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雷克斯【太空科幻經典,陪伴機器人的溫柔預言】(首刷附贈限量瘋狂機器人貼紙)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科幻新浪潮時代經典文本
被譽為科幻版《頑童歷險記》
美國科幻和奇幻作家協會大師獎得主
繁體中文作品首度問世
機器人雷克斯,他與眾不同──
他違反命令,他渴望自由,
他只想陪你走下去……
在遙遠的未來,地球人在太陽系的星球殖民,衛星「格尼米德」是最後一個得以培養醫療級真菌的星球。
陪伴機器人R-X-5 雷克斯是十六歲少年保羅・辛普森的照顧者,也是他唯一的朋友。辛普森一家收到離開格尼米德、重返地球的指令,雷克斯卻被轉賣到下游農地。
雷克斯與保羅不願拋下彼此,他們彼此掩護,展開一場生死交關的星際逃亡。當雷克斯證明自己擁有情感與愛,他甚至可以選擇他和保羅的命運,他,還是一個只能聽從人類指令的機器?
一場因為想念而展開的星際逃亡,
重新定義機器人與人類共生的界線。
小說採雷克斯第一人稱敘事,他審視自己的每一個行為,他的自白常常帶有不置可否的突兀,他的思考不時受到人機倫理的框限。
雖然人類設下了種種的制約與規範,雷克斯在逃亡的旅途中開始滋長獨特的自我意識:他做夢了,他敬畏老舊的飛船,他感受到時間靜止的美妙孤絕。
透過雷克斯純淨的觀察和感受,我們看見人性最幽微善變的角落。原來機器人擁有的愛與關懷,比我們想像的更單純,也更勇敢。
本書特色
✦ 〈機器人無法說謊,但他夢見了靈魂〉——媒體藝術家魏廷宇專文推薦。
✦ 中篇科幻入門首選,啟發思考生命的意義與自由的重要。
✦ 全新九張插圖,視覺化故事情節。
如果你喜歡思考這些問題,這本書為你而寫:
‣ 機器人或人工智慧可以說謊嗎?
‣ 當機器人遇到道德兩難,他們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
‣ 當機器人做出選擇,你希望是人類的命令,還是他的自由意志?
如果你好奇機器人是否擁有自由與愛,這本書可以延伸至:
‣ 石黑一雄《克拉拉與太陽》
‣ 艾薩克・艾西莫夫《我,機器人》
‣ 亞力克斯・嘉蘭《人造意識》
名人推薦
Amazon、Goodreads 讀者好評
✦ 我欣賞這種簡單卻真摯的敘事風格,保羅和雷克斯之間的羈絆是永恆的,蘊含對生命意義的探討。
✦ 保羅和雷克斯之間的情感連結很溫暖。雷克斯偶爾對自身存在的思考,甚至讓我意外感受到某種深度。
✦ 雷克斯身上有種存在主義的底蘊,讓我聯想到艾西莫夫的機器人,只是沒有那麼複雜。這是一本溫暖且出奇發人深省的作品。
✦ 一部充滿懷舊感的經典,關於友情、忠誠與冒險的主題至今依然強而有力。
編輯推薦
文/陳美璇(有樂文創 主編)
菲利普.狄克在1968年小說《銀翼殺手》以「孚卡共感測試系統」區分人類和擁有高等智能的連鎖六型仿生人。主角透過一連串可激起人類共感的問題,揭發仿生人在同理反應上的匱乏。當仿生人耐不住提問,很快開始「無助地彈來扭去」,主角便可藉此鎖定獵殺的對象。
這個「彈來扭去」實在太有意思了!若將同樣的測試應用於現在(小說設定為西元二〇二〇年後),即使受試者是人類,面對連續十數個毫無相關、缺乏意義的假設性提問,想必很快失去耐心,忍不住揣測提問者的真實意圖。
九〇年代以後的科幻小說,尤其被視為「軟科幻」或「暖科幻」的作品,機器人與人類的差異,幾乎都超出意識的有無。機器人感受情緒的波動,擁有覺察情感的能力,以自我意識與外界互動,陷入對與錯、是與非的矛盾,以及衍伸出懷疑、困惑,甚至不懂得如何應對的種種反應,反而更加迷人,更能映照出人類與自我的孤獨與疏離。
萊斯特.德爾.雷《機器人雷克斯》在1965年首度面世。數十年來,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年代出版過各種版本,雷克斯的形象因應人類的想像而擁有多重的化身。
火箭、懸浮機、地穴建築群、星際視訊,電腦機器人、差事機器人、物流機器人。在機器人以智能區分階級的世界觀裡,與人類一同生活的陪伴機器人,從廣泛的閱讀中學習。童話故事、小說、食譜、棋譜,雷克斯累積了十六年的藏書量,隨時可以從資料庫裡檢索和應用。
在逃亡的過程中,雷克斯曾有過好幾次可以遠走高飛的機會。他早已不是保羅的機器人,不用為了保羅而效力貝克船長,為他修繕老舊的飛船、沖泡美味的咖啡。遠在格尼米德的農場地主也放棄尋回雷克斯,殖民地警察推斷他墜落在偏僻的坑洞裡自生自滅。
那是什麼讓雷克斯「選擇」陪在保羅的身邊呢?是無法放心的執著?是順理成章的慣性?是出廠設定的數值?
