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圓圈的百科全書,結合「藝術和科學」、探究「圖像和資訊傳達」,囊括建築、都市規劃、設計、時尚、科技、宗教、地圖、天文學、物理學等!
‧全書收錄逾三百張古今東西珍稀圖像遺產,是從事圖像、設計、資訊視覺化、文化史等領域架上必備之一冊。
‧如果對資訊分類和大數據相關的知識發展有興趣,不能錯過這本書!
眼睛是第一個圓;它形成的地平線是第二個圓;在整個自然界中,這種基本的形狀不斷重複出現。圓可以說是世界密碼的最高象徵。——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美國思想家、文學家)
一個人千萬不能滿足於任何思想圈,而是要一直確信,更廣泛的可能性仍然存在。——約翰・理查德・謝弗里斯(英國自然作家)
圓同太虛,無欠無餘。——鑑智僧璨(禪宗三祖)
《樹之書》作者、資訊視覺化專家曼努埃爾・利馬的最新著作,這次他將主題轉移到在生活中無所不在的圓形。《圓之書》可以說是一本圓圈的百科全書,從建築、都市規劃、藝術、設計、時尚、科技、宗教、地圖、生物學、天文學到物理學等,都可以發現渾圓的輪廓。在存在過的每一個文明,圓形幾乎都成了一種普遍性的比喻,代表完美、統一、運動和無限,喚起人們內心的平靜和安寧。
更進一步觀察人類對於圓形的運用,我們可以從中看到一種連續的秩序,從數世紀以來所建造的城鎮和都市,到我們設計的家用物品和工具,再到為了互相溝通而創造的書面標誌和符號,都有圓形的存在。
本書從資訊視覺化的角度出發,收錄逾三百張古今東西的珍稀圖像遺產,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勾勒出圓形數千年演進的歷史,並展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圓圈應用的多樣性和豐富性。作者曼努埃爾・利馬為資訊視覺化的領導研究者,曾獲美國《Wired》雜誌讚美為「能將數據轉化為藝術的人」,多次受邀至TED大會等相關主題的場合發表演說和授課。本書為其第二本繁體中文化的著作。
目錄
序/導讀
自序
2011年二月,我剛在里斯本大學科學哲學中心舉辦的科學與藝術中的圖像學術研討會中發表演講。我回答了觀眾提出的幾個問題以後,觀眾席中有位教授站起來問道:「為什麼你放出來的視覺化模型,大部分都採用圓形佈局?」我負責主持的場次以「資訊視覺化的出現」為題,我不但對她提出的問題非常感興趣,也有點惱怒自己為什麼從來沒有觀察到這麼顯而易見的情形。「那是個很好的問題,」我答道,然後暫停了一下,再坦率地回答:「我不知道為什麼。」在該場次結束以後,我們針對這一點進一步交換了一些想法,不過我很快就發現,我無法回答她的問題。若說這個問題跟了我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其實是輕描淡寫了。
同年九月,我在紐約公共圖書館召開我第一本書的新書發表會,私下與一名觀眾重新講了這件事,這名觀眾提到了一個確立了圓形與快樂的臉之間的相關性的實驗,讓我著迷不已。自此以後,我就全心投入這個主題了。
我花了點時間才能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不過從很多方面來說,這本書確實能向最初那個有趣的問題提供答案。隨著我對於視覺化方法的研究越來越深入,圓形佈局無所不在的情形確實也變得極其驚人。舉例來說,我在「VisualComplexity.com」網站上編入索引的1000個專案中,大約有302個專案(約佔三成)是以某種輻射狀構造為基礎(該網站是橫跨十年的視覺化專案線上資料庫,涵括的領域包羅萬象,從藝術到生物、電腦系統到交通網絡等)。
在所有可能的視覺化模型與配置中(用於圖表的建構可說是具有無窮無盡的可能性),為什麼在描述資訊的時候,圓形佈局會這麼受歡迎呢?本書主要以三種方式來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對作為所有人類知識領域跨時空文化符號的圓形,針對其普遍性提供脈絡;其次,藉由近年來認知科學鑑別出的一組知覺偏差,來解釋我們對圓形事物與生俱來的偏好;第三,透過21種不同模式的綜合分類發展,來展現圓形佈局的多樣性與靈活性。這本書有300多幅圖像,頌揚著圓形持久不墜的吸引力,而且不只在資訊設計的領域,而是在人類表達的每一個領域。
就我前一本作品《樹之書》而言,搜集並研究數量如此龐大的專案樣本,工作量著實令人生畏;對這本書來說,由於主題的廣度,有時整個工作似乎會陷入癱瘓。面對如此苛刻的目標,一個人要不是害怕到無法採取行動,就是很單純地向前邁進,希望至少能讓我們不斷發展的集體知識向前推進一步。道明會修士博韋的樊尚(Vincent of Beauvais)曾編寫了西方世界在1600年以前最龐大也最受歡迎的百科全書,也就是含有80卷9885章高達450萬字的《大寶鑑》(Speculum Maius,1244-55年)。他曾在裡面提到,「我知道自己無法找到或讀完過去曾經被寫下的所有東西。我也無法聲稱自己能從讀過的東西裡擷取表達出所有值得注意的東西,否則我必然得加上厚重的另一卷。然而我認為,自己應該是從許多好東西裡挑出了比較好的,而且當然也搜集了不少比較好的東西。」
曼努埃爾・利馬
紐約,2016年三月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