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里奧發現天空破了一個洞:一名拯救地球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開學季特談價惠JBL耳機68折起、溫控快煮杯結帳驚喜價↓點我去逛逛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活動期間購買童書類別滿額199元,即贈《傲嬌公主的奇幻冒險》早優券,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從馬里奧博士的個人視角,重新認識重大環境議題的精采傳記繪本
這是諾貝爾獎得主馬里奧・莫利納的真實故事。從小就熱愛化學的馬里奧,總愛在顯微鏡下探索生物的奧祕。長大後,他驚訝的發現,日常用品中常見的化學物質,竟在悄悄破壞地球的臭氧層,威脅所有生命的未來。面對質疑與阻力,馬里奧選擇挺身而出,勇敢向世界發出警告,並促成各國攜手合作,成功守護了我們共同的天空。這本書不僅傳遞了希望與勇氣,也也鼓勵孩子們相信——科學,真的可以改變世界。
【本書關鍵字】
諾貝爾獎、全球暖化、臭氧層、氟氯化碳(CFCs)、SDGs、科學、氣候變遷、馬里奧・莫利納
【本書資料】
無注音
適讀年齡:6~9歲親子共讀;10歲以上自己閱讀
●書籍特色
1. 馬里奧・莫利納解決地球難題的真實故事改編
作者整理了與馬里奧・莫利納博士的訪談內容和其人生故事,創作出首位獲得諾貝爾獎科學方面獎項的墨西哥得主——馬里奧・莫利納的傳記繪本,藉由他為全球困境四處奔波的努力與事蹟,能夠讓孩子們認知到他對地球所作出的貢獻,以及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2. 讓孩子們輕鬆學習環境議題相關的科學知識
透過故事輕巧的文字敘述和生動的插圖,孩子不僅能夠熟悉馬里奧博士解決環境議題的歷程,還能從中接觸到氟氯碳化物、化學反應、輻射等科學專有名詞,並在輕鬆讀故事的過程裡,初步了解這些科學知識的內涵,以及環境是如何被化學物質所破壞。
3. 故事包含永續發展目標(SDGs)
馬里奧為制止地球遭受破壞所經歷的過程,與SDGs 13氣候行動、SDGs 17永續發展夥伴關係息息相關,適合作為與孩子討論相關議題時的教材。
●延伸閱讀
《以馬內利,夢想起飛了:以馬內利.奧福蘇.葉波的真實故事》
https://www.tienwei.com.tw/product/detail2272
《科學姐妹》https://www.tienwei.com.tw/product/detail2420
《廚房裡的英雄》https://www.tienwei.com.tw/product/detail2461
★從馬里奧博士的個人視角,重新認識重大環境議題的精采傳記繪本
這是諾貝爾獎得主馬里奧・莫利納的真實故事。從小就熱愛化學的馬里奧,總愛在顯微鏡下探索生物的奧祕。長大後,他驚訝的發現,日常用品中常見的化學物質,竟在悄悄破壞地球的臭氧層,威脅所有生命的未來。面對質疑與阻力,馬里奧選擇挺身而出,勇敢向世界發出警告,並促成各國攜手合作,成功守護了我們共同的天空。這本書不僅傳遞了希望與勇氣,也也鼓勵孩子們相信——科學,真的可以改變世界。
【本書關鍵字】
諾貝爾獎、全球暖化、臭氧層、氟氯化碳(CFCs)、SDGs、科學、氣候變遷、馬里奧・莫利納