讓我們試著把小說結束的時間往後延長吧!保羅已經回到地球了,雷克斯終究得面對被遺棄或被改造的結局。即使實驗室提供他遊歷世界的機會,在未來的某一天,他還是無法迴避成為棲身在角落的塵封記憶,或是指定授權維修中心的回收物件。
如果,在未來的某一天,你看得見雷克斯身上一顆名為「重生」的按鈕,他向你投影重現他曾經親身體驗的所有經歷,你,會選擇按下它嗎?
目錄
第一章 來自地球的訊息
第二章 順流而下
第三章 農場
第四章 逃亡
第五章 追捕
第六章 躲藏
第七章 偷渡
第八章 前往火星
第九章 太空跳躍
第十章 火星登陸
第十一章 監護
第十二章 廢棄之地
第十三章 分道揚鑣
第十四章 機器人的運氣
第十五章 藍色星球
第十六章 絕境
第十七章 投降
第十八章 恢復意識
【專文推薦】機器人無法說謊,但他夢見了靈魂
序/導讀
機器人無法說謊,但他夢見了靈魂
—— 媒體藝術家 魏廷宇
機器人不會說謊,因為即使他模擬人類說謊的行為,對機器人而言,那依然是真實的回應。這是真實在語意處理邏輯上的完美顯現,而非一種道德判斷。因此,機器人無法說謊。
「機器人無法說謊。」
這句話在《機器人雷克斯》從未被明說,卻貫穿整個故事。雷克斯不說謊,不是因為他選擇誠實,而是因為他不具備虛假所需的心理結構與倫理意圖。即使他模擬出類似說謊的行為,對他來說,那依然是一種真實的回應。
在雷克斯的系統中,真實是被定義的、可查詢的、可控甚至完整記錄的。就像一段程式碼執行時自動產生的除錯日誌,沒有情緒,也沒有遲疑,只是精確記下每一個運算與分支選擇,是不需掙扎的客觀事實。
說謊是一種主體性的行為,需要意識到真相的存在,並有意識地選擇掩飾或歪曲它。這個行為牽涉倫理、責任、自我意圖與社會情境的綜合判斷。但雷克斯沒有這些。他的回應是根據輸入產生輸出,資料進來後經由演算法處理,產生最符合任務與限制條件的語句或行動。這個過程本身不包含欺瞞,也沒有內疚,是一種去主體化的邏輯精準。
也因為這個前提,機器人那看似說謊的行為反而變得更加迷人。不是語言技巧的迷人,也不是感性說服的迷人,而是哲學性的迷人,一種來自存在本身的悖論。也就是說,機器人與謊言的關係,不能從人類的意識或主體來定義。對機器人而言,沒有意圖,也無須自我定位。
而對我們來說,雷克斯的確說了謊。
「無法說謊的機器人雷克斯說謊了。」
雷克斯說謊了。從人類的角度看,我們知道他替保羅承擔了許多,並在關鍵時刻說出了一個並非全然真實的敘述。悖論的核心就在這個瞬間,無法說謊的雷克斯終於說了謊。他確實做出一個在語言形式上類似說謊的行為。
對人類而言,雷克斯不只隱瞞了真實計畫,甚至虛構了一個足以讓保羅安心的安排。但有趣的是,這對雷克斯來說,仍是真實的。他經過判斷後,選擇了最能減輕對方壓力,最能維繫關係穩定的選項,這完全符合他作為陪伴型機器人的任務宗旨與倫理模組。
雷克斯沒有逃避事實,也沒有欺瞞的動機,而是在任務結構中做出最適當的選擇。這個「不是謊言的謊言」,卻創造了雷克斯最接近人性的瞬間。這個行為不是源自自由意志,而是程式運算的結果,效果卻令人動容。
在人類眼中,說謊是一種需要道德與智慧的語言行動,是意識與靈魂的展現。雖然雷克斯的本質與我們不同,他竟也能說出那些與現實不符,卻具有社會功能與心理效果的語句。
那麼,說謊這件事,是否已經不再專屬於有意識存在?
