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照顧秘書向前衝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224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24篇歡笑、淚水、熱血的故事
感受充滿人情的互動
翻轉照顧工作冰冷、機械式的印象
也看見照顧服務的同理和彈性
讓我們所愛的人可以擁有最自在、最人性化,也最「好用」的服務


照顧服務只是陪伴、做飯、打掃整理家務?
照顧其實沒有那麼容易、沒有一套制式的SOP遵循
因為每個人有他的個性

※中風的秋吉阿公,在照顧秘書與圓夢者聯盟的協同下,重返馬拉松賽道
※在寂寥的神父村散播歡樂的秧苗,戶外散步、讀報、繞口令遊戲,陪伴逐漸失能、失智的神父,重燃生命的活力
※照顧秘書「蕾夢娜」三人組各擁專長,輪番上陣,幫助失能爺爺從臥床、下床到離開養護機構,走上返家的路
※照顧秘書們進駐彰化縣濱海的福興鄉,一籮筐鬼靈精怪的妙點子,為陷入衰老而逐漸沉寂的鄉村帶來歡樂笑語
※在照顧秘書的「打拳擊復健」陪伴下,因中風而長期臥床的阿暉哥,一年半後站上「蘇珊的拳擊擂台」開心對打

照顧服務的工作,要懂得察言觀色、隨機應變,還要有同理心,同理照顧服務對象的生理與安全需求,也照料心理、社交、尊嚴及自我實現等層面。即使是小小的願望,照顧秘書也能發揮創意,協助服務對象如常人一樣享受生活。

本書生動、趣味、感人的故事,開懷大笑或感動之餘,也讓我們思考現行制度可以如何改善,也幫助我們在需要的時候,找到最符合需求、最好用的照顧服務。

作者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

迎接高齡成為當今最熱議題,國人無不努力尋找最有效的「高齡處方」,成立於1995年的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看見最佳處方正是世代交流、預防失能、自我實現,多年來幫助長輩在社區獲得照顧,豐富退休生活。2007年透過「不老夢想」扭轉「老」觀念,辦理「不老騎士」活動轟動全台;也看見許多家庭面臨長輩照顧問題,以及獨居弱勢長者的困境,為此推動「AIO照顧服務」,並依需求提供送餐、修繕等多元整合服務,讓長輩在熟悉的環境中自在安老。

目錄

推薦序
長照2.0  照顧服務再進擊 陳時中(衛生福利部部長)
長照服務再設計,價值提升共創多贏 林奇宏(新北市衛生局長)
照顧的良性循環 林金立(台灣居家服務策略聯盟理事長、長泰老學堂照顧中心執行長、照顧學期刊總編輯)
臺灣長期照顧服務的寧靜革命 王增勇(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教授)
打造長照桃花源 李玉春(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教授)
產官學誠摯推薦

導言
量身訂製的全方位AIO照顧服務 李若綺(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

PART  1 滿足全人、全家的照顧需求
第一篇  不老馬拉松,五百歲的約定
第二篇  天使同行,來到上帝身旁
第三篇  爺爺入伍圓夢,新兵老將報到
第四篇  遊戲時間,四次元百寶袋!
第五篇  同在屋簷下,照顧家人、也照顧傢俱的「全家服務」

PART 2 照顧服務不限場域
第六篇  輔大神父村─當照秘遇見神父
第七篇  爺爺Let’s Go Home,從機構返家的第一哩路
第八篇  爺奶不在家,據點當灶咖
第九篇  搞什麼「鬼」?萬聖節跑趴去!
第十篇  尋找桃花源:那些年,照顧爺奶們故事

PART  3  照秘女王,姊的力量
第十一篇  高年級照顧秘書
第十二篇  幼人之幼,老人之老,照顧的手不停歇
第十三篇  像朋友般的照顧服務
第十四篇  吉霸分的照顧秘書,冷霸分的照顧服務
第十五篇  蘇珊的拳擊賽

PART  4 青春無敵,好漾照秘
第十六篇  阿公的高雄私房旅行地圖
第十七篇  給妹子的信
第十八篇  美聲照秘,用歌聲讓阿嬤回春
第十九篇  挖袂做歌星─聽失語者唱歌
第二十篇  猛男照秘的進擊

PART 5 打造照秘,黃金履歷
第二十一篇  掌聲歡迎,照秘大嬸
第二十二篇  創業賣雞排,NO。創業照老闆,YES!
第二十三篇  雞排打工妹變身超級照秘
番外篇  照顧秘書阿麗的日常

