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首張直接觀測到的黑洞影像First Direct Image of a Black Hole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國立中央大學和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聯合主辦的「余紀忠講座」,2022年邀請中央研究院賀曾樸士主講〈史上首張直接觀測到的黑洞影像〉(First Direct Image of a Black Hole)。賀院士曾任中央研究院天文所籌備處主任及所長,協助該院參與世界幾個大型且重要的望遠鏡計畫,目前擔任東亞天文臺臺長。
在本講座中,賀院士首先引用龍應台〈最後的下午茶〉對於余紀忠先生的頌讚,借喻科學研究精神,並以此展開精彩的演講。他從愛因斯坦提出廣義相對論,認為黑洞乃時空的特殊結構開始,說到觀測上如何以獨特的優異儀器與方法來偵測黑洞存在。賀院士進一步說明如何偵測黑洞或極緻密天體所產生的重力波,經過了科學家與工程師數十年努力,終於在2016年偵測到重力波。賀院士帶領臺灣團隊參與了2019年4月「事件視界望遠鏡」計畫,首次「看見」黑洞影像,將臺灣天文及天文物理學帶向國際研究頂尖。演講中賀院士說明自己參與這些研究計畫的心路歷程,提醒科學研究要高瞻遠矚,且有宏觀的胸懷,期勉臺灣在天文以及科學領域未來會有更卓越的成果。
在本講座中,賀院士首先引用龍應台〈最後的下午茶〉對於余紀忠先生的頌讚,借喻科學研究精神,並以此展開精彩的演講。他從愛因斯坦提出廣義相對論,認為黑洞乃時空的特殊結構開始,說到觀測上如何以獨特的優異儀器與方法來偵測黑洞存在。賀院士進一步說明如何偵測黑洞或極緻密天體所產生的重力波,經過了科學家與工程師數十年努力,終於在2016年偵測到重力波。賀院士帶領臺灣團隊參與了2019年4月「事件視界望遠鏡」計畫,首次「看見」黑洞影像,將臺灣天文及天文物理學帶向國際研究頂尖。演講中賀院士說明自己參與這些研究計畫的心路歷程,提醒科學研究要高瞻遠矚,且有宏觀的胸懷,期勉臺灣在天文以及科學領域未來會有更卓越的成果。
目錄
賀曾樸院士簡介
講座精彩照片簡輯
致詞一 /綦振瀛
致詞二 /林聖芬
引言 /劉兆漢
講座:First Direct Image of a Black Hole
史上首張直接觀測到的黑洞影像 /賀曾樸
對談:First Direct Image of a Black Hole
史上首張直接觀測到的黑洞影像 /賀曾樸‧葉永烜
回應一: 出乎意料又合情合理 /卜宏毅
回應二: 黑洞與重力的表裡相應:
由賀曾樸院士於中央大學余紀忠講座之演講
〈史上首張直接觀測到的黑洞影像〉談起/游輝樟
附錄一:賀曾樸院士著作目錄
附錄二:余紀忠講座編目
附錄三:余紀忠文教基金會暨中央大學余紀忠講座介紹
編後記 /李瑞騰
講座精彩照片簡輯
致詞一 /綦振瀛
致詞二 /林聖芬
引言 /劉兆漢
講座:First Direct Image of a Black Hole
史上首張直接觀測到的黑洞影像 /賀曾樸
對談:First Direct Image of a Black Hole
史上首張直接觀測到的黑洞影像 /賀曾樸‧葉永烜
回應一: 出乎意料又合情合理 /卜宏毅
回應二: 黑洞與重力的表裡相應:
由賀曾樸院士於中央大學余紀忠講座之演講
〈史上首張直接觀測到的黑洞影像〉談起/游輝樟
附錄一:賀曾樸院士著作目錄
附錄二:余紀忠講座編目
附錄三:余紀忠文教基金會暨中央大學余紀忠講座介紹
編後記 /李瑞騰
序/導讀
