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列子要義

固定
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7 189
    270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周紹賢教授以老子、莊子、列子,撰述三書要義論述道家哲學,各成一編。《列子要義》遵循史實次第,行文以列子在莊子之前,書中晦澀辭句均譯其大意述之,亦引錄各節與書中原句不盡相同者;書中雖有後人增竄之文句,然不可謂為偽書。本書收錄經學家楊伯駿先生撰《列子集釋》原文,並有周紹賢教授自序,闡述其著作本書之思想緣起。

目錄

自序
 
一、列子之生平及其書之考證
二、天道觀
三、生死觀
四、力命論
五、達生論
六、修養論
七、政治論
八、楊朱篇
 
附、《列子集釋》原文
※列子集釋目錄
1.劉向〈列子新書目錄〉
2.張湛〈列子序〉
3.盧重玄〈列子敘論〉
4.碧虛子陳景元〈列子沖虛至德真經釋文序〉
5.任大椿〈列子釋文考異序〉
6.秦恩復〈列子盧重玄注序〉
7.汪繼培〈列子序〉
8.卷第一、天瑞篇
9.卷第二、黃帝篇
10.卷第三、周穆王篇
11.卷第四、仲尼篇
12.卷第五、湯問篇
13.卷第六、力命篇
14.卷第七、楊朱篇
15.卷第八、說符篇

序/導讀

(自序)

《列子》之書,在西漢已散佚,劉向蒐集,得二十篇,其中重覆章亂,且多錯字,向加以校勘,定為八篇。因其書已非完整,又與《莊子》相類,而不如《莊子》篇章之多,似乎《莊子》可以包括《列子》,因此《列子》流行未廣,老莊遂繼黃老而為道家之代表。

 

禁張湛之祖,所藏書中有《列子》,經永嘉之亂亦散失,湛復各方搜輯,加以注釋,《列子》之書始盛行;然此書早已乏人收存,歷經漢末及魏晉之亂,張氏所得者,已非劉向所校之全本,顯然有後人竄入之文,例如列子為春秋末年人,而〈列子‧仲尼篇〉所述公子牟與公孫龍,皆戰國人,後於列子,諸如此類,張注已指出為後人所增益,為保存原文,皆存而不除,然《列子》殘餘之真言仍在此書中,別無可尋。古書殘壞,有後世補綴之文,不僅《列子》一書為然,不能因此而否定全書;故學者統觀其義理,清虛樂道,寓言精微之旨,共認為與《莊子》各有其要妙,自唐以來,與《老子》、《莊子》並稱為道家之三大經典。

 

劉向《列子書錄》謂「列子者鄭人也,與鄭繻公同時」,後人抄寫繻字誤作繆字。繻公之相子陽,曾賙恤列子,列子不受,〈列子‧說符篇〉,及〈莊子‧讓王篇〉,俱述其事。鄭繆公於春秋之初,周襄王二十五年即位,繻公於春秋之末,威列王五年即位,相距二百零四年,史書有明文記載,以劉向之博學,豈能誤以為列子為春秋初年鄭繆公時人?故宋葉大慶云「繆乃繻字之誤」,後人誤繻為繆,因一字之差,遂引起種種疑問。

 

自南宋高似孫開始,於《列子》書中逐句尋釁,構成疑說,謂此書乃後人薈萃之書,列子有無其人,亦成問題;宋濂《諸子辯》,以斥高說之繆誤。姚際恒亦循高氏之說,曲解文句,謂《列子》及劉向之《列子書錄》皆係偽造。清末疑古派興,竟謂《列子》乃張湛自編自注之書;強詞曲說,各逞臆見,成為一時之風氣。

 

既有人以《列子》為偽書,故謂《列子》書中與《莊子》相同之文,係抄自《莊子》,《列子》當在《莊子》之後。自漢世老莊並稱,晉時《列子》始盛行,將《列子》增於《莊子》之後,固無不可。然史實證明,列子早於莊子,莊子推崇列子,履述其事,並著〈列禦寇篇〉,述列子虛心處己之道。《列子》書中雖有疑點,柳宗元並不懷疑其書全偽,故謂莊列相同之文,為《莊子》仿自《列子》。柳宗元《辨列子》、葉大慶《考古質疑》、宋濂《諸子辨》、姚鼐《跋列子》,皆以其書雖有後人增竄之錯誤,然不可謂為偽書,此為正確之鑒定,余曾作詳細之考證以論之。

