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拍出極致:86個抓住精采瞬間的觀念與技巧

Take Your Best Shot: Essential Tips & Tricks for Shooting Amazing Photos
「創造驚豔影像比你想像的更容易,你甚至不需要Photoshop這套軟體!」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79 394
    499
  • 分類:
    中文書藝術設計攝影攝影入門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米莉安.魯希塔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譯者:黃建仁
  • 出版社: 大石國際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2/11/15

出版情報

攝影心、眼、魂的進化之路

2013/08/12 攝影界中有個名詞叫Visual literacy,譯成中文就是視覺讀寫能力。是啊,我們都說當今世界是影像的世界,而這也意謂著,就像我們既能讀字也會寫字一樣,我們也應該要有創造及解讀影像的雙重能力。然而,在攝影中,這卻不是那麼理所當然──人人都有能力拍照,卻不是人人都有能力解讀攝影,而這也是攝影最特殊的地方,繪畫、雕塑、音樂等藝術形式,都沒有這個現象。 於是,「視覺讀寫能力」就成了密碼,在某種程度上劃開了專業人士和業餘玩家。許多業餘者都認為,拍下照片的,是相機,於是一切討論都圍繞著器材。攝影家則認為,拍下照片的,是拿著相機的那個人,所以惹火攝影家,最直接的方法就問他用了什麼器材。 既然照片是攝影家的個人創作,而不是機器對現實的複寫,那麼,除了測光、對焦這些人人都會做的事,攝影家實際上還做了什麼?問題就出在,攝影家幾乎都對這件事諱莫高深,不願(有時也無法)多談,攝影於是就在不知不覺間染上神祕主義的色彩,幾乎變得跟抽象畫一樣難解。 麥可.弗里曼《攝影師之眼》三部曲的意義就在這裡,他用三本不怎麼薄的書,一層層吹散這些令人心灰意冷的迷霧。《攝影師之眼》是個開端,講構圖設計:單純拍下一個人的臉,稱不上構圖設計,而這也是許多人下意識的拍法。調整一下角度,拍某人的視線正投向另一個人的臉,就有了一種視覺動力的構圖──《攝影師之眼》大致上就是在講這些視覺設計,由這本書出發,我們也開始認出了字的筆劃結構。《攝影師之心》則像是在進一步探討攝影家為什麼要在照片中設計這麼一股視覺動力,也就是攝影家的意圖,讓你開始想像,攝影家想利用這股視線達成什麼目的──我們開始看到字與字之間的關係。 《攝影師之魂》是三部曲中最特別的一本,弗里曼首次從自己的作品中跳了出來,開始分析攝影史上的重要作品,但不是藝評那種讀完不禁懷疑「這和人類有什麼關係」的哲學論述,而是把我們帶回拍攝現場,告訴我們這些攝影大師在拍攝時做了什麼(技巧)、想些什麼(意圖),確實給了我們割肉見骨的快感,有時我們簡直像是在看攝影祕辛。弗里曼親身示範了如何運用視覺讀寫能力去理解別人的攝影作品,而過了這一關,我們或許就有機會讀懂一篇文章了。 ─────────── 《攝影師之眼》是全球十年來最成功的攝影教學書,這本書是如何產生的?當年出版社及作者為何敢挑戰市場主流,出版一本既不談論器材也不談光圈快門的攝影教學書,背後有什麼獨到的思考或觀察嗎?令人意外(或許也不意外)的是,這本書在一開始,其實也是乏人問津── Q1.寫了超過40本的攝影教學書籍,能不能為我們透露這類書籍的製作過程?請問你是自行發想並向出版社提案,或由出版社提出企劃向你邀稿? 我從Quarto出版社開始涉足這個行業,然後是小出版社,現在則為跨國出版公司工作。當時,我做的都是些不固定的工作。有一天,出版社總編輯告訴我,他們想要出版關於攝影的教學書籍。他說:「你精通攝影,何不由你來寫?」於是我照辦了,結果這本書賣了七十五萬冊,多虧了出版社不斷行銷這本書。 讓我飄飄欲仙,而之後每當出版社想出版攝影書,都會來詢問我的意願。事實上,他們已經重出了兩本攝影教學書。第一本是在1980年代,當然是關於底片攝影。 之後我停筆了一陣子,2000年前後當數位時代來臨時,我又重回出版。我大部分的書都是應出版社之邀而寫,《攝影師之眼》則是例外。多年前我寫過一本書,名為《影像》,主要談論攝影構圖,這項主題在當時常被草草帶過。