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電子書】中醫診斷學

固定
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263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本書除了介紹「四診」、「八綱」、「證候分類」等中醫診斷的基本診法之外,作者並引用古人學說、融入多年蒐集的資料及長期的臨床經驗,詳細說明中醫診斷的要點。
   
⊙許多複雜的病證,運用八綱來分辨,可以掌握要領,達到條理化,從而訂出合理的方劑獲得滿意的療效。
   
⊙經由豐富的臨床經驗,研究認識各種疾病的發展有一定的規律,將各種不同證候分類型,便於掌握醫治。

本書特色

⊙《中醫診斷學》一書奠立「辨證論治」的基礎理論,使中醫學百家爭鳴歸於一宗,獲得兩岸中醫界一致肯定。馬建中先生並經北京中醫界評定,獲選為近代中國中醫百名之列,此後確立他在中醫界的學術地位,堪稱為中醫界的一代宗師。

⊙書中「四診」之望診、聞診、問診、切診,採古人學說為骨幹,演為語體說明。

⊙附錄三篇:

本書是以先賢學說為依據,因求簡明易讀,故用語體寫出。附錄一為「名家論著選錄」,所附語錄,是按照本書次序,從先賢的醫學論著中摘取精萃章句,以作印證。
 
附錄二為「歌訣選讀」,選〈四診心法要訣〉《醫宗金鑑》及〈察舌辨證歌〉、〈診色歌〉、李瀕湖二十七脈〈體狀詩〉、〈相類詩〉、〈主病詩〉,供有志學醫者誦讀。
 
附錄三為「證候分類治法概要」本書為研究診斷專書,第四篇「證候分類」對辨證敘述詳明,但未載治法,茲按章節將重要方劑或藥物列出,以備參考。

作者

馬建中

為著名中醫師,生前曾並受陳立夫先生禮聘於中國醫藥學院兼任教授、中醫系主任、中醫研究所所長及中國醫藥學院副院長等職位,期間作育英才無數,堪稱臺灣中醫界的共同導師。

馬建中先生將其數十年臨床與教學之經驗編撰成冊,並分享於中國醫藥學界,其著作有:
《溫病學》
《中醫診斷學》
《臺北臨床三十年》
《中醫外診學》
《中風與昏厥之辨證與經驗》
《溫病學新解》
《中醫如何治療肝病》
《臨床辯證與經驗實錄》

目錄


編輯大意

第一篇
第一章 中醫診斷的特色
第二章 中醫診斷的基本精神與內容
第一節  診斷的整體性
第二節  探求病因的重要性
第三節  四診八綱與證候分類的關聯性

第二篇 四診
第一章 望診
第一節  整體診察
一、望形質
二、望動態
三、望神色
第二節  局部診察
一、頭面部的望診
(一) 頭部
(二) 面部
二、喉及頸項部的望診
(一) 喉部
(二) 頸項部
三、五官部的望診
(一) 目部
(二) 耳部
(三) 鼻部
(四) 口唇部
(五) 齒與齦部
(六) 舌部
1.舌質的診察
(1) 舌質的基本認識
(2) 舌質辨證的分型
2.舌苔的診察
(1) 舌苔的基本認識
(2) 診察舌苔的注意點
(3) 舌苔辨證的分型
四、四肢的望診
(一) 手足
(二) 掌腕
(三) 指甲
(四) 魚際
(五) 小兒指紋
五、前後二陰的望診 
(一) 前陰
(二) 後陰
附:排泄物的望診
六、皮膚的望診
(一) 腫脹
(二) 發黃
(三) 痘瘡
(四) 斑疹
(五) 白瘖
(六) 癰疽疔癤
第二章 聞診
第一節  聲音的聞診
一、正常的聲音
二、病變的聲音
(一) 發聲
(二) 語言
(三) 呼吸
(四) 咳嗽
(五) 嘔吐
(六) 呃逆
(七) 噯氣
(八) 太息
(九) 噴嚏
第二節  氣味的聞診  
 一、病體的氣味
二、病室的氣味
第三章 問診
第一節  對一般情況的詢問
第二節  問生活習慣和精神環境
第三節  問既往病史與家屬健康關係
第四節  問發病時間與過去醫療情形
第五節  問現在證狀
一、問寒熱
二、問汗
三、問頭身
四、問二便
五、問飲食與口味
六、問胸腹
七、問耳目
八、問睡眠
九、對婦女的問診
十、對小兒病的問診
第四章 切診
第一節  脈診
一、診脈的意義
二、診脈的部位和臟腑分配
三、診脈的方法
四、正常脈象
五、二十八脈與主病
六、脈象的鑑別與幾個重要辨脈法
七、敗脈診法
八、婦人診脈
九、小兒診脈
第二節  按診
 一、肌表按診
二、手足按診
三、胸腹按診
四、額頭按診
五、腧穴按診

