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100年前的中日韓(2)人物‧思想篇──東亞近代文明新發現

  • 196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東亞風雲再起,中、日、韓三國衝突一觸即發!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亡,知己知彼,才能奪得先機,立於不敗。


筆者在長期比較研究東亞歷史過程中,對中日韓三國近代史中的重大事件、文化、藝術、社會、風俗、民眾的日常生活等方面進行劃分,並以特寫予以還原。本書共分三冊,第一冊《文明‧風物篇》、第二冊《人物‧思想篇》、第三冊《政治‧軍事篇》。

筆者希望在這本書中,能夠再發現、再思考對我們而言不太了解或者已隨風而逝的歷史場面。擺脫單一國家歷史觀點,以多國、多層次的視角,省察整體的歷史環境,重新審視東亞近代史。

作者

金文學

比較文化學者,文明批評家,作家。1962年生於中國瀋陽,1985年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外語系日本文學專業。1991年以亞洲第一名的成績獲日本「新島獎學金」赴日本著名私立大學─同志社大學留學,後在京都大學、廣島大學大學院專攻比較文學、比較文化及文化人類學博士後期課程。

歷任廣島文化學園大學、安田女子大學、放送大學特任教授。在東京、首爾、北京、上海等大學和研究機構任客座教授及客座、兼任教授。現任中日韓國際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長。

主要著作有《東亞三國志》、《中日韓三國人性格》、《中國人、日本人、韓國人》、《醜陋的韓國人》、《醜陋的日本人》、《100年前的中日韓》、《「混」的中國人》、《中國人進化了嗎?》等。

目錄

作者前言      011

1. 彷徨的魯迅      013
2. 伊藤博文與戊戌變法      016
3. 跨越國界的革命家孫中山的背影      018
4. 成為孫中山的拐杖的日本人      022
5. 近代朝鮮獨立自主的先驅者金玉均      025
6. 東亞聯合的思想家--金玉均      029
7. 形象模糊的國母--明成皇后      032
8. 朝鮮的三大天才      035
9. 「賣國奴」的代名詞李完用的另一副面孔      038
10. 愛國志士黃玹的悲壯之死      041
11. 朝鮮三大新小說作家      043
12. 清末民初中國「第一女性」是誰?      046
13. 百年之愛      049
14. 「中國革命的恩人」梅屋莊吉      052
15. 世界人類學家鳥居龍藏      055
16. 大學者內藤湖南與中國      058
17. 對中國近代教育做出巨大貢獻的大學者服部宇之吉      062
18. 「生百名政治家,不如生一文學家」      064
19. 韓國獨立運動之父--安昌浩      067
20. 周作人的悲哀      070
21. 近代中國的教育之父--蔡元培      074
22. 被忘卻的卓越地質學家--丁文江      077
23. 狂熱的政治論客--戴季陶      080
24. 孫中山和南方熊楠的友誼      083
25. 慈禧太后也曾計畫進行改革      086
26. 朝鮮鐵路的始祖朴琪宗      088
27. 安重根和日本      091
28. 日本最早的女留學生      094
29. 近代中國思想文化史上的巨人--胡適      097
30. 將東西方文化融於一身的林語堂      100
31. 百年不遇的文化大師陳寅恪      103
32. 熱愛朝鮮美術的日本人柳宗悅      106
33. 變成朝鮮一把泥土的日本人--淺川巧      109
34. 「韓國孤兒的父親」--曾田嘉伊智      111
35. 朝鮮王朝末代太子妃--李方子      114
36. 重新評價袁世凱      117
37. 對朝鮮民俗學研究做出貢獻的秋葉隆      120
38. 民國時期中國知識份子的精神生態      123
39. 民國才媛第一人--呂碧城      126
40. 岡倉天心說:「亞洲是一體的」      128
41. 支援中國和亞洲革命的犬養毅      131
42. 為大亞洲主義獻身的頭山滿      134
43. 朝鮮的大智者崔南善      136
44. 自由主義文學巨匠洪命熹      140
45. 「朝鮮學」的開拓者文一平      143
46. 植物遺傳育種學界國際著名學者--禹長春      145
47. 近代東亞的教養主義      148
48. 「近代中國留學之父」容閎      151
49. 中國近代知識份子的鼻祖--嚴復      154
50. 近代中國翻譯大家--林紓      157
51. 中國近代史上百科全書式的人物--梁啟超      159
52. 死無葬身之地的朝鮮女先覺者--羅蕙錫      162
53. 朝鮮女性的一片綠葉--金一葉      164
54. 第一位出版女子文學作品集的朝鮮作家--金明淳      167
55. 被中國雇傭的日本知識份子      170
56. 辛亥革命第一位英雄      172
57. 革命爆發以前的百家爭鳴      175
58. 日本近代民主主義思想家--吉野作造      178
59. 基督教思想家內村鑑三和朝鮮      181
60. 文人安倍能成「發現」的朝鮮之美      184
61. 宋教仁為何要對抗孫中山      187
62. 毛澤東給予高度評價的近代中國巨匠--張謇      189
63. 大文豪夏目漱石和殖民地朝鮮      192
64. 近代日本對韓國(朝鮮)歷史的研究      195
65. 為韓國獻身的西方人哈爾伯特      197
66. 熱愛中國的西方人--荷馬李      200
67. 中國革命的幕後舵手--莫理循      202
68. 亞洲留學生教育的先驅者--嘉納治五郎      205
69. 「黃禍論」的具體內容      208
70. 思想家安重根      210
71. 「革命和尚」      213
72. 中日民間交流的先驅者--岸田吟香      215
73. 被「支那趣味」深深迷惑的日本人      218
74. 日本陸軍的「中國通」      220
75. 近代中國和日本的軍事顧問      223
76. 善鄰書院和宮島大八      225
77. 被忘卻的朝鮮近代大文豪--金澤榮      228
78. 卓越的民族史學家、媒體人--朴殷植      231
79. 超越了「民族」的傑出知識份子--申采浩      234
80. 新民會提出的獨立戰爭論      236
81. 「中國的孫中山,韓國的申奎植」      239