【本書資料】
無注音
適讀年齡:6~9歲親子共讀;10歲以上自己閱讀
●書籍特色
1. 馬里奧・莫利納解決地球難題的真實故事改編
作者整理了與馬里奧・莫利納博士的訪談內容和其人生故事,創作出首位獲得諾貝爾獎科學方面獎項的墨西哥得主——馬里奧・莫利納的傳記繪本,藉由他為全球困境四處奔波的努力與事蹟,能夠讓孩子們認知到他對地球所作出的貢獻,以及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2. 讓孩子們輕鬆學習環境議題相關的科學知識
透過故事輕巧的文字敘述和生動的插圖,孩子不僅能夠熟悉馬里奧博士解決環境議題的歷程,還能從中接觸到氟氯碳化物、化學反應、輻射等科學專有名詞,並在輕鬆讀故事的過程裡,初步了解這些科學知識的內涵,以及環境是如何被化學物質所破壞。
3. 故事包含永續發展目標(SDGs)
馬里奧為制止地球遭受破壞所經歷的過程,與SDGs 13氣候行動、SDGs 17永續發展夥伴關係息息相關,適合作為與孩子討論相關議題時的教材。
●延伸閱讀
《以馬內利,夢想起飛了:以馬內利.奧福蘇.葉波的真實故事》
https://www.tienwei.com.tw/product/detail2272
《科學姐妹》https://www.tienwei.com.tw/product/detail2420
《廚房裡的英雄》https://www.tienwei.com.tw/product/detail2461
名人推薦
●感動推薦(按照姓氏筆畫列名)
【專家好評推薦】
Pansci泛科學
李旺龍/成功大學材料系暨奈微所教授
林志民/中央研究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臺灣大學化學系合聘教授
陳竹亭/ 臺灣大學化學系名譽教授
【教育界誠摯推薦】
何茂通/高雄市立五福國民中學校長
楊世昌/臺北市國民教育輔導團自然科學分團輔導員
曾振富/臺北市國教地方團自然科學領域分團召集人
葉鴻楨/宜蘭縣羅東鎮羅東國民小學教師
【閱讀推廣KOL熱情推薦】
盧俊良/宜蘭縣岳明國中小自然老師、FB「阿魯米玩科學」版主
陳竹亭/ 臺灣大學化學系名譽教授
馬里奧和指導教授舍伍德1974年在「科學」期刋上發表的弗里昂(CFC)與臭氧(O3)反應機制,是實驗室基礎化學研究直接解決環境問題唯一成功的例子。馬里奧當時還是博士後研究生。
地球的環境問題十分複雜,是21世紀人類面臨最迫切需要解決或改善的難題。馬里奧的故事是年輕人「有為者當若是」極佳的典範。
曾振富/臺北市國教地方團自然科學領域分團召集人
墨西哥裔美國化學家馬里奧・莫利納自幼對化學實驗充滿好奇,透過不斷探究與實作,奠定了堅實的研究基礎。他最著名的貢獻,是發現氟氯碳化物(CFCs)對臭氧層的破壞,進而促使全球重視環境保護並共同禁用此類物質。他對科學探究的精神與行動力,堪為學生學習的典範。這本以他為主角的繪本,不僅在自然科學領域具有啟發性,特別有助於國中小學生建立「粒子概念」的科學基礎,內容生動有趣、插畫富含童趣,能提升閱讀興趣。藉由閱讀本書,鼓勵學生學習馬里奧追求真理的精神,並喚起對氣候變遷議題的關注,從日常做起,共同為守護地球貢獻心力。
葉鴻楨/宜蘭縣羅東鎮羅東國民小學教師
