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觀光的時尚風格:凝現藍染的美藝風華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織布用染的服裝文飾,有其階級象徵與教化素養的文化功能,對庶民生活則是不可或缺的實用工藝。用藍染布是歷史悠久的染布工藝,除了臺灣之外,世界許多地方都能看到萃藍染布的多樣化取裁製作,展現在地文化的裝飾特質與技藝風格。
本書共四篇七章:
四篇,包括藍染的記憶風華、藍染的技藝風華、藍染的復育風華、藍染的美藝風華等。
七章,包括藍染的歷史文化、苗栗地區藍染的傳承創化、藍染的技法實例、藍染的色階解說、復育擴散篇、藍染在苗栗的推展、作品風格與展示篇等。
從中國與世界的藍染歷史緣起,帶入臺灣藍染工藝的斷層,重點放在整個復育的歷史,關照臺灣各地藍染工藝的歷史,規劃培育各地方的人才與技藝的擴散傳承,甚至未來長期發展與國際交流。
期使對於想認識、自學藍染的有識之士,以及在校學生的参考教材。期使「深刻學、動手做」,讓這流傳已久,並在臺灣曾經失傳再復得的工藝能記錄與延續。
目錄
推薦序
寫在前面
第一篇 藍染的記憶風華 001
第一章 藍染的歷史文化 003
第一節 藍染的發展歷史 004
第二節 中國古籍中關於藍染的記載 017
第三節 昔日中國傳統藍染工藝技法的傳承方式 019
第四節 臺灣藍染的發展歷程 023
第二章 苗栗地區藍染的傳承創化 031
第一節 推廣研習活動的創新 032
第二節 呈現方式創新 050
第三節 教學體驗與活動企劃 063
第二篇 藍染的技藝風華 077
第三章 藍染的技法實例 079
第一節 絞染技法 081
第二節 型染技法 107
第三節 夾染 120
第四節 蠟染 132
第五節 素染 136
第六節 繪染 137
第四章 藍染的色階解說 139
第一節 使用的技法呈現不同藍色 142
第三篇 藍染的復育風華 161
第五章 復育擴散篇 163
第一節 臺灣藍染復育啟動者的信念與堅持 164
第二節 藍染工藝的推動機構 169
第三節 藍染專業知識的啟蒙與交流 181
第六章 藍染在苗栗的推展 187
第一節 苗栗藍染工藝現況 188
第二節 苗栗市藍染工藝的發展歷程 204
第三節 藍染工藝建構的夥伴關係 209
第四篇 藍染的美藝風華 217
第七章 作品風格與展示篇 219
第一節 藍染作品風格類別 220
第二節 藍染作品在生活中的角色 232
後記 作者簡介與參與人員 257
謝誌 262
參考書目 264
序/導讀
寫在前面
文化是在生活世界中,藉由集體建構的過程,展現豐富多元的內涵;除了語言、象徵、價值、規範的生活實踐之外,技藝的發明與工具的使用,對於文化構成的元素,包括食衣住行育樂的生活經驗,產生重大的影響;而生活經驗組成元素及其結構化的過程,結合技藝創化與溝通互動,形塑了文化類型與變遷發展,也產生多元文化的共構交流。「衣裳」與中國傳統的禮樂教化,有相當密切的關係,「衣冠古國」,代表華夏文明的演化。《易經.繫辭傳》云:「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自乾坤。」〈坤卦.象傳〉言:「黃裳元吉,文在中也。」衣服穿著除了護體保溫之外,也有羞恥心、榮辱感的社會化作用,由《管子.牧民篇》的「衣食足則知榮辱」一語可見一斑。衣服材料的精粗、顏色的選用、款式的制定,有助於社會制度與階級分化的運作:如《尚書‧益稷》記載:「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周朝就已設官分職來管理染織的生產。周朝開始在中央設置掌管染色的官職,稱「染草之官」,又稱「染人」。相傳荀子曾因觀看工匠染布的情形而發出:「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荀子‧勸學篇》)的讚嘆。
