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你擁有世界上所有的時間:用集中感知力,活出沒有極限的人生
提高「集中感知力」,改變你的時間感受。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你相不相信,你有能力放慢時間,或是延長、彎曲時間?
給所有曾經擔心「時間不夠用」的人,
這本書將永遠改變你看待時間的方式!
李欣頻│陳德中│周介偉│安一心│陳嘉堡│馬歇爾.葛史密斯(《UP學》作者)│傑克.康菲爾德(《心靈雞湯》作者)│布魯斯.立普頓(《信念的力量》作者)
身心靈、科學、宗教、商管財經界,強力推薦!
提高「集中感知力」,改變你的時間感受,
從此不再受制於鐘面上的時間數字,跳脫時間永遠不夠用的惡性循環!
每個人似乎都面臨同樣的難題:「時間永遠不夠用」,那麼,何不「讓時間配合你」?
如果你真能擁有世界上所有的時間、成就你想達成的一切呢?
麗莎‧布羅德利憑藉這本開創性的新書,揭示全新的時間管理體驗能力──集中感知力。透過心理學、腦科學、量子物理學理論與實用的靜心方法,把看似固定不變的時間結構,轉變為更具流動性與可塑性,你將成為自己時間體驗的主人,學會──
‧隨心所欲切換高度專注的集感力狀態,以滿足個人的時間需求。
‧探索你感覺到時間「變慢」的時刻,並有意識地達成目標。
‧心流狀態和進入其中──改變你看待事物的觀點、強化專注力,並完成任務。
‧透過感知「時間旅行」療癒過去創傷。
‧「提前體驗你的未來」幫助你實現夢想。
書中的練習,例如放慢時間和扭轉過去,將為你的心靈提供燃料,激發大腦產生想法和解決方案,並成為靈感、直覺、洞察力和創新的無盡源頭。當你從人類所知的時間錯覺中解放出來時,你將成為自己現實的自信創造者,活出沒有極限的人生。
目錄
推薦文 把「今天」活得像「生命中唯一的一天」 唐.米蓋爾.魯伊茲
自序 時鐘上的時間數字,並非事實
第一部:更新你過去對時間的認知
第1章 時間和你原本想的不一樣
我對於改變時間的親身體驗
時間的體驗人人不同
超越時間的集感力
帶領你一步步超越鐘面的時間意識
第2章 時間的物理部分:重力、運動與物理定律
時間過得快又慢
人類看待時間的方式一直在變
挑戰「時間只會往前走」的論點
第3章 時間的感知部分:量子世界
觀察者效應:你專注在哪裡,就會成為現實
量子疊加:貓既是死的也是活的?
量子纏結:不論距離多遠,都會互相影響
萬物論:改變時間現實
選擇性注意力:是我們選擇看不見真相
第4章 無形如何打造有形
非語言交流可能會改變他人
人類思想可能影響他人的思想、感受和行為
人類感知能改變所有現實,包括時間
第5章 隨心所欲進入集感力狀態
貝塔波:警覺的頭腦
阿爾法波:放鬆的反思
希塔波:靜心與直覺
戴爾塔波:無意識的深層睡眠
伽瑪波:集感力狀態
你可以暫時停止時間
第二部:掌握你當下的時間體驗,創造新未來
第6章 靜心:產生集感力狀態
回到現在發生的事情上
觀看你的想法和感受
靜心練習:產生集感力狀態
‧高階技巧:小狗和小貓
‧高階技巧:我今天能做什麼?
第7章 想像力:提前體驗你的未來
想像力能創造現實
想像力練習:提前體驗你的未來
‧高階技巧:想像三年後的自己
第8章 創傷:扭轉過去
過去的痛苦凍結你的現在
正念減輕過去的痛苦
現在能改變過去
療癒創傷練習:扭轉過去
‧高階技巧:即時扭轉負面經歷
‧高階技巧:扭轉你的一天
‧高階技巧:扭轉夢境
‧高階技巧:扭轉昔日創傷
第9章 擔憂:別讓未來拖慢你現在的腳步
不再害怕得動彈不得
不再擔憂的練習:別讓未來拖慢你現在的腳步
‧高階技巧:什麼才是真的?
