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谷崎潤一郎│日本耽美派代表作家
芥川龍之介│日本短篇小說之神
菊池寬│芥川賞及直木賞創辦人
森鷗外│與夏目漱石齊名的軍醫文豪
1912-1926
短短十五年的大正時代,日本文壇有如盛開的櫻花;
從反自然主義到新思潮,無數文學家在此綻放自我。
四位不容錯過的日本文學大師,七篇不可不讀的大正時代經典。
短短十五年的大正時代,日本文壇有如盛開的櫻花;
從反自然主義到新思潮,無數文學家在此綻放自我。
四位不容錯過的日本文學大師,七篇不可不讀的大正時代經典。
日本耽美派代表作家│谷崎潤一郎
本書收錄了新浪漫主義文學家谷崎潤一郎的早期成名作〈刺青〉,透過其對頹廢情感與女體神祕感的描繪,刻劃出了一位試圖在醜惡、頹廢、怪異與恐怖中尋求官能之美的作家意象。
日本短篇小說之神│芥川龍之介
這位與愛倫坡、莫泊桑齊名的鬼才作家,在其短短三十五年的人生中,寫下了一百五十餘篇小說,作品如《羅生門》等多次入選為日本和臺灣的中學課本教材。本書收錄他另一篇早期成名作──用極端筆法描述藝術與權力間糾葛的〈地獄變〉,以及其晚年受基督教影響的代表作〈南京的基督〉。
芥川賞及直木賞創辦人│菊池寬
菊池寬是與芥川龍之介同為新思潮派代表作家,創辦了日本文壇赫赫有名的《文藝春秋》。他的歷史小說影響了近代日本文學,更影響了彼岸的魯迅。本書收錄他展現人道精神的歷史小說代表作〈恩仇之外〉與諷刺人心表裡不一的寓言小說〈投水自盡搭救業〉。
與夏目漱石齊名的軍醫文豪│森鷗外
本書收錄了大正時代早期與夏目漱石齊名的文豪森鷗外的兩篇歷史小說:〈高瀨舟〉與〈山椒大夫〉。前者是森鷗外針對貪財與安樂死等爭議議題的反思之作,後者則是作者試圖透過一對姐弟被販賣為奴的故事來討論「人的價值」,並曾被日本名導溝口健二改編成同名電影。
本書特色
1912-1926
短短十五年的大正時代,日本文壇有如盛開的櫻花;
從反自然主義到新思潮,無數文學家在此綻放自我。
四位不容錯過的日本文學大師,七篇不可不讀的大正時代經典。
目錄
譯序
谷崎潤一郎:〈刺青〉
芥川龍之介:〈地獄變〉‧〈南京的基督〉
菊池寬:〈恩仇之外〉‧〈投水自盡搭救業〉
森鷗外:〈高瀨舟〉‧〈山椒大夫〉
譯跋
序/導讀
大正時代是指第一百二十三代日本天皇在位的十五年(一九一二至一九二六);時間雖然不長,但在政治、經濟、文學上均有長足發展。日本自明治維新以來所推動的資本主義已顯現成效,在對外關係上,它在中日甲午戰爭、日俄戰爭相繼獲勝,使它成為列強之一。這段期間中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亦使日本在經濟繁榮下,促進民主主義運動發展。再加以一九二三年慘痛的關東大地震,亦促成日本社會各種思潮勃發。在此種時代背景下產生的大正文學,正反映了這種社會變遷與動盪。也因而確立自我、宣揚個人主義、理性主義,成為大正文學的基調。
明治時期日本全盤西化,對於伴隨自然科學及工業革命而來的自然主義文學運動,當然也照單全收。自然主義追求「真」,暴露現實生活的醜陋與黑暗。後期自然主義作家則著重自我表白,否定道德束縛,結果陷入虛無絕望。到了大正時期,反自然主義應運而起,成為大正文學的主流。恩師劉崇稜教授將此一反自然主義歸類為新浪漫主義、新理想主義、新現實主義等三個流派。
在明治末年,當自然主義到達顛峰時,出現以谷崎潤一郎、永井荷風為代表的新浪漫主義耽美派;他們反對自然主義排斥主觀、缺乏技巧,只一味地暴露人性醜陋的一面。他們主張文學的意義在於追求官能之美,人生的重心在充實內部生命,尊重主觀性。於是頹廢的感覺和感情,及追求肉體的神祕感成為耽美派的主要題材。此一耽美派的思想,深受十九世紀末盛行於歐洲的頹廢主義之影響,具有藝術至上、享樂主義、唯美主義的頹廢傾向。由於和浪漫主義同樣追求美,故又稱為新浪漫主義。由於此派過分追求官能美,逐漸陷入「惡魔主義」的頹廢現象,引發衛道人士的圍剿,導致勢力消退。
隨著新浪漫主義的衰退,繼起的是新理想主義(白樺派)。新理想主義發軔於明治四十三年,出身貴族學校學習院的志賀直哉、有島武郎等人創立文藝雜誌《白樺》,並以該雜誌為中心集合文學團體,故又稱為白樺派或人道主義派。他們反對自然主義所標榜的唯物、無理想、無目的的文學,主張唯心、追求光明的人生與理想的生活,肯定自我與尊嚴、重視倫理與人道主義。該派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與民主主義運動結合而受到廣大讀者歡迎,一時成為大正文學的主流。
在大正後期,有一批文學家企圖針對被新浪漫主義及新理想主義疏遠的現實,進行再發現、再解釋,並深含理智的傾向。這一傾向的文化總稱為新現實主義,主要人物包括芥川龍之介、菊池寬、山本有三、室生犀星等人,整體而言,大正文學繼承明治文學的自然主義,首先產生耽美派、接著有白樺派的理想主義與新現實主義登場。對個人要求的調和,明確反映在文學作品上正是大正時代的特點。宣揚個人主義、理性主義,則成為大正文學的基調。
筆者基於對日本文化、文學的興趣,而於民國六十年考入當時仍稱為東方語文學系的淡江大學日文系,受教於黃得時、陳蔡煉昌等學者教授,使我對日本中世紀與近現代文學有了粗淺的認識。在服役退伍後考取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在學期間獲得劉崇稜教授的指導,並藉由大量閱讀,使我對於日本文學有了更深一層的領悟。之後踏入社會,歷經短暫的日文筆譯工作後轉入公職,遂暫時放下了我所喜愛的日本文學。迨至退休,才開始有較多的時間重溫舊愛。我利用在輔仁大學學士後法律系就讀的機會,充分地利用輔大圖書館內大量的日文藏書,滿足了疏離日本文學多年後的自我。可能是出自懷舊的心理吧,比起台灣目前盛行的日本各類藝文譯著,我反而對於從明治後期、大正時期、至昭和前期(二次大戰前)的日本文壇作品獨有所鍾,感覺更為接近我所追求的日本古典傳統美學。本書是我基於趣味性及可讀性,特別挑選出來的四位活躍於大正時期的名作家所寫的七篇作品。這些都是我在學校時便非常喜歡的中短篇小說,相信您也一定會喜歡的。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