《馬里奧發現天空破了一個洞》是一本感人至深的科學繪本,講述諾貝爾獎得主馬里奧・莫利納如何發現氟氯碳化物對臭氧層的破壞,並勇敢地挺身揭示真相、促成《蒙特婁議定書》,拯救地球的故事。馬里奧從童年對化學的好奇心出發,展現了科學探究的力量與改變世界的潛能。本書不僅強調堅持真理與面對質疑的勇氣,也展現全球合作解決環境危機的可能,為氣候變遷等當代挑戰帶來希望。適合激勵孩子關心地球、投入科學、勇敢行動。
楊世昌/臺北市國民教育輔導團自然科學分團輔導員
人類活動正在加速地球環境的惡化,從氣候變遷到臭氧層破壞,問題日益嚴重。面對挑戰,科學家的角色至關重要,他們用知識找出問題、提出解方,引領世界邁向永續。
《馬里奧與天空中的洞》講述諾貝爾獎得主馬里奧.莫利納的真實故事。他從小熱愛化學,長大後發現 CFCs 正在破壞臭氧層,勇敢向世界發聲,推動全球禁用此物質,成功守護地球。他用行動證明:知識與關懷可以改變世界。
臭氧被破壞的化學變化雖然艱澀難懂,但本書透過作者深入淺出的介紹,搭配生動活潑的插圖,讓孩子也能理解其中原理。不論是課堂共讀或親子閱讀,都是培養孩子科學素養與環境關懷的最佳起點。
何茂通/高雄市立五福國民中學校長
本書生動的圖文表達諾貝爾得主馬里奧·莫利納如何發現氯氟碳對臭氧層的危害,娓娓道來,故事傳達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激發讀者對科學與自然的興趣並傳遞環保與科學精神,且能引發讀者對環境議題的關注與思考,非常適合親子共讀。
盧俊良/宜蘭縣岳明國中小自然老師、FB「阿魯米玩科學」版主
看完這本書會讓你感到無比驚訝,臭氧層破裂、地球暖化這些看似跟我們不太相關的事情,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甚至危脅到我們的生命。幸好有馬里奧博士發現氟氯碳化物正在讓保護地球動植物不受紫外線傷害的臭氧層消失,並且促使各國簽訂《蒙特婁議定書》阻止臭氧層繼續被破壞。翻開這本繪本,你可以看到課綱中提到科學工作者的特質,例如:邏輯思考、精確性、心智開放、客觀性、保持懷疑、研究結果的可重覆性、誠實並符合倫理地發表研究成果等,是本值得閱讀與深思的好書。
【專家好評推薦】
Pansci泛科學
李旺龍/成功大學材料系暨奈微所教授
林志民/中央研究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臺灣大學化學系合聘教授
陳竹亭/ 臺灣大學化學系名譽教授
【教育界誠摯推薦】
何茂通/高雄市立五福國民中學校長
楊世昌/臺北市國民教育輔導團自然科學分團輔導員
曾振富/臺北市國教地方團自然科學領域分團召集人
葉鴻楨/宜蘭縣羅東鎮羅東國民小學教師
【閱讀推廣KOL熱情推薦】
盧俊良/宜蘭縣岳明國中小自然老師、FB「阿魯米玩科學」版主
陳竹亭/ 臺灣大學化學系名譽教授
馬里奧和指導教授舍伍德1974年在「科學」期刋上發表的弗里昂(CFC)與臭氧(O3)反應機制,是實驗室基礎化學研究直接解決環境問題唯一成功的例子。馬里奧當時還是博士後研究生。
地球的環境問題十分複雜,是21世紀人類面臨最迫切需要解決或改善的難題。馬里奧的故事是年輕人「有為者當若是」極佳的典範。
曾振富/臺北市國教地方團自然科學領域分團召集人
墨西哥裔美國化學家馬里奧・莫利納自幼對化學實驗充滿好奇,透過不斷探究與實作,奠定了堅實的研究基礎。他最著名的貢獻,是發現氟氯碳化物(CFCs)對臭氧層的破壞,進而促使全球重視環境保護並共同禁用此類物質。他對科學探究的精神與行動力,堪為學生學習的典範。這本以他為主角的繪本,不僅在自然科學領域具有啟發性,特別有助於國中小學生建立「粒子概念」的科學基礎,內容生動有趣、插畫富含童趣,能提升閱讀興趣。藉由閱讀本書,鼓勵學生學習馬里奧追求真理的精神,並喚起對氣候變遷議題的關注,從日常做起,共同為守護地球貢獻心力。