第10章 專注的焦點:拉伸時間
專注在美好的事,而非恐懼
專注美好的練習:拉伸時間
‧高階技巧:準時抵達(開車的時候)
第11章 想法:在需要時獲得洞察力
你隨時都能接收並產生新想法
接收想法的練習:在需要時獲得洞察力
第12章 心靈感應:迅速連結他人
不只像測謊機一樣感知他人想法
對別人發送你的想法,影響他人
心靈感應練習:迅速連結他人
第13章 超視力:立即確認重要的事
遙視你想知道的一切
超視力練習:立即確認重要的事
第14章 愛:駕馭看不見的愛的引力
愛的引力看不見,卻真實存在
以強烈的愛改變他人的時間軸
愛的練習:駕馭看不見的愛的引力
第15章 死亡:永遠不缺時間
死亡可能不是生命的終結
減少對死亡的恐懼
靈魂出竅練習:永遠不缺時間
第16章 永生不朽:超越時間
沒有任何東西被創造或毁滅,只是轉變成另一種形式
你已永生不朽
「萬物皆是我」練習:超越時間
‧高階技巧:強化感知體驗
第17章 超越時間的日常練習
晨間練習
接下來的一天當中
發生緊急狀況時
晚間練習
結語 你接下來該做的事
誌謝
附錄A:更多科學資訊
附錄B:全書練習總整理
序/導讀
推薦文 把「今天」活得像「生命中唯一的一天」
唐.米蓋爾.魯伊茲│外科醫師、知名靈性成長暢銷書作家
這四十多年來,我一直在撰寫關於如何幫助人們更了解自己的文章。我感到非常幸運,能出版我所寫的書籍,並與許多改變人生的人交談。
但直到最近,在我經歷了一次瀕死體驗之後,我才開始想幫助人們不僅了解自己的身分,也了解自己的本質。因為正如麗莎.布羅德利在本書中所描述的,我們如果真正了解自己的本質,就能找到屬於自己非凡力量的源頭。如此一來,我們就能過上充實的人生,而且自由自在。
麗莎依據自己的經歷(其中一些和她的特殊體驗有關),說出許多一般人會拋諸腦後、盡量不再去想的事。麗莎寫下並記錄自己的經歷,像醫生或科學家那樣審視它們,這麼做為世人帶來許多對事物詳細又清晰的見解。她有能力描述以下這些問題:我們在地球上實現自我時會發生什麼事?我們來自哪裡?我們在克服自身恐懼後最終會成為什麼?我在自己的著作中說過,人類最大的恐懼不是死亡,而是害怕在活著時必須冒險表現出自己的本質。
我在第二次經歷瀕死體驗時(二○○二年心臟病發作),對當下發生的狀況很感興趣。對我而言,我等於獲得絕佳機會,能和大家分享如何放下軀殼,脫離肉身。
我當時想分享這些事,是因為那並不是我第一次有這種經歷。一九七○年代後期,有天我開著福斯汽車,犯了很多人都會犯的錯:我喝多了。我當時是醫學院學生,即將畢業,在墨西哥城外喝醉了,還決定開車回墨西哥城,這真是非常糟糕的決定。
車子突然失控,直接撞上水泥牆,瞬間全毀。但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我看到了整個體驗,我看見自己的身體坐在駕駛座上。在那一刻,我清楚知道我不在自己的肉身裡。
在車禍發生前,我聽說過「人不只是肉身」這個說法,但打從車禍發生的那一刻,它就不再只是一種說法。對我來說,它成了事實。
在撞車那瞬間,我正看著自己的肉身。我是在車子裡面,卻又同時在自己的肉身外面。時間成了主觀感受,一切都變得非常緩慢,我因此有時間去做我想做的任何事。我得以在撞擊結束前蜷縮並保護自己的身體,所以我的身體在衝撞時沒受到任何損傷。我沒有更多感受,因為一直昏迷不醒,直到身體醒來。
車禍發生後,我的性格徹底發生了變化。我對人生的看法變得完全不同,因為在車禍發生前,我把一切都看得至關重要,但在車禍發生後,我認為一切都無關緊要。我開始學習古老的祖傳智慧,先是拜師於身為「治療師」(healer)的家母,後來拜師於墨西哥沙漠一名薩滿。