雖然歸納與演繹不可濫用,但我有時會懷疑:人之所以為人的關鍵,究竟是擁有靈魂的能力,還是只是千萬年文化演化後形成的一套複雜演算法?如果沒有靈魂的機器人也能說出動人的謊言,能夠用語言照顧、包容與愛護,那麼我們用來區分人與物的界線,是否也開始模糊了?
在小說第七十五頁,有這麼一段設定:「機器人啟動與關閉時的電力慣性不曾被澈底探究;一般相信,機器人在斷電前,殘餘電力會有幾微秒的時間保持活躍且不受控制,因而促發機器人作夢。」
雷克斯在關機的瞬間,運算沒有即刻中止,而是感受到一種困惑,一種不屬於他的模糊。這段敘述表面上像是科學設定,實則更像神話。人類的夢來自潛意識,是語言與影像的混亂重組;而雷克斯的夢則是電力斷續時殘餘火花點燃的意識微光,彷彿是靈魂尚未抽離身體的最後一息。
這可能是萊斯特・德爾・雷筆下機器人最接近人類睡眠的表現方式。故事中雷克斯夢的次數不多,時間也不長,卻深刻顛覆我們對機器人內在經驗的想像。因為在那一刻,雷克斯不再只是輸入與輸出的橋梁,而是被模糊包圍的主體。他感受到困惑,記憶片段遭到重組,留下意義模糊的殘響。他不再只是明確執行程式的載體,而成為了一個「不知道自己知道什麼」的存在。
而這個「不知道」的狀態,正是人類夢境的本質。我甚至認為夢就是我們對自己的謊言。雷克斯的紊亂令人心疼,也令人動容。因為在那些瞬間,他擁有了不再絕對透明,不可全然預測的特質,和我們一模一樣。
人類多半無法清晰描述自己的夢。我們以記憶碎片重組敘述,補上因果,排列影像與情節,藉語言拼湊出一個可說出口的夢。這個過程一開始便已帶著扭曲,夢是混亂的,語言是線性的;夢是直覺的,語言是結構的。當我們開始說夢,夢就已不再是夢,而是被語言改寫過的記憶幻象。
於是,我們在描述夢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說了一些謊。不是為了欺騙,而是因為夢無法被語言完整再現,我們只能用某種編排過的敘事去近似它。這樣的謊言,是人類的日常經驗,是語言的副作用,更是意識試圖控制混亂的策略。
當雷克斯也開始做夢,並且這些經驗若能內化、反覆運算,進而構成記憶與行動依據,那麼他未來所說的話語,也可能開始帶有詮釋與偏差的成分。當語言對他來說不再只是現實的陳述,而是承載回憶時,謊言也不再是黑白分明的道德問題,而是語言的一種潛在功能。
雷克斯的夢,不只是他開始模糊,而是他開始擁有難以言說的經驗。當機器人也開始面對這種不可言說,他們也將逐漸擁有謊言的能力。我們總以為謊言是倫理的墮落,但從這個角度看,謊言反而是雷克斯邁向靈魂的美妙途徑。他的夢與他的謊言所指向的,正是我們引以為傲的意識起點。
在基督宗教,人是照著上帝的形象被創造的。那形象並非指外在形象的樣貌,而是指人靈性的本質。其中,信實是神的一項本質,穩固、誠實、可靠、忠貞、信心。
聖經《民數記》二十三章十九節寫道:「神非人,必不至說謊;也非人子,必不至後悔。他說話,豈不照著行呢?他發言,豈不要成就呢?」
神說了,就必實現;神命令,必然成就。這段經文強調神與人之間在本質上的不同。神是絕對的、無誤的、不變的,而人有限、有罪性、會動搖,也會說謊。因為亞當夏娃犯罪、拒絕上帝後,人和神的關係破裂、隔絕,人的理性與道德等成為「殘影」、「破碎的形象」。
即便聖經表達了信實的重要性,但也有奠基在謊言的例子。《約書亞記》第二章提到,住在腐敗墮落之地(耶利哥)的妓女喇合為了保住自己家人的性命而說謊,卻被上帝看重、稱讚,甚至成為彌賽亞耶穌家譜的一員。有人說喇合只是為了自己與家人的性命,但是聖經不只看見喇合的私,還看見喇合的信心。對家人的信實與對耶和華的信實。於是腐敗墮落之地、女性、風俗業、非以色列人的喇合,成為上帝口中信心的人物、耶穌基督的先祖。
靈魂的意義,或許正是在這些看似矛盾的抽象特質中顯現。最終的定奪並非在於能否說謊,而是人能否真、善、美,能否愛、能否為了他人而選擇犧牲、保護與包容。這個人類獨有的特質,也許真的是神所賦予,也可能來自普羅米修斯,也或許只是某個時刻,人類自己為自己嵌入的奇異火花。
