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政治哲學的12堂Podcast:現代國家如何成形?民主自由如何誕生?性別平等如何發展?一探人類文明邁向現代的

要理解民主政權的脆弱,必須先理解現代政治的本質
Epub
流動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7 350
    500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12本撼動世界的經典著作X 12個改變歷史的關鍵時刻
為何即便經過百年的淬鍊,我們卻仍時常掛心民主的瓦解?
明明國家是人民所授權,為何我們卻對國家權威毫無招架之力?


現代國家的最初型態,是在17世紀一連串內戰與暴力之下,人們為了自保創造的合法暴力體制,經過了百年的演變,才逐步變成今日的自由民主政權。然而,政府的暴力性格從未消亡,我們卻早已忽略了穩定之下淺藏的隱憂:從阿拉伯之春、太陽花學運到BLM運動,我們看到當政府要鎮壓群眾時,人民難以反制政府的暴力;社群軟體與AI科技的興起,不但沒有讓群眾更加自由,反而成為政府監控人民的利器。為何如此?政府明明是由人民授權所組成,為何人民卻難以反抗?極端思想與新興科技,為何一步步瓦解了民主政權?

要理解民主政權的脆弱,就要先理解現代政治的本質
在這個民粹主義、極端政治席捲的當今,民主政權看似下一步就要瓦解,成為極端政治的墊腳石──但若我們綜觀歷史,反而會發現潛藏在民主暗流中的波動,才可能是現代政治的常態。這,是否代表著我們誤解了現代政治的本質?

在17世紀誕生的現代政治,追求的並不是民主,而是平等的保護。人們將權力交給由人民授權的政府,以尋求一個不被殺害、逃避內戰與革命的自由空間,並在其中安然過著自己的生活。然而,在平等之前,卻是人民授權國家合法使用暴力──國家對人民施加獨占的權威,人民也上繳了反抗的餘力:從疫情期間的人流控管、口罩政策,到抗議活動時的警察暴力,國家權威的行使,也切斷了人民插手與反抗的機會。這種全然壟斷合法暴力的形式,卻是現代政治的真正本質──既不是民主思想,也不是進步理念,而是平等的展現國家的控制權力。

但,如果現代政治的本質並不是民主,而是平等的保護與國家專斷的權力,那在這個人人皆可發聲、人人皆受保護的時代,是否還有可能追求安穩且毫不波動的民主?民主的平穩樣態是否反而象徵了國家控制力的全面入侵?

民粹主義、現代科技的興起,反而象徵了人類的歷史難以終結
法蘭西斯.福山曾指出,自由民主政治的發展,是人類歷史所能企及的最終樣態,這種穩定恆常卻又充滿波動的政治形態,給予了人們發聲的尊嚴與共榮的可能,但最終卻使得人們難以再去尋求更好的下一步,人類歷史終將停滯。

從民主型態的代議政治在十八、十九世紀生根發芽後,這種自由民主的政治體制便席捲了全球,立刻被視為是人類政治的進步象徵:比起極權或君主制,民主制度更加進步與平等,也更適合這個社會。但若回溯歷史,我們將會發現這種觀念與意識形態並不「傳統」,甚至十分新穎,且在非常短的時間內支配了當今,現在鮮少有人認為有比民主自由更好的政治體制,彷彿民主的地位已堅若磐石。

然而,當現代科技席捲全球,促使了極端政治與民粹主義的興起,民主的未來真的如此堅不可摧嗎?為何不論是漢娜.鄂蘭還是《人類大歷史》的作者哈拉瑞,都預知了人們失去行動而不再是人?如果現代科技與人工智慧的發展,反而促使人們的思考逐漸流於碎片與平面,人們是否會失去全面思考的能力?又為何在歷史上如此堅定穩固的民主體制,卻看起來隨時都在瓦解邊緣?

面對這些現代政治的扣問,劍橋大學政治學教授大衛.朗西曼以12本改變世界歷史發展的著作為經緯,探究霍布斯、馬克思、甘地、韋伯、漢娜.鄂蘭等人的思想如何刻下現代政治的印痕,並藉由這些思想家之口,反思民粹主義、科技控制與歧視偏見等當代政治的問題,試圖觸摸當代政治最艱難的困境,並在絕望之中,帶著讀者找到解答。

【這本書希望解決的一些疑問】
Q.為何政府一旦擁有了暴力,人民就不可能反抗政府?
Q.在這個父權社會的結構裡,受害者不只女性?
Q.為何追求自由的最終型態,就是人人皆關心政治?
Q.為何有些公民不服從運動大獲全勝,有些卻徹底失敗?
Q.為何在政治髒水裡打滾的政治人物,才有可能是真正的政治領袖?
Q.當科技主宰人類社會時,為何不會帶來民主與個人的勝利?

作者

大衛.朗西曼(David Runciman

劍橋大學政治學教授,2018年被選為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2021年進一步被選為英國皇家文學學會院士,英國知名政治評論家。長年研究現代政治思想、國家和政治理論,關注民主的脆弱與延續,著有《民主會怎麼結束:政變、大災難和科技接管》等書。他定期為《倫敦書評》撰寫政治相關文章,且每週定期主持廣受讚譽的Podcast節目《談談政治》(Talking Politics)。

譯者

譯者簡介
陳禹仲

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政治思想專題中心助研究員。喜歡閱讀、旅行與曼徹斯特聯隊。目前的研究主題是疫情政治中的政治情緒。

