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好點子,哪裡來

  • 238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午後,咖啡、邂逅,放下肩上重擔。
甘泉咖啡坊,是瑞智基金會為失智症家庭所預備,
專業及心靈上的關懷,陪伴失智者及其家屬。

原來,我不用總是堅強,可以訴說、哭泣,
原來,我也可以坐下來,好好品嚐一抹咖啡香。

在上主的愛中,照護失智者
陳建仁(前副總統、中央研究院院士)

很開心看到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從2013年起,就委身服事失智者,用愛來幫助需要照顧的每一個失智家庭。「甘泉咖啡坊」與「葡萄園地」讓無數的失智者與家人感受到上主的愛;幫助他們有效延緩退化,他們的家人也在經年累月的照顧壓力中得到喘息,家庭重拾笑顏與親密的關係。愛的影響力也不斷從教會擴展到社區,如今更出版書籍《咖啡香中遇見愛:跟著瑞智認識失智》,用文字來擴展關懷與接觸對象。
立足在過去豐碩的成果上,期待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有更蓬勃的未來,有更多服事者投入失智照顧的行列,同心協力創造一個美好的、不懼失智的社區。

困苦流離中的盼望
寇紹恩 (台北基督之家主任牧師)

「他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耶穌的服事充滿愛的眼光(看見)、愛的心懷(憐憫)、愛的腳蹤(走遍)!
台灣越來越接近老年化的社會,越來越多的家庭面對長輩的難處,無計可施、坐困愁城、真的「困苦流離」!
求主賜我們「基督的眼光」、「基督的心懷」、「基督的腳蹤」,看見需要,靠著耶穌基督福音的大能,伸出手、跨出體恤、關懷的步伐!讓許多身處困苦流離中的人,在愛的實際行動裡,遇見耶穌!
謝謝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以及默默付出的每一位!上帝賜福您們及全家!

與失智共舞的彩虹約定
潘秀霞、林德安(台北靈糧堂牧師)

身為失智照護者,在與失智共舞的3600個日子裡,感謝有主的話和聖靈的引導,在看似迷航的生活中,出現了彩虹的約定。
瑞智基金會在徐文俊醫師及全職團隊和志工們的努力中,每一場的研討會、甘泉咖啡坊、家屬及志工訓練等等,都看見上帝憐憫的愛在教會及社區中不斷地展開, 因為,記憶會失去,但愛不會!
「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羅馬書‬ ‭8:28‬) ‭‬‬‬‬‬‬‬‬‬‬‬‬‬‬‬‬‬‬‬‬‬‬‬‬‬‬‬‬‬‬‬‬‬‬‬‬‬‬‬‬‬‬‬‬

作者

財團法人台北市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

失智症被稱為世紀之症,全世界每3秒鐘增加一位失智症者,依據推估,二O一九年底台灣失智人口共約29萬人,預計二O六五年失智人口將近90萬人(資料來源:台灣失智症協會)。許多的家庭正在承受照顧失智症者的辛苦,有些人因不了解而歧視甚至排斥他們,導致失智者與照顧者無法在社區自在生活。所以,失智症不只是醫療與照顧的問題,而是失智者本人、家庭、社區甚至整個社會的課題。

失智家庭所遇到的困境是:就醫的需求、就醫的挑戰、失智者拒絕照護、面對失智者異常行為的衝擊、家屬間的衝突、家庭財務的困境。
我們思考能為他們做些什麼呢?我們期望能結合眾教會及社區的力量一起投入,以耶穌基督無條件的愛去關懷失智者家庭。

二O一三年十月,一群在失智症醫療照護領域的專業人士以及教會牧者,聚集一堂共同為台灣失智症的需要禱告,開啟了瑞智事工。開始到各教會講授如何認識、關懷與照顧失智者,也呼籲關顧對象不只是失智者,家屬與家庭關顧同樣重要。

