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孩子,你要比我更懂錢
跟著金融學教授從小完備孩子財商,開發他們的無限「錢」力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愈早開始跟錢打交道,付出的人生成本愈低!
跟著金融學教授從小完備孩子財商,開發他們的無限「錢」力
作為家長,你一定希望孩子:
長大後能財務獨立,不要成為「啃老族」;
用聰明的方式賺錢,不要總是投資失利;
具備基礎的金融知識,不要對財務詐騙毫無防備;
懂得取之有道,不投機取巧,並且能守住賺來的錢;
……這些都需要仰賴從小培養的「財務智商」。
本書作者閻志鵬為美國紐澤西理工學院金融學教授,同時也是兩個孩子的父親,除了在金融教育領域的專業,他對財商培養也有深刻的體悟。透過這本書,閻志鵬教授傳達了獨特的兒童財商養成觀點,從家長的角度,用一個個故事和親身經歷,系統性地探討如何讓孩子以積極正面的態度面對財務問題,並在尋找解決方案的過程中提高他們的財商。
財富與堅毅品格有什麼關係?
巴菲特每天堅持閱讀500頁資料,讓知識像複利一樣累積;世界第一位億萬富翁洛克斐勒的財富從一本10塊錢的記帳本開始,並要求他的每位孩子從小每天都要記帳。提高財商、做好人生財務規劃和做好任何事一樣:需要有能堅持努力工作、儲蓄和節儉的毅力。
什麼時候開始和孩子談錢?什麼樣的話題合適?
研究顯示,從2~3歲開始,家長就應該逐步向孩子灌輸正確的財務觀念和基本的理財知識,抓住生活中任何「可教時刻」(teachable moment),例如每年跟孩子一起擬定壓歲錢的使用計畫;平時帶孩子一起去買菜,需要購買大型用品時,鼓勵孩子一起參與家庭會議討論。
一定要讓孩子理解的四個和錢有關的面向:
•財富來自於努力工作:要工作才有錢,制定每件家務事的報酬以建立孩子「勞動-報酬」的概念,並找機會帶孩子到自己上班的地方看看,讓他們對工作的定義具象化。
•儲蓄能讓財富慢慢長大:利用三個存錢罐引導孩子為賺得的報酬做適當的配置,並利用不同金融商品如活存、定存或基金,教導他們「儲蓄」會讓錢變多,而「複利」可以讓存下來的錢變得更多。
•擁有了錢,該怎麼花?:節儉是最佳防守,從日常支出中教會孩子如何省錢,例如買菜可以買當季的食材或特價品,並釐清「想要」和「需要」的差別,培養孩子延遲滿足的習慣,避免衝動消費。
•須謹慎再謹慎的負債:告訴孩子信用是社會最重要的生存要素之一,能不借錢就不借錢,如果真的萬不得已需要借錢,也要謹記「負債四不原則」,並讓孩子理解「複利」在負債會如何成為雙面刃。
守住財富和投資的普世智慧:我們應該都曾經想過「要是我爸媽有早點告訴我理財有多重要就好了!」比起賺大錢,如何守得住錢財和理財才是富者更富的祕訣,作者從投資需具備的會計學、心理學等六項思維切入,加上《快思慢想》、《巴比倫最有錢的人》等經典書籍,讓家長和小孩一同學習超級富豪們的生財智慧與守財之道。
如果你有個女兒:作為一位女兒的父親,作者特別用一個章節的篇幅強調應消弭在教育過程或現實工作環境對女孩的刻板印象與束縛限制,不要忽視女孩的財商教育,培養她們勇敢捍衛自身權益,努力累積財富,提升自我生活品質。
對於有未成年孩子的父母來說,這是一本提高財商的啟蒙書,也是一本親子育兒書,幫助孩子從小培養良好的財務習慣,讓他們在追求財富的道路上不斷收獲成果,並且能夠走得長遠。對於小時候缺乏財商教育的成年人,這本書也能夠幫助你在生活中從頭實踐財富管理,以及提升增長財富的能力。
本書特色
1.本書不只強調財商知識本身,更著重於從財商教育入手,培養孩子延遲享受、提前規劃、審慎思考、付出勞動、熱心公益、回饋社會等傑出人士必備的特質,正是家庭教育所追求的目標。
2.書中使用淺顯易懂的範例,並依照不同年齡層的孩子提供個別適齡的觀念,幫助家長消化核心概念後,更容易在日常生活中傳達給孩子。
3.每章最後的夢想清單部分,為如何將財商教育理念付諸實踐提供了具體可行的建議,家長和孩子共同完成清單的過程,也可實現親密的親子互動。
目錄
各界推薦
推薦序
前言
引文
第一章品格和財富
深夜趕路的卡爾
想幹大事的約翰
誰能挺過西點軍校野獸營的訓練
與成功息息相關的品質:堅毅
品格與性格
