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克禮宣教回憶錄[軟精裝]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內容簡介
這份資料來自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的珍貴史料,內容為巴克禮第一人稱所寫成。91頁的內容裡跨足了清末至日本時代神學培育、中學教育、聖經翻譯、教會開拓、政教關係等紀錄。回憶錄中巴克禮觀察臺灣,對傳統社會,與基督教的新植入,兩種不同的社會與信仰規範相遇,所引起走向多元社會的陣痛及衝突,有精彩的描寫。若從教會史視角,可從書中裡面看出巴克禮與同僚之間的互動,同時也可從中確實理解東亞世界中基督新教圈,如上海、東京、廈門與汕頭的往來交流,順著港市而逐漸展開,人際關係有時有跡可尋。
目錄
序
◎張隆志館長
一、1865-1875:臺灣宣教初期概況
二、1875-1876:清末打狗事工開拓
三、1876-1895:清末府城事工發展
四、1895-1896:日治初期政教關係
五、1895-1923:中會設立與文字宣教
◎張隆志館長
一、1865-1875:臺灣宣教初期概況
二、1875-1876:清末打狗事工開拓
三、1876-1895:清末府城事工發展
四、1895-1896:日治初期政教關係
五、1895-1923:中會設立與文字宣教
序/導讀
序言
十九世紀基督教海外宣教的熱潮,起源於十八世紀基督教的靈性復興運動,包括德國的敬虔運動(Pietism movement)、英國的福音復興運動(Revivalism)、美國的大覺醒運動(Great awakening)等。 教會史家賴德烈(Kenneth Scott Latourette)稱十九世紀是「基督新教的世紀」(the protestant century),對基督教的歷史而言是「偉大的世紀」(the great century)。
1807年馬禮遜(Robert Morrison)受倫敦宣教會(London Missionary Socieity)差派前往中國,成為新教在中國的第一位傳教士。一八四七年十一月,英國長老教會所差派的賓威廉牧師(William Chalmers Burns)抵達香港。一八四九年二月,賓威廉與兩位當地信徒在廣東沿海進行七週的佈道活動,展開長老會在中國的傳教事業。一八五一年七月,賓威廉決定以廈門做為英國長老會在中國的第一個傳教中心。
十九世紀基督教海外宣教的熱潮,起源於十八世紀基督教的靈性復興運動,包括德國的敬虔運動(Pietism movement)、英國的福音復興運動(Revivalism)、美國的大覺醒運動(Great awakening)等。 教會史家賴德烈(Kenneth Scott Latourette)稱十九世紀是「基督新教的世紀」(the protestant century),對基督教的歷史而言是「偉大的世紀」(the great century)。
1807年馬禮遜(Robert Morrison)受倫敦宣教會(London Missionary Socieity)差派前往中國,成為新教在中國的第一位傳教士。一八四七年十一月,英國長老教會所差派的賓威廉牧師(William Chalmers Burns)抵達香港。一八四九年二月,賓威廉與兩位當地信徒在廣東沿海進行七週的佈道活動,展開長老會在中國的傳教事業。一八五一年七月,賓威廉決定以廈門做為英國長老會在中國的第一個傳教中心。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