二O一九年瑞智事工邁入第七年,因深感失智家庭與需求正急速增加,必須成立專責基金會,集合更多力量資源幫助失智家庭,於九月十一日成立瑞智基金會。
創立之後需求與回應如浪潮,基金會做的事也越來越多而多元,陸續開辦失智症講座、瑞智友善社區研習會、家屬訓練班、志工訓練班、失智服務據點研習會、甘泉咖啡坊-家屬支持團體及葡萄園地、失智症服務據點。

面對時代的變化與新媒體的興起,在原本的事工基礎之上,期待透過經營網路社群,用文字與影像更廣更深地分享知識與經驗,提供更多專業及心靈上的關懷。用聖經真理的方式照顧失智者,以福音幫助受苦的失智症家屬,每個教會都成為瑞智友善教會,每個社區都成為瑞智友善社區,推展失智症關懷與照護至台灣遍地。官網: www.wisdom.org.tw

胡芳芳/採訪撰稿

現任大好文化發行人與總編輯,近年致力於出版與撰寫具代表性華人與企業的生命故事,特別是醫學、藝術人文、社會趨勢領域的美好歷程,與全球的讀者分享。
歷任商周出版副總編輯、天下文化、誠品閱讀、時報主編與行銷主管等職。最新著作有《走過二十年的恩典足跡:雙連安養中心感恩文集》、《閃閃發光的黑暗世界:盲朋友的好朋友20年》、《你不可不知的兩岸醫養大未來:掌握高齡化浪潮九大優勢》等書(以上均為合著)。

林稚雯/採訪撰稿

北醫醫學人文碩士、東海大學中文系學士,同時也是某種自體免疫疾病的患者,善以文字敘述各種生命的可能性。大學畢業後從事文字工作,作品散見於書籍、報刊、網路平台當中。著有《走過二十年的恩典足跡:雙連安養中心感恩文集》、《閃閃發光的黑暗世界:盲朋朋友20年友的好》(以上均為合著)。聯繫請洽lastyrienne@gmail.com。

目錄

推薦序
在上主的愛中,照護失智者 陳建仁 002
困苦流離中的盼望 寇紹恩 005
與失智共舞的彩虹約定 潘秀霞、林德安 009
軟弱中的能力 喬美倫 010
用愛照顧、讓家再次凝聚 胡德興、鄒開蓮 013
因著上帝,用「愛」寫下生命故事 廖文華 017
支取前行的愛與力量 呂信雄 018
全民造福,台灣更好 成亮 019
帶來屬天的至大安慰 方念華 021
專為失智症家庭而寫的貼心好書 陳心希 022
讓失智者與家庭,得到身心靈支持 陳興雯 024
用「玩心」來陪伴失智者 譚艾珍 026
出版緣起
在福音中重拾美好,成為失智者與家屬的幫助 徐文俊 027

第一部 關於失智症,從身心靈重新認識它
身心靈面面俱到,打造失智症友善照顧 徐文俊 040
超前部署!用愛與理解預約不失智的未來 湯麗玉 053
讓他/她裡面的人,被愛觸摸喜樂飛翔 林瑜琳 064

第二部 用心看見失智者生命價值,靈性關顧帶來盼望
照護失智雙親,深信被愛的感覺不會遺忘 076
─湄湄的故事
在苦難中看見需要,學著與時間賽跑 083
─真貞的故事
愛與盼望同行,找到困境中的支持與幫助 091
─蕙蘭的故事
「大牛快去掃地」,喚醒失智父親內心的記憶 099
─夢書的故事
打造專屬關顧計畫,留下美好時光 106
─賢中的故事
在服事中日漸老練,提供失智者適切的照顧 112
─惠芳的故事
以行動回應呼召,團隊同工的失智照護 118
─徐姊妹與林弟兄的故事
在艱困中得著安慰與陪伴,讓疲累的照顧者重新站立 123
─慧珍的故事
找到精神養分,面對失智不再慌張失措 128
─櫻芳的故事
看見需要,為失智家庭帶來祝福 133
─三重靈糧堂齊心開啟照顧據點
因神得著滿足的喜樂,使被服事者與事工團隊同得益處 140
─台北基督之家的家屬支持團體
讓長輩到我這裡來,重拾健康與活力 146
─高雄鳳山浸信會的失智照護事工

