記錄萬里之外地震的複雜機器。這種靈敏反應的能力,和那種被所謂「藝術氣息」美化的纖細感受力完全沒關係,而是一種與生俱來、極為少見的樂觀,一種浪漫的積極。我從來沒有在任何人身上發現過這種特質,看來也不太可能再找到這樣的人。不,蓋茲比臨終時是安詳平和的,令我在意的是困擾著蓋茲比的事,是他幻夢
乍醒時飄來的那些個骯髒塵埃,這讓我暫時無暇顧及人世間虛無的憂傷和短暫的歡樂。
我們卡拉威家三代都住在中西部一個城市,生活富裕,聲名卓著,算得上是望族。家族中代代相傳我們是蘇格蘭伯克魯公爵的後裔,但實際上創下這片家業的是我祖父的哥哥,他在一八五一年來到這裡,弄了個替死鬼去替他打美國內戰,接著開了家五金批發店,並由我父親經營至今。
我從來沒看過這位伯公,但我猜想我們長得很像,尤其是跟懸掛在父親辦公室、一幅表情相當嚴峻的畫像比對之後。一九一五年我從紐哈芬的耶魯大學畢業,距離我父親畢業剛好二十五年。不久之後我參加了那場遲來的日耳曼大遷移,也就是大家通稱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把敵人打得落荒而逃還滿有趣的,結果戰爭結束回到家反而平靜不下來。原本,中西部家鄉該是溫暖的世界中心,現在卻像破落的宇宙邊緣。因此我決定前往東岸學學債券業。我認識的每個人都走這一行,所以我猜多我這個單身漢應該無妨。所有的叔叔舅舅嬸嬸姑姑為此討論了老半天,好像在幫我選哪一家幼稚園最好,最後終於說「為什麼……好……好吧」,人人臉上的表情既認真又遲疑。父親答應資助我一年的生活費用,後來又有些大小雜事拖延了點時間,最後終於在一九二二年春天來到東岸。不會再回去了吧,我這樣想。
在市區找房子安定下來是很實際的想法,但是那時氣候宜人,而且我才剛離開有著廣大庭院和美麗樹林的故鄉,因此當辦公室裡有個年輕人提議一起在通勤便利的郊區租房子時,這主意聽起來真是太棒了。房子是找到了,一間受盡風吹雨打、紙糊似的平房,一個月只要八十元租金,可是公司又臨時把我同事調到華盛頓,結果我只好自己住到郊區去。我有一隻狗(至少是養了好幾天牠才跑掉)、一部老舊的道奇車,和一個芬蘭籍的女傭人;她會幫我鋪床,煮早餐,還會在電爐前喃喃自語,咕噥著芬蘭的生活智慧。
一剛開始我有點孤單,直到有天早上某個比我晚來這兒幾天的人在路上攔住我。
「西蛋村要怎麼去呢?」他一臉徬徨。
我給他指了路。當我再繼續往前走,孤單的感覺已經離我而去。我儼然成了一個導遊,一個先驅,一個最初的拓荒者。那個問路的人無意間賦予了我在鄰里間通行無阻的自由。
陽光日日潑灑,樹葉從新芽化作一片濃綠,萬物像快轉的電影般迅速生長,我感覺到一股熟悉的信念,我的人生將在這個夏天重新出發。
有很多書要讀是一回事,而且看書還得遠離戶外新鮮空氣,耗費許多寶貴心神。我買了一大堆關於銀行業務、信用貸款和投資理財的書,紅底金字一本本排在書架上閃閃發亮,活像鑄幣廠剛造好的新錢,彷彿從中就能揭露米達斯、摩根和梅賽納斯等人才知道的淘金祕方。此外我還想多看些其他的書。我在大學時代對文學很有興趣,像是有一年我為《耶魯學報》寫了一系列嚴謹而易懂的評論,而現在我要把文學、閱讀等事物重新帶入生活,再次成為那種多方涉獵的「專家」,那種「萬事通」,畢竟「以單一角度去看,人生會豐富得多」這句話並不只是老生常談。
