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前一個夏天她親手開槍射殺了她養在閣樓裡的一頭大象,血肉濺得她一頭一臉。她割下象牙、豎在客廳,不知是為了悼念還是怎地,每當她躺進沙發,赤裸的背摩擦著粗糙厚硬的象皮,視線便會落在那對象牙尖端。隨著不同男人的挺進呻吟,她一一回憶肢解那頭大象的片段觸感:被極致殘酷,從頭頂到腳趾,充盈的滋味。」──〈前夏之象〉
十二則愛情的反烏托邦奇幻預言短片,
見證世紀交會之初的少女們在時空黑洞中的惶惶迷途……
周丹穎小說創作的起點,自選少作與新世代讀者重啟對話
這是周丹穎小說創作的起點。時隔十四年,她回頭審視一九九九年到二○○二年間的猛爆型少作,重新集結成書。周丹穎戲稱此書可謂「少女殘酷愛情大集合」,其中九篇小說曾收錄在二○○三年的同名書中,新版另加入三篇選自首部小說集《飄浮的眼睛》中的血脈相通之作,讓絕版多年的作品得以重新面世。這些短篇創作於女作家二十世代前期,滿溢著世紀交會之初華麗蒼涼的氣味,小說文字和近作同樣冷靜犀利,卻又似乎多了一分靈氣剔透的厭世感。
本書書名來自同名篇章〈前夏之象〉。這篇看似離奇的戀愛故事充滿了電影視覺感,女主角小葉「親手開槍射殺了她養在閣樓裡的一頭大象」,用大象的皮製成沙發,跟男人們在沙發上做愛,並拍下影片寄給在外國留學的前男友,作者以文字與敘事的蒙太奇,讓記憶片段回滲敘事者的此刻,鋪陳出一段流動著欲望、毀滅和無有救贖的愛情幻滅故事。
早慧的周丹穎十六歲開始寫作,二十歲出版第一本小說,這些少作在今日看來驚人地宛若預言,有些篇章彷彿預知今日種種駭異俗世新聞,有些則因想像力超躍而奇幻迷人,偶爾甚至讓人想起近幾年的英國「神劇」《黑鏡》,在奇崛的空想驚悚劇情中照見人性的黝暗角落。
新版《前夏之象》經重新編排、調校,十二篇小說呈現出在初版中隱而未現的創作脈絡。前四篇如輪番播放的少女(無)愛情科幻片,各意象世界微帶寓言感,如〈編號〉中的訂製機器情人,〈等待輕飄狀態〉中女作家意外昏迷二十年後轉醒於一個不適合人類生存的未來世界……。接下來四篇在迴旋結構中高速轉出少女的醒悟,種種戀愛╱誤戀破滅的前前後後詭異始末,〈華麗的泥濘〉、〈瑪淇朵與普魯托〉見證愛情裡可能的殘酷與暴力,令人幾乎不忍直視,甚至希望主角真的只是做了一場噩夢。而最後四篇開始跨界,演出一場首尾相連的少女變形記,各篇角色與場景前後互文,先「鎮魂」還是先「復活」,或乾脆「殘暴的消失」?四篇各自獨立卻又一氣呵成,呈現刻意晦澀不明的氛圍,反映了作者初涉入異文化空間而「被」失語的狀態中,一場以藉由與法國二十世紀戰後文學的互涉及融合來揭開序幕的對話和回擊。
本書特色
★ 周丹穎第一、二本短篇小說集精華,絕版多年後以全新面貌重新問世。
目錄
【新版序】文學少女的憤怒與眼淚
前夏之象
等待輕飄狀態
編號
病
在那件鳥事發生之前
華麗的泥濘
霪雨
瑪淇朵與普魯托
復活
殘暴的消失
鎮魂
掛號信,致林貝亞小姐
序/導讀
【新版自序】
文學少女的憤怒與眼淚
重出絕版少作《前夏之象》(二○○三),最初其實是一場意外。焚膏繼晷的忙碌生活中,我心裡那個文學少女有一天忽然被惹毛了,久違的憤怒引發一陣急雨,野獸在雨澇裡狂奔了一陣(然後各自洗洗睡了)。事情本來到此也無甚可記之處,然而雨後某日,珊珊主編站在彩虹的另一端,靜靜地、低調地拉出與時間賽跑的五彩布條:隔著鍵盤和螢幕,我彷彿看見她向我打了一個祕密的手勢,我其實還沒讀懂這手語,就不假思索地往終點線衝了──原來那個暴衝的少女一直都在,無論怎麼隨著時間變形。
少女對純淨十分執著,文學少女尤是。年少時正如張愛玲所說,是「先讀到愛情小說,後知道愛」、「對於生活的體驗往往是第二輪的」,因而極脆弱、極易毀滅,但同時也拿得出與整個現實世界賭氣的姿態,書寫、對抗,頑強地在文字中想像、重建、混搭,不管是不是「借助於人為的戲劇」,莽莽撞撞地,竟也蓄積了不少超譯愛情、人生以及文學的烈火能量。
這十二篇小說的創作始末,我至今還回想得起一些片段。多年後仍有讀者會跟我提及的〈前夏之象〉(二○○一), 其原始文學獸性,乃是因那年夏天讀到的一句馬克白夫人的台詞而噴發:
Come, you spirits
That tend on mortal thoughts, unsex me here,
And fill me from the crown to the toe top-full
Of direst cruelty.
至於為何轉譯這「被極致殘酷,從頭頂到腳趾,充盈的滋味」到小葉的故事上,不得不提起一封學妹寄到法國的手寫信(是的,初到法國留學的那幾年,還有這樣扣人心弦的讀信時光)。小葉那句鬼魅般的「不甜了,我再也不甜了」,正在那封信的某處,讓我深受震動。那些年,我們都聽陳珊妮,《肥胖者的悲哀》(一九九九)哼一哼,小葉如何割下象牙、剝下象皮、取出一件件巨大包油的內臟,便如在目前,只是更為暴烈。
少作與我的種種文學啟蒙,恐怕可以再講一千零一夜,「然而通篇『我我我』的身邊文學是要挨罵的」(張愛玲〈童言無忌〉,一九四四)。在挨罵之前,且讓我迅速超譯布朗修筆下令我難忘且著迷的文學場景:
Elle s’était endormie, le visage mouillé de larmes. Sa jeunesse, loin d’en être abîmée, paraissait resplendissante : il faut être très jeune et bien portante pour supporter une telle abondance de larmes.
—Maurice Blanchot, L’arrêt de mort (1948).
敘事者「我」臨終的友人J.,在對抗死亡時奇異的青春容貌,此處是由睡夢中殘留滿面的淚痕側寫出來的:「她的青春分毫無損,反而更加煥發,因為必須非常年輕和健康,才經得起如此洶湧的眼淚」。在讀到這段文字前一、兩年,我曾在〈鎮魂〉中寫下:「夜幕垂落,慈悲地蓋起小碧喪服似的臉色。我聽見她哭了,無可奈何的淚流成河,沒有特定接收者,我不知道她還要哭多久,也許就這麼一直下去,也許一會兒就不哭了……」少女在「轉大人」之前,曾有過多少的淚流成河,那是直面毀滅的青春,那是一去不回的天真,我且以新版《前夏之象》紀念之。
2017.11.02/3 於巴黎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