第三部 以福音為中心的失智照顧教案與實作
甘泉咖啡坊緣起、意義與標準流程 瑞智基金會 154
新年新希望 瑞智基金會 165
包水餃 瑞智基金會 171
圓形創作 瑞智基金會 175
甘泉打擊樂團 瑞智基金會 180
神的救恩 瑞智基金會 184
無字書 瑞智基金會 188
葡萄園地靈性關顧 瑞智基金會 193
五隻指頭談神的創造 瑞智基金會 199
復活節五色蛋 瑞智基金會 204
清明節感恩紀念活動 新北市三重靈糧堂 208
端午節:挪亞方舟 新北市三重靈糧堂 214
逾越節:無酵餅 新北市三重靈糧堂 218
請你跟我這樣玩 新北市三重靈糧堂 221
一個身體有許多肢體 台北市復生教會 227
姜太公釣魚 高雄鳳山浸信會 231
紙箱鼓 台北基督之家 234
我是總鋪師 高雄鳳山浸信會 236

財團法人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大事紀 240

序/導讀

【推薦序一】
在上主的愛中,照護失智者
陳建仁(前副總統、中央研究院院士)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調查與推估,全球各地的失智者人數,正以越來越快的速度不斷增加。在台灣,10年後的失智人口,可能直逼50萬人大關。失智症的防治與照護,已經成為台灣與全世界必須共同面對的挑戰。

全民學習失智照護
失智症不但使失智者認知功能出現障礙,影響工作能力及生活功能,對家庭造成不同程度的壓力及負荷,照顧者也需要學習認識失智症及相關溝通技巧。2019年衛福部新版《失智照護服務資源地圖》正式上線,只要在系統中設定所在區域,或是透過搜尋,以個人手機上網所在地的方圓1.5公里內的長照資源,都能即時顯示。這項劃時代的創新,將失智照護服務與長照服務整合於衛福部的長照服務地圖,只要善加利用,必能幫助每一位銀髮族得到合適的照護,增進身、心、靈的健康、平安、喜樂!

除了國家政策面的推動,由於台灣失智症人數增加快速,我們一定會在社區遇見失智者。失智症照顧應該成為全民教育,除了破除對失智症的刻板印象,更要鼓勵發展「瑞智友善社區」,讓鄰里凝聚共同照顧的力量。

在愛中做慈善工作
教宗方濟各曾經說過:「天主徒的慈善工作,就是愛天主及愛周遭的人。」以及「沒有愛,就沒有慈善工作!」很開心看到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從2013年起,就委身服事失智者,用愛來幫助需要照顧的每一個失智家庭。「甘泉咖啡坊」與「葡萄園地」讓無數的失智者與家人感受到上主的愛;幫助他們有效延緩退化,他們的家人也在經年累月的照顧壓力中得到喘息,家庭重拾笑顏與親密的關係。愛的影響力也不斷從教會擴展到社區,如今更出版書籍《咖啡香中遇見愛:跟著瑞智認識失智》,用文字來擴展關懷與接觸對象。

立足在過去豐碩的成果上,期待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有更蓬勃的未來,有更多服事者投入失智照顧的行列,同心協力創造一個美好的、不懼失智的社區。如同《聖經》所教導的:「我揀選了你們,並派你們去結果實,去結常存的果實。」感謝讚美天主,願祂賜福給基金會和所有服事者,享有滿滿的恩典、智慧與慈悲,作為失智者及家庭的守護者,滿全愛主愛人的聖德。

【推薦序二】
困苦流離中的盼望
寇紹恩(台北基督之家主任牧師)


「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裡教訓人,宣講天國的福音,又醫治各樣的病症。他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馬太福音9:35-36)
耶穌看見許多的人,困苦流離……

每個時代,都有他的困苦流離;每個家庭,也有一起面對的困苦流離;每個人,更有屬於他自己的困苦流離!
我們這個時代,有越來越多的家庭,共同面對的是:愛我們的長輩,隨著時光的流逝,記憶、智力也跟著流逝……,對於做子女、兒孫的人,這是多深的困苦、不捨、無助!