這本書後來絕版了,事情總是如此,但我一直耿耿於懷,認為自己可以寫得更好。後來我不斷接到讀者來信詢問這本書,隔一陣子我又接到電子郵件告訴我,這本書在Amazon的二手書價是300美金,對讀者來說實在太貴了。300美金!這本書成了收藏品,而最糟的是我自己竟然只有一本,沒機會藉此賺上一筆! 即便如此,我仍得花上很長時間說服出版社這本書值得推出新版本,最後Focal Press接受了,但我覺得他們的態度仍然很保留。然而,結果非常成功,銷售一路長紅且不斷再刷,現在還譯成多國文字。於是我有了一些新的想法,但問題是我同時也被要求寫其他的書。我確實花了太多時間在教學書上。我以往的規劃是不要花超過一半的時間,基本上都是在飛機上或旅館裡寫作。我目前擔心的是,這些書很可能占去我真正從事攝影的時間。 Q2.你會給有意跨足書籍出版,製作教學書籍的寫作者及攝影者什麼樣的建議? 對於投身教學書籍寫作,我的直覺反應就是「別這麼做」。不是因為我害怕競爭,雖然你可能會認為這是自然反應,而是因為書市上已有數百本這樣的書,而且大多數沒什麼價值,作者也不是真正的專業攝影師。 我承認我的說法尖刻又傲慢,尤其我自己在初出茅廬時就大膽寫了一本書。但說真的,只懂得用Photoshop修圖的人為什麼要寫書?有好多書不過是把老掉牙的內容回收利用。 對於攝影,我只在乎攝影家的看法,我甚至對羅蘭.巴特的哲思也不感興趣,更別提其他策展人的意見了。 真正的攝影家中只有很少數人的寫作或訪談內容試圖與自己的作品對話,能夠做到的便顯得彌足珍貴。至於閱讀清單,你可以從安瑟爾.亞當斯、唐.麥庫林、卡提葉—布列松與蓋倫.羅威爾著手。 Q3.來聊聊帶給你影響的人吧,在攝影上及做事上影響你最深的是誰?你會從他人的攝影或任何事物中尋求靈感嗎? 從我有印象以來,我總是求知若渴地閱讀攝影作品,我也曾和朋友談論此事,我認為這是專業人士的共同特質。總的來說,至今我所學到的,大都是從圖像中習得,至少早年是如此。但我並未局限於攝影,我也觀看畫作、電影,甚至是插畫和漫畫。眼睛和大腦處理圖像訊息的方式相當不同於文字,而每一種圖像形式都有其學問。話雖如此,記得其他攝影師的照片其實很危險,你一不小心就會發現自己正在模仿別人的某件作品,而我的視覺記憶非常好。 至於我所受到的影響,大都來自藝術總監、圖片編輯和編輯,例如羅.克萊因(Lou Klein)、大衛.拉金(David Larkin)、卡洛琳.德斯帕(Caroline Despard)和艾德.湯普森(Ed Thompson)。 Q4.放眼未來五到十年,你認為你個人與整個旅行攝影界會面臨什麼樣的變化?你覺得該如何改變自己來順應變化? 我想,保持身體健康很重要。說來有趣,但我不認為自己屬於旅遊攝影界,甚至也不是旅遊攝影師。是的,我從事旅行,但那是為了得到故事。我所面對的挑戰,是在攝影與寫作、談論攝影間取得健康的平衡,而我的出版社偏重後者。未來我有一些個人計畫,如果可行的話,我就不怕沒事可做,只怕時間不夠。我和許多人一樣,對於電子媒體取代紙本,以及此事對攝影的影響非常感興趣。這代表我們將觸及過去所謂的多媒體或幻燈片播放,也就是為螢幕播放來編輯圖片故事,加入時間軸、動畫效果和聲音等。這當然也包括動態影片,我很想找到方法來整合這一切。也許我只是在緣木求魚,最終還是得把動態影片當成獨立的影像形式。無論如何,我已從去年開始投入影片創作。畢竟你只需要把手從快門鈕移到錄影鍵,對吧? (以上感謝Andrew S Gibson授權訪談轉載)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成就極致的「最後一哩路」 開發最強攝影力
大眾攝影雜誌/Popular Photography 主編 米莉安.魯希塔

「創造驚豔影像比你想像的更容易,你甚至不需要Photoshop這套軟體!」


攝影競賽將影像處理和特殊拍攝技巧視為一種後製技術,或專注於特定的後製軟體產品和技術。本書證明了其實你不需要成為修圖軟體的高手也能拍出精彩的作品。本書向讀者展示了頂尖攝影品牌 – 大眾攝影雜誌中,專業攝影師們如何精確捕捉每刻令人屏息的瞬間以及如何透過設定來取得令人驚豔的視覺影像。

本書不僅單純指導讀者如何「拍照」,而是帶領讀者前往一個新的層次,藉由各種多元的器材運用與嶄新觀點,讓讀者得以創造出不凡的視覺作品,從充滿藝術感的風景照,或是宛如油畫彩繪的攝影作品;到具備高速動態感的影像創造,或是超細微的昆蟲特寫鏡頭,讀者能享受「攝影」作為一種「創作」的樂趣,並從實務面徹底奠定良好的攝影基本知識與觀念!

