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隱形澳門

閱讀澳門可以讓我們追溯世界的歷史與跨國的交流連繫
  • 266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認識澳門過去與未來的必讀專著!
從世界回望本土,以澳門思考台灣


於大航海時代站上世界舞台的澳門
從默默無名的小漁村,歷經華洋共治、葡國殖民到成為中國行政特區
加上港式文化的浸潤影響,形成混雜而異質的文化面貌
因之,閱讀澳門可以讓我們追溯世界的歷史與跨國的交流連繫
從澳門人的本土覺醒,亦能提供文化、傳統、認同、根源等觀念的省思與辯證

● 「兩岸三地」「中港台」──隱含在這些區域概稱當中的澳門,究竟為什麼一直以來都被「隱形」?
●除了葡式蛋塔的可口與大三巴的景觀,澳門還有什麼文化?
●這座人口約60萬的城市,每年迎接超過3000萬的旅客,對當地的社會與人民生活造成什麼影響或價值扭曲?
●相較於香港追求獨立與本土運動的方興未艾,比鄰的澳門相對顯得安於現狀,
究竟他們是怎麼看待自己的身分?新一代的澳門人是否也逐漸凝聚新的本土認同?
●澳門的賭場經驗,對台灣設立「博弈特區」能提供什麼樣的借鏡或警醒?

對很多台灣人來說,澳門是一個似乎很熟悉、但其實很陌生的地方。「港澳」這概念指的常是香港;在「中港台」及「兩岸三地」這些稱呼中,澳門更是隱形的。但其實,除了賭場、大三巴與葡國蛋塔之外,澳門還有其他值得瞭解之處。尤其是近年遊澳門的台灣遊客持續增長,而台灣也有人力倡開賭場,也許這就是台灣人了解澳門的時機。了解究竟澳門有什麼獨特之處?跟大陸、台灣、香港有什麼不同?

此書會從澳門長期不被看見的「隱形狀態」談起。作者身為土生澳門人,累積了過去十年對澳門的觀察與思考,全書分為四章。第一章「大三巴背後的故事」談歷史與文化,除了簡述澳門的特殊歷史以外,也從建築、城市結構、葡國菜,以及港澳的微妙關係去討論澳門的混雜文化;第二章「三千萬遊客的一夜情」談開放賭業市場之後的巨變,從二○一六年天鴿颱風曝露的問題、政府派錢的措施、旅遊業的過度發展、城市空間的變異,談到階級社會的浮現;第三章「遲來了數百年的初戀」談身份認同,討論「我愛澳門」這論述的出現,以及本土身份如何在建立在懷舊情緒及排外心態之上;第四章「自己的故事自己說」談本土創作,分析電影、繪畫及戲劇這三種作品如何反映了過去十多年澳門人對城市問題的思考、對本土身份的探索。

作者

李展鵬

澳門土生土長,台灣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廣州中山大學文學碩士,英國Sussex大學傳媒與文化研究博士。現為澳門大學傳播系助理教授、《新生代》雜誌總編輯,著有《電影的一百種表情》、《旅程瞬間》及《在世界邊緣遇見澳門》,編有《最後的蔓珠莎華:梅艷芳的演藝人生》(卓男合編),文章見於香港「立場新聞」及「評台」、台灣「獨立評論」及「關鍵評論」等網上媒體。喜歡電影,視旅行為生活不可或缺的事,深信人生要找的不是root而是 route。

目錄

推薦序  從世界回望本土,以澳門思考台灣──胡川安
推薦序  你說,澳門到底有什麼好?──阿潑
導論:讓隱形城市現形

第一章   大三巴背後的故事:澳門歷史文化
第一節 在媽閣廟相遇的中西方:澳門歷史
第二節 在澳門散步才是正經事:建築及城市結構
第三節 數百年前的fusion 菜:澳門美食
第四節 港澳港澳:說不清的差異與聯繫

第二章  三千萬遊客的一夜情:澳門巨變
第一節 颱風中不堪一擊的澳門
第二節 逼爆:旅遊業的過度發展
第三節 奇觀之城:城市空間的變異
第四節 多元化的拾荒者:階級問題
第五節    城市願景:異質與流動

第三章  遲來了數百年的初戀:澳門身份
第一節 沒有澳門身份的澳門人
第二節 為一座山高喊「我愛澳門」
第三節 懷舊與保育:身份建構的平台
第四節 排外情緒:「你不是澳門人!」

第四章  自己故事自己講:澳門創作
第一節 澳門城市電影的誕生
第二節 澳門電影新階段:骨妹回家
第三節 古地圖與冷酷異境:澳門繪畫
第四節 大世界娛樂場:澳門戲劇

結語

序/導讀

推薦序

從世界回望本土,以澳門思考台灣
胡川安(「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主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隱形澳門》使我想起卡爾維諾的《看不見的城市》,有一段讓我反覆吟詠,且回味再三的段落:

城市不會洩漏自己的過去,只會把它像手紋一樣藏起來,它被寫在街巷的角落、窗格的護欄、樓梯的扶手、避雷針下和旗桿上,每一道印記都是抓撓、鋸銼、刻鑿、猛擊留下的痕跡。

城市的過去不會消逝、不會「隱形」、不會「看不見」,只要一代一代的人繼續凝視、講述、表演和反思,城市就會被看見、現身和看得見。

大中華區我們經常說「兩岸三地」,澳門在其中是不見的。台灣人常稱的「港澳」,內心所投射的對象往往是香港,而非澳門。澳門感覺很近,卻有點模糊,說不清它的樣子,形象並不是太鮮明,印象中似乎只有賭場和蛋塔,再追問下去,也只大概知道澳門曾經被葡萄牙殖民,但澳門人的想法、生活和文化,則說不個所以然。

