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日本體驗與中國現代文學的發生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本書以生存體驗為視角,一改傳統比較文學的思路,通過中國現代作家留日「體驗」的研究,總結了中國現代文學發生的一系列內在規律。在過去的研究中,我們比較注意借助比較文學「影響研究」的角度,在中外文化交流的巨人背景上來分析、闡述中國現代文學的發生發展問題。本書作者通過對一系列文學史現象的深入考察後提出,傳統比較文學的所謂「影響研究」並不足以完全闡述中國作家自己的心態變化,而心態的變化又根植於生存體驗的文化,因此,從生存體驗出發將能夠更加清晰地描述一個時代文學與文化的真實變遷。
本書試圖通過對中國現代留日作家「日本體驗」的分析,總結中國現代文學發生的內在規律。作者認為,我們有必要對作家自身的「體驗」加以深入的剖析,從晚清到「五四」,留日中國作家與知識分子的豐富體驗,最終推動了現代中國文學的發生。從生存體驗入手,我們將有可能更具體地揭示中國現代文學發生的若干細節。
今天,在世紀之交,隨著中國文化與中國文學發展狀況的變化,留日中國知識份子的這一獨立性似乎已經喪失,倒是與之相異的英美「海歸」派繼續在中國社會的發展中扮演著他們固有的「知識精英」角色,然而,這一切是否就那麼的「理所當然」?我們是否真的只能在「大江東去」的感歎中接受歷史「轉折」的現實?中國現代文學的精神傳統是否就應當按照今天英美學術的「規範」進行重寫?這都是一些難以解決卻又必須解決的問題。正是這些問題提醒我們再次回望歷史,重新在歷史自我演化的程式?婺唹[辨析,究竟是什麼構成了中國現代文化與文學的內在脈絡?究竟是什麼可能對歷史造成更大的遮蔽與扭曲?在中國現代文學發生發展的歷史中,究竟曾經發生過什麼?究竟什麼是所謂的「激進」?什麼又是中國現代文學發展中彌足珍貴的傳統?
目錄
總 序 ╱宋如珊i
引 子1
導 論 「日本體驗」與中國現代文學的發生7
一 現代文學、比較文學與「體驗」7
二 什麼是「日本體驗」12
三 異域╱本土22
四 日本體驗與英美體驗30
第一章 「新語句」遭遇中的新觀念的濫觴──留日中國知識界的關鍵詞語與關鍵思想35
一、「民族」的主義與「革命」的排滿37
二、「世界」體驗與「進化」學說52
三、「新民」理想與「心力」追求73
四、菊花與刀:詞語與文化遭遇的個體差異82
第二章 初識日本與中國文學的「新路」89
一、生存實感的引入與中國「新」詩89
二、生存實感的規避與「小說界革命」的曲折103
三、日本藝術資源與中國戲劇改革113
四、中國散文新貌:本土需要與日本經驗的契合121
第三章 1907:魯迅兄弟的深度體驗與中國文學的「別立新宗」141
一、1907年前後143
二、魯迅:從體驗日本到「入於自識」153
三、周作人:體驗與日本的「協和」185
四、《新生》:孤獨的「深度」193
第四章 立場與格局的嬗變──從《甲寅雜誌》到《新青年》的思想經驗199
一、《甲寅》月刊與現代民族國家體驗的嬗變200
二、《新青年》的思想立場與中國新文學的開端210
三、新的「格局」與新的體驗224
主要參考文獻231
後 記239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