3類拍攝主題;86個必學的攝影重點:打造全方位攝影能手

從三大主題:「人像」、「地點」、「事件」分類,共86個單元。

詳細解析大眾攝影雜誌的專業攝影師們如何創造各式令人屏息的精采畫面:
樂團表演時的生動畫面∕水下明亮鮮豔的視覺效果∕婚禮過程中的動人真情∕捕捉極限運動激烈的巔峰影像∕令人驚豔的抽象構圖∕自然景觀的寫真∕唯美風格的風景攝影∕動植物的微距攝影

攝影技巧解析:用最有效率的方法學習專業攝影
針對每個拍攝環節詳細說明,包含事前準備、使用裝備、光線控制、姿勢設計、情境鋪陳等等,都將專業攝影師的訣竅逐一說明,用最有效率的方式來學習並成就自己非凡的作品!

精選「大眾攝影雜誌」絕佳攝影作品及攝影心法
全球頂尖攝影雜誌之一,擁有超過200萬讀者和超過70年的專業經驗。該雜誌的編輯群均優秀的編輯及專業攝影師。最為人所知的除了發行全球的雜誌本身,選出「年度風雲相機」也是大眾攝影品牌的年度盛事,每次評選結果都在世界各地的攝影社群發酵引發熱烈討論。本書由該雜誌主編米莉安.魯希塔整理大眾攝影雜誌攝影師們最精彩的作品,並詳細說明每張作品背後的拍攝方式,是一本最「務實」的攝影創作攻略。

本書特色

3類拍攝主題;86個必學的攝影重點:打造全方位攝影能手
攝影技巧解析:用最有效率的方法學習專業攝影
精選「大眾攝影雜誌」絕佳攝影作品及攝影心法

名人推薦

國際注目

布萊恩.史密斯 普利茲獎獲獎攝影師
「一本優秀的攝影指南,引導你感受攝影的喜悅,即使是經驗豐富的攝影人也會發現它生動地點醒並激發你初次對攝影的熱情。」

安東尼.班農 喬治.伊斯曼國際攝影和影像博物館導演
「有什麼理由不愛這本書呢?具智慧、有趣、新鮮感和豐富歷史知識於一書,這是一本非常棒的攝影指南,適合初學者入門,也能帶給攝影老手新的挑戰。」

台灣好評
(以下推薦人順序依照姓名筆劃排序)

尹相傑 攝影家手札主編
「本書以豐富、精彩、明確的主題,帶出實用的攝影觀念與心得分享,以至相關器材介紹一應俱全;尤其蒐羅世界級高水準的優質照片,提升攝影人士眼界,僅這些經典作品就已值得收藏。」

李旭彬 海馬迴光畫館 創辦人
「不只給你SOP,還把SOP背後的WHY也告訴你。是自學各種影像類型的技術參考手冊。」

侯俊耀 DC View站長
「令人驚喜的攝影專書!它提供了拍出好照片更快捷的道路。不僅涵蓋的題材相當豐富、技巧面也相當的實用!」

黃丁盛 世界的旅人 攝影家
「學攝影首重實務經驗的傳授。本書藉由多位專業攝影師的實務經驗,以提綱挈領的方式來指導讀者,內容十分多元、豐富,是現代攝影書籍的經典之作。」

黃仁益 時尚攝影總監 攝影教育名師
「按快門容易,但拍一張好照片卻是需要學習。透過各種主題拍攝解析,讓初學者快速進入狀況。攝影老手,更需要他山之石來精進自己的拍攝技術。」