母親一生服事父親、服事家庭、服事教會,歷經戰亂、逃難、尋親、父親多次重病、蒙冤入獄、職場風暴、教會衝擊……,一個女人咬著牙,扛起責任,承擔家計、養育兒女,讓父親無後顧之憂,全心事奉上帝……,真的是困苦流離!

天父憐憫媽媽,給她一個如「俠女」般的性格,身為長女,就真像「大姊頭」一樣,一肩挑起半邊天(恐怕是大半邊),而且她個性開朗、樂觀,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似乎什麼都難不倒她!
我們為有這樣一位母親,深深感恩!
晚年的母親,身體大致健康,感謝上帝!

但過了九十歲之後,媽媽漸漸失去記憶力,感受到她的焦慮,對一向愛管事的母親大人,現在不但無法管別人的事,連自己的事都越來越抓不住、理不清,挫折、懊惱、煩躁甚至身心失控,她無助、我們更是無能為力、不知所措!

好在,士林靈糧堂在內湖開設了老人日照中心,他們的愛心、專業,讓我們很放心的把摯愛的母親交給他們,於是,媽媽每天早晨九點,準時去「上班」!
在中心,有人知道他是老師母,家裡有什麼事,都來找她聊聊,媽媽就帶他們一起禱告,「下班」回來,我們問她在中心都做些什麼?老媽說:「忙著呢!」

最後幾年,媽媽不少事都忘了,剩下做得最好的就是:讀經、禱告,感謝神!
至於我們這些兒女們呢?
我們深愛媽媽!但對於她的失憶、失序、失控,完全手足無措,有時也被搞得同樣失序、失控,然後充滿自責!

感謝主,一次瑞智基金會徐文俊醫師來教會做專題演講,他所提的每一項疾病狀況,我們皆親身經歷,每一種家屬的情緒反應,俱都觸動我心!

深深感覺:被體諒、被安慰,而且找到出路……原來應該這樣做、原來可以那樣處理!
有出路,就有盼望、就走得下去!感謝主!「耶穌走遍各城各鄉」,耶穌的福音事工不是停留在教堂裡,而是走進人群中!

「耶穌宣講天國的福音,又醫治各樣的病症」,祂不只關心人生命的問題,他ㄧ樣在乎人生活的需要!
「他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耶穌的服事充滿愛的眼光(看見)、愛的心懷(憐憫)、愛的腳蹤(走遍)!
台灣越來越接近老年化的社會,越來越多的家庭面對長輩的難處,無計可施、坐困愁城、真的「困苦流離」!

求主賜我們「基督的眼光」、「基督的心懷」、「基督的腳蹤」,看見需要,靠著耶穌基督福音的大能,伸出手,跨出體恤、關懷的步伐!讓許多身處困苦流離中的人,在愛的實際行動裡,遇見耶穌!

謝謝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以及默默付出的每一位!此書一定可以幫助更多人。
上帝賜福您們及全家!

【推薦序三】
與失智共舞的彩虹約定
潘秀霞、林德安(台北靈糧堂牧師)


身為失智照護者,在與失智共舞的3600個日子裡,感謝有主的話和聖靈的引導,在看似迷航的生活中,出現了彩虹的約定。

瑞智基金會在徐文俊醫師及全職團隊和志工們的努力中,每一場的研討會、甘泉咖啡坊、家屬及志工訓練等等,都看見上帝憐憫的愛在教會及社區中不斷地展開,
因為,記憶會失去,但愛不會!

