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阿賴耶之人狐傳奇
它就像個黑盒子般,記錄著我們靈魂輪迴的所有記憶,開啟這個阿賴耶的寶庫,您將發現穿越生生世世的所有秘密………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阿賴耶」是人類腦中的第八意識,它就像個黑盒子般,記錄著我們靈魂輪迴的所有記憶,開啟這個阿賴耶的寶庫,您將發現穿越生生世世的所有秘密………
真有狐仙嗎?
原來狐仙還分等級?
修煉千年、最高地階的九尾狐幻化成一位異常俊美的奇男子,
是報恩?還是復仇?究竟是......一場人狐之間錯縱複雜的糾葛情仇 ?
王薀老師繼心理勵志暢銷書之後,向一代文豪紀曉嵐致敬,打造現代奇幻穿越故事《阿賴耶》首部曲--人狐傳奇。清代著名學者紀曉嵐晚年所作的《閱微草堂筆記》,被中國文學家魯迅所高度讚譽,全書雖然記述狐鬼神怪故事,卻意在勸善懲惡,是明、清時期和《聊齋志異》並駕齊驅的傑出志怪小說。
《阿賴耶》讓人洞悉這位大清帝國的第一才子,在帝王腳下卻是不斷壓抑自我的一個煙鬼,他有滿腹無法宣洩的情懷。對於每每在生活職場、人際關係受挫的現代人而言,看到紀昀在威權下堅持操守的風骨,又不失宛轉幽默的智慧,正好作為今人的處世教材。
……有一次紀曉嵐曾經跟乾隆皇在討論《四庫全書》的時候,紀曉嵐曾經跟他說:「婁道長曾經說過皇上的前生應該是劉備……。」乾隆聽完紀曉嵐所說的話之後,他也對紀曉嵐說:「曉嵐曉嵐,有一件事我也覺得蠻奇特,現在我說給你聽。」……
《阿賴耶》開啟了人類意識中超越時空的記憶庫,讓讀者隨著主人翁身歷其境地穿梭於過去、現在縱橫交錯,卻又層次分明的虛實場景間,去體驗我們現實經驗中所知,卻難以接觸到的靈魂轉世、仙佛修道士、隔世姻緣、狐仙奇譚和歷史典故等等。作者以現身說法式地娓娓講述這些屬於異次的事蹟,令身處於網路科技的現代人,有機會從這些如幻不虛的古老史料中,發現亙古至今無法逃脫的因果定律。
……「我的夢從小就有銜接性,有時候也會時空交錯地串連,而且有些夢幾乎靈驗無比,從小家人和朋友最怕的就是我跟他們說:「我夢到什麼什麼……。」這會讓他們有極大的壓力,但夢境並不是可以自由控制的。也因為如此我查遍了跟夢相關的所有書籍,從西方的《夢的解析》到中國的《周公夢解》等等,乃至於金剛乘的《睡夢瑜伽》,都曾經非常深入地去探討過,但是屬於深層意識阿賴耶的境界,除非你的禪定已經到了極度,否則一般人是很難轉化的。」……
在這個眾仙早已駕鶴西去,所有的仙術秘笈瀕臨絕響的年代,主角遇見了一位具備仙家修為的道教師父,紮紮實實修煉起師父親傳的丹功竅訣,這道仙術傳承的末代光芒,動人地昭示著代代相承不息的修道人風範,和值得作為現代人心靈處方的積德內修功夫。
誠如作者在本書開頭所說,「在這如夢的人生劇場中,一切如夢似幻,實也虛也,聰明如看倌,全憑自由心證。」全書透過作者超現實所營造出來的虛擬情境使人有時跌入如幻般的撲朔迷離,有時卻又如活脫真實般地生活寫照,可謂高潮迭起、令人驚奇連連,作者行雲如水的文字敘述,在這場開啟阿賴耶奇幻因果的故事中,將是王薀老師又一本令讀者們不讀不快的精彩傑作!
