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回歸佛陀的本懷

固定
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7 196
    280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要真正認識佛陀和佛法,以及後世佛陀思想的歧義源頭,一定要看第一手資料。
而本書便是你進入第一手資料,還原現場的最佳橋樑

本書取材自最悠久的典籍,以樸實的散文筆調,嚴謹的研究精神,說故事的輕鬆語法,帶領我們穿越複雜的時空,回到二千五百多年前雅利安人的印度社會,述說佛陀從證悟至涅槃的人生,以及佛陀涅槃後,五百與七百兩次大結集,大眾部與上座部各三次分出,層層考究與推理的歷史還原故事。

目錄

侯序:探討佛法的真實面貌. Ⅰ
自序:化解佛陀的神格化. Ⅳ
緒言:還原佛陀的真實相.1

第一章 佛教以前的印度文明.7
一、發現印度河的文明 .7
二、沒落的印度河文明 .9
三、侵入印度的雅利安人.10
四、吠陀時代.12
五、雅利安人的由來.14
六、雅利安人和原住民.16
七、神話和宗教 .18
八、《梵書》和《奧義書》.21
九、新興宗教六師外道.25

第二章 佛教的成立.29
一、佛陀誕生時的印度社會.29
二、太子出家.34
三、頻毘娑羅王遇見太子.38
四、太子之修行 .40

第三章 佛陀證悟成正覺.49
一、降魔成道.49
二、成道與神通.56
三、佛陀的證悟和說法.59
四、何以緣起法是甚深? .69
五、緣起法之實踐.74
六、無我與緣起.76

第四章 佛陀的大弟子.85
一、耶舍的出家.85
二、舍利弗與目犍連.89
三、富樓那尊者.94
四、摩訶迦葉尊者.97
五、阿難尊者.102
六、提婆達多.127
七、佛陀的比丘尼弟子.135
八、佛陀的優婆夷弟子.142

第五章 佛陀將入涅槃.155
一、病與死的正確認知 .155
二、僧團的民主與破除階級.158
三、佛陀入滅與後世的思慕.161
四、預說四大教法.165
五、沙羅雙樹間獅子臥.168
六、涅槃與荼毘.170
七、佛陀最後度須跋陀羅.175

第六章 佛陀滅度後之神格化.179
一、供養佛陀舍利.179
二、佛陀之畫像及雕刻像.183
三、正視佛陀神格化問題.186

第七章 五百與七百結集之考察.189
一、五百結集.189
二、阿難離開王舍城.205
三、阿難之弟子和七百結集.208

第八章 部派佛教的變化.215
一、部派佛教之發展.215
二、部派佛教之衰退.261
三、部派佛教之壞滅.265

序/導讀

緒言

還原佛陀的真實性


關於印度佛教思想之研究,目前台灣年壯力富的學者輩出,是台灣佛教一件可喜的事。但很可惜,除印順老法師之外,都傾向其專長某個時代的印度佛教或密教思想的範圍。不容易找出承先啟後之思想根源及其文化背景之發生因由。真是美中不足,想專長於某一領域,是現代學者的研究方法和傾向吧!本論著的研究方法,論述佛陀與佛陀弟子,及佛陀滅後之部派佛教,其內容分為八章:

一、佛教以前的印度文明:對印度原住民及雅利安人的吠陀等宗教思想,借日本學者研究成果,以明白雅利安人和印度原住民之關係,及其階級、種族、神話宗教之起源。至於六師外道,唯根據《長阿含》和《長部經》列出六師不同的主張。對六師外道思想的互相影響,及其互相容受和對立,乃至其思想之發生的時、地等背景,則皆保留,為將來另作專題的研究。

二、佛教的成立:對於佛傳的探討、佛傳的著作,日本和台灣已有很多著作。此文小部分參考日文之著作,大部分以南、北傳的漢譯經、律為依據,並以個人研究方法,淡化神祕主義思想,顯示佛陀乃是以人修行證悟之等正覺者,對累世累劫修來的傳說,皆不列入論述對象,免被誤會佛陀的娑婆世界是難成佛之地。重點放在,若人能修佛所修,定可做到悟佛所悟,而為無煩惱寂靜的解脫者。並以人的立埸體認佛陀的偉大和佛法的尊貴。

三、佛陀證悟成正覺:對於證悟前之惡魔波旬和惡魔之女子等攪亂傳說,唯以降伏煩惱之象徵,而不作為迷人魔鬼之事實。又,我執的眾生,難解佛陀所說之無常、苦、無我的佛法,原本佛陀並不想說法而欲直入涅槃,梵天即來勸請佛陀說法。南、北傳佛教都有同樣的傳說,此說若是真實,即和世尊所說的緣起法,有很大的出入!其實梵天亦樂信佛法,故特來助佛法之傳佈,此梵天善意之傳說,想是部派佛教共同的傳出,亦為大乘佛教思想的先驅!所以佛陀成等正覺後,三七日之思惟禪定的寂靜樂,後來中國佛教為之大作文章,但絕難以立證為史實!

