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不可能的任務:創造心流、站上巔峰,從25個好奇清單開始,破解成就公式
內容簡介
如果能將工作成效提升5倍、創造力提升6倍,
你想迎接什麼不可能的挑戰?
✷✷✷✷✷✷✷✷✷✷
透過本書提供的工具和方法,
每個人都能達成「不可能」。
◆本書簡介◆
如何才能完成你心目中不可能的任務?
要怎樣才能打破我們的限制、超越我們的期望,並將我們最大的夢想變成我們最近的成就?
作者認為,成就「不可能」有公式可循。
當我們看見不可能化為可能時,我們見證到的是4種技能交織而成的成果:動機、學習、創造力和心流,能夠熟練地運用,並經過顯著地增強。
透過大量的案例與生理學的解釋,作者解析出上述4種技能和大腦之間交互運作的關係。我們會看到這些能力是如何影響大腦和身體,運用這些知識加強心流,可讓自己在通往不可能的道路上加速前進。
◆本書特色◆
📌刻意練習真的有用嗎?
許多人相信,想要成為某個領域的頂尖者,10,000個小時的「刻意練習」是必要的。但真的是如此嗎?許多極限運動者的案例顯示並非如此。為何有人可以在5天內學習13項困難的技能?其中是什麼祕訣有助於達成不可能的成就?
📌破解創造力!
如何讓生物機制幫助我們,而不是拖累我們?作者提出了7 種練習方式。他也告訴我們,大腦的3大網絡如何聯手產生創造力,以及它們如何以不尋常的方式合力運作,使心流發生。
📌奇妙的心流!
心流就是大腦創造力的超速運轉,它能模仿4歲孩童的發明創造力,卻不會有4歲大腦的缺點。要在生命中真正地培養心流,就要把心流觸發因子納入生命中的每個面向。
📌不可能的成就其實就是一張檢查清單。
如果你完成了今日明確目標清單上的所有任務,這代表你又離崇高、困難目標更進1步,代表著你肩負著任務,而內在驅力正在發揮功效。持續繼續堆疊小小的勝利,其中有些勝利能產生心流,就可以增加你的衝勁,持續往前進。
目錄
推薦序/王永福 化不可能為可能
推薦序/楊斯棓醫師 能自由進入心流狀態者得天下
引言:達成不可能的公式
第一部:動機
01動機解碼
02熱情的成分
03完整的內在驅力堆疊
04目標
05恆毅力
06凶猛的習慣
第二部:學習
07不可能的成分
08成長心態與事實過濾機制
09閱讀的投資報酬率
10不簡單的萬用學習五步驟
11技能中的技巧
12更強大
13情商的80/20法則
14成為超人的最捷徑
第三部:創造力
15創造力優勢
16破解創造力
17持久的創造力
18創造力的心流
第四部:心流
19解碼環
20心流科學
21心流觸發因子
22心流的循環
23總結
後記
致謝
附註
序/導讀
推薦序化不可能為可能
看到書名「不可能的任務」,不曉得你會不會想:你又沒想要成為極限運動員、或是創辦跨國大企業、或者是像電影情節一樣出生入死,那這本書對你會有幫助嗎?
答案是:很有幫助!而且在我身上,這些方法一而再,再而三的有用!讓我實現了許多原本認為「不可能」的目標,完成過去「想不到」的任務!
先看一下以下的5個目標:完成博士學位/推出一個成功的線上課程/出版一本書/拿到合氣道黑帶段位/完成113KM鐵人三項挑戰。如果我說,要在一年之內「同時」完成上面這些事情,你覺得像不像是「不可能的任務」呢?
答案是:我在2020年的一整年內,完成了其中4.5個,拿到了博士候選人資格、推出一個破記錄的《教學的技術-線上課程》、出版了書、拿到了合氣道黑帶、也用6個小時40分完成了鐵人三項113公里的挑戰。
雖然我可以同時完成了這些別人看似困難或是不可能的事情,也把其中的方法跟技術寫在我的書《工作與生活的技術》中,但我有時也很好奇「為什麼我可以?」,在實現不可能的任務背後,有沒有哪些共通的秘訣或公式?可以讓我持續的維持好的表現?而不止是曇花一現?
看了這本書之後,才知道:動機、學習、創造力、心流,這四個要素是真正的關鍵!
《工作與生活的技術》《教學的技術》《上台的技術》等書作者
頂尖企業講師與簡報教練
王永福
推薦序能自由進入心流狀態者得天下
作者定義心流為:「一種意識的最佳狀態,我們能感覺到最棒的自己,並拿出最頂尖的表現。」
處於心流狀態的學習者(泛指從幼稚園到大學、研究所的學生或是任何一位畢業後的終身學習者),學習能力跟記憶力都提升(作者甚至用了暴增一詞),較耐得住疲憊,不容易覺得辛苦,與人協作能力也上升。沒有進入心流狀態者,老是覺得眼前的關鍵字或觀念記不住,很容易一下就喊累,本身同理心不夠,協作能力也差,遇到困難很快就放棄。
上述段落的學習者,若用傳記作家、極限運動員或心臟外科醫師一詞來抽換,都能讓人很快明白為什麼進入心流狀態的專業人士,可以成為同行的佼佼者,經典汽車廣告詞「耐操、好用、拚第一(台語發音)」傳神的敘述了進入心流狀態的樣貌跟後果:「耐操」就是耐得住疲憊,「好用」就是泛指整體能力佳運作順暢,「拚第一」就是邁向不可能,一直挑戰不可能、刷新紀錄。
《人生路引》作者
楊斯棓醫師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