「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羅馬書8:28)

【推薦序四】
軟弱中的能力
喬美倫(靈糧國度領袖學院副院長、職場轉化學院院長)


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將殘的燈火,他不吹滅。(馬太福音10:20)

已故的靈修大師盧雲,在哈佛大學任教多年後,離開他熟悉的學術圈,於1985年來到方舟團體在加拿大的「黎明之家」,尋求他未來的召命。「黎明之家」是一個專門收容智能障礙人士的團體。1986年他開始擔任該處的牧者,也開始照顧亞當。亞當三個月大的時候就罹患癲癇,他智能不足、耳聾、語言能力不足,癲癇經常發作,十三歲的時候被送到黎明之家,在此接受照護,直到去世。盧雲在亞當去世後,寫了一本書《亞當:神的愛子》,來紀念將近十年的時間內,亞當教導他的一切。

這本書相當令人驚訝,一位長年與最有才智菁英相處的學者,最後卻以照顧智能不足者,作為他最後的召命。這本書在盧雲1996年去世之後,1997年出版,對基督教界也算投下一顆震撼彈。

書中盧雲是這樣說的「亞當幫助我發現在我『貧窮的靈』裡活著的耶穌……他這樣脆弱,竟然成了我強大的支持,幫助我宣告基督的豐富。」這誠如保羅所說的「上帝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林後12:9)

有的時候,我們在自己身上經歷,上帝的能力在我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有的時候,我們則在其他人的軟弱中,看見上帝的能力。

認識徐文俊醫師,是在職場企業領袖班上,我有幸成為這一群職場菁英的老師,但透過學員的分享,我學到更多。文俊醫師經常在班上與群組中,分享失智症事工「瑞智基金會」的中種種活動,不但學員們非常認同,更讓我們可以一同認識這個社會上最軟弱的一群人,就是失智者、他們的家人以及幫助者。

在一個一個面對軟弱者的故事中,我們看見上帝的大能,流到他們的生命中,也透過他們,滋潤了周圍人們的心。

就像盧雲一樣,我們從軟弱者身上,學到關於生命的真實,要遠比從強壯者所學到的更深。原來,這位強壯有能力的上帝,是如此眷顧著最軟弱的人,而「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將殘的燈火,他不吹滅。」(馬太12:20)在此成為真實。

其實社會的組合,就是在需要與供應中運轉,也在軟弱與強壯中連結,這就是社會存在的目的。

求主幫助所有讀這本書的人,不僅僅是對失智症有更多的認識,也能對人類社會應該呈現的風貌:「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有更深的領悟,找到自己可以給予的舞台。

【推薦序五】
用愛照顧、讓家再次凝聚
胡德興(瑞智基金會董事、富恩管理顧問董事長、前富邦投信董事長)
鄒開蓮(台灣世界展望會董事長、前Verizon Media 國際事業董事總經理)


在生命歷程的自然變化下,每個人終將都會有老去的一天。隨著我在職場上打滾的時間越久,雙親也都陸續步入了老年的階段。
雖然爸媽倆人在晚年都有失智的現象,不過因著爸爸是中風導致的血管性失智,對我們來說,能察覺到的最大不同,就是爸爸的話變少了、不愛活動,對於外界的刺激也變得沒什麼反應。照顧爸爸需要投入不少的時間和心力沒錯,可是只要安排妥當,就能讓生病帶來的衝擊有效減少。

相對的,照顧身體硬朗、卻罹患退化性失智的媽媽,才是我們家族中真正的挑戰。一開始我們對於「失智症」這件事情什麼都不懂,但卻大幅感覺到媽媽變得很不一樣了!除了脾氣變得很暴躁易怒,媽媽還會不斷覺得小孩子很多事情都不跟她講,或是有事情問了也都不回答她;再加上她還常懷疑自己的錢或東西被偷走了,這些問題造成我們很容易和媽媽發生不愉快、家人間的相處也變得有些沉重。

