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普渡過中元
展現民間活力,普渡眾生平安!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展現民間活力,普渡眾生平安!
中國人講求「慎終追遠」,藉由宗教儀式的力量,希望在中元節這天,所有「好兄弟」們都能得到供養,不只自己得到滿足,也庇佑後代子孫平安順心。
中元為什麼要拜拜呢?為什麼是在外面拜拜?有好兄弟,為什麼沒有好姐妹?
就讓我們跟著小翔一家,一起了解——普渡過中元。
本書特色
1. 台灣本身因為歷史地理環境的關係,融合了各地先民的文化與傳承,產生了豐富且多元的民俗內涵。
2. 小文房「民俗與節慶」系列繪本,透過引導性的故事解說,搭配專業插畫家,呈現出一幅幅台灣在地各種民俗活動的精彩畫面,讓孩子透過繪本,對生活的這塊土地,可以有更加多元且豐富的認知。
3. 選題廣泛,根據一整年不同節令產生的節日慶典,或是各種民俗活動,做完整豐富的描述,例如「農曆新年」、「元宵節」、「媽祖生日」、「土地公生日」「端午節」、「中元節」、「中秋節」等等,讓孩子在一整年不同時節都可以有相對應的繪本可以欣賞收藏,兼具藝術欣賞與鄉土教育雙重功能。
序/導讀
作者的話
成家之前,中元節拜拜時,我總是拿著香,腦裡什麼都不想、嘴裡什麼都不說,人家叫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是個標準的「舉香綴拜」。
當了爸爸後,中元節拜拜,為了教孩子要怎麼拜、有什麼禁忌、有哪些眉眉角角,我開始一項一項的注意,才發現中元節拜好兄弟不是件簡單的事。
慎終追遠、敬奉鬼神是我們的先民留下來的風俗習慣,也是他們生活經驗的傳承,能夠歷久不變,自有一番道理,身為後世的我們應當遵循。
但在遵循之餘, 別忘了「心誠則靈」、「禮輕意重」,才不會造成過度的浪費,及環境的污染,如燒紙錢、放鞭炮。
繪者的話
感謝小文房讓我有機會參與繪製李光福老師的作品,這次的作品,對我而言是相當新奇有趣的體驗,李老師的故事擁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帶領著過往鮮少體會中元節氣氛的我,更進一步地了解節慶的風俗與禁忌,歡迎大家一起來深入認識這重要的傳統節慶。
推薦序
楊蓮福 元智大學兼任助理教授、民俗文化、文物專家;在多家電視台:東森、三立、中天等,主持節目和擔任評論員。
中元普渡是台灣漢人的一種民俗節慶活動,文房出版社規劃一系列台灣民俗節慶活動之繪本,「普渡過中元」就是其中一本。台灣民間信仰中,一般寺廟都是儒、道、佛皆祭祀的宗教活動,佛教在台灣的民間信仰祭祀活動中,除了各神明的聖誕祭祀活動中,可觀察神明的宗教屬性外,如觀音佛祖是佛教神明,媽祖、保生大帝是道教神明,孔子、文昌帝君是儒教神明,至於節慶祭祀活動中,皆具佛、道二者的民間信仰祭祀,就是中元普渡祭祀活動。
道教的中元普渡是拜中元地官寶誕,是地官大帝赦罪的日子,赦免祖先亡魂之罪,普渡餓鬼,佛教傳入後,稱為盂蘭法會,普渡眾僧,以功德迴向父母,在民間將佛、道二者結合祭拜祖先與陰間鬼魂,同時透過廟宇,舉辦法會,豐盛祭品,普施陰公,祭拜祖先,繼而普渡遊魂野鬼,稱為中元普渡。
由於中元普渡的七月,民間又稱鬼月、孝子月,所以有很多禁忌和禮俗,無法一一說明,透過圖畫式的繪本和簡易的對話與解釋,可讓學童輕易地了解中元節這個節慶的由來和習俗,如何一代傳一代,有正確的祭祀觀念和祭拜方式,是這本繪本很重要的教育意義,值得推薦的一本宗教民俗節慶繪本,值得家長陪學童一起來閱讀,了解台灣的民俗祭祀文化,故為文推薦之。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