說起來機緣巧合,我早該在北美洲這個最奇特的地方租房子的。它位於一座細長又喧鬧的島嶼上,這個島朝紐約的正東方延伸出去,島上除了其他天然奇景,還有兩個不尋常的地形——意即,在紐約市二十哩外有兩顆巨大的蛋,形狀一模一樣,有道細長的小海灣將兩者分開。兩顆蛋伸入西半球溫馴平和的大海中,也就是長島海灣附近的海域。它們並非完美的橢圓形,而是像哥倫布的故事裡一端被敲扁地直立著,只不過它們的外形毫無二致肯定會讓飛越其上的海鷗困惑不已。但對於我們這些沒有翅膀的生物來說,除了外型和大小之外,更有趣的一點是,這兩顆蛋無論從哪一方面看都毫無相同之處。
我住在西蛋,就是……呃……比較落後的那顆蛋,用這個說法只能大致形容此地的古怪,以及和東蛋之間的巨大差異。我的房子就在蛋的最頂端,離海灘只有五十碼,左右被兩棟每季租金高達一萬兩千至一萬五千元的大型別墅包夾。在我右手邊這棟不管用什麼標準來看都是氣派豪華的建築,整棟房屋完全依照法國諾曼第某間市政廳風格而興建,側面立著一座塔,嶄新華麗的外觀薄薄披覆了一層常春藤,還有大理石游泳池和占地超過四十畝的庭園。這就是蓋茲比的豪宅。更確切地說,那時我還不認識蓋茲比先生,只知道豪宅在這個人的名下。我的房子則像個刺眼的異物,不過這個異物很小,沒什麼人會注意到,因此從我的房子不但可以看到海,欣賞鄰居家一部份的庭院景色,還能與百萬富翁比鄰而居,真是讓人安慰,而這一切一個月只要八十元。
小灣對岸可以看見,繁榮的東蛋一棟棟純白豪宅沿著海岸線閃閃發亮,而這年夏天的經歷就是從那個傍晚開始——我開車到東蛋和湯姆‧布坎南夫婦吃晚餐。黛西是我的遠房表親,湯姆則是大學時期的朋友。戰後不久,我還到芝加哥叨擾了他們兩天。
黛西的丈夫呢,其他各式各樣的運動成就不說,他是紐哈芬有史以來最厲害的美式足球前鋒,可說是全國皆知的人物,也就是在二十一歲就到達人生巔峰、接下來做每件事只好一直走下坡那種人。他的家族極為富有,即使是大學時期,他手邊能夠花用的錢已經讓人自嘆弗如。現在他離開芝加哥來到東岸,陣仗之大讓人嘖嘖稱奇,比如說,他還從森林湖市帶來一群打馬球專用的馬匹。很難相信,一個和我同輩的人能有錢到這種程度。
我不知道他們為什麼來到東岸。他們曾在巴黎待了一年,沒有什麼特別的理由,接著又蜻蜓點水似地這裡待一陣子,那裡住一會兒,只要哪裡有人打馬球,有錢人聚集在什麼地方,他們就往那裡去。黛西在電話中告訴我,這次是來東岸定居,但是我不相信她的話,因為我看不出她的內心在想什麼。我倒是感覺湯姆會永遠這樣飄蕩下去,尋找他內心的渴望——那些一去不復返的球賽裡激情而喧鬧的歡呼。
所以我就在一個溫暖有風的傍晚,開著車到東蛋去看兩個幾乎認不出來的老朋友。他們的房子是一棟喬治亞殖民時期風格的宅邸,紅磚白櫺的建築俯視著港灣,非常賞心悅目,精心設計的程度超過我的預想。庭院從岸邊開始向屋子大門奔馳,延伸了四分之一哩,躍過日晷、紅磚牆和燦爛盛開的花圃,最後來到屋子前方化為翠綠的藤蔓蜿蜒爬上了側面,彷彿要展現一股奔跑的力量。屋子正前方有一整排落地窗,金色的夕陽映得玻璃閃閃發亮,窗戶大敞迎接這溫暖多風的午後。湯姆‧布坎南一身騎馬裝扮,雙腳大開地站在前廊。
他的模樣已經變了,和以前在紐哈芬時大不相同。現在的他是個體格壯碩、有著稻草色頭髮和一張苛刻嘴巴,覺得自己很了不起的三十來歲男人。一對精光閃閃、不可一世的眼睛在臉上顯得非常醒目,也使他永遠帶有一種咄咄逼人的感覺。即使是秀氣亮眼的騎馬套裝也掩蓋不住那副身軀散發出的巨大力量,比如腳上那雙光可鑑人的馬靴,從第一個孔到最後一個孔都繃得實實的;身上那件騎馬專用薄外套底下的肩膀一動,就會有一大塊肌肉跟著牽動。這是一副有著巨大影響力的身軀,一副冷酷無情的身軀。