關耀輝 自由攝影師
「這本書以大量精彩照片配合簡單扼要的文字,讓我們可以快速輕鬆地欣賞好作品與學習不同的拍攝手法,富啟發性,值得攝影愛好者購買與研讀。」

亞馬遜讀者推薦

「這是本非常棒的書,我很享受書中的內容!有許多圖片說明及技巧,可以簡單易讀並且是本很棒的攝影指南。」S. 特奎斯 /美國

「很棒的圖片、印刷很精美、對初學者來說拍攝的技巧也都很實用!其中也有許多適合進階攝影玩家的小技巧。」派翠西歐.維拉維爾∕墨西哥

「有助於改善我的拍攝技巧,且提升到更進階的層次!簡單易讀、它有非常棒的插圖解說。」P.J 菲爾∕美國

「身為一個有經驗的初學者,我發現這本書非常有趣、並且無價。令人驚嘆的照片,技巧也非常實用。」高德∕美國

「印製非常精美並有許多基本且實用的拍攝資訊,無疑地它改善了我的拍攝觀點。它並不會枯燥乏味,讀起來也非常有趣,感覺像是私人攝影顧問,非常推薦。」Y. 羅可∕加拿大

目錄

引言
01 認識你的相機
02 選擇數位相機
03 取得各種支撐配件
04 瞭解基本技巧
05 瞭解構圖
06 控制顏色與色調
07 瞭解曝光元素
08 瞭解鏡頭
09 認識鏡頭種類
10 增加鏡頭配件
11 正確的光線
12 補光及修飾光線
13 備妥所有必需品

人像攝影
14 創造謎樣氛圍--驚奇環境和奇特姿態攝人目光
15 掌控動態模糊--相機搖攝可凸顯速度和動作
16 光線調暗--運用黑暗創造嚴肅或撩人肖像
17 運用明亮和白色--以強烈光線洗滌主體,加強視覺效果
18 探索環境互動--將主體與訴說故事的環境並陳
19 捕捉現場表演--聚焦於樂團和樂迷身上
20 面向光源--嘗試經典技巧,表現人物凝思樣貌
21 捕捉漂浮畫面--瞬間凝結半空中的動作
22 記錄大日子--拍攝婚禮重要畫面
23 禮讚形體--透過古典裸體照展現自然之美
24 拍攝人群--將難以駕馭的人群變成妥善組織的畫面
25 捕捉極限動作--用不尋常的角度拍攝運動
26 再靠近一點--凸顯充滿情感的五官,凝聚主體和觀看者的連結
27 步入相片中--從相機後走出來,成為自己最佳模特兒
28 拍小孩.像小孩--幼童肖像照應表現他們原有的童趣
29 用不同角度拍動物--特異取景表現動物傻呼呼的一面
30 跟著樂團走下舞台--要拍好照片,就要設法獲准全程跟拍
31 派對人物--超越隨意快照的畫面
32 魅惑四溢--運用攝影棚特寫將好看相片升級為絕色美照
33 聚焦貓影--幫寵物拍攝正式肖像照
34 拍攝運動中的小孩--趁小孩活潑又專心運動時,拍出他們真實樣貌
35 安排家族肖像照--別管幾代同堂,全拉來拍一張
36 影像獵狗--帶著相機和小狗這兩個好朋友一起出門去溜

拍攝地點
37 到野外拍動物--讓野生動物和野地景觀如實交融
38 搭飛機.帶相機--靠窗坐,獵捕不尋常的世界景觀
39 用畫面捕捉文化--描繪博物館、圖書館及其他展覽廳的豐富內涵
40 從高空俯瞰--登高往下望,尋找令人驚異的景觀
41 驚險刺激的雲霄飛車--主題樂園的瘋狂旋轉和極限設施
42 到沙漠探險--發現岩石、沙地、灌木叢和天空之美
43 攝下天際光影秀--到世界盡頭捕捉如夢似幻景象
44 抬頭看看天花板--精美工藝建築物為你傾注靈感
45 海邊取景--廣角收納誘人美景
46 留意細節--凝神觀察數大之美,將影像濃縮成令人回味的元素
47 水面倒影--藉用景物反射,增添影像力道
48 到廢墟探險--到眾人懼入之處尋找靈感
49 天然水簾入鏡--拍攝瀑布的光影、動態和魔力
50 捕捉戶外運動--用光線凸顯戶外運動的主題
51 重新發現不平凡--用出人意表的方式重新詮釋陳腐主題
52 動物園的近距離體驗--不用去非洲也能拍出野生動物的樣貌
53 隧道景觀--除了洞口光線,隧道還有許多別的可拍
54 夜生活巡禮--善用現場光,忠實呈現夜生活原貌
55 觀察森林和樹木--全心擁抱芬多精
56 一網打盡全視角--用魚眼鏡頭創造大膽的扭曲影像
57 乘風破浪--沒有衝浪板也能盡情追浪
58 城市的萬種風情--不論日夜皆精彩的城市獵像
59 拍出教科書式的美景--運用老派構圖捕捉魅人光線和景物
60 留住動人時刻--拍攝薄暮和黎明時刻的天際線
61 水中世界探險--潛進水底一窺奇妙異世界
62 見證氣候變化--天空醞釀暴風雨,出門拍照正當時
63 拍出雄偉山勢--探索天空和山脊的邊界

