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文學倫理學批評及其他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文學倫理學批評」作為一種文學批評方法,主要從倫理的立場解讀、分析和闡釋文學作品、研究作家以及其他與文學相關的問題,強調回到歷史的倫理現場,站在當時的倫理立場上解讀和闡釋文學作品,用倫理的觀點對事件、人物、文學問題等給予解釋,並從歷史的角度作出道德評價。客觀的倫理環境或歷史環境是理解、闡釋和評價文學的基礎,文學的現實價值就是歷史價值的新發現。
本書收錄作者有關文學倫理學批評的論文12篇,深入淺出探討了文學倫理學批評的基本理論、批評術語以及文學倫理學批評在文學批評中的運用。另收錄作者有關哈代研究、英語詩歌研究方面的論文及文學遊記等作品。
本書特色
台灣少見的文學倫理學批評專書,完整介紹文學倫理學批評的基本理論、批評術語以及在文學批評中的運用。
為文學批評開創全新觀點及視野。
目錄
「秀威文哲叢書」總序 韓晗
第一編 文學倫理學批評
一、文學倫理學批評──基本理論與術語
二、文學倫理學批評──倫理選擇與斯芬克斯因子
三、文學倫理學批評──文學批評方法新探索
四、關於文學倫理學批評
五、文學倫理學批評與道德批評
六、文學倫理學批評
七、文學倫理學批評在中國
八、倫理禁忌與俄狄浦斯的悲劇
九、《老人與海》與叢林法則
十、文學批評的四個階段及社會責任
十一、關於文學倫理學批評──黃開紅訪聶珍釗教授
十二、劍橋學術傳統與研究方法──從利維斯談起
第二編 哈代研究
一、哈代的「悲觀主義」問題探索
二、苔絲命運的典型性和社會性質
三、哈代的現實主義和悲劇思想
四、論哈代小說悲劇主題的發展
五、哈代的小說創作與達爾文主義
第三編 英語詩歌研究
一、華茲華斯論想像和幻想
二、論華茲華斯的詩
三、論英語詩歌的重音與重讀
第四編 文學遊記
一、莎士比亞故鄉紀行
二、勃朗特姐妹故鄉行
三、哈代和多塞特
四、道德文章共馨香 老驥伏櫪顯風流──祝賀恩師王忠祥教授80大壽
第五編 其它
一、查理斯•伯恩斯坦教授訪談錄(Interview with Charles Bernstein)
二、關於比較文學──約書亞•司哥德爾教授訪談
三、問題研究、比較文學與辯證法
四、論非虛構小說
五、天才作家的痛苦──歐洲作家命運散論
六、學術期刊與世界文學的研究與交流
七、關於建設20世紀西方文學史教材的研究
後記
本書常見簡繁體譯名對照
序/導讀
序
「秀威文哲叢書」總序
自秦漢以來,與世界接觸最緊密、聯繫最頻繁的中國學術非當下莫屬,這是全球化與現代性語境下的必然選擇,也是學術史界的共識。一批優秀的中國學人不斷在世界學界發出自己的聲音,促進了世界學術的發展與變革。
就這些從理論話語、實證研究與歷史典籍出發的學術成果而言,一方面反映了當代中國學人對於先前中國學術思想與方法的繼承與發展,既是對「五四」以來學術傳統的精神賡續,也是對傳統中國學術的批判吸收;另一方面則反映了當代中國學人借鑒、參與世界學術建設的努力。因此,我們既要正視海外學術給當代中國學界的壓力,也必須認可其為當代中國學人所賦予的靈感。
這裡所說的「當代中國學人」,既包括居住於中國大陸的學者,也包括臺灣、香港的學人,更包括客居海外的華裔學者。他們的共同性在於:從未放棄對中國問題的關注,並致力於提升華人(或漢語)學術研究的層次。他們既有開闊的西學視野,亦有扎實的國學基礎。這種承前啟後的時代共性,為當代中國學術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動力。
「秀威文哲叢書」反映了一批最優秀的當代中國學人在文化、哲學層面的重要思考與艱辛探索,反映了大變革時期當代中國學人的歷史責任感與文化選擇。其中既有前輩學者的皓首之作,也有學界新人的新銳之筆。
作為主編,我熱情地向世界各地關心中國學術尤其是中國人文與社會科學發展的人士推薦這些著述。儘管這套書的出版只是一個初步的嘗試,但我相信,它必然會成為展示當代中國學術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窗口。
韓晗
2013年秋於中國科學院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