序/導讀

作者前言

回顧歷史,近代東洋(東亞)的文明發展,是在西方文明的衝擊下開始起步的。中國和韓國、日本立志於西洋的近代化,開始了一場類似於龜兔賽跑的競爭。不幸的是,日本帝國通過明治維新,率先實現了西洋近代化。隨著這一力量的侵入,東洋近代史的格鬥正式展開。

近代東亞的文化、思想、社會,在這一幸與不幸的歷史背景下,不可避免地在建構壓制、抵抗及適應的多層版圖的同時,逐漸形成其明暗面。如文明史學家所說,從地緣政治學上講,介於大陸和島國夾縫中的朝鮮半島,是遭受了「城門失火,殃及池魚」般的慘痛,並在一系列變化中立於歷史之中的。

「歷史是一面鏡子,也是一種教訓。」這一古訓至今仍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從這一視點出發,通過重新審視、重新揭示亞洲近代的明與暗,重新發現和思考不被我們充分了解的近代史,這對生活於21世紀的我們而言,都是一件極其重要,且具有深遠意義的事情。

什麼是歷史呢?歷史正是以堅韌的紐帶,把昨天連接起來的今天。但是,我們今天對於100年前的近代史,持有怎樣的態度呢?對於中國的近代史,我們通過學習教科書中的知識,對其有了一定的認識,可對我們民族自身的近代歷史,我們又了解多少呢?另外,對於具有密切關聯的鄰國--日本的近代史,我們又有多少關注呢?

此外,我們透視歷史的角度也存在一定的問題,這一點尤其令我感到焦慮。我認為我們有必要擺脫單純的二分法思維方式的桎梧,而採用一種更為溫和、更為多樣化的視角。巧合的是,所謂歷史,並非是根據某種特定性的目的論、認識論展開的。歷史也是將個人和民族、集團社會、國家糾纏在一起,在穿越時空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

所以,在歷史中,我們和他者、此方和彼方,要麼在彼此影響過程中形成和諧關係;要麼與此相反,彼此反目成仇,進而在格鬥過程中形成極其複雜的形態。因此,歷史這一巨型連續劇的主人公,總是由自我和他者構成,是一種複合的形態。那麼,他者成為鏡子,並起到照出我們真實面貌的作用,這本身是否就是歷史的真實面貌呢?

「了解他人,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比較、回顧100年前的中國、韓國、日本,也是反觀我們自己的好方法。

筆者在長期比較研究東亞歷史過程中,試圖在該書中以類似於MRI(核磁共振成像)的方法,對中日韓三國近代史中的重大事件、文化、藝術、社會、風俗、民眾的日常生活等方面進行切分,並以特寫鏡頭予以還原。

我希望在這本書中,能對我們曾經不太了解的,或者已經隨風而逝的歷史場面,進行再發現、再思考。通過這一過程,我們可以發現已逝的近代史的光明與黑暗,同時也能感受到溫和而又冰冷的近代史的體溫。

筆者所希冀的是,擺脫單一國家歷史的視角,並以多國的、多層次的視角,省察我們和我們周邊的歷史環境。

本書中文繁體版共分三冊,第一冊《文明‧風物篇》、第二冊《人物‧思想篇》、第三冊《政治‧軍事篇》,由臺灣大地出版社出版。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4021994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52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