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口水龍和他的小夥伴5:新同學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224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暢銷300萬冊童書大王管家琪,專為親子創作兒童期常見壓力共讀繪本〜


面對新環境的壓力

孩子的世界,父母懂!孩子的壓力,自己解!
為新世代家庭量身打造,全方位幫助兒童成長!

化解小人兒的壓力!
在學齡前的黃金期,培養應對壓力的能力

《口水龍和他的小夥伴5:新同學》,是探討當環境改變時,無論是進入這個新環境的,或是大家面對新加入的成員,雙方都會有些壓力,大人都該留心注意,並且細緻處理;孩子不是東西,不是隨便往哪兒一擺都可以。與此同時,孩子也需要學習加強適應能力,不要害怕環境出現了變化。

書中特別規劃四大豐富的單元:
-兒童心理諮商專家與教育學者的專業建議。
-生活化的童話繪本,以一種紙上單元劇的趣味故事方式巧妙呈現親子互動日常,讀來津   
津有味,腦洞大開。
-家長聊天室,分享親子減壓妙方。
-親子溝通心智圖,解讀孩子行為背後的意義。
多元與精彩內容,希望更能給成年人很好的啟發。

最好的早教就是尊重,最好的早教方式就是說故事。管家琪面對小人兒成長的壓力,創作了一系列生活化的童話繪本,彷佛進入小小孩的內心世界,用風趣的方式,表達小小孩心中真實的感受,希望在親子共讀之中,一方面提醒大朋友要注意孩子們所面臨的壓力,另一方面也希望讓孩子在角色扮演中,適當的抒發自己的壓力,俾能身心健康的成長。

聯合推薦

石昱棋(牧陽心理治療所所長)、田耐青(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系副教授)

作者

管家琪

1960年出生在台灣台北,祖籍江蘇鹽城。輔大歷史系畢業。
一個資深媽媽,兩個兒子都長大啦。
一個也算有一點資深的兒童文學作家,專職寫作30年。在專職寫作之前做過《民生報》記者七年。

在台灣出版的童書包括原創、翻譯、改寫以及作文教學書籍的編寫逾400冊,在大陸近200冊,在香港和馬來西亞也都有幾十冊的作品出版。
曾獲金鼎獎、中華兒童文學獎、德國法蘭克福書展最佳童書獎等等。
經常至華文地區與中小學生交流閱讀與寫作,以及帶作文營,廣受好評。
也經常與各地家長交流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了解家長的需求。

繪者簡介

盧一鋒、鄒然、櫻葵

當我們在繪製《口水龍和他的小夥伴》系列故事時,如何呈現小小人兒的成長期所面對的各項壓力,成為最大的挑戰。如今這六本繪本已經完成,希望大朋友和小朋友都能喜歡我們的作品。

序/導讀

推薦序一

面對「新同學」與「新班級」的減壓妙方
石昱棋(牧陽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閱讀《口水龍和他的小夥伴5:新同學》這本書時,讓我想起了小學四年級下學期時,因為全家從北部搬回南部生活,學校當然也得轉到南部。還記得第一天上學,老師要自己站在全班同學面前自我介紹,到現在還記得雙腳發抖的感覺,明明只是講自己的名字,如此簡單的事卻一個字也吐不出來,全班這麼多雙眼睛盯著自己,不知道為什麼,只覺得自己好像是異類。

「新同學」這個身份確實帶給孩子很大的壓力,在還沒進學校前,可能就有著許多擔憂「同學會不會討厭我?」、「我在學校會不會找不到廁所?」、「老師會不會很兇」、「我會不會很奇怪?」等,因為所有的一切都是陌生與未知,這樣的未知會帶來無限想像,想像就可能帶來恐懼與害怕。

除了新同學自己本身,原本的班級也是有壓力的,這個班級已經形成團隊,擁有自己的班級凝聚力、風格與特色,此時突然加進一個陌生的孩子,這勢必對這個團體造成一些動盪與不安,同學們也一定會開始出現許多疑問與猜測「這個人為什麼轉學?」、「他一定跟其他同學處不好才會轉學到我們班」、「他會不會擾亂我們班?」,對於新同學全然未知,同樣的也會因為陌生與未知產生了許多想像與擔憂,會有這些反應都是人之常情。

「新同學」與「新班級」都有來自「陌生」的壓力,因此,減少陌生與想像空間就是為彼此「減壓」的第一步。

對於「新同學」來說,可以在正式上課前,先帶孩子到新學校走走繞繞,看看教室、操場、廁所、各處室,增加孩子對環境的熟悉度與掌控感,如果可以的話,也可以事前帶著孩子跟新老師見面,彼此熟識一下,以「實際接觸」減少「想像空間」,在家也可以事先和孩子練習自我介紹,如此一來,到班上便會安心一些。

「新班級」的壓力處理也是一樣的,老師可以先跟班上同學預告轉學生的姓名、特質、簡單背景,可以安排幾個友善的同學坐在新同學的周圍,隨時提醒與照顧,如果可以的話,甚至在自我介紹橋段時,讓每個同學上台自我介紹;若適逢寒暑假開學或週一上課,也可以順道說一說假期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事情、去哪裡玩,畢竟若每個孩子都上台,新同學的「獨特性」就會降低,更能增加同學們之間的了解,或許在述說假期的經驗時,同學們就會發現與新同學有共同的興趣,如此更增加了彼此的連結。