葉鴻楨/宜蘭縣羅東鎮羅東國民小學教師
《馬里奧發現天空破了一個洞》是一本感人至深的科學繪本,講述諾貝爾獎得主馬里奧・莫利納如何發現氟氯碳化物對臭氧層的破壞,並勇敢地挺身揭示真相、促成《蒙特婁議定書》,拯救地球的故事。馬里奧從童年對化學的好奇心出發,展現了科學探究的力量與改變世界的潛能。本書不僅強調堅持真理與面對質疑的勇氣,也展現全球合作解決環境危機的可能,為氣候變遷等當代挑戰帶來希望。適合激勵孩子關心地球、投入科學、勇敢行動。
楊世昌/臺北市國民教育輔導團自然科學分團輔導員
人類活動正在加速地球環境的惡化,從氣候變遷到臭氧層破壞,問題日益嚴重。面對挑戰,科學家的角色至關重要,他們用知識找出問題、提出解方,引領世界邁向永續。
《馬里奧與天空中的洞》講述諾貝爾獎得主馬里奧.莫利納的真實故事。他從小熱愛化學,長大後發現 CFCs 正在破壞臭氧層,勇敢向世界發聲,推動全球禁用此物質,成功守護地球。他用行動證明:知識與關懷可以改變世界。
臭氧被破壞的化學變化雖然艱澀難懂,但本書透過作者深入淺出的介紹,搭配生動活潑的插圖,讓孩子也能理解其中原理。不論是課堂共讀或親子閱讀,都是培養孩子科學素養與環境關懷的最佳起點。
何茂通/高雄市立五福國民中學校長
本書生動的圖文表達諾貝爾得主馬里奧·莫利納如何發現氯氟碳對臭氧層的危害,娓娓道來,故事傳達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激發讀者對科學與自然的興趣並傳遞環保與科學精神,且能引發讀者對環境議題的關注與思考,非常適合親子共讀。
盧俊良/宜蘭縣岳明國中小自然老師、FB「阿魯米玩科學」版主
看完這本書會讓你感到無比驚訝,臭氧層破裂、地球暖化這些看似跟我們不太相關的事情,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甚至危脅到我們的生命。幸好有馬里奧博士發現氟氯碳化物正在讓保護地球動植物不受紫外線傷害的臭氧層消失,並且促使各國簽訂《蒙特婁議定書》阻止臭氧層繼續被破壞。翻開這本繪本,你可以看到課綱中提到科學工作者的特質,例如:邏輯思考、精確性、心智開放、客觀性、保持懷疑、研究結果的可重覆性、誠實並符合倫理地發表研究成果等,是本值得閱讀與深思的好書。
序/導讀
●導讀
林志民博士/中央研究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臺灣大學化學系合聘教授
沐浴在冬陽下,讓人感到溫暖;然而,曝晒夏天正午的烈日下就完全不一樣了!當陽光直射地表,光線通過大氣層的路徑最短、紫外線最強,曝晒受到的傷害也最嚴重。要知道,陽光中除了看得見的「可見光」外,還有看不見的「紅外線」和「紫外線」。可見光讓我們看見東西、也讓植物能行光合作用;紅外線可加熱物品,例如冬天用的紅外線電暖器;紫外線可以殺菌,也可以讓皮膚合成維生素D,然而,過量的紫外線(尤其是波長較短的短波紫外線)卻對生物有害,不但會造成晒黑與晒傷,還會增加罹患皮膚癌的風險。況且,不只是人類,動植物也無法承受過量的紫外線。人類能用陽傘、帽子、太陽眼鏡、外套或防晒乳等防晒工具,減少紫外線照射到人體。但動植物怎麼辦?