目錄
關於作者
《阿賴耶》序
蔡登山推薦序
鍾文音推薦序
發現《阿賴耶》的故事真相
第一回
遊歷香江善緣師弟聚
悠忽朦朧指引入夢來
第二回
傳承真人金針細引渡
一無所有點化豁然開
第三回
玄機直講顯示胎息訣
遺命愛徒終能接衣缽
第四回
凝神入炁繫心畬一處
袁道人巧妙戲露口訣
第五回
龍馬負圖世出大神功
觀音化現三十二應身
第六回
佛緣始自太虛老和尚
禪機入定衣缽源天成
第七回
冶開上人徹悟天眼開
明澈靈透自心無罣礙
第八回
博覽群書四庫之契機
魂跨百年遊歷文淵閣
第九回
多情才子為愛傷別離
了悟人身難得壽幾稀
第十回
歷代皇朝天子結善緣
乾隆微服參訪諸古剎
第十一回
阿賴耶意識區隔生死
人生如夢似幻存一心
第十二回
民間傳統齋教之濫觴
狐仙巧緣善惡貫千古
第十三回
人狐相戀穿越時空來
人間異事閱微說分明
第十四回
憶念香妃徹夜輾難眠
浪蕩情郎薄倖煙花女
第十五回
烏玉無事不登三寶殿
大將軍修書助解災厄
第十六回
真人面前細訴絕情事
太乙設壇修法度冤魂
第十七回
十全老人堂裡批歪風
鶼鰈情深明軒與紀昀
第十八回
通靈好婆除妖伏魔記
九尾狐仙道盡人間事
第十九回
三山五嶽盡是狐仙地
救命因緣蟻王來報恩
第二十回
靈媒法施寶懺度員外
夫人郝氏系出名門後
第二十一回
員外移樽謙教於張氏
珍寶供養運籌且捭闔
第二十二回
異形遊走四方通陰陽
狐仙報恩化解四大難
第二十三回
吳瑞孝西園寺呈拜帖
老法師藉狐仙解宦海
第二十四回
恭敬迎得高僧歡喜歸
眾多狐眾翹頸盼精進
第二十五回
吳宅設壇法會斷孽緣
準提息災事業化冤愆
第二十六回
靈妙禪師神器顯妙用
祖宗陰騭深廣澤子孫
第二十七回
紀曉嵐雙妾盡心陪侍
如履薄冰伴君如伴虎
第二十八回
世間輪迴無非是因果
因果之源全繫阿賴耶
第二十九回
紀昀託夢有緣盼著書
禪師高人指點化迷津
第三十回
如是我聞內容怪事多
警世斷惡善護阿賴耶
序/導讀
《阿賴耶》序
隱藏於人類意識深層中的「阿賴耶」,是時空錯雜交織的記憶庫,是蘊涵過去、現在、未來所有靈魂轉換密碼的藏寶盒,一旦揭開這個藏寶盒,我們會發現哪些現實生活中無法經歷到的另類接觸?
本書中所講的故事背景完全改編自作者王薀老師的親身經歷與聽聞。從少年時期的他便已遍覽經典古書,又孜孜矻矻地追逐各類奇術、相術、占卜,對於鄉野傳說能夠不厭其煩地探究,是什麼動力趨使一個平凡少年如此熱切地啃 嚼古人智慧?又是什麼命運讓年少的他不斷巧遇到修道高人的指點?
作者王薀老師不但遇到了一位真實具備仙家修為的道家師父,也有機會修煉師父傳授的竅訣和功夫。在這個眾仙早已駕鶴西去,所有的仙術秘笈和傳統 道風瀕臨絕響的年代,一位修煉精深的方外高士,如何為了傳續道業,而對弟子「如蔽唇焦」地諄諄教導;我們看到那師徒之間不僅是丹功道術的脈傳,更蘊涵著一代接一代相承不息的修道者風範,修道人慧命所繫的積德內修功夫,不也正是現代人立身處世上最缺乏的心靈導引嗎!
本書藉由紀曉嵐――大清帝國的第一才子,統領《四庫全書》的編輯群,但在帝王腳下卻又成了不斷壓抑自我的一個菸鬼,他有多少深埋內心無法宣洩的情懷,而在兩百年後托於化身再現今世?但見作者筆下的文字穿梭於今古之 間,既含攝古人的神韻又能抓住現代人的語言,而對深奧的宗教術語、人生哲 理的解析,更是藉由歷史人物的機智巧慧將自性智慧通透靈活地自然流露。對於每每在生活職場、人際關係受挫的現代人而言,看到紀昀這番堅持德行操守的風骨又不失宛轉幽默的智慧,正好作為今人的處世教材。
「阿賴耶」不僅包藏了作為人身在輪迴中世世流轉中的意識紀錄,這些紀錄甚至在不同的生命型態也無法抹滅掉。鄉野傳說中的狐仙,如何化為人身再續前世未了的情緣?作者發掘到這樣人、狐相戀的故事,確實曾發生在現世人的生活當中,並非只是傳奇小說。既然我們生生世世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都會一一完整地藏錄在阿賴耶中,這就意味著:人終究逃不過因果循環和遲早要償報的業力。