附錄
關於All In One照顧服務

序/導讀

長照2.0  照顧服務再進擊

根據內政部的人口統計,二○一七年二月台灣的老年人口數,首度超越幼年(十四歲以下)人口,占總人口數的13.3%。老年與幼年人口占比的天平出現傾斜,我國也正式邁入老人比幼兒多的高齡化社會,此時醫療與長期照顧服務,都是國人最迫切需要的服務,也考驗政府的施政成效。

我國從二○○八年起推動長期照顧十年計畫,依受照顧者需要,提供居家服務、日間照顧、家庭托顧、輔具租借購買及無障礙環境改善、交通接送、營養餐飲、居家及社區復健、喘息服務及居家護理等服務。其中,到宅提供失能者身體照顧,及日常生活協助的居家服務,是許多民眾燃眉之需,也是最多人使用,並且受到肯定的一項服務。

而居家服務的靈魂人物—提供這項服務的照顧服務員,無論在偏鄉離島的鄉間小路間,或是都會區的壅塞馬路上,都可以窺見照服員奔波的身影。他們為的是要替因年老或身障而失能的國人,送上也許是熱熱的一餐,也許是失能者多日來的一次清洗身體而忙碌著。

由於照服員工作辛勞,常需往返不同地點,且多數人對於照顧工作存有刻板印象,多年來投入居家服務的照顧服務人力雖有增加,但還是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因此,二○一七年一月上路的「長照2.0」,即是奠基於長照1.0,調整既有的服務模式而發展出來的策略。以整合各類專業服務,採取因地制宜,增加服務的彈性運用,從支持家庭、居家、社區到機構住宿式照顧的多元化連續服務,建立以社區為基礎的整體照顧模式,希望提升長期照顧需求者與照顧者的生活品質。

照顧服務員需要大眾認識,接受社會更多的掌聲鼓勵。欣聞在這個時間點,多年來致力於照顧服務員培育、不斷推動照顧服務創新及彈性的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撰寫了《照顧秘書向前衝》這本書。透過書中一個個照顧服務員與受照顧者的故事,引領大家瞭解照顧服務的真實面貌,教人時而感覺溫馨,時而低迴不已,試圖翻轉社會大眾對於照顧服務的印象。期許經由此書出版,一般大眾能認識照顧服務的本質,或激發國人投入服務行列,或找到最適合與符合需求的照顧服務。


陳時中(衛生福利部部長)


推薦序

長照服務再設計,價值提升共創多贏

高齡社會即將來臨,台灣面臨「老太快」、「不健康」、「誰照顧」三個嚴峻的挑戰。我們無法控制人口老化的速度,因此預防並延緩失能很重要,但最困難的挑戰莫過於照顧人力的嚴重不足。長照2.0政策上路,雖然政府長照預算倍增,但服務人力的增加始終未見起色,反觀外籍看護的人數卻持續不斷增加,追根究底,真正的關鍵可能是現行長照服務無法真正滿足民眾的需要。

從政策推動的角度來看,新北市推動長照政策,就是秉持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的核心精神,來重新設計長照服務,回歸使用者中心思考(user centered thinking),從最基礎對家庭照顧者的同理開始,重新檢視長照服務不友善的地方,從服務流程再設計、資源重新有效配置來思考,致力縮短最讓人詬病的漫長服務等待期、降低各種使用障礙,讓服務更貼近民眾需要。從推動出院準備銜接長照快速通道、黃金自立給付包、居家服務連攜中心試辦計畫,長照服務再設計,的確受到民眾的肯定。

第一線照顧服務員,肯定最瞭解當前長照服務的問題與家屬的需要。如何吸引更多人投入長照服務,我從這本書中案例學習到的翻轉關鍵,首要任務就是重新設計長照服務、再創照顧服務工作的新價值。過去長照服務最讓人詬病的,就是太多框架限制,很多不成文的規定,致使長照服務不怎麼符合民眾需要。打破框架,重視與傾聽民眾需要,提供「以人為本」的照顧服務,工作價值與認同自然也會跟著提升。如同書中幾位照顧秘書的故事,驗證如要翻轉長照人力不足,不是靠加薪解決那樣簡單,更重要的打破框架、積極回應民眾需求,重新設計服務,在工作成就中找到自身認同的新價值。

照顧服務決不應該是靠「做功德」來自我催眠,翻轉台灣長照困境的關鍵,就在這些年輕照顧服務員源源不絕的創意,從實做中不斷精進專業,更站在個案角度提供符合他們真正需要的照顧服務。書中的每個故事都是這樣有溫度又貼心,我們要給這些年輕照顧服務員更多的掌聲與肯定,他們將會成為扭轉台灣長照未來的新希望。誠摯推薦給每個關心高齡長照的朋友這本好書。


林奇宏(新北市衛生局長)


推薦序

照顧的良性循環

當台灣快速邁向高齡化,照顧需求飆升時,卻面臨不知何為照顧專業?照顧者不被尊重、照顧人力進不來留不住,我們常感嘆年輕人不願投入,可是照顧現場的狀況,如何吸引年輕人投入?照顧現場陷入價值低落的惡性循環擺脫不了,照顧這條路該如何走下去?

