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不煩躁、不吼罵,平和搞定孩子的壞習慣

固定
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7 182
    260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在孩子第一個翻天覆地的叛逆期,
就幫他培養一輩子受益的好習慣!


為什麼孩子就是不能乖乖的坐好,讓我餵他吃飯、幫他洗澡?
為什麼以前他都很高興的配合我的指示,現在卻開始跟我唱反調?
剛剛才驚險的搶下他手中的玻璃杯,一回頭就看他爬上小椅子看金魚。

教養2-6歲的孩子,
總讓父母覺得他的每個動作、所有行為都很可愛,但也很可惡,
希望他獨立,卻又害怕他受傷!
對於他的壞習慣,總是一邊發怒,一邊矛盾著,
如果嚴厲責備或處罰他,會不會讓他留下陰影?
何時該寵愛,何時該嚴格規範,真難以下定決心。
跟隨本書的引導與步驟,幫孩子培養好習慣,
不煩躁、不吼罵,輕鬆搞定小小叛逆者!

不懂糾正技巧,也能搞定孩子的壞習慣

◎指甲藏污納垢,卻不讓修剪
原因:多數幼兒以為剪指甲會疼痛;再者,靜靜坐著不動對他們是種酷刑。
方法:利用孩子情緒放輕時刻(洗澡或熟睡)時幫他剪指甲;或把它變成一項有趣的遊戲。

◎頭髮又臭又油,但就是不願被洗頭
原因:當水從頭頂沖下時,會流進他的眼耳鼻口,令他產生強烈的不安全感。
方法:縮短洗頭時間;分散注意力(讓他幫玩具娃娃洗頭);讓他學游泳

◎永遠無法保持雙手乾淨
原因:因為努力的用雙手探索世界,所以很難保持乾淨。
方法:把洗手變成一件有趣的遊戲,孩子會喜歡且自動去做

◎愛吸吮拇指的習慣,即使強迫也無法改變
原因:對進入不同生命階段感到不安。在感情陷入激烈的衝突與矛盾時,吸吮拇指可讓他得到慰藉。
方法:讓他的雙手保持忙碌狀態;或讓他的嘴巴忙到沒有時間吸吮拇指

◎死纏爛打的,就是不讓父母講電話
原因:因為害怕失去父母對他的注意力,所以就會想盡辦法引起父母的注意和關心。
方法:讓孩子加入對話,或改用無線電話;或給孩子一具個人專屬的電話。讓他感受到被關懷,他就會停止這樣的行為。

◎一再重複同樣的動作,或堅持不變的行為
原因:儀式化的行為模式讓孩子有安全感,是他預測並掌控自己生活的一種方式。
方法:配合孩子的儀式或讓他體驗其他小孩的生活,他反而會不再那麼堅持。

◎動不動就鬧情緒,反覆無常
原因:情緒反覆無常是為了爭取獨立,即使做錯也義無反顧。
方法:不要隨他起舞,並想辦法改變他的情緒,例如讓他吃東西或休息。

◎出手打人或撞開擋在前面的孩子
原因:因為不知如何處理挫折的情緒,更是為了引起父母強烈反應。
方法:孩子打人,要立即處罰,他才能聯結兩件事的因果關係;然後祭出「暫停」罰則,讓孩子冷靜並重新整理情緒。

◎遇到任何問題或事情,都回答「不」
原因:說「不」其實並非叛逆,是在試探父母的權威,也是爭獨立自主權。
方法:父母不要做孩子的負面榜樣,並鼓勵他正向行為;可以給他選擇權,但並非任何事都可以選擇。

本書特色

1.結合生活實例與心理分析,詳細解讀孩子壞習慣背後的原因,讓每個媽媽都能從中找到貼近自己孩子的例子,並從根源解決導正孩子。

2.方法具體而簡單,步驟清楚、容易操作,讓每個媽媽可以從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與步驟。