天地宇宙間是否存在永恆不變的真理?隨著王薀老師引領讀者進入「阿賴耶」的時光隧道中,我們清楚見證了如影隨形的宇宙定律――輪迴。在這無所逃的網羅下,每個人唯有虛心地學習,尋找能夠啟發我們自性的智者,儘可能以懺悔心化解累世的冤結。唯有開展自心的覺知力,圓滿這一期生命的大道才能無限寬廣。
【名人推薦序】蔡登山 / 知名文史作家及編劇
有清一代,紀曉嵐從小就有「神童」之譽,學問淵博。後來編纂著名的《四庫全書》,又將其心得寫了《四庫總目提要》。他還有一本重要的著作就是《閱微草堂筆記》,連一代文豪魯迅都對它有極高的評價:「故凡測鬼神之情狀,發人間之幽微,托狐鬼以抒己見者,雋思妙語,時足解頤。敘述復雍容淡雅,天趣盎然,故後來無人能奪其席。」
本書作者王薀老師早年即通讀《四庫全書》及《閱微草堂筆記》,蘊藏胸中數十年,後又研讀儒、釋、道、各種經藏,遍訪各地名師、道長,了通精義。深知一切為心所造,人的眼耳鼻舌身意、色身香味觸法,甚至受想行識,無一不和阿賴耶有著密切關聯的環扣關係。
人狐傳奇故事,古來即有之,最為人所熟知的是《聊齋》一書。狐仙是很有靈性的動物,透過修煉、高人指點或吸收日月精華或人氣,能夠化身成為人形。狐狸如果修煉經歷了千年以上,毛色會蛻變,最高品的狐仙,牠的毛色是紫黑色的,有著九把狐尾。據說紫黑狐他只要對著夜光登高吼叫,剎那間千軍萬馬的狐仙都會蜂擁而至。
狐狸的世界和凡人的世界有著極大的差異,要移形變性,幻化自在,必須先修煉五十年,如果要修成傾倒眾生的媚狐,那就得修持百年以上,如果繼續幫助百姓賑衣施藥,修繕鋪路,與人為善,累積至千善,修煉超越三百年以上,也可以知道人的過去、未來。狐仙如果碰上過去世有緣的人,對牠有恩的牠會知恩圖報,但有時也會作弄世人,令他家破人亡。
作者以其豐富之閱歷,淵博之知識,揭開人、狐之間不同的世界,奇幻幽邈,可說是見人所未見,聞人所未聞,開「奇幻」小說之先。然作者透過種種不同類型的人狐傳奇故事,不單只是爭「奇」鬥「玄」而已。其實貫穿的主軸在於因果、輪迴。正如書中太乙真人對烏玉的一番的開導:「你因為過去世算是有修到一些福分,此世也才能享受到一些福澤,但是福分是會用盡的,到頭來便會往三惡道去輪迴,對於人世間的無常,你要看透,多用慈悲心對待他人,不需狂心疾馳追求世間名利,當你夢覺黃粱時,一切都無所有,不要在煙雨之中眷花柳,休把風月情懷當話頭,急回頭,莫蹉跎。」而對於狐仙,也希望牠們能行使善業,多做布施,多做福慧,隨著因緣多累積福德。「要知道滴水雖小,漸積成河,千萬不要認為自己可以耍弄神通、隻手撐天,其實是逃不過佛菩薩的法眼。」
人、狐之間常有著累世的冤愆,端看如何化解。作者在書中教導大量的道教口訣、佛教的偈語和歷代成就祖師的行儀和風範,是本書精華之處,也是緊要之處。讀者若能聞弦歌而知雅意,則能得其三昧矣!
【名人推薦序】鍾文音 / 知名文學作家
作者一生歷經奇幻玄妙之事,佛道兼修,超凡入聖。其博學妙聞勝似《西遊記》,其人狐傳奇勝比《白蛇傳》。本書寓託夢境之虛,實指輪迴意識流轉, 肉身有盡,阿賴耶識無窮,道盡天上人間,兩地相思。
自由流暢的敘述結構,活潑靈活的場景調度,奇異而震撼的情節,人物立體鮮明,歷史呼之欲出,更將佛道教理縫織於故事之中,擬仿章回小說之說書, 帶引讀者進入《閱微草堂》作者紀曉嵐精采的一生。
本書以說故事之筆,探究了生死、情愛、夢幻、仙凡、人狐、佛道的雜揉世界,既微觀自我的歷程,又綜觀了紀曉嵐的精彩一生,也帶引讀者展開全景幕式的閱讀之旅,渺不可及的前塵,阿賴耶識竟觸手可及,遙遠的人物召之即來,可謂咫尺天涯,天涯咫尺。
通過作者佛道修持之歷驗種種,假借說書之筆,演說各種人生的命運交織, 同時也圓滿回答了纏繞於你我腦中的問題:阿賴耶識的真諦為何?阿賴耶識是如何牽連起我們的生生世世?這一生是夢是幻?何虛何實?
