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新加坡華社50年

固定
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8 312
    390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回顧了主要的華社組織以及它們在過去50年做出的貢獻。這些華社組織包括,新加坡中華總商會、新加坡宗鄉會館聯合總會、新加坡華社自助理事會和華裔館。此外這一部分也介紹了華社的其他社會俱樂部和慈善機構。
 第二部分主要關注新加坡第一個50年裡涉及華社的一些重要社會問題。這部分的文章高屋建瓴地審視了華文華語的發展變化,來自中國的新移民的融入進程,以及華族宗教影響。這些課題一直在華族社群中有著廣泛的熱議。第三部分聚焦共和國成立後的華族藝術發展。最後的部分一方面探究了新加坡華社與中國的聯繫互動,另一方面也考察了新加坡和本區域其他華社的聯繫。這些文章會説明我們基本瞭解和認識華族社群在第一個50年國家建成中的重要作用。這本書是對新加坡華社的獻禮。
英文版由馮清蓮女士主編,是她的多方聯絡才能使眾多傑出的人物在這本金禧獻禮中分享他們的知識和熱忱。沒有她的努力,這本書將無法成形。本書英文版出版後,收到廣為好評,所以我們把它翻譯成中文,華文讀者同樣也會從中受益。英文版發佈會上,建國元勳、前內閣部長王邦文先生作為嘉賓到場致辭,他的發言非常精彩。所以,中文版也把這個致辭收錄進來。

目錄

xiii 序 ■ 潘國駒
xv 前言一 ■ 王邦文
xix 前言二 ■ 蔡天寶
xxi 前言三 ■ 蔡其生
xxiii 引言 ■ 馮清蓮
xxix 作者簡介

第一部分 華社組織機構
3 第一章 新加坡中華總商會與新加坡的經濟奇跡密不可分
■ 胡愛蘭
27 第二章 新加坡宗鄉會館聯合總會振興宗鄉會館
■ 馮清蓮
49 第三章 華社自助理事會我伴隨華社自助理事會的難忘時光
■ 沈結樂 (Gerald SINGHAM)
69 第四章 華裔館 新加坡在海外華人研究領域揚名全球
■ 李丹琳
97 第五章 華人慈善今與昔
■ 周慶全
113 第六章 華社的俱樂部
■ 區如柏
第二部分 社群問題
125 第七章 華文華語的發展
■ 梁榮錦
141 第八章 新加坡華族新移民社團現狀
■ 周兆呈
157 第九章 新加坡華族宗教傳統佛教、道教和基督教
■ 許源泰 丁荷生
第三部分 華人的視覺及表演藝術
181 第十章 南洋文化之路
■ 朱添壽
185 第十一章 南洋華族視覺藝術的嬗變
■ 陳莉玲
199 第十二章 書法在新加坡茁壯成長
■ 王運開
211 第十三章 新加坡華樂之路
■ 何偉山
217 第十四章 與南洋共舞
■ 黃鼎翔
第四部分 與其他華人社群的交流
225 第十五章 新加坡與中國的民間交流從新加坡觀點出發
■ 黎良福  黃朝翰
245 第十六章 新加坡作為東南亞華人中心的反思
■ 廖建裕
257 鳴謝