織布用染的服裝文飾,有其階級象徵與教化素養的文化功能,對庶民生活而言,則是不可或缺的實用工藝。用藍染布是歷史悠久的染布工藝,除了中國之外,世界許多地方,也都能看到萃藍染布的多樣化取材製作,植藍用染與取藍作樣,展現在地文化的裝飾特質與技藝風格,也是表現族群傳承文化、階級差異表徵的重要元素。由藍的原料萃取、交易使用,到藍染的應用於民生市場與生活世界,有助於文化生活圈的建構。從藍的萃取到藍衫的製作,對臺灣而言,是納入生產交換市場、移民交易往來,到勞動交工共構的文化形塑過程。由傳統藍衫的製作,到創意藍染的推廣,到從實用的生活工藝,到創意的美學技藝,可以闡述「凝現藍染美藝風華」的面向:(一)由藍染的記憶軸向,表現藍染的歷史文化在時光交織的風華,則有歷史文化與傳承創化的主題闡述;(二)由藍染的技藝軸向,系統化介紹藍染在工序技法與形色構圖的凝現風華,乃有技法學習與色階解說的技藝習作;(三)由藍染的復育軸向,介紹藍染在創新擴散與夥伴共生的推動風華,乃有藍染的復育擴散、苗栗推展的在地實踐;(四)在藍染的美藝軸向,介紹藍染的風格美感與展示展演風華,其中擇取分析藍染作品風格與展示意境。
一、本書章節簡介
本書撰述主題,分為「藍染的記憶、藍染的技藝、藍染的復育、藍染的美藝」四大軸向,介紹藍染所凝現的美藝風華與生成變化;謝后蘭負責撰寫藍染的記憶與技藝,張慧貞負責撰寫藍染的復育與美藝,黃世明負責全書的撰述邏輯與文句修訂。藍染的記憶風華包括歷史文化、傳承創化二章,藍染的技藝風華包括技法學習、藍色色階解說二章,藍染的復育風華包括復育擴散、苗栗推展二章,藍染的美藝風華則以作品風格與展示進行分析論述。
第一章的總論部分,介紹藍染鑲嵌在社會文化發展歷程的生成變化,闡述作者的行動研究,將累積的實作經驗與學術的研究內容結合,形成本書撰述架構,闡述藍染凝現的多向度風華,也引導讀者如何閱讀使用本書的主題內容。
藍染的記憶風華,包括第一章的藍染歷史文化介紹與第二章的傳承創化。第一章共分四節來撰寫:第一節是藍染的歷史,介紹世界各地的藍染工藝梗概、世界藍草植物的分布情形,再敘述臺灣的藍草植物的種類、栽植與分布地區,最後描寫苗栗地區昔日藍草的種植與染布業;第二節探尋中國古籍中關於藍染的記載,由官營到民營的重心轉換;第三節闡述昔日中國藍染工藝技法的傳承方式,包括藍印花布—漢族文化圈中的獨立行業,蠟染—西南民族的母女相承,臺灣的藍草植物的種類、栽植與分布地區;第四節則闡述臺灣藍染的發展歷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藍靛業的階段、藍衫階段、藍染階段,文中也介紹雲南擺夷族系後裔在南投清境社區,學習並復育發展傳統藍染的情形。
第二章分析藍染的傳承創化,主要闡述傳統工藝—藍染的創意轉化過程與凝現方式,分為工序的創新與呈現方式創新。在工序創新方面,從體驗的創新和課程創新來論述。體驗的創新,舉桐花祭的百人同時體驗藍染,與馬英九總統親臨苗栗貓裏客家學苑視察與體驗藍染,和海外青年客家文化研習營的進行情形為例;課程的創新,則以苗栗縣社區大學、貓裏客家學苑的藍染研習課程和苗栗縣身心障礙福利協進會藍染研習班為例。藍染的呈現方式創新方面,概分為靜態的陳列展示和動態的展演二部分論述。靜態的展示,是將藍染從平面的二度空間製作,創意轉化成為立體的實物展現,並和地方的節慶活動結合,推出文創商品;動態的展演,則介紹在苗栗市舉行過三次的藍染走秀活動與全國首創的客家藍染龍的發想與製作過程。