目錄

作者序 不懂糾正技巧,也能改掉孩子的壞習慣
 
第1章 如何讓孩子乖乖吃飯?──不要理會他的餐桌怪招
01對孩子的混亂自我餵食秀,多點幽默和包容
自我進食是經驗學習,不是速度與整潔的訓練
準備專用餐具讓孩子練習,也方便父母餵食
提供較黏稠的食物,並分兩段進食
02孩子喜歡玩弄食物,要平靜且堅定的回應
即使孩子的行為很想笑,你也絕對要忍住
一次只給一口的分量,或變換食物內容
轉移注意力或讓他唱獨角戲
拿走他的食物,他會立刻明白你不是在開玩笑
03吃多吃少沒有關係,只要吃飽了就讓孩子下餐桌
在孩子的心中,探索世界比吃飯更重要
讓孩子和大人一樣,挨著餐桌用餐
滿足孩子的自我餵食的欲望,有助他專注吃飯
不論孩子吃多少,只要吃飽了就讓他下餐桌
04用娛樂誘惑孩子吃飯,他會餐餐要求看表演
扮小丑「誘」孩子吃飯,會養成他「無秀不餐」的習慣
將食物變得有「趣味」,讓孩子有「食趣」
切碎食物方便吞嚥,或增加風味以打開他的味蕾
一起為食物取名字,孩子會更樂意把它們吃掉
耐心等待孩子作好心理準備,並尊重他的特殊喜好
05只要不影響發育與發展,就不必太在意孩子食慾差
即使孩子食慾正常,也可能會突然起變化
飯前別讓孩子喝太多飲料,以免影響食慾與食量
給他時間慢慢吃,並允許他挑嘴
06不強迫定時定量,孩子才能學會表達飢餓或飽足
只要有充足的食物,沒有孩子會讓自己餓著或吃太飽
忽視孩子的挑剔行為,提供新食物讓他選擇
為食物作造型,可誘發孩子的食慾
餓的時候就餵,但要限定孩子選擇食物的範圍
 
第2章 如何讓孩子愛乾淨?──把梳洗變有趣,並讓他有主控權
01剪指甲時會失控尖叫,可等他情緒放輕時再進行甲
寧願吃討厭的食物,也不願靜靜坐著剪指甲
把剪指甲變成一項全家人參與的有趣遊戲
利用孩子洗澡或熟睡時幫他剪指甲
02減輕孩子洗頭痛苦的方法,就是縮短洗頭時間
孩子對「洗頭」這件事,有著強烈的不安全感
事前備好所有洗頭用品,便能迅速完成工作
正確的洗頭技巧,可減輕孩子的不安全感
分散注意力或讓孩子學游泳,使他不再抗拒洗頭
03把洗手變成有趣的遊戲,孩子會喜歡且自動去做
孩子心中最重要的事是吃喝玩樂睡,不是洗手
把洗手變成一件有趣的遊戲,孩子就會自動去做
為孩子示範正確的洗手方法,並讓他擁有主控權
04突然拒絕洗澡,其實都是叛逆期惹的禍
為了爭取自主權,孩子會推翻父母所有的教導
讓孩子可以在澡盆中自由活動,讓洗澡變有趣
放棄澡盆,陪著孩子一起淋浴
 
第3章 如何讓孩子說話不打結?──仔細觀察、耐心引導
01孩子說話結巴,不論花多少時間都要耐心聽他說完
因講話速度追不上思考或字彙太少,所以講不清楚
不要催促孩子,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討論這個問題
利用機會教導孩子表達技巧,也同時學習認識字彙
聽不懂孩子的話時,就觀察他的肢體與表情
盡量讓孩子自己與人溝通,無法溝通時再幫他翻譯
02孩子說話嘰哩咕嚕,其實是正在努力練習表達
孩子說話沒人聽得懂,並不表示他不會說話
用心猜測,其實能猜對孩子的大部分意思
出生排行與性別,都會影響孩子的語言發展
幫孩子培養語言技巧,並為他創造豐富的語言環境
每個孩子發展速度不同,父母無須過度緊張或內疚
03孩子表達能力退倒,是因他忙著學習各種技巧
孩子會因專注於所熱衷的事物,而忽略表達技巧
孩子自言自語是在「思考」,不必大驚小怪
要給孩子安全感,不要過度要求他的表達能力
仔細聆聽就會發現,孩子很努力的練習與修正語言
04孩子學習語言緩慢,是體能活動占據他的心思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學習說話時間表
一旦學會技巧,表達能力差的孩子便能講得快又清楚
要孩子正常學習語言,就要避免和他童言童語
除去壓力,讓孩子享受學習的樂趣
05孩子出現「對話挫折」時,要一字一字幫他進步
幫孩子練習對話時,要注意孩子把字彙擴張解釋的問題
幫助孩子熟練語言時,要注意其心理需求與壓力
與孩子練習對話時,最重要的是「耐心聆聽」
孩子語意不清時,要幫他表達,別打斷他
06別要求孩子字正腔圓,他舌與唇還無法靈活發音
孩子發音不正是正常現象,不要挑剔或嘲笑他
觀察孩子說話時的反應,尋找阻礙其發音準確的原因
請醫生檢查是否舌繫帶過緊或其他問題
 