四、佛陀的大弟子:佛陀的大弟子中,僅以阿難、摩訶迦葉為主題,舍利弗、目犍連、富樓那,耶舍、提婆達多等多為副述,以明白佛陀弟子之不同性格和特色。佛陀滅度後,結集經、律續慧命之大任,乃至論典之發展等事,此章僅略有述及。在此末後加上大慧比丘尼,和在家優婆夷那拘羅母,可以明白佛世時之比丘尼日常修行的實況!其次即佛陀如何教化在家女弟子?乃今日佛教關心的一件大事。那拘羅母遵守佛陀所說的八法,都是處理家務及照顧丈夫、子女和財產,為優婆夷的修行項目,以實現持戒、布施、歸依佛、法、僧之任務。那拘羅父生病時,她誠心看護,且誓言那拘羅父若不幸死後,亦照樣理家務看顧子女,絕不再嫁往他家。當時的印度文化中,還沒有夫死婦陪葬的事,故反對傳統文化的佛教徒首開先例。亦因此那拘羅父,感到心神順暢而漸漸病癒!由此可知道佛陀如何教化在家的女弟子。

五、世尊將入涅槃:除說法教化眾生之外,世尊成等正覺和入涅槃,是兩件最重大的事。因為信眾多,僧團增大,對佛陀的偉大信念(佛陀觀)不斷擴增和變化,信眾因思念佛陀、敬仰佛陀之偉德,無形中就將佛陀人格發展為神格化、神秘主義化了,認為佛陀的智、德是超越宇宙和時間,以人成等正覺的佛陀,身遍一切處,光耀莊嚴,成為遍滿宇宙之無限量的大佛身。涅槃荼毘之時,火點不著,是為等待摩訶迦葉的到來,而他欲禮佛足時,阿難拒絕,但佛足卻由柴薪、香草裡自動伸出來,含有不可思議的神秘色彩。和一般宗教一樣,若無神秘即不成為宗教,所以宗教就是神秘主義。佛陀早期的教法是否不離神秘主義,為現代學者論議的焦點。

六、佛陀滅度後的神格化:實際上佛之十稱,如薄迦梵(Bhagavant),如來、真人(Tathaagata),一切智等,都含有印度神的神格成份。佛教把此神格性之尊號內容,和印度傳統文化的神格劃清界線,是萬難之事。此文唯以淺近的供養舍利(遺身、遣骨)和荼毘,以比對文獻及佛陀滅度後的演變。其次,查考佛陀最早期的畫像、雕刻像之變化過程,乃至髻髮之相,和神秘的「大人頭頂有肉髻,髮螺右旋」等相。續佛慧命的佛弟子,是否有義務和責任,找出佛陀的原貌真相?兩千多年來,觀佛相、觀佛光的修行者,已成真實的法門,若說那樣的佛相、佛光有含外道的成份就不得了,何況若說那樣的佛相、佛光是完全不合事實,是當時人畫錯、雕刻錯誤的,就會被我們的大德、長老們打破腦袋。其實南傳佛教的斯里蘭卡、緬甸、泰國的佛像,其佛相、佛光都不一樣,中國、朝鮮、日本等亦因時、地之不同,佛相、佛光都有很大的變化,誰都不可能說哪一種佛像是近於佛陀的真相。最後各家自說自己所崇拜的佛像,才是佛陀的真實相。密教的金剛界、胎藏界曼陀羅,各流各派所配置的佛像、菩薩像、印相、形相、尊像都不相同,只能依修行者定中所見,自由想像佛、菩薩的真實相了。

七、五百結集與七百結集:佛涅槃之後,除了四聖跡之崇拜,及造佛塔供養佛舍利之信仰外,最緊要的是令正法久住的結集法結集律。四百九十九位苦行主義的長老比丘,一向喜愛林野靜處修禪定,不甚重視佛所說之法。佛涅槃不久,欲結集律、法時,卻焦急地非請阿難參與合誦(sangiti)不可,乃南、北傳五部廣律,共同記載的事實。阿難避免苦行長老干預,即離開王舍城,到處宣揚佛之遺教,並培養後繼人才,以續佛慧命。約佛涅槃後百年,跋耆比丘受蓄金、銀、財寶引起律儀之諍,故集七百比丘於毗舍利城,結集律、法。大會之代表團八位長老,以阿難弟子耶舍迦陀子(Yasa-kakamda-putta)為代表團主席。此時,諸律中,即不見大迦葉或優婆離尊者等第子的記載,想是不重見聞,鄙視言教。唯依禪思,默傳心法,世間沒有優秀的後繼者,人去法亡,是絕無置疑的。

八、部派佛教的成立:部派佛教乃跋耆比丘蓄錢財等十非事之諍,才分裂為大眾和上座兩部。直到阿育王之時代,就有大眾、上座、上座分別說三派的存在。爾後發展遍至全印度,乃至迦濕彌羅、犍陀羅、安息國等地。因住處(vihara)之建築日漸發達,即不遊行而住固定之地區,慢慢形成集團,就集成適應當地衣、食、住、行等的律儀,為部派分裂最大原因之一。次即對四阿含之教義,各持不同之見解,即起諍論而分派。於諍論中,就形成主流、非主流或正統、非正統,才有龐大《阿毗達磨論》的出現。諍論是部派佛教發展的動力,亦是部派佛教衰退和壞滅的原因吧!

玄奘法師(六O二至六六四)千餘年前,從長安出發至阿耆尼國起,歸程最後至瞿薩旦那國止,歷遊一三九國,其所載的佛教寺院一百所。除大乘二十五、大小兼學十五、不記部派十六所之外,小乘的部派只有四十四所(唯百分之四. 四)。大眾部三、大乘上座部五,一切有部十四、正量部十九,共三十三所,為小乘最大的部派,便知道部派進行衰退之區域和壞滅之狀況。對此問題,欲更進一步的理解,請參照大正五一《高僧法顯傳》。定有更好的收獲。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574472468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88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