我在自己的職涯已遵循家族傳統;我的兄弟都是醫師,其中一個是神經外科醫師,另一個是腫瘤外科醫師。所以我追隨他們的腳步,也成了外科醫師。我繼續深造,在畢業後開始工作,但心裡有很多疑問。
我的心靈想明白「為什麼」。第一個問題是:我到底是什麼?因為我不只是一副軀殼,這點顯而易見。我也顯然不只是自己的身分,我並不是本以為的那種人。我不知道自己是什麼,而這令我非常害怕。其實,我見過很多人有過同樣的特殊體驗,但他們開始否認發生了什麼事。他們放下那件事,適應了他們覺得無法改變的人生。
然而,我走上完全相反的路。我真的很想知道真相。甚至在我畢業後,成為我兄弟的外科團隊一員時,我也很想看看大腦是如何運作。因為對我來說,肉身、心靈和我的本質之間顯然彼此分離。我真的很想了解心靈,因為我原以為自己完全了解肉身,而肉身就是物質,但正如麗莎在這本書中描述的,肉身並不是物質。
身為醫生的我動過很多神經外科手術,那是一段美好時光,但我在某個時刻發現,大多數人會用自己的思想來給自己的身體製造問題。帶著這份認知,我對「了解人類心靈」這件事變得非常感興趣。所以我決定改變職涯方向,不再局限於醫學。我遵循了我家族的另一個傳統,也就是托爾特克傳統(在墨西哥,「托爾特克」的意思是「藝術家」)。我談到托爾特克時,其實是談到全人類,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生命的藝術家。
身為生命的藝術家,我們最大的創作就是自己的人生故事。在我們的人生故事中,最常虐待我們的就是自己:我們自我懷疑,用消極和限制性的信念來餵養我們的大腦。人們不喜歡自己的人生,所以生活在一種「無為」狀態中,他們害怕活著,這一切都是因為他們透過思想來創造人生。
與此同時,我們的大腦每一秒都在處理感知到的一切。大腦依賴知識,而且需要「理解」事物,如此一來,被大腦控制的肉身部分,會害怕任何自己不理解的東西。這就是我們非常害怕未知,尤其非常害怕死亡的主因─因為我們不了解在肉身死後會發生什麼事。
麗莎解釋說,因為現實完全是「我們是誰」的結果,所以我們的恐懼以及在腦海中一遍遍講述的故事會互相結合,成為我們的創作,進而成為我們的人生。她用現代科學的「觀察者效應」一詞來描述這種現象。
只有當我們不再限制大腦,而且用新方式來思考、感知周圍世界時,我們的物質大腦才不再害怕,我們的生命故事才會獲得療癒。
而首先要做的,是謹慎地遣詞用字,因為話語表達想法。話語和思想一樣能影響我們自己和他人,能產生我們的現實。
這也意味著必須採取行動,並藉此來表達我們的本質。我在拙作《讓夢想覺醒的四項約定》中寫道,行動就是充實地活著。你可以有很多很棒的想法,但如果不願針對想法採取行動,就沒有表現,沒有結果,也就沒有回報。透過行動,我們會被引導到自己的力量之源。
而我們如果愛自己,就能找到那個源頭。這麼做時,就在與他人的互動中表達了這種愛,並得到我們表達的愛。這種方式和麗莎描述的「從我們身上散發的能量」是一樣的。如果我愛你,你就會愛我;如果我羞辱你,你就會羞辱我。
我們真正愛自己時,就能接受自己,並與自己和平共處。之後,我們將創造出來的偉大創作,就是充實又自由的人生故事。
事實是,我們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我們只活在麗莎所謂的「當下」。透過閱讀本書,我們得知所謂的「恩賜」就是能接納並欣然接受這個真理。只要這麼做,我們就能把「今天」活得像「生命中唯一的一天」。我們可以計劃永遠活下去,而不用擔心人生目標是否會實現。存在的只有「當下」這一刻,而這就是非凡人生的源頭。
你是否準備好學習如何運用這個源頭?你讀完本書後,就會懂得怎麼做,而且得到更多。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