序/導讀


■ 潘國駒  世界科學出版公司主席
    2015年是新加坡建國五十周年。歡慶金禧之際,新加坡社會也掀起了一股反思浪潮。五十年只是歷史長河中的滄海一粟,但作為一個年輕的共和國,它卻標誌著我們作為一個完整存在的國家已屹立於世界五十度春秋。
    古語雲,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僅僅五載,我們的國家就從一個第三世界國家轉身成為第一世界經濟體,現在確實是我們反思這一經驗和歷程的關鍵時機。要為將來未雨綢繆,就需要我們對自己的歷史有全面的瞭解。
    秉此理念,世界科學出版公司榮譽出版了這套關於新加坡50年建國歷程的叢書,並以此獻禮金禧。這套叢書涵括了新加坡發展的方方面面,它們對瞭解新加坡的歷史至關重要。這套叢書將引領讀者穿越新加坡存在以來半個世界所經歷的風風雨雨。書中包括城市發展、科學、教育、環境保護和外交關係等重要議題。本書的作者和編輯都是曾為新加坡做出重大貢獻的傑出人物。
    《新加坡華社50年》是這套叢書中的一本,此外還包括了關於馬來、印度和歐裔族群五十年建國歷程中成長和發展的其他三本著述。作為一個多元種族多元文化的和諧社會,新加坡已經看到了由華族、馬來族、印族、歐裔和其他社群共同創造出的經濟繁榮碩果。
    本書記錄了新加坡中華總商會、新加坡宗鄉會館聯合總會、華社自助理事會和新移民社團的貢獻,同時也不忘關注華族視覺和表演藝術以及華族宗教傳統。這些文章會幫助我們基本瞭解和認識華族社群在第一個50年國家建成中的重要作用。
    最後,我要在此感謝馮清蓮女士,是她的多方聯絡才能使眾多傑出的人物在這本金禧獻禮中分享他們的知識和熱忱。沒有她的努力,這本書將無法成形。為致敬新加坡華人族群,各位作者和工作人員為這本書付出了辛勤的勞動,我在此致以深深的謝意。
    本書英文版出版後,收到廣為好評,所以我們把它翻譯成中文,我想華文讀者同樣也會從中受益。英文版發佈會上,建國元勳、前內閣部長王邦文先生作為嘉賓到場致辭,他的發言非常精彩。所以,中文版也把這個致辭收了進來,在此,我要特別感謝王邦文先生。

前言  在《新加坡華社50年》新書發佈會上的致辭
■王邦文*(建國元勳、前內閣部長)
    50年前,新加坡華社講華語的人和講英語的人壁壘分明。正如此書中所言,那時以英語讀寫的華人只占華社的一小部分。上世紀五十年代我步入政壇時,華社中絕大多數人主要用方言或華語交流。
    在最初的幾屆大選中,即1955、1959和1963年大選,人民行動黨之所以能夠贏得選舉是因為我們有廣大的華社作為後盾。我們能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除華語之外不忘福建、廣東、潮州、客家、海南等方言群體的利益,因此行動黨最終贏得了講華語的民眾的支持。
    相反,華社中講英語的人則對行動黨畏懼三分、有欠信任。 1959年,行動党贏得了立法議會51個席位中的43個席位。對於行動党的大獲全勝,一些英資企業竟然將他們的總部遷往了吉隆玻! 
     正如馮清蓮女士此前所言,建國初期,新加坡的華人社會分成華校生和英校生兩個不同群體,他們生活在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裡。我認為,行動黨當初能取得成功,主要是因為它能結合這兩個不同世界的優勢,讓以英文為主的公務員組織世界上效率最好又最廉潔的公共服務之一,同時又讓華校生在新馬分家後,提供工業化進程所需要的資金與勞動力。那些將“小紅點”改造成為轉口港的新加坡商人們也順應時代,迎接挑戰,將商務發展轉入了製造業領域。
多年來,尤其是過去二十多年,英語已經成為華社的主要語言。這一趨勢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
首先是因為英語已經發展成為國際社會的通用語。無論愛憎與否,英語已然是今天全球經濟的潤滑劑。務實的新加坡家長們認識到了英語的經濟價值,從上世紀七十年代起就開始將自己的孩子們送往英校。
    除了可預見的經濟價值外,英語也是新加坡這個多元種族社會的“中立”語言。英語的經濟價值和在多語國家中所扮演的凝聚作用,促使政府大力推動該語言。於是,英語成為了現在所有學校的主要教學語言。
    2010年人口普查顯示,在家中使用英語的華人群體,由十年前的23.9%,增幅至32.6%,這一趨勢恐怕不太可能扭轉。
隨著時代的不斷演變,相關民間團體也應適應改變,才能保持相關性。我們已經看到,由於其社會服務作用逐漸被政府機構取代,宗鄉會館不得不尋求新的角色和出路。
我也注意到怡和軒俱樂部出版的季刊《怡和世紀》已經刊載了一些由中文翻譯過來的英文文章,並將一些中文文章英譯。這是擴大讀者群的一種有效方法。
    一如書中多位作者所指出的那樣,新加坡華社在過去五十年不斷地發展變化。今後,華社將繼續緊隨時代的脈動,繼往開來。華社有一個至今未變、將來也不應改變的重要特點,那就是對這個多元種族、多元宗教、多元文化的國家精誠奉獻的精神。因一個社群堅持要淩駕於其他社群之上而引發種族紛爭,繼而導致國家四分五裂的例子在歷史上比比皆是。
    在新加坡,華社長久以來接受著社群規模與自身權利不相平衡的狀況。對此,我們採取了中庸之道,容忍並接受少數族群的信仰及習俗。儘管新加坡人口中有四分之三是華人,但新加坡華人一直以平等相待和互尊互讓的精神對待少數族群,這種博大的胸襟讓我們引以為傲。
如果要我點出華社過去五十年對新加坡的繁榮進步所做出的最重要貢獻,我認為是華社欣然接受一個事實,那便是任何時候都要把國家利益和國家穩定,擺在族群利益之上。這是行動党1954年創立時的基本平臺,也是被所有新加坡人接受的一種政策。多元種族主義之所以能在新加坡行之有效,主要是因為其最大族群能夠堅守這一社會信約。基於尊重彼此文化和宗教信仰而產生發展出的國家穩定,是新加坡成功的基石。
    我相信,只要華社能夠堅持把國家擺在族群利益之上,新加坡將繼續繁榮昌盛。
    華社扮演的另一個重要角色是促進和保留傳統價值觀,包括提倡孝道、家庭和諧與凝聚力、同情和照顧社會上的弱勢群體等。這也是早期移民在殖民地時期創辦會館所體現的精神。這些價值觀繼續塑造新加坡社會的凝聚力。
    最後,我要恭賀《新加坡華社50年》一書的編輯和各位作者。這本書將幫助英文讀者瞭解過去五十年裡講華語的人們對新加坡社會的重大貢獻。
在此,我榮幸宣佈此書正式出版發行。
2015年11月12日