推薦序二

為新朋友與新環境,預備新的心情
田耐青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系副教授

一位當婆婆的朋友與媳婦關係良好,令人羨慕。她說兒子婚禮前她也很緊張,因為兒子婚後與自己一起同住,為了不為難孝順的兒子,她很想跟媳婦建立良好關係,但她也從未當過婆婆,不知道要怎麼做才能被媳婦接納。詢問多位過來人,得到的忠告之一是媳婦剛嫁入家門時,面對新環境及身份的轉換,會覺得惶恐,這是婆媳關係建立的關鍵時期。婆婆要從共同生活的第一天就多體諒媳婦、主動協助媳婦適應。這個忠告(和其他忠告)讓好友及其媳婦從一開始就有很好的互動至今。

將目光轉回身邊的幼兒。搬家、轉學、進入新團體……幼兒有不少機會需要融入新環境,擔心是必然的。所以,家長可以指導孩子,如何和新同學交朋友 (或是如果你是轉學生,可以怎樣和同學建立友情)。我認識一些小朋友會主動準備多一些資源與同學分享,如:老師說今天要帶一張圖畫紙,他就帶了五張,準備解救忘記帶圖畫紙的同學;或周末烤了餅乾,週一帶來學校請老師、同學品嚐。這也是一種交朋友的方法。其他交朋友的方法還有主動向他人微笑打招呼、介紹自己、一起玩遊戲、分享興趣等。

你永遠不知道,童年的友誼將來會有怎麼樣的發展。1944年,11歲的藤本弘班上來了一位轉學生,安孫子素雄,他們兩人都是漫畫迷,在共同的興趣下變成形影不離的好朋友。18歲那年,兩人一起向《每日小學生新聞》投稿漫畫並被採用;後來更一起開設工作室,創作出更多受人喜愛的漫畫。

導讀

面對新環境的壓力
管家琪

好友最近搬新家,到了新家以後,她說至少有一個禮拜都沒怎麼看到貓咪。朋友很理解,說換了新環境,貓咪當然不習慣、不適應,有壓力,需要一段時間來處理。一個禮拜以後,貓咪大概是適應啦,就自然而然的恢復正常了。

當然,每隻貓咪的秉性不同,也未必一搬新家都會如此,我也聽另外一個朋友說搬新家以後,她的貓咪連續好幾天都很亢奮,一直在新家上竄下跳,持續了好幾天,好像一直在興高采烈的說:「我們搬新家嘍!新家好棒棒哦!耶耶耶!」

不管怎麼說,換新環境、環境改變總是一件大事,連動物都可能會出現一些畏懼、不適應的情緒,何況是孩子呢!

尤其是如果孩子已經上幼稚園了,環境的改變就還有了一些社會化的因素,這些因素或許在大人眼裡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不值一提,甚至簡直是荒謬,可孩子的感受是真實的。比方說,在大人看來,明明是替孩子找了一家更好的幼稚園,孩子理當歡天喜地才對,為什麼孩子還要悶悶不樂?其實,孩子有可能就是因為捨不得以前的老師、小夥伴,或是幼稚園裡某一個設施等等,而想念以前的環境。

儘管幼兒的適應性似乎都挺強的(從某種角度來看,或許也可以說是因為他們的忘性比較強),適應新環境似乎普遍不會是什麼太過困難的事,但孩子們在面對新環境時,總會經歷一段適應期,只不過時間或長或短而已,那麼在環境改變之初,如果能給孩子更多的耐性和安撫,協助孩子縮短適應期不是更好嗎?

此外,我們也應該引導孩子當環境裡出現了新成員時該怎麼做?不管年紀再小,都有能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對外來者表現出善意,不是嗎?有時你根本無從想像一個小小的善行,會在別人心中留下多麼溫暖的記憶。

我就舉一個自身的例子,來跟大家聊聊吧。在我念國小四年級時,從澎湖馬公國小轉學到台東市東師附小,剛轉學就碰到考試,那個年頭各地都是使用國立編譯館的課本,所以國語這些科目的考試還沒什麼問題,可是音樂課居然要考吹笛子我就傻眼了,之前我根本沒學過啊!

東師附小的老師氣死了,因為都教了超過半個學期了,居然還有學生不會!一點也不會!連笛子都沒有!……音樂老師都是科任老師,不太可能認得各班所有的小朋友,就在我困窘萬分、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一個小男生舉手報告:「老師,她是轉學生,新同學。」

等到老師弄清楚是怎麼回事以後,看著我,說了一句:「奇怪,你剛才為什麼自己不說啊?」是滿奇怪的,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解釋,只能說我一挨罵整個人就都呆掉了吧!

那個小男生在我眼裡真的就是我的救星!我到現在還記得他的樣子。

有時我會想,或許是因為我自己在小時候不是那種很伶俐的小孩,所以讓我對那些能力比較弱的孩子會比較包容,同時,我也希望我的孩子碰到那些面對新環境不知所措的小夥伴時,能主動多付出一點善意。

作者序

小人兒的壓力
管家琪

「孩子是一個小小的人」──這句話出自日本作家江馬修的作品,周作人先生的翻譯,讀來是那麼的讓人心疼。是啊,就像紀伯倫說的那樣,孩子們實際上並不是我們的兒女,「他們借助你來到這個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也就是說,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我一直覺得,最好的早教就是尊重,而最好的早教方式就是說故事。首先,我們應該尊重孩子是一個小小的人,成人世界裡的喜怒哀樂,其實在孩子們的世界裡都會有。這套《口水龍和他的小夥伴》繪本,我們特別以一種紙上單元劇的方式來呈現,這六本的主題是「壓力」,希望在親子共讀之中,一方面提醒大朋友要注意孩子們所面臨的壓力,另一方面也希望讓孩子在共讀的過程中,適當的抒發自己的壓力,身心健康的成長。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9934596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6
    • 商品規格
    • 20*21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0~3歲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