李展鵬的《隱形澳門》就是一本說出澳門之所以模糊的原因,讓隱形的城市得以現形。

我曾經旅居過不少地方,像是:中國、法國、美國和加拿大,對我而言,一離開台灣,所有遭遇到的人事物都是生活中的比較,也是在國外才讓我反思台灣的獨特性和普遍性,所以我將魁北克的生活經驗寫成《絕對驚豔魁北克:未來台灣的遠方參照》一書,雖然寫的是魁北克,內心想的卻是台灣。

在異鄉才會看到原鄉的差異,李展鵬也是從澳門離開後,旅居不同的地方,才開始追問自己的身分、文化和認同,也才有本土的覺醒,思索澳門在台灣、香港和中國,甚至是世界當中的位置。

作為一個台灣人,也是一位歷史學者,讀《隱形澳門》特別有體悟。台灣與澳門的歷史有不少的相似性,在近代歐洲殖民亞洲的過程中,荷蘭人本來打算殖民澳門,但被葡萄牙人打敗後,才看上了台灣,將台灣作為她在東亞的基地。如果當初荷蘭人打敗了葡萄牙人,澳門與台灣的歷史將被改寫。

從文化的接觸來說,日本人殖民台灣五十年,在台灣留下不少的日本文化;葡萄牙人對於澳門的統治,也在澳門的文化烙印出相當多的痕跡,台灣和澳門都浸染和混合了殖民者的文化,所以雜揉出既不是原來文化,也不是殖民母國傳播而來的東西,創造出一種第三種文化,介於兩者間,但又不屬於彼此的混和體,在飲食、建築、語言和認同都可以看見。

一個在大中華區隱形的城市,在回歸中國後,自己的認同和文化表述越來越強烈,一種有別於中國、台灣和香港的本土意識逐漸萌芽,但與香港、台灣間的發展過程又不相同。澳門是否能透過自身的經驗,走出一條自己的路,將來成為台灣的參照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開放的,但只有透過理解澳門,才會有豐富和完整的答案,《隱形澳門》無疑地是給台灣人一個思考類似問題的書。可以透過這本書理解城市的紋理,看到澳門的文化、生活訊息和歷史記憶。

推薦序

你說,澳門到底有什麼好?
阿潑(《憂鬱的邊界》作者

大學時期,班上有幾個來自日本、馬來西亞等地的外籍生。當我與他們交遊時,不會多問他們的背景與生活,現在回想,倒不是沒興趣,僅是擔心洩漏自己的無知。這群來自異鄉的同學中,自然也包含港澳兩地的「僑生」,面對香港同學很是輕鬆,只要模仿港片說話就有某種文化默契,但澳門同學呢?除了一樣操弄廣東腔國語外,不知道還能擺弄些什麼。即使我們都是好同學,但他們在台灣學生為主的群體裡,終究有些邊緣,有點隱形,因為缺乏一種可以正面對應的認識來談論彼此。

我曾以為李展鵬不是這樣的。李展鵬是大我兩屆的學長,在系上有點小名氣,還擁有一種歐式殖民地長成的文化氣質,我便認為他很懂澳門,對自己的文化有自信。畢業多年後,在台北國際書展的空閒裡與他談論「他的澳門」,這才知道他當時對澳門的理解恐怕也沒有比我們多幾分。他跟我們一樣愛香港明星跟電影,對香港如數家珍,但對澳門的瞭解跟我們在學校學到的歷史相同。怎麼會這樣?

而我之所以會特意找他聊澳門,源於一次澳門旅行經驗。我必須承認當時自己僅因追尋香港導演王家衛的電影場景而去,而非澳門本身;但到了目的地,發現從出版、音樂、報章電視無一都是「香港製造」,讓我訝異非常:「除了賭場,這個地方還有什麼是自己的?」然而,我眼前所見的風景分明迷人且精緻,我在書店翻讀的澳門故事顯然值得驕傲,澳門是西方價值的進入口,是維新革命重要導師的故鄉,為何他們認為自己貧乏到只有賭場?

當我們提出造訪小漁村的要求時,當地人很疑惑,甚至質疑:「澳門有什麼好?為什麼你們要來澳門看這種沒用的東西?」

澳門有什麼好?我想了很久,其實比起香港,我更喜歡澳門。最終,當我把這問題與感想一股腦兒地全丟給李展鵬時,他略有深意地告訴我:「澳門人不知道自己有什麼,自己有多好。」當然包含他自己。

這些年,李展鵬雖還是瘋狂愛著香港的東西,愛著梅艷芳,我發現他也越來越常寫澳門,推動的事也越來越本土。我想起他跟我提過自己的追尋:畢業後,他到了英國讀書,而後去葡萄牙遊歷,發現到了天涯盡頭看到的竟是自己的土地。而這一段歷程,就在《隱形澳門》裡。我只能說,等這本書很久了。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578630192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56
    • 商品規格
    • 14.8*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