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你的耳朵有在聽嗎?
你有多久不曾好好聆聽周遭的聲音?
聆聽其實需要刻意練習,100種指引你專注傾聽的習作,
帶你重新建立對世界以及自己的認識。
●閉上眼睛三十秒,寫下你聽到的十種聲音,試著為這些聲音分類,哪些是人體發出的聲音、哪些是大自然發出的聲音;有規律或沒規律?
●你能想出一些好聽的聲音,但聲音來源在視覺上卻不怎麼吸引人的情況嗎?
●試著想出不好聽但來源卻很美觀的聲音。
●在紙上畫一個圓,圓中心寫上自己的名字,依序將十二個方位所能聽到最清楚的聲音,填入圓圈上相對應的位置。
●找一個比你年長和一個比你年幼的人,一起做聽覺練習,看看有沒有相似或是相差甚遠的聲音。
這是一本可以獨自閱讀、與朋友共享,或是團體協作,有著無窮變化的小書。任何年齡層、任何身分背景的人都能夠實際操作,透過這些練習,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和環境獨一無二的連結與收穫,是所有人都適合閱讀的一本書。
書籍重點特色
◆「聲景生態學」之父R‧莫瑞‧薛佛首創「聲音地景」(Soundscape)概念,自我成長與團體動力之作。
◆藉聆聽聲音,帶入面對環境的新思維,協助建立人與環境的親密關係。
◆提供幫助大家「重新聆聽」的方法,從小孩到大人都適用,鍛鍊聽功的武林秘笈,提升「聽見世界」的感知能力。
◆超越噪音帶來的衝擊與負面影響,讓人用正向積極的方式進行聲景設計,回歸聆聽聲音的本質。
序/導讀
推薦序
傾聽是一種喚醒,也是一種邀請
范欽慧(自然作家、台灣聲景協會理事長)
日出前,我在濃密的熱帶雨林中錄到一對正在雙重唱的鳥,三分鐘後天色漸亮,牠們的曲風開始轉變,接著不同質感與頻率的蟲鳴響起,像是配樂般的四處合奏。在大自然每個瞬間中,似乎可以隨時聽見各種千變萬化的樂章與曲目,難怪有人說,人類的音樂源起於自然,我很慶幸自己可以來到沒有人煙的荒野中,長時間淨化那被蒙塵許久的天線,學習啟動對焦,透過自然的音律,重新連結土地與自我。
野地錄音的工作持續了二十年,讓我逐漸發現環境正在改變,但是大部分的人渾然不察,他們無法聽得見這樣的差別,我才警醒到,原來我們真正需要,是一套透過聆聽來認識環境的聲音教育。
正因為我如此熱愛傾聽,當我回到城市中,我也很清楚地知道,為什麼大部分的人不願意打開耳朵。事實上,早在一九七七年,加拿大音樂家莫瑞‧薛佛(R. Murray Schafer)就出了一本影響後世深遠的著作:《世界調音》(The Tuning of the World),他以音樂家的聆聽天分與美學素養,細緻分析工業革命之後人類聲音世界的轉變,各種人造聲響,撲天蓋地的成了世界最主要的旋律。從汽車的引擎爆炸聲到工廠的轟隆運轉,持續不斷的單一節奏,已經成為全世界共同面臨的聽覺經驗,甚至強迫弱化現代人的聽覺,於是,他提出了「聲音地景」(Soundscape)的概念,讓人深度察覺到自己身處的聲音環境,點燃重尋在地聲景的熱情,甚至超越噪音所帶來的衝擊與負面影響,讓人用正向積極的方式進行聲景設計,最後回歸到聆聽聲音的本質。
這本書讓薛佛成了所謂的「聲景」或是「聲景生態學」之父。許多人因為他的著作,開始關注起環境中的聲音議題,更迫切期待薛佛能提供幫助大家「重新聆聽」的方法。於是十四年後,薛佛出了這本有助於鍛鍊聽功的武林秘笈,並提出一百種可以自我練習,或是可以協助老師應用教學的聆聽方案,讓全世界許多人都得以受惠,大大提升「聽見世界」的感知能力。其實早在這本中文書出版之前,我已經開始把書中的一些方法直接應用在台灣聲景協會的活動中,因為在二○一三年我認識了日本聲景協會的理事長鳥越惠子教授,當時我特別去參加了日本聲景協會成立二十周年的特展,並專訪了鳥越教授,我才知道原來學音樂背景的她早在一九七○年代,就特別去加拿大取經,師承薛佛的聲景理念,進而把《世界調音》翻譯成日文,當「聲景」的概念引入日本後,也帶動社會整體觀念的變革,許多人紛紛為「聲景」倡議,甚至影響了環境省在一九八六年選出日本百大「音風景」(也就是聲景),把這些所謂「無形」的聲景,視為一種文化資產加以推廣與保存。而薛佛這本《聽見聲音的地景──100種聆聽與聲音創造的練習》,其實也是受到鳥越教授的諸多鼓勵,因為她知道當一個觀念成形之後,更需要相關的「操作手冊」,才能真正幫助大家喚醒麻木許久的感官。
二○一五年台灣聲景協會正式成立,正如二十年前的日本一樣,我們正處在一個聲景「大發聲」的階段,隨著聲景環境意識的抬頭,各種「聲音教育」、「聲景散步」的活動已經直接衝擊著我們教案的設計能力,從幼稚園、小學、中學到大學、甚至企業團體,環保團體……無不期待我們分享如何去傾聽環境的聲音,顯示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趨勢,正因為我們長期欠缺「聲音教育」的內容與聆聽的素養,因此這本書的翻譯與出版,無疑是一場「及時雨」,為原本一片荒涸的聲景教育注入甘霖。
我自己也曾經應用過幾種書上的方式,帶領許多人來到繁忙的城市街頭聽聲音,有孩子、大人、甚至有視障朋友。我讓他們先閉上眼睛察覺車聲的方向、細數經過身邊的車子數量……甚至在進行「聲景散步」的時候,引導學員不發一語,去察覺自己身處空間中背後可能播放的音樂,也注意在行進中各種聲響,包括自己的腳步聲,我們把傾聽聲音的感受延伸在藝術的表現、記憶的連結……許多作法都來自於薛佛的啟發,我也相信這本書將觸動你無數的靈感,幫助你去開發更豐富的創意,造就出令人期待的繽紛成果。
台灣的聲景教育還在啟蒙階段,就如同你可能早就感受到,台灣是一個聲音多樣、甚至到有些音量超載的地方,當然您會說,台灣好吵,或是換一種角度認為:這裡的聲音太有趣了,差別就在於你究竟會不會「聽」?如何聽得廣,聽得遠,聽得深,你必須轉化成很好的天線,而台灣正是可以培養傾聽高手的絕佳道場,因為我們的社會既開放又多元,如果你願意花一些努力,我們將可以在這裡繼續研發出更多、更具備在地文化表徵的傾聽絕活。
聆聽必須先打開心,感官才會真正甦醒。而當你專注傾聽時,也代表著無數美好的對話將因你而開展,如同流動在森林樹梢的風,或是越過石頭的蜿蜒溪流,當你融入在那浪濤起伏的聲波共振中,你將發現,原來「傾聽」是一種喚醒,也是一種邀請。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