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閱讀克萊恩
人一出生就與客體產生關係,無論是可愛或可恨的,這些關係即構成了心智生命的本質。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精要導覽、精闢解析克萊恩經典原著
兒童精神分析與客體關係理論的最佳入門書
梅蘭妮‧克萊恩(Melanie Klein)是佛洛伊德最重要的後繼者之一。她承襲佛洛伊德思想,聚焦兒童心智發展,發現嬰兒的內心世界並非一張白紙,而是打出生起便在與他人(客體)的互動中經歷著愛恨交織的內心劇場。她顛覆了人們對兒童心智的想像,開拓「客體關係」理論,堪稱兒童精神分析的先驅。
本書藉由粹選克萊恩的原著篇章,深入淺出地呈現並解析克萊恩的思想理路。作者為兩位傑出的英國精神分析學者,全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聚焦克萊恩的理論與臨床貢獻,讀者可以在字裡行間感受身為臨床工作者的克萊恩對個案的敏銳與關懷,並從中理解她的思路發展過程,進而發現她直指了人在與他人互動上最原初的情感天性。
臨床案例顯明,生命早期的客體經驗影響一生人格,因此克萊恩思想的價值遠遠超越診療室,對人性與社會領域深具啟發性。作者將這部分的洞見收錄於本書第二部分,透過與克萊恩學派後繼者的文獻對話,帶領讀者領略克萊恩學說在倫理道德思辨、社會制度設計以及美感創意經驗等領域所蘊含的深刻寓意。不管是相關領域的學子、學者,或是實務工作者,本書都極具參考價值。
如果我們能以開放的心胸去進行兒童分析,
自然就會發現探究其底層的方法與媒介。
──梅蘭妮‧克萊恩
目錄
致謝
中文版序
第一章 本書與主角──克萊恩
第一部分
第二章 早期作品:兒童教養、教育及兒童分析
第三章 求知慾:熱好理解及其抑制
第四章 兒童分析技術
第五章 哀悼,憂鬱心理位置的發掘及與伊底帕斯發展理論的關聯
第六章 分裂、偏執類分裂心理位置及投射性認同
第七章 《兒童分析的故事》的獨到價值
第八章 嫉羨與感恩
第二部分
第九章 簡介第二部分:倫理觀、美學論、社會與克萊恩的工作
第十章 克萊恩學派的倫理觀:愛與恨的道德寓意
第十一章 克萊恩學派的美學
第十二章 克萊恩與社會
第十三章 結語
名詞對照
延伸閱讀
序/導讀
中文版序
《閱讀克萊恩》的中譯版問世了,我們深感喜悅。我們非常榮幸、也很雀躍有此機會介紹克萊恩的著作,畢竟許多讀者可能迄今為止並不清楚她對精神分析有怎樣的重要貢獻。她的作品前後橫跨四十年,並紮根於其作為第一代精神分析師的真實經驗。時至今日,她的觀點在各大洲、各文化中都被證實具有重大意義,並啟發豐沛靈感,這已是非常顯而易見的事了。
籌備本書,我們走了一段漫漫長路。我們先是重新拜讀克萊恩的所有著作,才逐漸拼整出此書的雛形,期待能將她在理論與實務上的創新思維帶給精神分析社群之外的讀者,這也正是「國際精神分析圖書館教學書系」(the Teaching Series of the International Library of Psychoanalysis)的核心宗旨。
對於中譯版的問世,我們尤其欣喜。我們與台灣精神分析發展的淵源甚深,早在二十世紀末塔維斯托克診所(Tavistock Clinic)推行國際訓練課程時,這個緣分就開始了。多年來,許多專業人員陸續來到倫敦進修,不論是參加觀察課程與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的完整訓練,或攻讀精神分析研究碩士班,都是我們主責的範疇。因這層情誼,我們有機會在2008年首度造訪台灣,除了享受一趟深刻難忘的旅程之外,又進一步開啟更多機緣,之後的許多年來,都運用網路通訊與在地的專業人員持續交流著。
2015年8月,我們也應華人心理保健協會(Chinese Association for Mental Health)之邀前往北京,很榮幸能參與培訓工作,傳授我們所學。2017年10月,我們再次來到北京和台北進行精神分析教學,這一次,我們希望讓克萊恩作品中的思維種子、以及對克萊恩著作的興趣,在兩地發芽生根。
其中別具意義的是,這些機會能讓我們探索精神分析對不同文化的適用度,並更加確信精神分析思維能用於理解世界各地的人類發展。我們有幸能透過台灣與中國大陸各式人際互動的詳細資料,研究兩地特殊的文化、家庭與社會結構。而精神分析正是要理解這些文化、家庭與社會結構,才能處理個體與社會的問題。
我們誠摯希望這本書能夠為亞洲精神分析思維與實務的成長有所貢獻,並能為當今精神分析思潮中的克萊恩觀點,進行化零為整的工作。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