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血色嘉年華1:跨界緝凶
義大利駭客、憲警vs美國女軍官,如何破解跨越實體與數位界限的犯罪?內容簡介
血色嘉年華——美、義交鋒三部曲
被陰謀浸泡的威尼斯、人人匿名活動的網站,
還有誰都管不著的美軍基地……
義大利駭客、憲警vs美國女軍官
如何破解跨越實體與數位界限的犯罪?
在「面具之城」威尼斯,市民在節慶時以面具掩飾自己的身分。如今,他們可登入嘉年華網站——在這座由天才駭客丹尼爾.巴柏創造的虛擬城市裡,不僅用戶可以完全匿名,犯罪事件也一併隱藏……
一月六日主顯節,這個屬於巫婆的節日,威尼斯人狂歡慶祝時,有具屍體隨著漲潮,沿著大運河,被沖上安康聖母教堂的石階。這位穿著神父法衣的死者竟然是女子,手臂上還有神祕的刺青圖案。對正統天主教而言,女神父有褻瀆神聖的意味。奉命偵辦的義大利憲警隊凱蒂.塔波上尉,從未料到升調偵查組的第一樁案件,內情會如此複雜。
凱蒂查到受害女神父住宿的旅館後,發現另一起命案:與死者同住的美國人權女律師遭到槍殺,被沉屍運河。女律師專為戰爭受害女性發聲,她生前曾向駐義大利的美軍單位查詢1990年代克羅埃西亞戰爭的相關資料,但美國女軍官荷莉.博蘭還來不及提供,女律師就死於非命……
為了找出女神父與女律師的死因,凱蒂與荷莉打破慣例,交換情報,合作查案。當許多證據指向有地下女神父們在嘉年華網站舉辦祕密彌撒時,丹尼爾被迫加入緝兇行列。如此一來,他寧願坐牢,也不提供網站資料給政府的原則,能堅持多久?
序/導讀
導讀
水平面下的歷史糾葛
余佳璋(國際記者聯盟IFJ 執委會委員)
享有世界遺產盛名的義大利水都威尼斯,儘管近來每年多達三千萬遊客如浪潮般湧入,幾乎面臨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除名的危機,似乎仍阻擋不了全世界的觀光客,想要一探這複雜巷弄與水道之中,充滿奇幻想像的城市,究竟在面具之下,藏有甚麼樣的魅力及故事。威尼斯諸島從公元六世紀建城以來,威尼斯王國挾其海上一霸地位,以聖馬可教堂及長翅獅子(winged lion)旗號,巡遊在東地中海一帶,攻城掠地帶回龐大財富,綿延千餘年。即使到了近代,威尼斯對相鄰的巴爾幹半島、北非,乃至地中海廣大區域,都具有深遠影響。
本書故事所刻劃的背景與主軸,似乎也源自這樣的緊密連結。經歷兩次世界大戰,巴爾幹半島上的人事物,仍沿著海岸與山林道路,或明或暗地從義大利北部通往另一個世界,而威尼斯成為那一扇關鍵之門,更成為作者筆下重要場景,似乎威尼斯城內的建築、水道涵洞,水下密室,都有著無窮難料又難以全般述說的故事。
二戰後的歐洲,既頹圮又無力構築安全屏障,除了接受美國所提供的經濟復興計畫之外,也不得不讓美軍駐軍德國、義大利與英國等地,以防範可能重新萌發的法西斯主義,並阻卻當時蘇聯共產勢力西進。美國軍事與情報系統堂而皇之進駐義大利的事實與背後各種活動,成了作者深入探究後,在書中描繪出引人心懸的無比張力。
然而義大利在一九六○年代發生延續近二十年的「鉛年代」(Years of Lead, Anni di piombo)。那一段左右派政治勢力對峙時期,社會上不時出現團體組織以恐怖暴力、暗殺、謀害事件等宣揚主張,企圖影響政治與打擊政敵的手段,讓義大利在二次戰後經歷一段黑暗歲月。看似左右派政治問題,外界普遍質疑背後都是美蘇情報單位介入支持,甚至連以色列與利比亞都參與其中。鉛,其實意味著子彈四處橫飛的街頭,夾帶各種懸疑、陰謀、性與暴力事件或傳說,不僅成為坊間耳語,也是政壇及社會人人既揣測又自危的現象;大家既害怕,又想知道,故事自此不斷。鉛年代雖然已經過去,但當時所留下的陰影,甚至到二十一世紀的今日,似仍未散去。歐美媒體評論義大利政局時,不少仍持這樣的觀察角度與觀點,作者書中亦埋有許多鋪陳呼應,令讀者有所感受。
冷戰結束後,一九九○年代發生巴爾幹半島一連串動盪,當地複雜的情勢不僅遭遇外來權力框架干涉,且與參雜其間的宗教較勁、民族生存仇恨糾葛盤根。種種發生在鄉間的殘暴屠殺、性別傷害事件,城市街頭社區彼此互相以火砲槍彈攻擊,更是二戰後最嚴重的人道危機,但聯合國與國際勢力無法有效遏止,延宕多時的外交談判,讓悲劇一再發生。巴爾幹半島的不安,讓歐洲人警覺「歐洲後花園」,竟不在歐洲人掌握之中,頗有芒刺在背之感,無論從地緣政治的安全問題,或者從商貿往來需要性,似乎都必須好好重新關照,正是作者在書中所要凸顯的另一個未解、且難解問題。
書中角色,與義大利淵源頗深的美軍女少尉跟當地憲警既競爭又合作,也是某種程度反映義大利與美國軍事情報既密切又詭譎的關係。美軍在義大利的各基地,因為位處歐陸與地中海戰略要地之故,不僅從義大利半島可兼顧歐陸、巴爾幹,甚至中東與北非的安全秩序,也因為義大利並無明顯排斥美軍協防或利用各處基地,不若法、德及英國在意國家主權及防衛自主問題。本書藉由一個奇特而無所不蒐的社群網站,架構起各種謠言、主觀意識、猜忌和陰謀,滿足各種窺探監視與洩出祕密的快感,或許能讓習慣滑手機的讀者,閱出無限的想像。當然,在小說系列後續其他部分,也藉此預留更多伏筆,將作者想探討的問題繼續延伸。
讀此書讓我不免想起一九九九年四月間,時任職電視台記者前往採訪美軍與北約出兵轟炸科索沃,就是取道義大利,從羅馬搭火車前往東岸城市巴里(Bari),且必須配合美軍航空母艦羅斯福號作戰任務行動作息,在非常保密的情況下才能登艦採訪,航向亞得里亞海,眺望巴爾幹。然而我與夥伴面對義大利海關與警察詢問盤查,說明是要採訪美軍任務,卻出奇順暢無阻,今日想來,恰如作者描寫的氛圍,一種真實的神祕。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