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電子書】牛津植物學家的野帳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420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前往世界不同的角落,追尋命定的植物戀人—

遍及全球七大區域╳近五十幅彩色植物科學繪圖
最刺激、最藝術,也最動人的一趟植物冒險之旅

穿越雨林沼澤沙漠、因山崩滾下懸崖、驚險躲過火山爆發與颱風亂流——這不是在拍好萊塢電影,而是本書作者索羅古德的植物學家日常,搭配栩栩如生的手繪植物,構成我們將在本書經歷的冒險。

在IKEA停車場外發現的一株寄生植物「列當」,是索羅古德走上植物學家之路的起點,本次旅程也將從這裡出發。索羅古德將會帶領我們,徒手爬上英國與愛爾蘭的濱海絕壁,在崖頂和列當共享落日餘暉;走進南非多肉植物生態區,一睹你絕不會認為長得像植物的鞭寄生;開車擠過地中海小島的窄巷,顫抖著四肢爬下山谷,沐浴在一整片「龍的氣息」;勇闖中東沙漠河谷,走過荷槍實彈的邊境,尋找未被定名的肉蓯蓉,也許它是全球土地退化問題的解答;航向加納利群島,在島上田野間的空地,和當地居民一起種下島上特有種「卡登」;從北海道到琉球,橫跨整個日本,走遍高山、雨林、沼澤、火山,蒐集罕見植物標本,但也別忘了一訪水橋橋祭、和居酒屋老闆娘乾杯。

走過千山萬水後,我們抵達生長在婆羅洲雨林深處的凱氏大王花——索羅古德自年少時就無數次幻想能一親芳澤的夢中之花,那裡既是終點,也是一切的起點:原來他的每一次出發,都是為了回家、然後再出發——而他仍是當年那個熱愛植物的少年。

本書沒有生硬的植物學知識,只有作者索羅古德為了植物多次命懸一線的刺激冒險、逼真到簡直躍然紙上的精巧插圖、細膩多情又富有想像力的生動文字,以及最重要的——對植物純粹、濃烈、生生不息的愛。這本書獻給所有植物愛好者、獻給所有和索羅古德一樣,會對著生物納悶「為什麼」的少年少女,也獻給有著其他愛好的你——你將能從本書,看見那個全心喜愛某樣事物的、閃閃發亮的自己。

作者

克里斯‧索羅古德

牛津大學植物學家、插畫家和演說家,現任牛津大學植物園副主任兼科學部主管、菲律賓大學客座教授,也是倫敦林奈學會會員、牛津大學李納克爾學院初級研究員。研究興趣集中在演化遺傳學、植物分類學和生物多樣性熱點,尤其關注寄生植物和食肉植物的演化,以及地中海盆地和日本等生物多樣性熱點中的分類多樣性。

譯者

韓絜光

臺大外文系畢業,人文科普專職譯者。漫漫翻譯路上感謝大自然為伴,喜於多識草木鳥獸之名。譯有《向晚的飛行》、《不想回家的鯨魚》、《等待在夜裡被捕》及《探險家學院》系列等。

目錄

Ⅰ那一天去IKEA:英國與愛爾蘭
肯特郡
蒙茅斯郡
約克郡
北愛爾蘭
地點不公開(機密資訊)

Ⅱ狩獵吸血鬼 :南非

Ⅲ屠龍記:馬其頓、克里特島、賽普勒斯島
馬其頓
奧林帕斯山
克里特島
賽普勒斯島

Ⅳ行經聖地:中東
上加利利
戈蘭高地
猶大曠野
約旦河西岸
阿拉伯谷
伊拉特到西奈半島邊境
內蓋夫沙漠

Ⅴ崇山峻嶺之上:加納利群島
福提文土拉島
蘭薩羅特島
格拉西奧薩島

Ⅵ周遊列國:日本
北海道
本州
四國
九州
琉球群島

Ⅶ前進捕蟲植物天堂:婆羅洲,京那巴魯山

序/導讀



想像一下:你的爸爸媽媽趴在地上,手忙腳亂撈著從打翻的盒子跳出來的成群蟋蟀;你正値靑春期的姊姊對著在浴缸裡產卵的蟾蜍尖叫;會噴內臟的海參往樓梯下連環發射「飛彈」;盛開的龍芋(Dracunculus vulgaris)那令人作嘔的臭氣從家門口飄送進來——我們家因為我,一天到晚都在面對這些事。

我從小就對生物著迷。對我來說,最快樂的事莫過於播下一粒種子,看它發芽茁壯,或在潮間帶東翻西找,或釋放罐子裡剛剛破蛹的蝴蝶。自然科學是我在學校最喜歡的科目,我會看著一種又一種生物,心想:為什麼它會長這樣呢?靑少年時期,我在海生館打工,我會在退潮時到海邊,在岩石間搜尋罕見的海洋生物。我的房間是由玻璃罐、花盆、水缸組成的叢林,裡頭裝滿各種奇妙植物。我會仔細把這些全都記錄下來,為我種的植物繪圖、著色,設法了解它們。我命中註定要當個植物學者。