品格與財富有什麼關係
夢想清單
第二章和孩子談錢
何時開始和孩子談錢
這個話題適合嗎
抓住可教時刻
用數字說話
財商教育是父母雙方的事
「這不公平」
有些事可以不談、不做
理解自身行為對孩子的影響
夢想清單
第三章財富來自努力工作
努力工作的人最開心
工作從家務勞動開始
做家務,從整理好自己的房間開始
不同年齡的孩子適合什麼「工作」
-3~5 歲的孩子
-6~12 歲的孩子
-13~18 歲的孩子
夢想清單
第四章儲蓄:讓錢慢慢長大
從800美元到億萬身家
巴比倫首富
將盈餘變成支出
金錢如海綿裡的水
24美元購得曼哈頓,值嗎
擋不住的誘惑
適合不同年齡孩子的儲蓄建議
-3~5 歲的孩子
-6~12 歲的孩子
-13~18 歲的孩子
夢想清單
第五章花費:防守贏得冠軍
賺2 億美元都不夠花
節儉是最佳防守
麵包+冷水讓人變得有自信
一滴焊料值幾十萬美元
甘節、安節與苦節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節儉
適合不同年齡孩子的花費建議
-3~5歲的孩子
-6~12歲的孩子
-13~18歲的孩子
夢想清單
第六章負債:須慎之又慎
坦伯頓金律
信用只和債務有關
信用值多少錢
借錢讀書也值得
好債務,壞債務
負債「四不」原則
不借錢消費
同學和朋友間不借錢
不欠信用卡債
絕對不碰網路貸款和高利貸
不同年齡的孩子應如何理解負債
-3~5 歲的孩子
-6~12 歲的孩子
-13~18 歲的孩子
夢想清單
第七章給予和分享
只能由她買單
給任何人5分鐘的恩惠
適合不同年齡孩子的給予和分享建議
-3~5歲的孩子
-6~12歲的孩子
-13~18歲的孩子
夢想清單
第八章守住財富和投資的普世智慧
遠離自己不懂的東西
遠離「高收益無風險」的東西
遠離好得令人難以置信的東西
遠離賭博和賭博式投機
不可輕信預測專家
不可輕信投資專家
不可輕信親戚朋友
思維模型一——從利益出發
思維模型二——看人品
思維模型三——基本數學
思維模型四——比較利益和機會成本
思維模型五——基礎心理學知識
思維模型六——基礎會計知識
耐心與情緒控制
夢想清單
第九章教育:一生最重要的投資
教育的價值及學歷的價值
教育與財商
如何激勵孩子學習
興趣愛好重要嗎
科系重要嗎
終身閱讀與學習
夢想清單
第十章如果你有個女兒
女孩男孩的「真不同」
生理上的不同
心理行為不同
消費行為不同
女孩男孩的「假不同」
養女的好時代:中國女大學生佔比全球第一
女孩在未來財富積累中可能面對的問題
領導階層還是男性多
歧視與偏見
基於性別的認同規範
財商培養上的應對
打破「天花板」
夢想清單
注釋
序/導讀
推薦序
財商教育及早開始,成本最低
張森凱BRIAN/布萊恩兒童商學院創辦人
這幾年投入了孩子的理財教育,最大的領悟是:「及早讓孩子認識錢」。
表面上是認識錢,實際上是對金錢背後的邏輯,產生有價值的系統性建立。
我跟作者一樣都是一位父親,很興奮可以看到一本書是從爸爸的眼光及角度出發的,當中提及的方法跟實作都超級實用的,也更貼近我們東方的家庭教育思想方式,當然更容易落地在生活當中運用。
在我創立「布萊恩兒童商學院」後,從無數的孩子甚至家長身上觀察到,一個孩子的理財教育,絕對跟家庭教育方式息息相關,孩子要先有好的品格、習慣才能正確的使用金錢甚至放大金錢。
舉例來說:想要讓建立孩子有「儲蓄」習慣,家長們需要跟孩子分享自身的財務目標是什麼?像是買車、購屋、換房,甚至規劃安排一次精心的家庭旅遊,都是可以當作目標。別忘了,這些目標是需要加上「金額」及預期實現的「日期」,然後常常跟孩子分享討論,讓孩子意識到你重視及有計劃的在執行。你會發現下次在協助孩子訂立他的儲蓄目標時會變得容易許多。孩子也會向你一樣思考,何時要完成?要多少錢才能實現?漸漸的孩子就會知道,訂立金錢目標是很慎重的一件事,訂立每個目標是如此珍貴,當他知道每次向宇宙下訂單都可以實現時,孩子已經建立完成儲蓄目標的信心了。
我常鼓勵家長從自身做起,理財教育早點開始成本較低,很多事情是相對的,就像提早讓孩子學投資,練習當一個股東開始,培養長期投資的眼光,或許可以避免被割 「韭菜」的窘境;早點瞭解到建立資產的重要性,才能避免負債慘況。