地球的生態必須依靠天然的紫外線屏障——臭氧層
在地球的大氣層中,有一段臭氧濃度相當高的區域稱為「臭氧層」,大約位於15到35公里的高空。臭氧層可以吸收陽光中的短波紫外線,僅讓較溫和的長波紫外線和可見光、紅外線等通過並到達地表(可見光、紅外線對生物無害且為生物所需)。若是臭氧遭到破壞,使得臭氧層變薄甚至產生破洞,短波紫外線就能夠穿過大氣層。記得,短波紫外線對生物的傷害很大;臭氧越少、到達地表的短波紫外線就越強、地表生物就越危險。如果大氣中完全沒有臭氧層,強烈的短波紫外線會使地表不適合生物生存。
一九七四年,本書主角馬里奧・莫利納和舍伍德・羅蘭就提出了氟氯碳化物(CFC)會破壞臭氧層的理論,但當時人們都不相信CFC的影響有這麼嚴重。直到一九八〇年代科學家觀測到南極上空的臭氧層嚴重變薄,就像是破了一個大洞一樣,臭氧層破壞的問題才逐漸受到重視。而後,世界各國在一九八七年簽署《蒙特婁議定書》以逐步減少CFC的使用。迄今,雖然CFC已禁用數十年,南極臭氧洞亦稍微縮小,但距離完全恢復還有很長的一段路,需要我們持續的努力。書中提到:「馬里奧對當年大眾的冷漠震驚不已:『大家認為,人類怎麼可能危及整個星球。地球夠大,它會自己解決問題的。』馬里奧當時就知道,『事實根本不是如此。』」
事實是,人類活動對地球環境的威脅十分巨大,不僅是臭氧層破洞,工業革命後化石燃料產生的溫室氣體使得全球平均溫度在一百年內大幅上升,全球暖化成為人類面臨的緊急問題。本書以一九九五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馬里奧的生平為主題,介紹了馬里奧對臭氧層破洞和其他氣候變遷議題的貢獻,希望本書可以幫助讀者對氣候變遷議題建立認知並做出行動。氣候變遷不是遙遠的科學警告,而是我們正在經歷的現實。
林志民博士/中央研究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臺灣大學化學系合聘教授
沐浴在冬陽下,讓人感到溫暖;然而,曝晒夏天正午的烈日下就完全不一樣了!當陽光直射地表,光線通過大氣層的路徑最短、紫外線最強,曝晒受到的傷害也最嚴重。要知道,陽光中除了看得見的「可見光」外,還有看不見的「紅外線」和「紫外線」。可見光讓我們看見東西、也讓植物能行光合作用;紅外線可加熱物品,例如冬天用的紅外線電暖器;紫外線可以殺菌,也可以讓皮膚合成維生素D,然而,過量的紫外線(尤其是波長較短的短波紫外線)卻對生物有害,不但會造成晒黑與晒傷,還會增加罹患皮膚癌的風險。況且,不只是人類,動植物也無法承受過量的紫外線。人類能用陽傘、帽子、太陽眼鏡、外套或防晒乳等防晒工具,減少紫外線照射到人體。但動植物怎麼辦?
地球的生態必須依靠天然的紫外線屏障——臭氧層
在地球的大氣層中,有一段臭氧濃度相當高的區域稱為「臭氧層」,大約位於15到35公里的高空。臭氧層可以吸收陽光中的短波紫外線,僅讓較溫和的長波紫外線和可見光、紅外線等通過並到達地表(可見光、紅外線對生物無害且為生物所需)。若是臭氧遭到破壞,使得臭氧層變薄甚至產生破洞,短波紫外線就能夠穿過大氣層。記得,短波紫外線對生物的傷害很大;臭氧越少、到達地表的短波紫外線就越強、地表生物就越危險。如果大氣中完全沒有臭氧層,強烈的短波紫外線會使地表不適合生物生存。
一九七四年,本書主角馬里奧・莫利納和舍伍德・羅蘭就提出了氟氯碳化物(CFC)會破壞臭氧層的理論,但當時人們都不相信CFC的影響有這麼嚴重。直到一九八〇年代科學家觀測到南極上空的臭氧層嚴重變薄,就像是破了一個大洞一樣,臭氧層破壞的問題才逐漸受到重視。而後,世界各國在一九八七年簽署《蒙特婁議定書》以逐步減少CFC的使用。迄今,雖然CFC已禁用數十年,南極臭氧洞亦稍微縮小,但距離完全恢復還有很長的一段路,需要我們持續的努力。書中提到:「馬里奧對當年大眾的冷漠震驚不已:『大家認為,人類怎麼可能危及整個星球。地球夠大,它會自己解決問題的。』馬里奧當時就知道,『事實根本不是如此。』」
事實是,人類活動對地球環境的威脅十分巨大,不僅是臭氧層破洞,工業革命後化石燃料產生的溫室氣體使得全球平均溫度在一百年內大幅上升,全球暖化成為人類面臨的緊急問題。本書以一九九五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馬里奧的生平為主題,介紹了馬里奧對臭氧層破洞和其他氣候變遷議題的貢獻,希望本書可以幫助讀者對氣候變遷議題建立認知並做出行動。氣候變遷不是遙遠的科學警告,而是我們正在經歷的現實。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