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 全方位解讀台灣家將文化!
台灣家將文化流傳已有數百年之久,其兼具著外界甚難解讀的侍衛神祇信仰與展演的諸多罡卦陣法,所以在看似表演藝術的陣頭屬性團體,事實上是兼顧著神祇信仰、民間傳說、星相五術、肢體韻動以及各項工藝藝術層層堆疊所演譯出的台灣特殊傳統家將文化。
作者經多年蒐集、觀察與研究家將,本書將台灣分作北、中、南、東以及外島五區,總共挑選41種之多,全面解析家將種類,對於台灣民間信仰的重要性,以及各面向的原始意義與藝術美學,是認識家將、了解家將、觀賞家將的最佳工具書。讓我們一起追尋兒時記憶的八將腳步,一窺八將團幕前與幕後少為人知的神秘面紗。
目錄
推薦序/002
自序/004
謝誌/006
作者簡歷/007
前言/022
第一單元 北台灣
1. 鯤溟八將/042
2. 青山八將/060
3. 臺疆八將/072
4. 官將首/084
5. 官將先鋒會/096
6. 刑部將/100
7. 刑部堂八將團/106
8. 保駕將軍團/108
第二單元 中台灣
9. 五營將/114
10. 五狼將/126
11. 十二生肖/132
12. 十二陰司/136
第三單元 南台灣
13. 什家將/144
14. 八家將/156
15. 六家將/170
16. 四家將/171
17. 開基五將/172
18. 媽祖駕前侍衛將軍團/180
19. 十一甲子元帥爺/186
20. 玉令上龍家將/192
21. 先鋒五大神將/200
22. 夜羅漢將/206
23. 天虎八大聖將/214
24. 欽點五毒大神/220
25. 十三太保/232
26. 二十四司/244
27. 十二家司/252
28. 八聖將/266
29. 天上聖母駕前護衛聖將/267
30. 十二星相/276
31. 三叉五大神將/280
32. 五靈聖將/290
33. 溫府千歲御前聖將/300
34. 十三金甲戰帥/308
35. 白鶴大仙五位童子/318
36. 五虎將/324
37. 六合尊將/334
38. 五魔神將/342
39. 護主九神將/352
第四單元 東台灣
40. 十二星君/358
第五單元 離島
41. 馬祖八將/368
參考書目/374
序/導讀
推薦序
勤奮的訪查者:呂江銘與家將研究系列
與呂江銘初識於1998年和糊紙藝師李清榮三人一同運送袖珍醮紙至雲林縣政府典藏,多年前再度接到呂江銘寄贈的家將硏究,一閱之後覺得真是有心人,情願花費心力勤作調查,這個領域的對比相當有趣:在現場總是聲影喧騰,但廟會一過則是一片冷清。由於自己從事這類課題有一段時間,尤其迎王祭典數十年於兹,大小場面親歷其境,面對官將一類陣頭,幾已成為田野的曰常。直到最近因審案之故,才有機會再見面聊晤,面前的呂江銘這麼年輕,卻已如此資深。他談起自己的大計畫,原來非僅北部一區,而是全國含外島跨區的長期調查,且正準備出版系列的《台灣家將大全》叢書。
這一次付諸實踐,他將臺灣分作北中南東以及外島五區,總共挑選41種之多,以往人類學的硏究號稱田野志,以家將為題的學位論文也有一些,都採駐點式參與觀眾。呂江銘除了駐點,長期交陪、訪查後,終於累積可觀的成果。在這份調查名單中,有些是我特別熟悉的,如東港的迎王祭典、臺南的臺江内海舊區等,由於調查機緣之故,曾經協同年輕助理乃至當地朋友,在當地出人多年。的確可以證明廟會祭典作為民藝的載體,捨此必枯,既無文化營養滋潤,亦缺舞台展演,這種民藝就缺少活水源頭,文革中國即是著例。
在這一系列中的41種,可說斯土斯藝,碩果僅存,每一宮堂與諸般家將,之所以連結在一起,都各自有其傳承譜系;就像臺南一帶宋江陣的腳巾標誌,譜系自成,了了分明,家將團也是一樣。各地公廟即是一頁地方小史,然則家將等附著於上,從陣頭的興衰起伏,即可側面觀察社區共同體的生存。陣頭既盛,香火必旺;香火既旺,人心必和。從這個指標理解角頭,乃至閤境的氣運,八九不離十。這種經驗衡諸臺灣,其浮沈動向無不皆應,此即神道通於人道,屢驗不爽。
呂江銘願將多年心血公諸於世,斯人斯志值得珍惜,當前臺灣的教育環境丕變,相關科系漸多,許多卻是淺嚐即止。若要找到這樣投入的實屬匪易,在社會底層藴含的文化活力,並非表面的物資可以取代,而需深入其中、沈潛日久,始能體會其中脈動。在學院之外從事斯道,其艱辛遠逾於常,正因如此,才促使其投入愈深,全臺走透透,而能留下這些珍貴的紀錄。
此一系列即將出版,學界、官方亟需珍惜,這份珍寶並非用後即丟!在現代化的社會氛圍中,必須重視一項完整的紀錄,才不虞與時倶滅。陣頭文化、尤其家將團的存在,社會輿論不瞭解的,常有不正確的刻板印象!其實作為神明信仰的一環,何神無兵將!就像帝制時期的官員,出巡怎能缺少鹵簿、儀仗,不同神格各有家將,這就是神道文化。漢人社會既屬多元世界,有形與無形倶存,家將正是溝通的媒介,既有神明在上,而家將護衛於旁,就如俗語所說:也要人也要神,如是社區才會有宜居感,這就是社會形成之道。或許家將只是小道,但有廟有神即缺此不得,他日見到神轎、陣頭,如是鬧熱,一種鄉土認同油然而生,故家將,小道也,其中必有可觀者焉。
政大名譽講座教授 李豐楙教授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