當然,我們有帶媽媽去就醫治療,也在正規醫療外,再透過徐文俊醫師、瑞智基金會來認識失智症,也慢慢學習怎麼和失智長者相處。藉著失智照護知識的建立,當媽媽又對同一個問題不斷反覆詢問時,我們學會該怎麼應答和安撫她的情緒,不再只是你問我答幾次後,脾氣一下子就衝了上來。

此外,相較於我們家的狀況,開蓮的爸媽縱然在老年時也有些失智的狀況,不過很慶幸地,在倆老的有生之年,失智對他們帶來的衝擊還不算太大,至少他們都還認得兒孫,也能在充分的照顧下,擁有喜樂平安的生活。

對我和開蓮來說,照顧年邁的爸媽,陪著他們一起走過失智後的各個階段,從中也都有很大的學習。感謝神,因著信仰,能讓家族因著共同分擔照顧工作,彼此從爭吵、磨合到合一,大家的感情反倒變得更好了、也有更多的接觸。

從出社會到中年,弟兄姊妹之間很容易因為各自成家立業,彼此的聯繫越來越少。然而,同樣要感謝神的是,透過信仰,在照顧失智者這個巨大的難題中,家人間不只是彼此相愛的聚在一起,也在每一次的團聚中,把「道謝」、「道愛」、「道歉」、「道別」的功課一一完成。

像是開蓮的媽媽在幾週前離世,因著信仰所帶來的盼望、再加上我們都有好好把握在世前的每個時光,對於岳母的離開,即便心中仍有難過不捨,但永生的盼望也一直存在我們的心底。
透過我們在照顧爸媽的過程,可以看到在高齡化社會中,「失智」將會是何等普遍又巨大的挑戰。若是社會大眾都能更普遍的認識失智症,也能透過瑞智基金會來學習該怎麼陪伴長者、為自己在疲倦時找到喘息的力量,即便照顧長輩可能是一個漫長且辛苦的過程,但我相信因著有上帝的愛與智慧,我們還是能找到一片可供安歇的青草地,在充電後再次有能力往前走去。

《聖經.哥林多書後書》也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願神帶領,能讓更多人能因著瑞智基金會在照顧與被照顧的時候,都能領受到從神而來的愛與安慰,知道耶和華祝福滿滿。

【導讀】
認識「甘泉咖啡坊」:有智一同!失智照顧路上,瑞智與你同行!


意涵
-甘泉咖啡坊是專為失智症家庭預備的支持團體。
-甘泉,乃是指從神來的泉源,「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裡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 (約翰福音4:14) 」。
-咖啡坊,如同置身咖啡館裡,一杯咖啡,一個午後,在彼此分享中,不知不覺,肩上的擔子輕省了些。
-「咖啡坊」概念,參考1997年由荷蘭心理學博士米森所開創的「阿茲海默症咖啡館」(Alzheimer Café)。

核心信念
-用耶穌的精神與他們相遇,陪伴他們,尊重其信仰態度。
-陪伴家屬的疲憊與悲傷,讓他們看見上帝的愛。
-把苦難帶到神的面前,把神的愛帶進他們心中,讓神親自安慰及醫治。

【自序】
出版緣起
在福音中重拾美好,
成為失智者與家屬的幫助


徐文俊(財團法人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長/執行長、長庚紀念醫院北院區失智症中心主任)
眼見許多民眾及教會內的弟兄姊妹,因著長輩們的失智問題,生活因此面臨了許多挑戰,自2013年起我與一群同工們,開始推廣結合醫療專業與基督福音的失智症照護工作,讓瑞智基金會從無到有的逐漸萌芽。推廣以福音為中心的失智照護是很不容易的,然而神知道每樣的難處,我們就靠著祂,專注地走在祂領著我們前往的方向。

數百萬人,受失智海嘯影響
身為醫師,長期在臨床進行第一線診斷治療工作,了解台灣目前65歲以上的長輩,大約有8%的人口罹患失智,2019年底失智人口約29萬人,會面臨到失智症的挑戰。因此以「家族」的概念來看,每位失智者的家族平均至少會有10位家人,這些家庭成員都會因為失智者的病情,生活有所改變,所以台灣就約有290萬人,超過總人口10%以上的人都在失智海嘯中受到影響。