目錄

前言

1  湯馬斯.霍布斯論國家:《利維坦》
「在霍布斯看來,唯一真實的政治選擇只有一個:秩序還是混亂。」

2  瑪麗.沃斯通克拉夫特論性別政治:《為女權辯護》
「在這個男人必須將情慾偽裝成其他東西的社會裡,女人如果失去了自持與美德,就意味著女人失去了女人應有的社會地位。」

3  班傑明.康斯坦論自由:〈古代人的自由與現代人的自由〉
「作為一個現代公民,僅僅追求你個人的利益、信仰、與憧憬的生活都不夠,你同時必須對政治感興趣。」

4  艾列希.托克維爾論民主:《論美國的民主》
「民主的根本原則就是人類在某種程度上是平等的。」

5  馬克思與恩格斯論革命:《共產黨宣言》
「當你發現國家只是壓迫你的人手中掌控的某個工具時,國家關於權利、正義與自由的言論會變得不再可靠。」

6  甘地論自治:《印度自治》
「唯一一種真正能持續進行的政治變革形式, 需要的是手段與目的相符。」

7  馬克斯.韋伯論領袖:〈政治作為一種志業〉
「投身政治,意味著投身一股隱身所有暴力背後那惡魔一般的力量。」

8  弗里德里希.海耶克論市場:《到奴役之路》
「政府一旦開始為了正義規劃經濟,將無法拒絕為任何人的命運與處境承擔責任。」

9  漢娜.鄂蘭論行動:《人的條件》
「透過言說與行動,我們將自身投射進人類的世界裡。這種投射有如新生,而藉由這樣的新生,我們確認也接受了自身原初外貌的真實。」

10  法蘭茨.法農論暴力:《大地上的苦難者》
「被壓迫者應該要主動逼使壓迫者出手,並藉此揭露壓迫者的真面目……所求的並不是一場公民不服從的運動,而是要號召革命,因為擁抱暴力卻不使用暴力沒有意義。」

11  凱薩琳.麥金農論性別壓迫:《邁向女性主義國家理論》
「法律不怎麼賦予女人那些它也無法賦予男人的事物,法律一方面維繫著性別不平等,一方面表現得彷彿面對了性別不平等的問題。」

12  法蘭西斯.福山論歷史:《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
「自由民主的自我修正機制,應該要能夠超越自我毀滅的衝動,這是民主應該要運作的方式。」

延伸閱讀與觀看影音

序/導讀

前言

這本書的原型,是我在二○二○年春季到初夏期間所進行的一系列講座。當時的英國與世界多數地方相仿,都處於嚴格封城的時期。學校與大學都關閉了,多數人被限制在自己家裡。許多人突然有了不少時間。這些演講原本是我從二○一六年起主持的podcast《談談政治》(Talking Politics)的一個環節。而在這系列的講座中,我希望能做到兩件事情。首先,是為政治系的學生,以及那些突然無法前往學習場域就學的人們,提供一種新的政治思維。第二,則是希望將觀念史與疫情期間產生的重大政治議題產生連結。封城的經歷是一種獨特的政治經歷。為了保障我們的安全,我們被國家脅迫了。我們被告知唯有放棄我們的自由才能挽救自身生命。我們之中有許多人並沒有經歷過疾病大流行,而這種鮮明的選擇在我們看來極為新奇。但與此同時,我也認為這種選擇看來異常熟悉,和過往四個世紀以來思想家們對政治的著作有些相似之處。在這本書裡,我將藉由十二篇這類的著作,來解釋它們在成書當下有什麼意義,以及它們對我們現在又有什麼意義。

貫穿整本書的核心主題,是現代國家的觀念。在第一章裡,我將會解釋在我看來,現代國家的觀念具備什麼特質,解釋它從何而來,以及它的起源如何與我們今天所面對的諸多難題密不可分。之後的每一個章節,都可以被分開來獨立閱讀,但連貫讀下來,這些章節會構成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是,從十七世紀中葉到二十世紀末,現代國家這個觀念發生了什麼改變。這本書談論了戰爭與革命、帝國興衰、民主的擴散與共產主義的失敗,與此同時它也談論了女性主義與後殖民批判。在過去四百年間,政治相關的一切事物都發生了巨大轉變,讓人們難以辨識政治最早的樣貌。然而在這些巨變裡,政治的核心難題(諸如權力、領袖、責任歸屬與自由)依舊存在。在二十一世紀初期,作為一個現代國家的公民,意味著我們得以享有許多非比尋常的好處,與此同時我們也在面對前所未見的挑戰。這意味著我們正在面對面地接觸現代政治的核心悖論:我們創造出來,用來保護我們的國家,將會是我們的救星還是毀滅者?它可以同時身兼兩種身分嗎?

在這本書裡,我盡可能地保留談話的風格。我想要避免陷入學術辯論的泥沼,也想避開專業的技術用語。這本書所代表的,是我對這些經典文本的個人觀點,而我盡可能用我自己的話來講述我的想法。與原本的Podcast相比,我在書裡加入了一些引文。在錄製談話時,我不太可能做到這些,而我當時也盡可能地不去參照太多筆記。在每一章的開頭,都會有附上章主角的極簡傳記。而在這本書的結尾,我將會附上建議的延伸閱讀、延伸的聆聽與觀賞節目。關於本書所談論的思想家與他們的想法,存在著大量更為優秀的材料足資參考。現在學校與大學重新開放了,我相信會有一些讀者對我所談論的主題產生不同的理解。這很正常。這本書並沒有要為這些主題提供一個正確或定調的論點。我所希望的只是,對那些持續形塑我們現代政治的重要觀念感興趣的人來說,這本書可以是一個幫助我們思考現代政治利弊得失,一個不錯的起點。


劍橋
二○二一年五月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570534436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84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2025金石強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