今日,我的工作帶我前往世界各地:我曾橫越沙漠、攀登山嶺、穿過森林、涉入沼澤,可我仍然會看著一種生物心想:為什麼它會長這樣呢?這一路上,那些我看見的植物所留給我的繽紛印象,我都一一收存,而後畫成圖加以保留——我一向習慣畫下周圍的世界。不時有人跟我說,我的畫讓他們想起瑪麗安娜.諾斯(Marianne North),這位十九世紀的植物插畫家,在植物世界畫出她的一片天。如同歷史上大多數女性藝術家,諾斯在世時並未獲得應有的肯定。如今,她描繪植物生長於原棲地的八百三十二幅畫作,掛滿倫敦皇家植物園「邱園」(Kew Gardens)中、以她為名的畫廊的牆上,有如一幅巨大的植物拼圖。還記得小時候,我總會抬頭望著牆上這些畫,目光來回尋找豬籠草。十幾年後,我在樹林間搜索豬籠草,就像當初的她;我用油彩記下所見所聞,也一如當初的她。說不定,她也有一點迷戀植物,就和我一樣——我喜歡想像「她也是」。

你在本書中所看到的植物,很多是我目前研究的主題。我的支線任務之一,是研究肉食性與寄生植物何以演化出今日的外觀與行為。例如,在我的畫中占了很大比例的肉食性豬籠草,以樹葉構成的陷阱吸引、捕捉、吞食、消化獵物,以便能在貧瘠的環境生存。二十多歲時,我在婆羅洲待了一陣子,那裡的豬籠草有各種令人眼花撩亂的大小和形狀,讓我大開眼界。現今的研究顯示,豬籠草多變的形狀反映了它們的食性。例如壯觀的馬來王豬籠草(Nepenthes rajah),以糞肥為食,樹鼩會在其上蹦跳,留下富含營養的排泄物——這正是為何它的籠身如此結實,因為它是動物的馬桶。

我們能向大自然學習什麼?生物演化出精妙的對策以應對考驗,而這些對策可以啓發科技或設計的靈感:防水的蓮葉、沙漠甲蟲集水的翅膀、壁虎疏水的皮膚,類似的許多生物構造,都協助解決與輸水相關的諸多難題。因此,我與物理學者合作,探索以植物為基礎的可能設計方案。就拿肉食性豬籠草的葉緣來說,它一遇到水氣就變得滑溜,引導昆蟲沿葉面的多條溝槽滑入陷阱。我們由此發想,做出人造表面,發現這樣的結構是可行的,它能極其精準地網羅並引導液滴輸送——與豬籠草誘引昆蟲滑入陷阱的機制如出一轍。這種機制可以沿預定路徑分類並輸送液滴,適合用在噴墨印表機等設備之上。

植物能夠為我們做些什麼?我也與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合作,了解肉蓯蓉(Cistanche deserticola)的多樣性。這種奇異而美麗的植物在本書也有不少戲份,它說不定是全球沙漠化(土地退化)問題的其中一種解決方案。肉蓯蓉寄生於梭梭和紅柳等沙漠灌木根部,而種植這兩種灌木皆可以形成具穩定作用的「防護林」,阻擋沙漠擴張。在中國,肉蓯蓉有食用價値,也是珍貴藥材,有愈來愈多農民開始沿著防護林邊緣種植肉蓯蓉當作副業。如果我們能以全球規模種植肉蓯蓉,說不定能一次實現兩個目標:滿足民眾對食材與藥材的需求,同時減少採摘珍貴的野生肉蓯蓉。說來容易,但首先,我們必須了解其多樣性,才能知道哪些種類需要保護、哪些則可以栽植􇟚這就是分類學派上用場的時候了,它正是幫助科學家認識這顆星球上豐富多樣的生命,並整理出其架構的一門學科。

我們必須先知道某樣東西存在,才有辦法加以保護,所以植物學者尋找及描述新物種,其實就是在和時間賽跑,希望能夠及時保育它們。不久前,我和馬來西亞當地的植物學者合作,描述一個新物種。這種植物生長在一條橫越山林的山徑兩側,這條山徑很受遊客歡迎,妙的是,卻從來沒人留意過它。

這裡有個觀念必須澄淸:每年世界各地「新發現」的物種,很多早已為人所知並被使用了數千年,只是這些人被我們給忽視了。西方地理大發現所隱含、並持續至今的不平等,應當有所改變。而植物學家力所能及的其中一個做法,就是與世界各地的人們合作,一起探索當地的生物多樣性,並予以保護。

***

我將透過本書帶領各位踏上的環遊世界之旅,並未按時間順序排列,我刻意略去日期年代,省得你頭昏腦脹——懸崖山頂和颱風就夠讓人發暈了。本書的前進路線也迂迴曲折,會在不同地點跳來跳去,就和我經歷過的一樣。書寫本書之際,我時而沉浸在我的田野筆記裡,時而把筆記拋開跳脫出來,正如我想像的讀者你,想必也時而沉浸在書中、時而暫且擱下書本吧。