*註解:建國元勳王邦文先生(生於1929年)於1959年出任第一屆人民行動党政府內政部長。截至1984年,他成功擔任過教育部長、勞工部長兼交通部長及環境發展部長。1988年他卸下了國會議員一職。 
1955年大選時,王先生作為李光耀先生的選舉代理人而步入政壇。一年後,他就任人民行動黨的專職組織秘書。因為通曉華語和各種方言,王先生成為講英語的人民行動党領袖和廣大講華語的民眾之間重要的溝通橋樑。


前言二
■ 蔡天寶 新加坡宗鄉會館聯合總會會長
    在過去的50年裡,新加坡華人與國家命運與共,一同經歷了動盪歲月,克服了重重艱難,並在前進的過程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自1965年獨立後,新加坡從一個一窮二白的島國逐步發展成為第一世界的現代化大都會,這是建國一代用勤奮進取和堅強決心所換來的。為了國家建設這個共同的目標,新加坡華社和其他族群50年來風雨兼程、攜手共進。
    在新加坡獨立之前,宗鄉會館和其它社會機構在醫療、教育等眾多重要社會福利方面起著關鍵的作用。國家獨立後,政府部門和基層組織擔負起了照顧民眾的責任,而宗鄉會館在照顧社群方面的需求便日益減弱。
    1980年代,在新加坡日益西化和全球化加劇的情勢下,宗鄉會館被淘汰的憂慮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因此,我們重新思考、定位和策劃,使廣大宗鄉會館能繼續聯繫社會、與時並進。執此願景,來自185個宗鄉會館的代表組織召開了主題為“我國宗鄉會館如何在新的時代扮演更積極的角色”的大會。此次大會之後,新加坡宗鄉會館聯合總會在1985年正式成立,並開始帶領各宗鄉會館迎接新的挑戰。
    今年是新加坡宗鄉會館聯合總會成立30周年紀念,總會將繼續在推廣華族文化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並在此過程中團結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簡體
    • 裝訂
    • ISBN
    • 9789813143081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96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