事件拍攝
64 捕捉動態瞬間--運用頻閃光燈和聲控裝置凝結戲劇性的剎那
65 拍出美麗的昆蟲--毛骨悚然的蟲子也有動人的一面
66 貼近建築物--尋找建築物引人沈思的形體
67 完美的落日--用絕對正確的手法拍攝老掉牙主題,或乾脆徹底推翻
68 擷取抽象事物--將平凡轉變為藝術
69 熱血捕捉冷血動物--拍攝濕黏表皮的生物近照或動作
70 展現花朵力量--用嶄新角度提升花朵相片的程度
71 用光線作畫--讓你的創意在夜色中發光
72 攝取玻璃製品的光芒--讓藝術作品從內部散發豐富色彩
73 用抽象方式表現野生動物--透過耐人尋味的角度捕捉動物線條、紋理和色彩
74 飛機、火車和大船--拍攝移動中的交通工具
75 美食入鏡--事先規劃才能拍出誘人美食
76 追逐星軌--用星軌展現地球的旋轉
77 金屬吸引力--捕捉車輛的鋼硬魅力
78 煙霧裊裊--為轉瞬即逝的事物留下永恆一瞥
79 安排靜物照--運用老畫作創造新畫面
80 善用鏡頭特性--柔焦、耀光和散景,為平凡添詩意
81 捕捉美麗飛羽--不論飛翔或築巢,鳥類都是絕妙主題
82 拍攝月亮--地球衛星既可勝任主角,也可善盡配角之責

拍攝完成之後…
83 運用軟體讓照片更臻完美
84 將作品列印出來觀賞
85 整理收藏作品
86 展示相片
拍攝同意書
術語
索引
致謝

序/導讀

引言

我們生活在充滿相片的世界中,它們充斥在我們四周:廣告看板上、雜誌裡,也四散於家裡每個房間。我們在線上與朋友分享相片,也將相片瘋狂傳到彼此的手機。越來越多人每天都隨身帶著某種類型的相機。在 21 世紀的今日,我們每個人都是攝影師。

然而,經常發生的狀況是,我們按下快門前所想像的畫面,卻在稍後觀看時令我們大失所望。顏色不對、失去細節、主體太遠,或者根本就錯失了最佳時機。我們自己的相片很難得長得像四處可見看慣了的精鍊影像。

不過,要把相片拍得像專家並不如你以為的那麼困難。如果你熱愛攝影,也希望讓自己的作品更上層樓,這本書正是你的最佳選擇;書中匯集了《大眾攝影》(Popular Photography)雜誌的特約及專職攝影師作品,並提供豐富的見解與專業知識。

首先,我們會向你介紹某些攝影師的重要技巧觀念。接著,我們將依照主題粗分成三章,深入探究人像、地點和事物,每個主題都有充分又明確的秘訣。最後,我們會提供有關軟體後製及編輯影像的一些觀念。你可以隨心所欲自由自在跳著看、仔細閱讀或粗略瀏覽。

為了充分運用本書中的觀念和資訊,請使用可精確構圖的 DSLR,亦即具備手動控制和小反光鏡的數位相機,以便獲得多功能與創意控制的最佳結合。當您在攝影領域日益深入時,或許會需要更多工具,例如離機閃光燈或其他燈具、穩固支撐相機的配備、多組鏡頭和濾鏡,協助捕捉你要的畫面。你也可能需要影像處理軟體,讓你能在拍照之後調整相片。

然而,相片的優劣不只取決於器材,還仰賴你的眼睛和心靈,也就是你將自己的想法傳遞到相片中的努力。想要成為攝影師,而不僅是一個帶了相機的人,你必須勇於實驗:從各種不同角度和觀點拍照、靠你的主體近一點或退後一點、觀察當你使用較快或較慢快門時的影像如何變化、用深淺不同的景深拍攝同一個場景、改變色調讓相片色彩更豐富或更單調。

一切都取決於你。不論你是想磨練創意、留存重要事件、記錄旅程,或捕捉大自然或人像或形體之美,本書都提供你觸手可及的正確工具和技術。現在就起身出門拍出你的經典作品吧。

《大眾攝影》編輯
米莉安.魯希塔 Miriam Leuchter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5918071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40
    • 商品規格
    • 24*19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6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