〈前進捕蟲植物天堂〉一章,有些段落來自我二十歲出頭時在婆羅洲寫下的日記,在日本的零碎回憶則是較近期的事。我在每一趟旅程的目的不盡相同:在日本,我肩負保育任務,為種子庫收集植物樣本並進行植被調查;在西班牙加納利群島,我與地方植物學者和生態學者合作,記錄當地的植物相,並協同地方民眾種植幼苗;我橫越地中海東岸諸國的冒險——偶爾與其他植物學者同行,其餘時間只有我獨自挺進——目的是為了進行研究,一方面想做物種分類,一方面想為該地區的植物相編纂圖鑑。至於和豬籠草共度的時光,目的則自私得多,為的是滿足我童年時對植物的夢想;你也會發現,這些夢想的種子,老早之前就在IKEA賣場(沒想到吧)外面種下了。所以我讓旅程結束在婆羅洲的京那巴魯山(Mount Kinabalu)——小時候我睜大眼睛躺在床上幻想的地方,既是終點,也是一切的起點。

為什麼我要把日記編寫成書?不論這些旅程是在何時、在何處、為了什麼原因展開,都由一股對植物無法自抑的熱情串連在一起,我需要把這股熱情分享出去。「你要知道,你不只是到處尋找植物的孤僻怪胎,出版這本書一定有它的意義存在!」負責本書的出版社這樣拜託我,看來,我就是個植物怪胎。但她說得對:像我這樣的植物學者,在提高公眾對植物的認識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人的生存仰賴植物,食物、衣物、藥物都少不了它,而且隨著對植物的了解日漸增加,我們才發現它對人的心理健康和幸福同樣重要——植物為地球帶來活力。是的,此刻的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植物。不光如此,植物自有其與生俱來的價値:我們與上百萬種遠比我們更早存在的植物共享同一個生物圈,也就是我們稱為「家」的、這薄薄一層的生命宜居層,因此,我們有責任保護這些物種。然而,現今每五種植物就有兩種瀕臨滅絕。面對人口擴張的威脅,植物節節敗退,有些在我們還不知其存在前就已經消失。更悲慘的是,植物面對的困境大多無人聞問,這樣的情況被稱為「植物盲」(Plant Blindness)——簡單來說,我們根本沒注意到這些植物。

那我們能怎麼辦?也許,我們可以換個方式描繪植物,讓它們走進大眾的視野:呈現植物的迷人與特色,而不僅是將其視為動物生活於其間的美麗背景。我們可以說明為什麼保護植物和保護動物一樣重要,顚覆大眾對植物學者的工作內容,以及我們何以如此在乎植物的既定印象——我希望這本書能稍微做到這點。說不定,這本書會吸引某個人,也許是個學生,總之是會看著生物納悶「為什麼」的那種人,使他/她夢想有一天也成為植物學者。說不定到時候,他們也會向外探索,驚奇於未知,並努力保護他們當初讀到本書之後所夢想的事物,讓這個世界變得比起他們相遇的時候,又更加美好一些。

試閱

出發之前

你曾經著迷於某樣東西嗎?我是說,眞的很迷戀?翻來覆去就是睡不著,滿腦子想像著它:可能是一輛新車、你夢想中的房子,或某個人?我猜我們都有過這樣的心情,只是我迷戀的東西有點特異——我迷戀的是植物。

早在很久以前就這樣了。自從有記憶以來,我就追著植物跑:我學會植物的語言,學會判讀植物生長的地景,也學會通過植物與當地人交談。認識植物能讓你用新的眼光看一個地方,讀通森林的心思,聽懂山野說的話。

只要你曾經想著一件事,想得夠久也夠認眞,往後就很難不再去想它,對吧?只要曾經在腦海中,想像自己拖著身子爬上溼漉漉的山坡尋找豬籠草,或舉刀劈開草叢走向那株蘭花,或憑著一線直覺找到全世界最大的花,在現實中你就非得做到不可,不是嗎?去找吧,不計代價。了解它,認識它生長的地方,沉浸在它的美之中。

是啊,我為了追尋植物,也曾招惹過危險;我翻越鐵絲圍籬去尋找,攀到峭壁外去欣賞,為了它們敢赴刀山火海,為了它們墜入情網,但也覺得渾身充滿前所未有的活力。在這一路上我學到,其實你不是非得冒這些險,因為每個喜愛植物的人都知道,只要能追蹤到一件大自然的奧妙傑作,不論它生長在哪裡——樹林裡、球場邊,甚至是購物商場——那感覺同樣令人滿足。一旦你找到它,當下的感覺可比觸電,地球上沒有比那更棒的感覺。

我抓住那股電流,將其轉化為色彩:我在畫布上召喚我的植物,用畫筆一次次重現我與它們共度的燦爛時光,發揮想像力,在繪畫中拼貼一段段經驗。這些圖畫,連同我的田野日記,一起訴說著一則故事,一則關於一個男孩夢想成為植物學家的故事。

現在就讓我與你分享,我是怎麼在世界各地一路素描寫生,並實現這個夢想的。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6269914715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52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