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唯識新裁擷彙

固定
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7 525
    750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唯識之學,治者由來艱之,名相析之盡其細,術語表之極其嚴,前人有入海算沙之歎,窺師受嘔心吐血之困,可以想見其然也。近世科學興,哲學亦起而標兢,釋門唯識,竟成為時尚之學。治佛學者,不述之以為陋,治哲學者,不習之未為博,夫如是矣,然其勢之興也時以暴,之輟也時以忽,仍以其尋繹繁密,文句聱牙,非有靜定之心,剛毅之力,未易深造,故雖趨之者眾,迄無暢達之象焉。

作者

唐大圓(1885年—1941年)

湖南人,初歸依印光法師修學淨土,後專研唯識,學有成就。曾先後在武昌佛學院、中華大學、武漢大學、長沙佛學會等處講唯識學。任《世界佛教居士林林刊》編輯,主編過《海潮音》、《方文化》雜誌,在佛刊上發表論文多篇,主張在現實人間修菩薩道。唐大圓生平著作頗豐,其佛學撰述,淺顯通俗,多能接引初機。已經流通的書有《唯識三字經》、《識海一舟》、《唯識新著四種》、《性命問題》、《大圓文存》、《世界教育示準》、《唯識易簡》、《唯識方便談》、《唯識的科學方法》、《起信論解惑》、《慎抉擇論》、《論語釋要》、《平天下書》、《唯識叢著》、《心經口義.唸佛秘訣.平等談》等。其中有些是融通儒佛之作。

目錄

一、佛學講演集
1.佛學基礎
2.三寶之解釋
3.三藏大小乘及十宗之來由
4.唯識之界說
5.十八界及種子
6.第八識及第七識之說明
7.八識約分為心意識之義
8.識變及四分
9.識體及其作用
10.藏識之三藏及三相
11.種現之熏習
12.因果之定律
13.相為識變及識所變緣之解釋
14.識變及其所緣
15.識之境及量
16.心王心所
17.三種自性
二、唯識研究述要
1.唯識研究述要
2.八識概要
3.東方心理學闡真
4.唯識實驗學
三、唯識易簡
1.唯識三十頌正文
2.唯識三十頌易解
3.百法明門論簡義
四、唯識的科學方法
序論
1.命名之由來
2.學佛必要唯識
3.唯心與唯識異詮
4.唯字廣釋
5.本書所依
本論
1.廣明唯識境
2.明唯識行
3.明唯識果
結論
1.三世因果與因果律
2.引婆沙論
3.引成唯識論
4.抉擇因果義
5.餘說 一、佛學講演集
1.佛學基礎
2.三寶之解釋
3.三藏大小乘及十宗之來由
4.唯識之界說
5.十八界及種子
6.第八識及第七識之說明
7.八識約分為心意識之義
8.識變及四分
9.識體及其作用
10.藏識之三藏及三相
11.種現之熏習
12.因果之定律
13.相為識變及識所變緣之解釋
14.識變及其所緣
15.識之境及量
16.心王心所
17.三種自性
二、唯識研究述要
1.唯識研究述要
2.八識概要
3.東方心理學闡真
4.唯識實驗學
三、唯識易簡
1.唯識三十頌正文
2.唯識三十頌易解
3.百法明門論簡義
四、唯識的科學方法
序論
1.命名之由來
2.學佛必要唯識
3.唯心與唯識異詮
4.唯字廣釋
5.本書所依
本論
1.廣明唯識境
2.明唯識行
3.明唯識果
結論
1.三世因果與因果律
2.引婆沙論
3.引成唯識論
4.抉擇因果義
5.餘說

序/導讀

唯識新裁擷彙序
唯識之學,治者由來艱之,名相析之盡其細,術語表之極其嚴,前人有入海算沙之歎,窺師受嘔心吐血之困,可以想見其然也。近世科學興,哲學亦起而標兢,釋門唯識,竟成為時尚之學。治佛學者,不述之以為陋,治哲學者,不習之未為博,夫如是矣,然其勢之興也時以暴,之輟也時以忽,仍以其尋繹繁密,文句聱牙,非有靜定之心,剛毅之力,未易深造,故雖趨之者眾,迄無暢達之象焉。曩年偶遊台肆,敗書中睹唐繆諸作,檢歸,暇日涉獵,體格新異,語求契時,雖有紆折牽引,要不失其宗也,竊以為接引初機,頗得其旨焉。蓮友劉法三居士,好印經以結緣,今歲,復以印經事徵詢,余曰:以質言,應取其時需,以量言,宜廣其罕缺,遂以唐繆之作告。居士曰:是作於經乎何有?曰經賴人弘,弘必有所言,因指見月,指之功德,豈不重且大哉。不觀夫今之學風,矜崇唯識,鑽堅仰高,半途而廢,倘得斯作階梯,引登極峰,五更三竿,先見旭日,昂昂峻天之陟,寧非階梯之功耶,善巧方便如之何?居士喜,編次而重梓之,為序其因緣,幷擬之名。
中華民國五十七年夏曆七夕 稷下李炳南識

試閱

第一節 佛學基礎
佛學至深微妙,今就夙昔研求所得,願抒概略,與大眾參究。大凡世界學問,種類繁多,皆為有漏,若佛學則是無漏。何謂有漏?即非究竟之意,無漏反是。譬如科學,舉凡聲光化電,辨析質力,可謂至博至精。然比之佛學,皆為非究竟。試就化學言之,分析萬物至於原子、電子,乃至以太,究竟以太為何?電子為何?終難證明,得其實相,推之他科,莫不如是,故曰有漏。佛學則不然。云何知之?即就成立此學所根據之法則知之。此學所根據以成立者,即所云量是也。原夫宇宙萬物,凡可以供實驗者,皆為有量。然若有質體,可現前直取,如科學家之直接實驗等,皆可謂之現量。若數學論理諸科,不能實現經驗,必取諸事物之關係比較而得之,則謂之比量。在佛學中之因明學,即屬此量。因明是佛學中之一科專門學問,謂能明事理之因,或由事理之原因以說明結果者,其析理極精深,略似太西之所謂論理學或邏輯。至於違背因明之法而立論謬妄者,則謂之非量。故可云非量者,比量之謬者也。或云出於現量比量之外,為現比量所不及者,亦云非量。佛學根據,乃在由比量以達於現量,故能得其究竟。蓋佛學參究之要,在於自證。自證者即自己見到之境,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此之自知不足以語他人,亦非他人思議所及,故曰不可思議、不可說。然既不可思議、不可說矣,復何從而說法利生耶?則應知佛之說法,正欲教人從思議達到不可思議,使自得之,而證現量。佛之自證,蓋嘗用比量及現量,其度眾生,亦教人用此方法。故由比量而證現量之方法,為佛學之基礎,亦名之曰善巧方便。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6267393680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500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2025金石強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