他說話時聲音高昂中帶著沙啞,更增添他帶給人的易怒印象。他的語氣裡有一種老爸教訓兒子似的輕視,即使是跟他喜歡的人說話也是一樣,在紐哈芬時就有人很痛恨他的蠻橫。
「好了,可別因為我比你壯,比你有男子氣概,就什麼都聽我的。」——這似乎就是他想說的。我們同屬一個高年級社團,雖然並不相熟,但總覺得他很認同我,並且是以一種嚴厲挑釁的態度來表現自己的渴望,想讓我對他有好感。
我們在陽光西曬的長廊上聊了幾分鐘。
「我這個地方真不錯。」他說話的時候眼睛眨個不停。
他扶著我的手臂轉過我的身子,並且伸出一隻寬大的手在我前方的景色指了指,被他手指掃過的包括一個義大利式的低窪花園,一方占了半畝地、芳香濃郁的玫瑰花圃,以及一艘隨著波浪不斷沖撞岸邊的扁鼻汽艇。
「這些原本都是石油大亨迪緬因的。」他又把我轉過來,禮貌中帶著莽撞,「我們進去吧。」
我們走過一道挑高的玄關,來到一個明亮、充滿玫瑰色的地方,兩端以落地窗區隔,精巧地鑲在屋子當中。微微敞開的窗戶閃動著白光,外頭鮮綠的草地像是要漫進屋子裡。一陣微風穿過房間,吹得一頭的窗簾向屋內飄動,另一頭向屋外搖曳,彷彿朝糖霜結婚蛋糕似的天花板飾條扭絞著蒼白的旗幟,又於酒紅色的地毯上留下片片漣漪,像海風在水面上灑下的影子。
房間裡唯一靜止不動的東西是一張巨大沙發,兩個年輕的女人置身其中,就像坐在被拴住的熱氣球裡。她們倆都一身白,衣服被風吹得翩翩擺動,好像才剛在屋子周圍短短繞了一圈又回到這裡。我一定是站了好一會兒,只顧著聽窗簾拍打捲動的聲音和牆上畫像的喟嘆。突然一聲巨響傳來,原來是湯姆‧布坎南關上了後面的落地窗,屋子裡流動的風沉寂下來,讓浮在空中的窗簾和地毯,還有兩位年輕的女士都一起飄然降落。
年紀小一點的那位女士我不認識。她四肢伸得筆直躺在沙發一端,完全靜止不動;下巴微微上揚,像在撐住某個很容易掉下來的東西。我不知道她的眼角餘光有沒有瞄到我,因為從她的眼神完全看不出來;說實話,我差點嚇得想小聲為自己貿然進來打擾到她而道歉。
另外一個就是黛西,她作勢起身,身體微微向前,表情正經八百;接著她笑出聲,一個忍俊不住,風情萬種的輕笑,我也報以微笑走進了房間。
「我開心得整……整個人都軟了。」
她又笑了起來,好像她剛剛說的話很幽默機智;隨即她深深握住我的手,仰起臉龐專注地看著我,表現出這個世界上彷彿她最想見到的人就是我。黛西總是來這招。她輕聲暗示,旁邊那位正在玩平衡遊戲的女孩,姓貝克。(我聽說,黛西之所以輕聲細語只是為了讓人靠近她,但這種無關緊要的批評絲毫無損她的迷人。)
至少,貝克小姐的嘴唇微微一動,以幾乎察覺不到的姿態向我點了一下頭,隨即又把頭仰回去;那個她正在平衡的東西顯然因此晃了一下,造成她某種程度的驚嚇,令我又有一股想要道歉的衝動。幾乎任何極有自信的表現都能讓我肅然起敬。
我回頭看著黛西表妹,她開始用低迴動人的聲音問我一些問題。那是一種會讓人仔細聆聽的聲音,彷彿一字一句都是精心安排的音符樂句,錯過再也無緣得聞。她有一張可愛中帶些憂鬱、散發著明亮氣息的臉,一雙神采煥發的眼睛和亮麗熱情的雙唇,但是讓那些裙下之臣難以忘懷的還是她的聲音,裡面有股讓人怦然心動的力量,聽了忍不住要歡欣歌唱。光是那句輕輕呢喃的「聽著!」就可聽出她剛才彷彿做了一些快樂興奮的事情,而接下來還有更多快樂興奮的事在後面等著。
我告訴她,來東岸的路上我曾經在芝加哥停留一天,有一大堆人託我問候她。