重建愛的關係、與神連結
針對失智者的長期照護工作,最根本的是必須回到家庭當中,然而,失智照顧的挑戰,除了要照顧失智者本身,更重要的是看見照顧者的需要。照顧者需要先得到足夠的支持,他才能有力量與心思去陪伴失智者,讓失智者可以得到幫助。

失智者最迫切面臨的問題,是既有關係的改變與破壞。這種改變包括失智者與他自己、失智者與家人、長期參與照護的家人彼此,共三個不同的層面。

和自我關係的破壞,包括失智後逐漸遺忘過去、卻又記不住當下的事情,生命中的時間感開始斷裂,像是失去舵與錨的船漂泊在茫茫的時間大海中,讓人覺得迷失、慌張且無助。而失智者與家人、家庭成員間,則會共同面對失智者在認知與情緒的變化,除了心理感受到壓力,也可能在照護方式、財務規畫等細節產生齟齬。

在此茫茫大海中,上帝就像是空中的北極星,雖然看似一片黑暗,但只要我們抬頭尋找天邊最亮的那顆星,就能在迷航中重新定錨。

在長期照顧中,「愛」才是許多事情最終的答案,只是人的愛有限、能做的也有限。唯有認識神、藉著祂的愛,美好的關係才能重新建立,讓病人過去的生命經歷再次被看見與重視,也能讓家人們彼此和好、重新找到共同的目標,一起在疾病困境中重新找到美好的祝福。

在上帝的帶領中,讓我開始看到失智症發展的浪潮,從中也關注到各式各樣的照顧需要。回顧自2013年開始發起瑞智事工(現為瑞智基金會),因著感謝上帝的帶領,讓醫療中各種不同專業的人士都願意投入,再加上社會中各領域的領導人物,以及失智者的家庭成員共同參與。

以福音為中心的失智照護
瑞智基金會的成立,是從禱告開始的。藉著與同工們在禱告會中聚集,我們一起把事工的異象寫下來,從到一家一家教會的講座推廣做起,一步一腳印與眾教會建立連結。

剛開始就像進入了曠野,不知道要怎麼走、要往哪裡去。然而《聖經.雅各書》中五章7節記載「弟兄們哪,你們要忍耐,直到主來。看哪,農夫忍耐等候地裡寶貴的出產,直到得了秋雨春雨,因著這樣的信心堅持下去。

上帝給我的異夢是築起一座一座的牆,讓眾人提著油漆在牆上塗上不同的美麗圖案。這是上帝要各個教會為各個失智者家庭的服事上,用美好的見證,彰顯祂的榮耀。

2015年,瑞智同工很明確的訂定以「甘泉咖啡坊」作為核心工作。「甘泉咖啡坊」不只是失智家屬的支持團體,更是透過以福音為核心的照顧與陪伴,讓家屬能從長期照顧的壓力中得到喘息,也讓失智者的生命有機會與耶穌相遇。

領受上帝的愛,是光是鹽作好見證
如同瑞智基金會是從禱告開始,我們的「甘泉咖啡坊」也會以禱告祭壇作為每次活動的開始。大夥會聚在一起,為同工、為家屬、為失智者禱告,期望每個人都能從上帝領受源源不絕的愛,因我們是光是鹽,成為眾人祝福。

透過匯集瑞智事工開始至今的美好故事與創意教案,才有了這本《咖啡香中遇見愛:跟著瑞智認識失智》書的誕生,我們深切期待,透過這本書的出版能讓眾教會、社會大眾更多地去關心失智者與照顧的家屬,為他們賦權、讓生命得著被重新建造的可能性。當失智症家屬能對於疾病有足夠識能,也在心理調適上有好的學習,藉著基督信仰得到靈性的幫助,那在罹病與照顧的漫漫長路中,還是能夠活出美好。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9934527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48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