藍染的技藝風華包括技法學習、藍色色階解說,分別於第三章與第四章闡述。第三章解說藍染的技法學習,藍染工藝的各式技法,是現今藍染展現創意的媒介,本章將介紹目前坊間常見的六種技法:第一是絞染技法,又分紮綁和針縫二種;紮綁技法舉鹿胎絞、蜘蛛絞和水晶紋技法做示範,針縫技法舉平針縫、蝴蝶絞、唐松絞做示範,最後提醒大家絞染的染布技巧。第二節介紹型染技法,共分六個步驟做說明:一、圖案設計;二、雕刻型版;三、製作檯板;四、調製糊料;五、刮糊料的工序示範;六、型染的染布示範。第三節的夾染技法,介紹夾染的關鍵因素—摺布方式、夾染常用的各類工具和夾染的技法示範;此外,記錄聯合大學修習藍染課程的學生,參加由客家委員會舉辦之2016年客家青年志工團後,以客家的圖騰紋樣,開發客家藍染的新夾具並製作文創的相關產品的過程。第四節介紹蠟染技法,詳述蠟染的工序流程、蠟的種類和蠟染的操作示範。第五節描述素染,在布面上不做任何圖案,將布塊整個染色,染色完成後呈現單純的藍色彩。第六節介紹繪染,乃將布塊染好後利用其他色料畫在布上,成裝飾圖案。
第四章分析藍染的藍色色階及其凝現要點,說明藍染如何運用各種方法,呈現不同的藍色色階。第一節介紹如何使用各種技法呈現不同的藍色色彩,譬如運用平針縫技法、水晶紋技法、不同的紮綁技法或使用平針縫結合其他技法,如何呈現不同的藍。第二節敘述不同工具的使用,如:各式的針縫技法、使用線材的粗細程度、夾板的位移方式和紮綁時布內有無包裹小物,都會影響藍色色階不同的呈現。第三節介紹紮綁時的鬆緊程度。第四節介紹布料的種類與厚薄。第五節敘述染液的濃稠度、染色時的按摩程度、染色時間的長短和染色當時的天氣條件等,這些都是影響藍色色澤呈現的重要因素。
藍染的復育風華包括復育擴散、苗栗推展二章,分別於第五章與第六章闡述。第五章分析藍染的復育擴散,介紹對復育臺灣藍染工藝有重要貢獻的人物與機構。第一節敘述馬芬妹老師秉著一股信念與堅持,在日本學成歸國後,訂定計畫,用了近十年(1985年至1994年)的時間,委託學者專家栽植復育藍草,重構傳統的染藍技術及染液還回技術系譜。第二節說明因當時工藝所所長翁徐得的支持,及工藝所的任務與使命,馬芬妹規劃執行藍染的人才培訓,並在全臺各地散布藍染的種子,輔導種子學員將藍染工藝在全臺各地延續發展。第三節說明除了在藍染工藝技術實務的人才培訓之外,也力邀國內外的專家學者辦理專題講座及座談會,一方面進行交流參訪吸取新知,另一方面展示臺灣藍的發展情形。
第六章闡述藍染在苗栗的創新推展情形。第一節說明苗栗藍染工藝的現況,介紹苗栗縣內推廣藍染工藝或是其他植物染色技藝的機構,例如三義「卓也小屋」的園區內有桐顏染工坊及手做小鋪,提供DIY體驗及特色伴手禮;南庄的石壁染織工藝園區,以原住民的織布與植物染為主;泰安的野桐工坊,是以泰雅編織技術的保存與傳承與研發為主;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苗栗工藝產業研發分館,包含梭織、植物熱染及藍染。第二節聚焦於說明苗栗市苗栗縣天然手創染布協會和凝藍工坊,如何專注推廣藍染技藝的情形。第三節說明苗栗市藍染工藝的引進契機與發展的歷程,如何透過夥伴關係的建立,共同推廣藍染技藝。
藍染的美藝風華的分析論述,則於第七章詮釋藍染作品的風格與展示,大致可分為作品風格及作品展示方式兩大面向。第一節嘗試將藍染作品以象徵詮釋類和生活創作類進行分類說明,讓閱聽者瞭解作者在創作時的想法與角度,以作品與文字相互呼應的方式來說明,並將作者在創作時的發想來源、想要表達的意涵描述出來。第二節說明藍染作品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透過生活中可以常見的展演、展示及展售三種不同方式,加以分類描述,提供閱聽者在布置、使用,或穿搭時的參考,使藍染在情境空間的美感,得以多元呈現其風格品味。
二、主題式閱讀的參考建議
本書的論述主題概分為「藍染的記憶」、「藍染的技藝」、「藍染的復育」、「藍染的美藝」四大主題,並依此延伸做敘述。為了方便閱讀者的參考需求,我們試著從讀者的角度將本書做主題式閱讀的歸類,希望讓讀者在閱讀時能依自己的需求或喜愛獨立閱讀,或做前後的對照。
(一) 藍染的記憶部分
1. 對藍染工藝的歷史文化,發展歷史和中國古籍中的記載,有興趣者可參閱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