「他們會想我?」她興奮得驚呼出來。
「整個城市的人都想妳想得好感傷。所有的車子都把左後輪漆成黑色,用來象徵花環,表達對妳的思念。沿著城市的北岸一整夜都哭聲震天呢。」
「真是太感動了!我們回去吧,湯姆。明天就走!」可是緊接著她又將話題生生一轉,「你該看看寶寶的。」
「我很想看看她。」
「她睡了。兩歲了,你有沒有看過她呢?」
「從來沒有。」
「這樣啊,你是該看看她的。她真是……」
湯姆在房間裡煩躁地踱來踱去,這時停下了腳步,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
「尼克,你現在在做什麼工作?」
「我在做債券方面的工作。」
「跟誰?」
我一一告訴他。
「聽都沒聽過。」他斬釘截鐵地下了結論。
我很不高興。
「會的,」我馬上回答,「如果你待在東岸,就會聽到他們的名字。」
「喔,我會留在東岸的,這你大可放心。」說話時他瞥了黛西一眼,隨即又看著我,好像在提防些什麼事情,「我要是住到別的地方去就是個天大的笨蛋。」
就在這個時候,貝克小姐突然開口了:「就是這樣!」我嚇了一大跳,從我進到屋子開始,這是她說的第一句話。她顯然和我一樣被自己的話嚇了一跳,因為接下來她打了個哈欠,動作敏捷輕巧地站起身,走了過來。
「我全身都僵了,」她語帶抱怨,「都不知道在那張沙發上躺了多久。」
「跟我可沒關係,」黛西立刻回道,「我可是花了一整個下午的時間想帶妳到紐約去。」
「不喝了,謝謝。」貝克小姐婉拒了剛從餐室端出來的四杯雞尾酒,「我現在正全心全意地接受訓練。」
湯姆看著她,一臉不可置信。
「說得跟真的一樣!」他仰頭把酒喝光,彷彿杯底殘留著一小滴酒,「我真無法想像妳這是在做什麼訓練。」
我看著貝克小姐,心裡猜想她正在做的「訓練」會是什麼。我喜歡看著她的一舉一動。她是個身材纖細、胸部不大的女孩,她用力將肩膀往後收挺出胸膛,像個年輕的軍校生,藉此強調筆挺的身形。因為陽光刺眼,她瞇起灰色的眼睛看我,用她那張蒼白迷人帶著渴望的臉,客氣地回應了我的好奇。我突然想起以前在什麼地方看過她,或是她的照片。
「你住在西蛋,」她一副沒什麼大不了的樣子,「我在那邊有認識的人。」
「我一個人都不……」
「你一定認識蓋茲比。」
「蓋茲比?」黛西聲音一僵,「哪個蓋茲比?」
我還沒來得及回答他是我的鄰居,就聽見宣布晚餐準備好了。湯姆‧布坎南伸出自己繃緊的手臂,一把插進我的臂彎,架著我離開了房間,把我當西洋棋子似地推來推去。兩位年輕的女士則互相輕摟著腰,蓮步輕移,慵懶地走在我們前面,最後來到一個玫瑰色的陽臺上。陽臺正對著夕陽,桌上點了四根蠟燭,燭光在微弱的風中搖曳。
他沒再多說什麼,不過我們之間的溝通總是默契絕佳,我很清楚他想表達的東西遠超過字面上的意義。因為這句話,使我在判斷所有人事物時都傾向保留,這個習慣讓我認識了許多奇人異士,但也招惹到不少討人厭的傢伙。他們心理雖然不正常,反應卻很敏銳,碰到正常人身上有這種特質立刻就黏上來,這讓我在大學時期被指為政客一名,因為我很清楚那些怪人的祕密傷心事。大多數祕密都沒什麼意思,因為年輕人吐露的私密或者他們用來表達的詞彙都是抄來抄去,而且顯然隱瞞了部分事實,所以只要感覺某人的心事又呼之欲出,我就趕快裝睡,發呆,或是假裝不在乎以惹對方生氣。將評斷別人的話留在心裡,絕對是一種得無止盡追求的期望。我仍然有點擔心如果忘了那句忠告會錯失些什麼,雖然我父親這麼說顯得有些自以為是,而我也自以為是地重複著他的話,但我們想說的是——基本的道德感是每個人生來就注定了的。
