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培養質疑思辨力:為了活得自由,美好人生的實踐法則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 哲學對話領域頂尖專家梶谷真司對如何質疑提出簡單易懂的解釋,作為思考的起點。
★ 哲學家深入簡出的解說,閱讀本書能更深入地了解「質疑」究竟是什麼。我們為什麼質疑?要質疑什麼?如何質疑?並且學會適當的質疑,活出自己的人生。
為了活出自己的人生,從培養質疑思辨力開始。
現代人處於大量接收訊息的時代,如果這些訊息任意簡化事情的來龍去脈,接收者沒有認真的質疑或思考,真正重要的問題反而被忽略了。思考力不足是整個社會普遍存在的病態,跟每個人的人生經驗多寡無關,就算是成人也一樣欠缺思考力。
作者提出「我們為什麼不質疑?」的四種原因:第一,質疑是「不受歡迎的」;第二,質疑「具有攻擊性」;第三,質疑是「被迫面對的」;第四,質疑「令人感覺相當麻煩」;最後的理由,質疑「實在很可怕」。
然而,我們對事物產生疑問,表示我們正在面對自己生存的現實,也就是說,這些疑問就是我們「存在的證明」。質疑是思考的基礎。想要具備思考力的話,首先就要培養「質疑力」。本書的主題就是「質疑」究竟是什麼?我們為什麼質疑?質疑什麼?如何質疑?更進一步,是將質疑運用到現實中的問題,也同時理解「質疑到什麼時候應該停止」,只有開始提出質疑,我們才能活出自己的人生。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質疑為何重要?
我們為什麼不質疑?
質疑通常是不受歡迎的
質疑經常具有攻擊性
質疑是「被迫面對的」
提出質疑相當麻煩
提出質疑實在很可怕
質疑代表什麼意義?
質疑這種行為…1好奇心的表現
質疑這種行為…2違和感的表現
第二章 究竟為什麼質疑?
質疑要有目的
1為知道而質疑
獲知「新的事物」
獲知「正確訊息」
2為理解而質疑
3為思考而質疑
為了想像而質疑
4為獲得自由而質疑
擺脫常識,獲得自由
排除偏見,獲得自由
拋開痛苦,獲得自由
掙脫無知,獲得自由
第三章 具體來說,要質疑什麼?
明瞭質疑的種類和作用
1「意義」──所謂的○○是什麼意思?
詞語的意義
行為的意義
事件的意義
2質疑「本質」──所謂的○○究竟是什麼
3質疑「理由」──為什麼○○?
4質疑「方法」──怎麼做成○○的?
5質疑「狀況」──何人?何時?何地?為何?如何?
6質疑「關係」──○○和△△是什麼關係?
7質疑「案例」──譬如說是什麼?
具體思考
質疑反例
8質疑「要點」──總之,是什麼意思?
9質疑「意見」──你認為怎麼樣?
10質疑「真偽」──真的是這樣嗎?
第四章 如何實際提出質疑?
決定質疑的方向
1單向的質疑
向前的質疑──那要怎麼辦?
向後的質疑──從哪裡來的?
向上的質疑──從更廣泛的視角來看的話會怎麼樣?
向下的質疑──更深入挖掘的話會怎麼樣?
2多向的質疑
比較──哪裡不同?哪裡相似?
從不同的視角觀察──試著從其他角度看看如何?
從相反的立場觀察──站在跟自己不同的立場看看如何?
移動時間軸──從前是怎樣的情況?
移動空間軸──試著從外部觀察自己
改變質疑的規模
1從小疑問到大疑問(從「個別具體」到「一般抽象」)
從個別具體的質疑轉為一般抽象的質疑
集中從一個觀點思考紛亂眾多的疑問
2從大疑問到小疑問(從「一般抽象」到「個別具體」)
第五章 如何培養質疑力?
實踐篇1…質疑訓練三步驟
1根據主題提出質疑
2根據素材提出質疑
第六章 如何處理現實中的問題?
實踐篇2…適當地對現實提出質疑
1知道解決方法的場合
2不知道解決方法的場合
3如何處理社會問題
第七章 質疑到什麼時候應該停止?
並非持續不斷就是好的質疑
1不道德的質疑
2多數派的質疑
3經過確認之後就該結束的質疑
4增加痛苦的質疑
5面對質疑
結語
後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