猶記得二○一○年在日本,看到長者從出院時雙腳攣縮,在專業的照顧下,三個月後能推著菜籃車在超市購物的場景,那時心裡想:「照顧就是要這樣」。照顧不是把屎把尿,是要幫助長者可以重新自己如廁,照顧不只關心身體,更要讓一個長者重新有「活著的感覺」,必須要應用各種不同領域的理論與技巧,這是一門應用科學。當我們欣羨歐洲與日本的照顧服務時,台灣也要能實踐,發展自己的照顧學,因此,我開始在台灣推動自立支援照顧的觀念與做法。

照顧有文化與社會環境因素,不同國家的理論,都必須在實務現場進行實證,累積經驗,逐漸歸納為可以應用在更多個案狀況的工作法,這個過程很漫長,更因為改變了傳統的工作模式,抗拒與挑戰自然不會少。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的創新與堅持,是我很佩服、並學習獲益良多的夥伴,他們推動的照顧秘書,堪稱台灣到宅服務模式的一大變革,改變了服務的模式,從過去以時派班、個人作業,改變成以需求為主、團隊工作,甚至進一步發展到關注整個家庭的照顧計畫,這些變革都是在政府制度不變的情況下的突破,他們的魄力、決心與執行力,令我佩服,而事實也證明,這樣的變革是必要且正確的。

台灣的長照發展,不缺國際學習,需要的是更多的實踐與分享,才能讓實務現場的經驗累積成為系統性的知識。很高興看到本書的出版,讓更多有心的人應用並交流,發展出屬於台灣、以及華人文化圈的照顧學。


林金立(台灣居家服務策略聯盟理事長、長泰老學堂照顧中心執行長、照顧學期刊總編輯)


推薦序

臺灣長期照顧服務的寧靜革命

這本書記錄著弘道AIO照顧服務的故事,這些故事不只停留在其內容的溫馨,更重要的是,AIO照顧服務代表著一個非營利組織本於初衷、勇於突破現有政策侷限的努力,我稱為「長照的寧靜革命」。

之所以這樣說,有五點理由:
第一、現有長照政策背後都隱藏著家庭照顧倫理的規訓目的,常常排除許多需求,而AIO則是以案主/家的需求為服務提供的中心。
第二、現有長照涉及的外勞政策與長照政策各行其是,相互排斥,但AIO嘗試將外勞本勞相互結合,互補長短,提供臺灣人民另一種選擇。
第三、AIO突破現有以時數進行管理的模式,而以照顧內涵作為服務管理的依據。
第四、AIO創造信任基層一線工作者的工作模式,授權工作者足夠的彈性,鼓勵創意,而非採用標準化管理模式。
第五、創造團隊照顧,讓一線照顧者有支持與後援。

這一切不是依靠論述,而是具體行動,讓參與的人深刻地感受到人性化的照顧,因此,這樣促發改變的過程是無聲、寧靜的革命,但也最為有效。
 

王增勇(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教授)

推薦序

打造長照桃花源

台灣推動長照制度十多年,但長照人力不足的問題始終未解決,尤其居家照顧服務員迄今仍不足萬人,但家庭外籍看護已成長到近二十三萬。這個現象,除了因外勞便宜、可滿足全家、全天候需要外,政府補助的居服框架多、時數少,而一天一次,一次固定一到兩小時的傳統居服模式,很難滿足很多家庭的需求,尤其老老照顧家庭。加上95%的照服員領時薪,缺乏成就感與職涯發展,導致居服人才嚴重流失;翻轉照顧模式成為扭轉此劣勢之重要關鍵。在去機構化歷程,歐美早就將機構一天多次的走動式服務推廣到居家,成為落實在地安老的重要典範。