好了,這樣吹噓著自己的寬容大度,我也得承認自己的容忍也是有限度的。人的外在行為可能建立在堅實的岩石上,也可能建立在濕軟的沼澤裡,一旦包容到某種程度之後,我已經不在乎它們建立在哪了。去年秋天從東岸回來時,我衷心希望這個世界能紀律嚴明,永遠向道德大旗立正致敬。那些自動送上門、混亂又片段的人心之旅我再也不要了。但唯有蓋茲比,也就是本書的主人翁不在此限,他代表了我真心輕蔑的一切。如果人的個性是由一連串的成功姿態組成,那麼蓋茲比的確有他神奇之處,他能夠敏銳感應到未來的人生發展,就像一部能記錄萬里之外地震的複雜機器。這種靈敏反應的能力,和那種被所謂「藝術氣息」美化的纖細感受力完全沒關係,而是一種與生俱來、極為少見的樂觀,一種浪漫的積極。我從來沒有在任何人身上發現過這種特質,看來也不太可能再找到這樣的人。不,蓋茲比臨終時是安詳平和的,令我在意的是困擾著蓋茲比的事,是他幻夢
乍醒時飄來的那些個骯髒塵埃,這讓我暫時無暇顧及人世間虛無的憂傷和短暫的歡樂。
我們卡拉威家三代都住在中西部一個城市,生活富裕,聲名卓著,算得上是望族。家族中代代相傳我們是蘇格蘭伯克魯公爵的後裔,但實際上創下這片家業的是我祖父的哥哥,他在一八五一年來到這裡,弄了個替死鬼去替他打美國內戰,接著開了家五金批發店,並由我父親經營至今。
我從來沒看過這位伯公,但我猜想我們長得很像,尤其是跟懸掛在父親辦公室、一幅表情相當嚴峻的畫像比對之後。一九一五年我從紐哈芬的耶魯大學畢業,距離我父親畢業剛好二十五年。不久之後我參加了那場遲來的日耳曼大遷移,也就是大家通稱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把敵人打得落荒而逃還滿有趣的,結果戰爭結束回到家反而平靜不下來。原本,中西部家鄉該是溫暖的世界中心,現在卻像破落的宇宙邊緣。因此我決定前往東岸學學債券業。我認識的每個人都走這一行,所以我猜多我這個單身漢應該無妨。所有的叔叔舅舅嬸嬸姑姑為此討論了老半天,好像在幫我選哪一家幼稚園最好,最後終於說「為什麼……好……好吧」,人人臉上的表情既認真又遲疑。父親答應資助我一年的生活費用,後來又有些大小雜事拖延了點時間,最後終於在一九二二年春天來到東岸。不會再回去了吧,我這樣想。
在市區找房子安定下來是很實際的想法,但是那時氣候宜人,而且我才剛離開有著廣大庭院和美麗樹林的故鄉,因此當辦公室裡有個年輕人提議一起在通勤便利的郊區租房子時,這主意聽起來真是太棒了。房子是找到了,一間受盡風吹雨打、紙糊似的平房,一個月只要八十元租金,可是公司又臨時把我同事調到華盛頓,結果我只好自己住到郊區去。我有一隻狗(至少是養了好幾天牠才跑掉)、一部老舊的道奇車,和一個芬蘭籍的女傭人;她會幫我鋪床,煮早餐,還會在電爐前喃喃自語,咕噥著芬蘭的生活智慧。
一剛開始我有點孤單,直到有天早上某個比我晚來這兒幾天的人在路上攔住我。
「西蛋村要怎麼去呢?」他一臉徬徨。
我給他指了路。當我再繼續往前走,孤單的感覺已經離我而去。我儼然成了一個導遊,一個先驅,一個最初的拓荒者。那個問路的人無意間賦予了我在鄰里間通行無阻的自由。
陽光日日潑灑,樹葉從新芽化作一片濃綠,萬物像快轉的電影般迅速生長,我感覺到一股熟悉的信念,我的人生將在這個夏天重新出發。