一本絕妙奇書,讓人拍案叫絕,我們跟著作者夢旅渺不可及的他方,一起走看幽冥兩界,聽人狐哀訣、嘗生死風光、嘆情愛幻滅、警無常迅速……。
【編輯部推薦序】發現《阿賴耶》的故事真相
前言:對現代人而言,發生於輪迴中的前世今生已經不再是秘密,但是串連著人類前世今生的密碼,卻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王薀老師筆下的《阿賴耶》,看似記述著我們耳濡目染的歷史、傳奇故事,卻破解了這些故事背後對現代人的教育價值,以及人類智慧傳承中,千古不換的因果定律。
以下是編輯部藉著對《阿賴耶》一書作者王薀老師的訪談,讓我們更近距離了解作者如何將人類深層的智慧寶藏,透過《阿賴耶》傳達給現代讀者? ( 編輯部簡稱「編」,作者簡稱「王」 )
編:我們知道所謂的「阿賴耶」,是隱藏在人類意識深層中一種時空連結的記憶庫,也就是記錄每個人過去、現在、未來所有靈魂轉換的藏寶盒,但是這個藏寶盒當中究竟蘊藏著什麼樣的生命密碼?從古到今始終是一個謎團……。然而老師在《阿賴耶》書中藉由開啟阿賴耶寶庫,揭發了一段驚人的時空連結!讀者們首先一定想知道這個故事是否具有真實性?
王:如果各位相信輪迴轉世,那麼《阿賴耶》所呈現的只是一個靈魂不滅的例子,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是再來的人,誠如我在故事開頭就說的:「這個人生劇場一切如夢似幻……是實是虛全憑讀者自由心證。」
編:如果這本書只是輪迴轉世的小說,或是鄉野傳奇的故事,對於現代人來說又有什麼樣的特別意義呢?
王:《阿賴耶》意味著人類的意識具有過去、現在到未來的延伸性,所以對於那些曾經在史上發光發熱的古人們,他們所淬鍊的人生智慧絕不會隨著肉體的死亡而埋沒在歷史古卷裡,相信這些智慧也會記錄在阿賴耶中不斷傳遞至今,也許你、我的意識中都深藏著這樣的智慧種子,只是尚未發芽。我希望透過這個故事的敘述,讓現代人更清楚洞悉,一位人們津津樂道的歷史人物,他真實的思想世界和處世方式,這些都是現代人沒有辦法在課堂上或教科書中學習到的智慧,但它們也許早就存在我們每個人的深層意識當中。
編:您是說,每個人都可能具備了紀曉嵐這樣的聰明智慧,只是我們自己不知道?
王:如果我們夠用功,除了可以藉由閱讀各種書籍吸收知識以外,更可以和自己的內心作溝通,只要懂得用對方法,所有的心念都能夠轉化為行動的智慧,不過如果方法錯了,那麼心念就會帶給自身不好的負能量。
編:如何檢查自己的心念是否用在對的地方?
王:這要回到《阿賴耶》這本書中,我們能不能掌握自己的心念?基本上還是要從行為的修正做起,古人讀四書五經,也是不離做人處世的道理;即使《阿賴耶》書中,主人翁隨著他的道家師父修習仙道之術,再深的功夫也都是從基本的修身養性煉起。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是薰習心念、品格養成的基礎,這些正向的基礎教育,有助於喚醒潛藏阿賴耶中的人性光明意識。
編:可以舉更具體的例子說明嗎?
王:我們看所有歷史人物當中,偉大情操的養成並非一朝一夕,甚至不限於這一生這一世的薰習。《阿賴耶》中所講到的道門仙宗的修煉者,都是從日常生活的極細微處開始修起,師徒之間不僅是丹功道術的傳授,更蘊涵著一代接一代相承不息的修道者風範,而修道人慧命所繫的積德內修功夫,其實這不也是現代人立身處世上最缺乏的心靈導引啊!
編:書中生動描寫了鄉野傳說中的靈異情節,不論發生在人、狐之間或人、鬼之間,這對現代人了解自己的心念有關聯嗎?
王:天地間的生靈離不開六道輪迴,所以即使是修煉千百年的狐仙,或是化成了怨鬼的魂魄,只要脫離不了心念當中負面的貪、瞋、癡、慢、疑,我們生生世世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都會一一完整地藏錄在阿賴耶中,只是藉由不同的生命型態呈現,這就意味著:人終究逃不過因果循環力。所以這個如影隨形的宇宙定律,是每個人終究要面對的人生課題。
編:生活在這個眾仙早已駕鶴西去的二十一世紀,是所有的仙術秘笈和傳統道風瀕臨絕響的年代,我們無法遇見一位修煉精深的方外高士,那麼該如何去面對這樣終極的人生課題呢?
王:我們必須清楚認知,自己並非單一的個體,而是存在於宇宙中無所逃脫的輪迴網羅中,每個人唯有向內察覺自己心念,並且虛心地學習,尋找能夠啟發我們自性的智者。唯有開展自心的覺知力,圓滿這一期生命的大道才能無限寬廣。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