 

多年來在哲學系,講道家哲學,以老莊為本,撰述三書要義,各成一編,本編《列子要義》,仍遵史實次序,行文以列子在莊子之前。又以書中晦奧辭句,有費解者,則譯其大意以述之,俾諸生易於瞭解,故引錄各節,與書中之原句不盡相同,義理藉文詞以表達,能懂其文詞,方能通其義理;非敢改易書文也。

中華民國七十二年九月周紹賢序於政治大學

試閱

(自序)

《列子》之書,在西漢已散佚,劉向蒐集,得二十篇,其中重覆章亂,且多錯字,向加以校勘,定為八篇。因其書已非完整,又與《莊子》相類,而不如《莊子》篇章之多,似乎《莊子》可以包括《列子》,因此《列子》流行未廣,老莊遂繼黃老而為道家之代表。

禁張湛之祖,所藏書中有《列子》,經永嘉之亂亦散失,湛復各方搜輯,加以注釋,《列子》之書始盛行;然此書早已乏人收存,歷經漢末及魏晉之亂,張氏所得者,已非劉向所校之全本,顯然有後人竄入之文,例如列子為春秋末年人,而〈列子‧仲尼篇〉所述公子牟與公孫龍,皆戰國人,後於列子,諸如此類,張注已指出為後人所增益,為保存原文,皆存而不除,然《列子》殘餘之真言仍在此書中,別無可尋。古書殘壞,有後世補綴之文,不僅《列子》一書為然,不能因此而否定全書;故學者統觀其義理,清虛樂道,寓言精微之旨,共認為與《莊子》各有其要妙,自唐以來,與《老子》、《莊子》並稱為道家之三大經典。

劉向《列子書錄》謂「列子者鄭人也,與鄭繻公同時」,後人抄寫繻字誤作繆字。繻公之相子陽,曾賙恤列子,列子不受,〈列子‧說符篇〉,及〈莊子‧讓王篇〉,俱述其事。鄭繆公於春秋之初,周襄王二十五年即位,繻公於春秋之末,威列王五年即位,相距二百零四年,史書有明文記載,以劉向之博學,豈能誤以為列子為春秋初年鄭繆公時人?故宋葉大慶云「繆乃繻字之誤」,後人誤繻為繆,因一字之差,遂引起種種疑問。

自南宋高似孫開始,於《列子》書中逐句尋釁,構成疑說,謂此書乃後人薈萃之書,列子有無其人,亦成問題;宋濂《諸子辯》,以斥高說之繆誤。姚際恒亦循高氏之說,曲解文句,謂《列子》及劉向之《列子書錄》皆係偽造。清末疑古派興,竟謂《列子》乃張湛自編自注之書;強詞曲說,各逞臆見,成為一時之風氣。既有人以《列子》為偽書,故謂《列子》書中與《莊子》相同之文,係抄自《莊子》,《列子》當在《莊子》之後。自漢世老莊並稱,晉時《列子》始盛行,將《列子》增於《莊子》之後,固無不可。然史實證明,列子早於莊子,莊子推崇列子,履述其事,並著〈列禦寇篇〉,述列子虛心處己之道。《列子》書中雖有疑點,柳宗元並不懷疑其書全偽,故謂莊列相同之文,為《莊子》仿自《列子》。柳宗元《辨列子》、葉大慶《考古質疑》、宋濂《諸子辨》、姚鼐《跋列子》,皆以其書雖有後人增竄之錯誤,然不可謂為偽書,此為正確之鑒定,余曾作詳細之考證以論之。

多年來在哲學系,講道家哲學,以老莊為本,撰述三書要義,各成一編,本編《列子要義》,仍遵史實次序,行文以列子在莊子之前。又以書中晦奧辭句,有費解者,則譯其大意以述之,俾諸生易於瞭解,故引錄各節,與書中之原句不盡相同,義理藉文詞以表達,能懂其文詞,方能通其義理;非敢改易書文也。

中華民國七十二年九月周紹賢序於政治大學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574325504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88
    • 商品規格
    • 21*14.8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