有很多書要讀是一回事,而且看書還得遠離戶外新鮮空氣,耗費許多寶貴心神。我買了一大堆關於銀行業務、信用貸款和投資理財的書,紅底金字一本本排在書架上閃閃發亮,活像鑄幣廠剛造好的新錢,彷彿從中就能揭露米達斯、摩根和梅賽納斯等人才知道的淘金祕方。此外我還想多看些其他的書。我在大學時代對文學很有興趣,像是有一年我為《耶魯學報》寫了一系列嚴謹而易懂的評論,而現在我要把文學、閱讀等事物重新帶入生活,再次成為那種多方涉獵的「專家」,那種「萬事通」,畢竟「以單一角度去看,人生會豐富得多」這句話並不只是老生常談。
說起來機緣巧合,我早該在北美洲這個最奇特的地方租房子的。它位於一座細長又喧鬧的島嶼上,這個島朝紐約的正東方延伸出去,島上除了其他天然奇景,還有兩個不尋常的地形——意即,在紐約市二十哩外有兩顆巨大的蛋,形狀一模一樣,有道細長的小海灣將兩者分開。兩顆蛋伸入西半球溫馴平和的大海中,也就是長島海灣附近的海域。它們並非完美的橢圓形,而是像哥倫布的故事裡一端被敲扁地直立著,只不過它們的外形毫無二致肯定會讓飛越其上的海鷗困惑不已。但對於我們這些沒有翅膀的生物來說,除了外型和大小之外,更有趣的一點是,這兩顆蛋無論從哪一方面看都毫無相同之處。
我住在西蛋,就是……呃……比較落後的那顆蛋,用這個說法只能大致形容此地的古怪,以及和東蛋之間的巨大差異。我的房子就在蛋的最頂端,離海灘只有五十碼,左右被兩棟每季租金高達一萬兩千至一萬五千元的大型別墅包夾。在我右手邊這棟不管用什麼標準來看都是氣派豪華的建築,整棟房屋完全依照法國諾曼第某間市政廳風格而興建,側面立著一座塔,嶄新華麗的外觀薄薄披覆了一層常春藤,還有大理石游泳池和占地超過四十畝的庭園。這就是蓋茲比的豪宅。更確切地說,那時我還不認識蓋茲比先生,只知道豪宅在這個人的名下。我的房子則像個刺眼的異物,不過這個異物很小,沒什麼人會注意到,因此從我的房子不但可以看到海,欣賞鄰居家一部份的庭院景色,還能與百萬富翁比鄰而居,真是讓人安慰,而這一切一個月只要八十元。
小灣對岸可以看見,繁榮的東蛋一棟棟純白豪宅沿著海岸線閃閃發亮,而這年夏天的經歷就是從那個傍晚開始——我開車到東蛋和湯姆‧布坎南夫婦吃晚餐。黛西是我的遠房表親,湯姆則是大學時期的朋友。戰後不久,我還到芝加哥叨擾了他們兩天。
黛西的丈夫呢,其他各式各樣的運動成就不說,他是紐哈芬有史以來最厲害的美式足球前鋒,可說是全國皆知的人物,也就是在二十一歲就到達人生巔峰、接下來做每件事只好一直走下坡那種人。他的家族極為富有,即使是大學時期,他手邊能夠花用的錢已經讓人自嘆弗如。現在他離開芝加哥來到東岸,陣仗之大讓人嘖嘖稱奇,比如說,他還從森林湖市帶來一群打馬球專用的馬匹。很難相信,一個和我同輩的人能有錢到這種程度。
我不知道他們為什麼來到東岸。他們曾在巴黎待了一年,沒有什麼特別的理由,接著又蜻蜓點水似地這裡待一陣子,那裡住一會兒,只要哪裡有人打馬球,有錢人聚集在什麼地方,他們就往那裡去。黛西在電話中告訴我,這次是來東岸定居,但是我不相信她的話,因為我看不出她的內心在想什麼。我倒是感覺湯姆會永遠這樣飄蕩下去,尋找他內心的渴望——那些一去不復返的球賽裡激情而喧鬧的歡呼。
所以我就在一個溫暖有風的傍晚,開著車到東蛋去看兩個幾乎認不出來的老朋友。他們的房子是一棟喬治亞殖民時期風格的宅邸,紅磚白櫺的建築俯視著港灣,非常賞心悅目,精心設計的程度超過我的預想。庭院從岸邊開始向屋子大門奔馳,延伸了四分之一哩,躍過日晷、紅磚牆和燦爛盛開的花圃,最後來到屋子前方化為翠綠的藤蔓蜿蜒爬上了側面,彷彿要展現一股奔跑的力量。屋子正前方有一整排落地窗,金色的夕陽映得玻璃閃閃發亮,窗戶大敞迎接這溫暖多風的午後。湯姆‧布坎南一身騎馬裝扮,雙腳大開地站在前廊。