第4章 如何戒除孩子惱人的固執癖好?──給他足夠的安全感和自尊
01孩子愛吸吮拇指,是因進入不同生命階段感到不安
感情陷入衝突與矛盾時,吸拇指可讓孩子得到慰藉
若不會造成傷害,就不必強迫孩子放棄
強迫手段不可能讓孩子放棄吸吮習慣
02不讓父母講電話,因為害怕失去父母的注意力
讓孩子感受到被關懷,他就不會干擾父母講電話
別激起孩子的防衛心和不安全感
讓孩子加入對話,或改用無線電話
給孩子一具個人專屬電話
03什麼東西往嘴裡送,是孩子探索世界的行為
孩子用「嘴巴」探索世界時,別急著制止他
不必急於改掉這個毛病,但要確定東西的安全性
對於危險物品堅決說「不」
04孩子經常尿床或尿溼褲子,不要羞辱或嘲笑他
處罰或威脅孩子,只會使問題變得更嚴重
90%的幼童會在六歲前自己停止尿床行為
不懲罰、不動怒、不羞辱孩子
減輕孩子的壓力並保護其的自尊
要求孩子睡前少喝水、上床前要上廁所
05儀式化行為,是孩子掌控自己生活的一種方式
固定行為讓孩子有安全感,可預測並掌控自己的生活
配合孩子的堅持,他反而能夠順從父母的要求
讓孩子體驗其他小孩的生活,可軟化他的堅持態度
06拒絕任何改變,是為了控制熟悉且安全的環境
生活紀律是幼童安心生活的基礎
暫緩改變並耐心的支持孩子
幫孩子預作心理準備,以強化他的適應力
07喜歡重複聽同樣的故事,因為聽再多次都不滿足
不論孩子想聽多少遍,都配合他,讓他聽個夠
用不同的聲音講故事,或和孩子一起演出故事
先講新故事再講同一篇故事,但別強迫孩子接受
08孩子吵著「現在就要」時,要教他「等一下」的道理!
幼童沒有時間概念,一分鐘有如一世紀漫長
要求孩子「等一下」時,必須確定它

序/導讀

不懂糾正技巧,也能改掉孩子的壞習慣

每個孩子多少都會有壞習慣,這些壞習慣會在生活中不停重複的出現。也許,孩子的壞習慣相當微不足道,但是當它一再出現時,就容易造成身邊人們的不耐煩與困擾,然後影響到其人際關係。

二至三歲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是所有壞習慣養成最快,也是最容易戒除的階段。身為家長,你該如何面對自己的孩子的缺點、壞習慣呢?又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措施來使孩子改掉毛病從而健康成長呢?

每個孩子的性格都不同,因此在各種行為的表現上自然也會不同。而許多教養問題的產生,是因為父母總用同一套教養方式去糾正孩子的行為,當然部分的父母對於最後的結果會感到失望。

以一個二至六歲的孩童來說,「看到喜歡的東西就拿走」是種自然反應的行為,因為他們還無法理解「為什麼不能拿」,但大人卻毫不遲疑的認定那就是「偷竊」、「順手牽羊」。

多數父母在發現孩子這種行為時,因擔心孩子養成偷竊的壞習慣,便對孩子祭出嚴厲的處罰,讓他因為「害怕」而不敢再犯;或者,一些過度寵愛孩子的父母,會因為不忍心指責孩子,若不是悄悄的把東西放回原處,就是乾脆買下來給孩子。

其實,這些家長都沒有利用這樣的機會,為孩子建立正確的「為什麼不可以隨便拿別人的東西」的觀念,只是用嚴厲處罰、體罰或過度溺愛的方式來處理這個問題。但是這樣是不夠的。家長除了要適度的堅持紀律外,還必須循予漸進的幫助孩子學習,帶領他們明白:什麼是別人的東西?想要拿別人的東西時應該要做些什麼?

引導孩子往往比嚴厲的、沒有理由的管束,更容易被孩子接受,並達到教養的效果。本書以生活中的實例作為導引,幫助父母更能夠清楚解讀孩子壞習慣背後的原因,並為苦惱的家長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法,相信會讓你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9222914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24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