第三篇 八綱
第一章    陰陽
一、陽證與陰證
二、真陰不足與真陽不足
三、亡陰與亡陽
四、由陰陽辨別生死
第二章 表裡
一、表裡的寒熱虛實
二、表裡同病
三、半表半裡之證
四、表證入裡、裡證出表
第三章 寒熱
一、寒證與熱證
二、寒熱之上下
三、寒熱之真假
第四章 虛實
一、虛證與實證
二、氣血的虛實
三、虛實真假的辨別

第四篇 證候分類
第一章  氣血辨證
第一節 氣的病證
一、氣虛
二、氣滯
第二節 血的病證
一、血虛
二、血瘀
三、血熱
第三節 氣血同病
一、氣滯血瘀
二、氣血俱虛
三、氣隨血脫
第二章  臟腑辨證
第一節 心的病證
一、心氣虛與心陽虛
二、心血虛與心陰虛
三、心火上炎
四、心痺
第二節 肺的病證
一、肺氣不宣
二、肺失肅降
三、肺氣虛
四、肺陰虛
第三節 脾胃和腸的病證
一、脾失健運
二、脾不統血
三、胃氣虛寒
四、胃熱
五、胃陰不足
 六、胃氣上逆
七、腸虛滑脫
八、腸液虧耗
第四節 肝與膽的病證
一、肝氣鬱結
二、肝火上炎
三、肝陽上亢
四、肝風內動
五、肝血虛
第五節 腎與膀胱的病證
一、腎陰虛
二、腎陽虛
三、腎精不足
四、腎氣不固
第三章  六淫與痰食辨證
第一節 風的病證
一、外感風邪
二、風邪入侵經絡
三、風邪致病的辨證注意點
第二節 寒的病症
一、外感寒邪
二、寒痺
三、寒痛
四、寒瀉
五、寒疝
六、寒邪致病的辨證注意點
第三節 熱、火、暑的病證
一、實熱
二、虛熱
三、暑濕
四、暑熱
五、熱(火、暑)邪致病的辨證注意點
第四節 濕的病證
一、濕阻
二、濕熱
三、濕邪致病的辨證注意點
第五節 燥的病症
一、感受燥邪
二、傷津與傷陰
三、血燥
四、燥邪致病的辨證注意點
第六節 痰的病證
一、濕痰
二、寒痰
三、熱痰
四、風痰
五、痰濁上擾
六、痰迷心竅
七、痰留經絡、肢體
八、痰留胸脇
九、痰證致病的辨證注意點
第七節 食積(食滯)的病證
一、傷食
二、腸胃積滯
三、脾虛夾食
四、食積致病的辨證注意點
第四章  傷寒與溫病辨證
第一節 六經辨證
一、太陽病
二、陽明病
三、少陽病
四、太陰病
五、少陰病
六、厥陰病
第二節 衞氣營血辨證
一、衞分證
二、氣分證
三、營分證
四、血分證
五、心包證
第三節 六經辨證與衞氣營血辨證

附錄
附錄一 名家論著選錄
附錄二 歌訣選讀
附錄三 證候分類治法概要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570919554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28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2025金石強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