他的模樣已經變了,和以前在紐哈芬時大不相同。現在的他是個體格壯碩、有著稻草色頭髮和一張苛刻嘴巴,覺得自己很了不起的三十來歲男人。一對精光閃閃、不可一世的眼睛在臉上顯得非常醒目,也使他永遠帶有一種咄咄逼人的感覺。即使是秀氣亮眼的騎馬套裝也掩蓋不住那副身軀散發出的巨大力量,比如腳上那雙光可鑑人的馬靴,從第一個孔到最後一個孔都繃得實實的;身上那件騎馬專用薄外套底下的肩膀一動,就會有一大塊肌肉跟著牽動。這是一副有著巨大影響力的身軀,一副冷酷無情的身軀。
他說話時聲音高昂中帶著沙啞,更增添他帶給人的易怒印象。他的語氣裡有一種老爸教訓兒子似的輕視,即使是跟他喜歡的人說話也是一樣,在紐哈芬時就有人很痛恨他的蠻橫。
「好了,可別因為我比你壯,比你有男子氣概,就什麼都聽我的。」——這似乎就是他想說的。我們同屬一個高年級社團,雖然並不相熟,但總覺得他很認同我,並且是以一種嚴厲挑釁的態度來表現自己的渴望,想讓我對他有好感。
我們在陽光西曬的長廊上聊了幾分鐘。
「我這個地方真不錯。」他說話的時候眼睛眨個不停。
他扶著我的手臂轉過我的身子,並且伸出一隻寬大的手在我前方的景色指了指,被他手指掃過的包括一個義大利式的低窪花園,一方占了半畝地、芳香濃郁的玫瑰花圃,以及一艘隨著波浪不斷沖撞岸邊的扁鼻汽艇。
「這些原本都是石油大亨迪緬因的。」他又把我轉過來,禮貌中帶著莽撞,「我們進去吧。」
我們走過一道挑高的玄關,來到一個明亮、充滿玫瑰色的地方,兩端以落地窗區隔,精巧地鑲在屋子當中。微微敞開的窗戶閃動著白光,外頭鮮綠的草地像是要漫進屋子裡。一陣微風穿過房間,吹得一頭的窗簾向屋內飄動,另一頭向屋外搖曳,彷彿朝糖霜結婚蛋糕似的天花板飾條扭絞著蒼白的旗幟,又於酒紅色的地毯上留下片片漣漪,像海風在水面上灑下的影子。
房間裡唯一靜止不動的東西是一張巨大沙發,兩個年輕的女人置身其中,就像坐在被拴住的熱氣球裡。她們倆都一身白,衣服被風吹得翩翩擺動,好像才剛在屋子周圍短短繞了一圈又回到這裡。我一定是站了好一會兒,只顧著聽窗簾拍打捲動的聲音和牆上畫像的喟嘆。突然一聲巨響傳來,原來是湯姆‧布坎南關上了後面的落地窗,屋子裡流動的風沉寂下來,讓浮在空中的窗簾和地毯,還有兩位年輕的女士都一起飄然降落。
年紀小一點的那位女士我不認識。她四肢伸得筆直躺在沙發一端,完全靜止不動;下巴微微上揚,像在撐住某個很容易掉下來的東西。我不知道她的眼角餘光有沒有瞄到我,因為從她的眼神完全看不出來;說實話,我差點嚇得想小聲為自己貿然進來打擾到她而道歉。
另外一個就是黛西,她作勢起身,身體微微向前,表情正經八百;接著她笑出聲,一個忍俊不住,風情萬種的輕笑,我也報以微笑走進了房間。
「我開心得整……整個人都軟了。」
她又笑了起來,好像她剛剛說的話很幽默機智;隨即她深深握住我的手,仰起臉龐專注地看著我,表現出這個世界上彷彿她最想見到的人就是我。黛西總是來這招。她輕聲暗示,旁邊那位正在玩平衡遊戲的女孩,姓貝克。(我聽說,黛西之所以輕聲細語只是為了讓人靠近她,但這種無關緊要的批評絲毫無損她的迷人。)
至少,貝克小姐的嘴唇微微一動,以幾乎察覺不到的姿態向我點了一下頭,隨即又把頭仰回去;那個她正在平衡的東西顯然因此晃了一下,造成她某種程度的驚嚇,令我又有一股想要道歉的衝動。幾乎任何極有自信的表現都能讓我肅然起敬。