好的金錢認知,是需要有學習手冊的。就是像建立好習慣一樣,每天學習一點,練習一點,修正一點,長年累月才能習得。巴菲特每天都會閱讀500頁的資料,他說知識就是這樣累積起來的,就像「複利」一樣,每天一點的累積,將獲取倍數的成長。
這本《孩子,你要比我更懂錢:金融學教授的兒童財商啟蒙課》將是你一本很棒的學習手冊。透過少少的費用,既可獲取作者長時間的智慧累積,這也是一種「槓桿」的效果。祝福大家,也期待跟您一起學習此書。
前言
學習金融知識是一項基本人權
財商或者說金融智商,指的是通過瞭解金錢的運作方式來獲取、管理和實現財富增長的能力。決定寫這本書很偶然。2018年年初,爺爺奶奶在回國前,提前給了我六歲多的兒子和三歲多的女兒一些壓歲錢。為了讓上小學一年級的兒子對金錢和金融機構有個初步認識,我在春節過後帶著他去了我家附近的社區銀行開戶,將壓歲錢以他的名義存了起來。
不承想,一路上兒子特別興奮,蹦蹦跳跳地問我什麼是銀行,什麼是利息,為什麼要存錢。幸好我是研究金融的,不然有些問題我還真回答不上來。到了銀行, 我才知道很多美國家長幫自己的孩子辦了類似的儲蓄帳號。而且這家銀行為了鼓勵家長這麼做,給小孩帳戶的存款利息是1.5%,而成人帳戶的利息才0.25%。
更讓我驚喜的是,這家銀行給孩子辦理的居然是「上個世紀的古董」——存摺。現在一般銀行開戶只發卡,不發存摺。在實際生活中,很多人銀行卡也不用了,直接用第三方支付。但存摺對孩子來說有個特別的功效,可以讓他看清楚每筆資金進出、利息是多少,讓他對錢的收支有切實的感受。
回到家中,我有感而發寫了一篇名為〈金融教育要從娃娃抓起》的公眾號文章。文章經過轉載後,一些讀者和朋友鼓勵我多寫些這方面的文章,因為中國國內對孩子在金錢和財富方面的教育是如此匱乏。其中一位讀者就是本書的編輯黃益聰女士。我真心感激益聰的支持和鼓勵,更被她的熱情所感染。於是我想,為什麼不能在給自己年幼的子女進行金融基礎教育的同時,和大家分享過程中的點滴呢?
多數人都認為學習金融知識是一項基本人權,但世界各國包括已開發國家在普及這項基本人權方面做得很糟糕。根據2020年美國各州經濟教育調查委員會的報告1,全美雖然有21個州要求高中學生必須修個人財務課,但實際效果並不理想,大多數學生高中畢業後幾乎沒有理財方面的知識。該報告指出對個人的理財教育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美國和全球經濟,更傾向於為退休存錢,削減個人債務,增設緊急儲蓄基金,減少使用高成本借款。
家庭和學校應該共同努力來傳授財務技能。資金管理、理性消費是每個學校都應該教授的基本生活技能。雖然中國絕大多數的中小學目前沒有提供任何金融相關課程教育,但讓人欣喜的是,中國國家相關部門已經意識到金融基礎教育的重要性。2019年3月15日,中國證監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與教育部聯合印發了《關於加強證券期貨知識普及教育的合作備忘錄》,計劃在學校(包括大中小學)教育中普及證券期貨知識。
我們在為中國證監會和教育部點讚的同時,也要意識到證券期貨基礎知識只是金融知識中的一小部分,這部分可能更適合高中生和大學生學習。對於年紀更小的孩子來說,家長是培養孩子財商、影響孩子財務行為的主要負責人。劍橋大學的兩位學者在一份研究2中指出,金錢方面的習慣——包括提前規劃和延遲滿足的能力——通常是在童年早期形成的。
對於打算從小培養孩子財商的父母來說,金融知識固然重要,但也許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們在實踐中做到:重視金錢的時間價值與機會成本,懂得貨比三家和質疑財經專家和權威,知道「想要」和「需要」的區別及如何做基本的研究分析,明白教育是人生最好的投資,體會到給予和獲得之間的關係,不輕易上當受騙等等。
基於這個認知,我決定寫作此書,並確定了本書的主要內容。希望本書能給家長提供一些幫助,更重要的是,讓家長意識到財商教育的重要意義,讓孩子們在童年養成良好的財務習慣,建立對金錢的正確認識,這將使他們受用終身。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