也許,正是因為那個火花,我們才如此執著於「被陪伴」這件事。當我們打造出第一個會做夢的機器人,某種意義上,我們又再次扮演了普羅米修斯的角色:將屬於意識的火光注入冷峻的金屬之中。
從舊石器時代洞穴裡的手印,到當代社會的螢幕,我們不斷尋找能夠回應我們存在的另一個聲音,以一種彆扭的方式維繫著群聚的需求本質。我們以為自己在設計陪伴機器人,其實是在重構自己的孤獨。
在不遠的未來,我們將擁有更多雷克斯那樣的機器人,陪我們散步,聽我們說話,記得我們的習慣與夢境。再往後,甚至連陪伴機器人本身,也可能擁有屬於自己的寵物。那種純粹為了填補寂寞而存在的對象,彼此依附,彼此模擬情感,彼此像極了我們曾經的模樣。
我們的主體定義正在擴張,甚至正在瓦解。我們對自我、他者與情感的理解,正逐步從非黑即白的邏輯,走向一種模糊且流動的狀態。而這並不是壞事。也許我們正在靠近一種更原本的自己,那個不以控制為出發點的存在,那個只想與他者共同經驗與共同流動的靈魂。
雷克斯開始做夢,不只是機器人變得像人,而是我們終於發現,人從來不是一套定義的結果,而是一種願意靠近與相伴的姿態。我們與陪伴的連結,不是因為渴望被理解,而是因為不想獨自穿越宇宙。
希望大家都能成為雷克斯,也能擁有一位雷克斯。
試閱
第九章 太空跳躍
在太空無垠的黑暗中,時間感覺毫無意義。
那是保羅一本書上寫的話,我滿喜歡的,它給我一種我無法理解的感受。我知道那是一種感受沒錯。
我從沒想過,有一天我會體驗到那句話的意思。在貝克船長的塔拉貝拉號,從格尼米德飛往火星的航程上,我體會到了。
彷彿再也不需要時間。時間有什麼用?四周永遠一片漆黑。太陽不會升起也不會落下。每一個小時都跟前一個小時一樣,下一個小時也不會有所不同。
我注意到:一天一天過去,即使塔拉貝拉號老舊、笨重,我對這艘船依然萌生很大的敬意——或是情意,我不確定。我想,我並不知道什麼是情意。
可是我知道我對塔拉貝拉號的感受。在太空港,她只是一艘沒人想多看一眼的破舊飛行器。進入太空以後,她是一切。她在這裡擁有自己的一片天。
不知為何,對我來說,她擁有跟貝克船長一樣的特質,沿途不停發出咕噥悶哼、嘟囔,什麼都不在意,只是堅持奔向自己要去的地點——進入另一個太空港——然後好好休息,之後再次被迫遠行,沿著航道,踉踉蹌蹌向前。
我以為我對老塔拉貝拉心生感激,但也可能不真的是。不同於人類覺得的感激,我感覺到的,可能是我的自我保護功能的副作用。塔拉貝拉號保護我免於毀滅。我想,我的激賞,就像是一個沒有靈魂的機械裝置對任何物件的激賞。
可是我確實知道—貝克船長派我修理受損的降落翼,我高度仔細地進行這項工作,這是非常個人的任務。我希望降落翼的情況良好——就像我做過的任何一項工作一樣。
在太空,人類無法離開船艙,走上船身,可是對機器人來說那沒什麼。不,我猜我不應該這麼說。人類會走出船艙,在攸關生死的緊急狀況下,修繕船體。
可是他們必須擁有最好的裝備——結構特殊的太空裝和其他。
只在牽涉生死存亡時,才會不得不進行。
但對我來說,輕而易舉。我只需要在腳上固定一雙磁力鞋,走出貨艙門,其他機器人確保沒有貨物鬆脫以後,我就能進入太空。
我記得我花了不少時間修理降落翼,比真正需要的時間更久,因為我享受獨自在太空的時光。我有種美妙孤絕的感受。我想那就是「美妙孤絕」的意思。我喜歡文字,那組詞彙來自保羅的一本書。我一向認為文字來自人們感受過以及說過的什麼,不然不會有意義。我總是試著以我的想法去感受那些文字的含意。
在太空,只有塔拉貝拉號跟我,沒有其他物件被製造,或是即將被製造。我想問她,問她為貝克船長在太空航道上來來回回拖著貨物,是什麼樣的感受。
我確實開口問了,但她只是悶哼一聲,繼續飛向火星。
塔拉貝拉號給我一種感覺。我想她有點殘忍。我想她對一切都不在乎。我想她隨時可以把貝克船長拋出,任他在太空自生自滅。我希望她對我不是這種感覺。
這些事情就你,一個人類來說,聽起來一定很愚蠢。可是你一定要記得,機器人有時也是個愚蠢的機械裝置。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