我回頭看著黛西表妹,她開始用低迴動人的聲音問我一些問題。那是一種會讓人仔細聆聽的聲音,彷彿一字一句都是精心安排的音符樂句,錯過再也無緣得聞。她有一張可愛中帶些憂鬱、散發著明亮氣息的臉,一雙神采煥發的眼睛和亮麗熱情的雙唇,但是讓那些裙下之臣難以忘懷的還是她的聲音,裡面有股讓人怦然心動的力量,聽了忍不住要歡欣歌唱。光是那句輕輕呢喃的「聽著!」就可聽出她剛才彷彿做了一些快樂興奮的事情,而接下來還有更多快樂興奮的事在後面等著。
我告訴她,來東岸的路上我曾經在芝加哥停留一天,有一大堆人託我問候她。
「他們會想我?」她興奮得驚呼出來。
「整個城市的人都想妳想得好感傷。所有的車子都把左後輪漆成黑色,用來象徵花環,表達對妳的思念。沿著城市的北岸一整夜都哭聲震天呢。」
「真是太感動了!我們回去吧,湯姆。明天就走!」可是緊接著她又將話題生生一轉,「你該看看寶寶的。」
「我很想看看她。」
「她睡了。兩歲了,你有沒有看過她呢?」
「從來沒有。」
「這樣啊,你是該看看她的。她真是……」
湯姆在房間裡煩躁地踱來踱去,這時停下了腳步,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
「尼克,你現在在做什麼工作?」
「我在做債券方面的工作。」
「跟誰?」
我一一告訴他。
「聽都沒聽過。」他斬釘截鐵地下了結論。
我很不高興。
「會的,」我馬上回答,「如果你待在東岸,就會聽到他們的名字。」
「喔,我會留在東岸的,這你大可放心。」說話時他瞥了黛西一眼,隨即又看著我,好像在提防些什麼事情,「我要是住到別的地方去就是個天大的笨蛋。」
就在這個時候,貝克小姐突然開口了:「就是這樣!」我嚇了一大跳,從我進到屋子開始,這是她說的第一句話。她顯然和我一樣被自己的話嚇了一跳,因為接下來她打了個哈欠,動作敏捷輕巧地站起身,走了過來。
「我全身都僵了,」她語帶抱怨,「都不知道在那張沙發上躺了多久。」
「跟我可沒關係,」黛西立刻回道,「我可是花了一整個下午的時間想帶妳到紐約去。」
「不喝了,謝謝。」貝克小姐婉拒了剛從餐室端出來的四杯雞尾酒,「我現在正全心全意地接受訓練。」
湯姆看著她,一臉不可置信。
「說得跟真的一樣!」他仰頭把酒喝光,彷彿杯底殘留著一小滴酒,「我真無法想像妳這是在做什麼訓練。」
我看著貝克小姐,心裡猜想她正在做的「訓練」會是什麼。我喜歡看著她的一舉一動。她是個身材纖細、胸部不大的女孩,她用力將肩膀往後收挺出胸膛,像個年輕的軍校生,藉此強調筆挺的身形。因為陽光刺眼,她瞇起灰色的眼睛看我,用她那張蒼白迷人帶著渴望的臉,客氣地回應了我的好奇。我突然想起以前在什麼地方看過她,或是她的照片。
「你住在西蛋,」她一副沒什麼大不了的樣子,「我在那邊有認識的人。」
「我一個人都不……」
「你一定認識蓋茲比。」
「蓋茲比?」黛西聲音一僵,「哪個蓋茲比?」
我還沒來得及回答他是我的鄰居,就聽見宣布晚餐準備好了。湯姆‧布坎南伸出自己繃緊的手臂,一把插進我的臂彎,架著我離開了房間,把我當西洋棋子似地推來推去。兩位年輕的女士則互相輕摟著腰,蓮步輕移,慵懶地走在我們前面,最後來到一個玫瑰色的陽臺上。陽臺正對著夕陽,桌上點了四根蠟燭,燭光在微弱的風中搖曳。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