二○一五年我受邀在弘道「AIO (All In One)照顧服務」的發表會擔任評審。二十多位照顧秘書熱情洋溢、溫馨感人的分享,讓我看到台灣居服的曙光。他們跳脫傳統居服框架,以滿足失能者全人、全家、全方位照顧需要為目標,成為「照顧達人」,難怪能取代機構、取代外勞、支持長者盡可能自立。加上穩定的月薪與工作的成就感,才兩年多已吸引兩百多位照顧秘書投入,其中四十歲以下的年輕人高達68%,遠高於全國的12%。由荷蘭最成功的博祖克(鄰里照顧)居服模式,十年間由四人成長到一萬三千人,印證只要找到成功的模式,就有可能透過因地制宜複製,在全國遍地開花。

為積極推廣包括AIO、自立支援等創新照顧模式,在衛福部的支持下,二○一六年初在全國各區舉辦的六場「長照寧靜革命~長照桃花源真的離我們不遠了」研討會,在全國掀起一股翻轉照顧模式的熱潮。

欣見康健出版將AIO案例集結成《照顧秘書向前衝》付梓,期許這本書的出版,跟日本《看護工向前衝》一樣,能帶動社會大眾對照顧服務的認知與尊崇,更希望吸引更多有愛心的人士投入居服創新模式,成為受尊敬的「照顧達人」與社區的「守護天使」,則長照桃花源或許就不遠了!


李玉春(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教授)


作者序

量身訂製的全方位AIO照顧服務

雖然投身老人服務多年,但每次被朋友問到照顧失能長輩有什麼資源可以申請時,我依然覺得力不從心,似乎能幫的很有限;到最後,朋友們寧可選擇花費較高、語言不通、有管理問題、但「好用」的外籍看護,也不願選擇「不好用」的居家服務。我常反省自問,為何我們找不到需要的服務?為何照顧我們摯愛的家人時,抉擇變得如此無奈?

回過頭看,我們在一張張個案紀錄的姓名欄上,俐落填上服務對象;我們在一張張居家服務排班的表格中,方正框起服務時間,但現實世界真有這麼簡單?

「我爸爸不是只有早上才上廁所,但妳們都只固定來早上一次,下午都沒人幫忙清潔、換尿布。」

「我要入院開刀了,但這段時間誰來照顧我家的狗?牠也是我的親人,沒人照顧牠,我無法安心做治療……」

「阿嬤臨時住院了,在醫院也需要照料,但照顧服務卻被迫中止,明明是最需要幫忙的時候呀……」

有太多狀況,需要太多彈性,沒有辦法機械式地運行,況且人是有感情的,怎能像個照顧機器,對家屬的無奈袖手旁觀,臺灣高齡化已經踩足油門全速前進,許多服務卻重踩剎車裹足不前,令人何等心焦。

直到二○○九年,弘道團隊到丹麥參訪,發現他們的照顧服務員一天巡迴到府服務長輩竟高達五到七次,按著長者的需求、生理時鐘等情況給予協助,令人大開眼界!啟發了弘道打造「All In One照顧服務」(全書統稱AIO照顧服務)的靈感,依照每個家庭的狀況彈性調配,提供「短時間多次數」的照顧,將服務對象擴及全家,並延伸服務範圍到住家以外的場域,因為惟有量身訂製,才能讓民眾覺得居家服務「好用」進而「使用」。

配合「AIO照顧服務」的彈性,弘道的人力運用也有了不同樣貌,為了能讓照顧服務員有好的識別,在弘道,我們從二○一四年起稱呼這群夥伴為「照顧秘書」,希望帶給這份工作一種細心、貼身打造、裡裡外外都打理妥當的形象。

照顧秘書從現場看到長輩的變化和需求,進一步結合社工師、護理師、物理治療師等團隊力量,提供更精準和人性化的服務內容,考驗第一線的判斷力,也打造專業定位,扭轉外界對照顧工作「把屎把尿」的刻板印象。

這過程談來輕鬆,實際上卻有許多「眉角」,照顧工作從來不是件容易的事,不僅技巧要純熟,還要具備傑出的應對進退能力,面對人們的情緒反應,做出合宜且即時的回應,相信在未來的高齡社會中,懂得如何服務長輩的人會是跨領域爭相網羅的人才,從事照顧工作的人亦如是!

我非常敬佩社會上所有第一線的照顧服務夥伴們,他們是一切的開端與基石,若長輩沒有獲得好的照料,後續的復健、自主生活都難以為繼,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書集結「照顧秘書」多個歡笑、淚水、熱血的服務故事,感受充滿人情的互動,翻轉照顧工作冰冷、機械式的印象,也看見照顧服務的同理和彈性。期待能有更多人加入照顧工作行列,或是體會照顧的理念,讓我們所愛的人可以擁有最自在、最人性化,也最「好用」的服務。
 

李若綺(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9599313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32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