編 後 記/李瑞騰(國立中央大學人文研究中心主任兼中大出版中心總編輯)
中央大學和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合作辦理的余紀忠講座,2022年邀請中研院賀曾樸院士主講「史上首張直接觀測到的黑洞影象」。
首張黑洞影象公開是2019年,現在重談,是因中研院甫於五月間公布第二張黑洞影象,於記者會上簡報的即是賀曾樸院士。賀院士來中大這個天文學研究重鎮做此回顧,想談的是黑洞及其觀測、研究史。
賀院士的演講以一個非常人文的方式開頭,他從他的好朋友龍應台的一篇散文〈最後的下午茶〉談起,龍應台寫的就是余紀忠先生,賀院士的引文有五個「我看見」,對象是出身於「文風鬱鬱的江南」、成長於「大動盪大亂世」的余先生,他是「士」,有「一個高大光明的人格」。
其實此段引文前面已有五個「我看見」,對象是余先生生命歷程的五個形象。賀院士一方面稱美余先生、讚嘆余紀忠講座,更重要的或許是龍應台之連續類用的「我看見」,這將引出他針對有關黑洞研究的三面向:「聽到」、「感覺到」、「看到」。一直要到影像出現,才「看見」黑洞,這是黑洞研究的重要里程碑。
但這並不表示我讀懂賀院士講述的黑洞之「看見」史,那太難了。沒有天文的學科專業來支撐,要做好本書的編輯根本不可能,這方面完全倚賴天文所甫獲第六十六屆學術獎的陳文屏教授,他的天體專業太厲害了,且是著名的科普作家,有他協助處理稿件,甚至定稿,真是太好了;不僅如此,他為了方便讀者理解,在賀院士的講述文本中,捻出七個關鍵名詞,做了解說,編排上則隨文走,加上灰底以為區隔,讀者應可感覺到他的專業和用心。
為了讓本書更為圓滿,且多些問學的成分,主辦單位特別邀請了二位學者以書面「回應」賀院士的講座,從不同面向提供更多黑洞資訊,擴大講座影響力,盼引起更多有意義的討論。
中央大學和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合作辦理的余紀忠講座,2022年邀請中研院賀曾樸院士主講「史上首張直接觀測到的黑洞影象」。
首張黑洞影象公開是2019年,現在重談,是因中研院甫於五月間公布第二張黑洞影象,於記者會上簡報的即是賀曾樸院士。賀院士來中大這個天文學研究重鎮做此回顧,想談的是黑洞及其觀測、研究史。
賀院士的演講以一個非常人文的方式開頭,他從他的好朋友龍應台的一篇散文〈最後的下午茶〉談起,龍應台寫的就是余紀忠先生,賀院士的引文有五個「我看見」,對象是出身於「文風鬱鬱的江南」、成長於「大動盪大亂世」的余先生,他是「士」,有「一個高大光明的人格」。
其實此段引文前面已有五個「我看見」,對象是余先生生命歷程的五個形象。賀院士一方面稱美余先生、讚嘆余紀忠講座,更重要的或許是龍應台之連續類用的「我看見」,這將引出他針對有關黑洞研究的三面向:「聽到」、「感覺到」、「看到」。一直要到影像出現,才「看見」黑洞,這是黑洞研究的重要里程碑。
但這並不表示我讀懂賀院士講述的黑洞之「看見」史,那太難了。沒有天文的學科專業來支撐,要做好本書的編輯根本不可能,這方面完全倚賴天文所甫獲第六十六屆學術獎的陳文屏教授,他的天體專業太厲害了,且是著名的科普作家,有他協助處理稿件,甚至定稿,真是太好了;不僅如此,他為了方便讀者理解,在賀院士的講述文本中,捻出七個關鍵名詞,做了解說,編排上則隨文走,加上灰底以為區隔,讀者應可感覺到他的專業和用心。
為了讓本書更為圓滿,且多些問學的成分,主辦單位特別邀請了二位學者以書面「回應」賀院士的講座,從不同面向提供更多黑洞資訊,擴大講座影響力,盼引起更多有意義的討論。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